一种电机驱动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4141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3 21: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机驱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机驱动电路,包括多个电源稳压电路、控制中心电路、电气隔离电路以及驱动执行电路;控制中心电路包括具有多个电源引脚、多个通信引脚与多个控制引脚的控制芯片,控制引脚电连接有施密特触发反相器的输入端以及下拉电阻;电气隔离电路具有隔离输入端与隔离输出端,隔离输入端与施密特触发反相器的输入端电连接;驱动执行电路具有执行输入端与执行输出端,执行输入端与隔离输出端电连接,执行输出端与电机上的端子电连接;控制中心电路提供控制事先存储好的控制信号,施密特触发反相器与电气隔离电路提高了控制中心电路的控制能力,从而提高了控制中心电路控制驱动执行电路的数量。

A Motor Driving Circuit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motor driving technology, and discloses a motor driving circuit, which comprises a plurality of power supply stabilization circuits, control center circuits, electrical isolation circuits and drive execution circuits. The control center circuit includes a control chip with multiple power pins, multiple communication pins and multiple control pins, and the control pins are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input of Schmidt trigger inverters. Electrical isolation circuit has isolation input and isolation output terminal, isolation input and Schmidt trigger inverter input terminal electrical connection; Drive execution circuit has execution input terminal and execution output terminal, execution input terminal and isolation output terminal electrical connection, execution output terminal and motor terminal electrical connection; Control center circuit provides control prior storage. The control signal, Schmidt trigger inverter and electrical isolation circuit improve the control ability of the control center circuit, thereby increasing the number of control drive and execution circuits of the control center circu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机驱动电路
本技术涉及电机驱动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电机驱动电路。
技术介绍
电机作为执行元件,广泛应用在各种自动挂控制系统中,电机在工作的过程中若只给电机的端子上接上不变的电压,则无法去控制电机的工作参数,而实际中电机需要控制转速、转矩和位置等,需要随时调节电压电流。若需要控制电机的工作参数,则需要生成控制信号,这种控制信号是从控制器(如MCU或者DSP)中给出的,不能直接去改变电压电流,所以就需要加一个电机驱动电路,将控制信号真正转化施加给电机的电压电流信号。现有的电机驱动一般只驱动一个电机,但需要驱动多个电机时,则需要大量的电机驱动,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同时驱动多个驱动电机的驱动电路。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机驱动电路,其具有够同时驱动多个电机的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机驱动电路,包括多个电源稳压电路、控制中心电路、电气隔离电路以及驱动执行电路;电源稳压电路具有电源输出端与电源输入端,电源输出端上电连接有瞬态抑制二极管DZ1,电源输出端与电源输入端上均电连接有多个滤波电容;控制中心电路包括具有多个电源引脚、多个通信引脚与多个控制引脚的控制芯片,电源引脚与电源输入端电连接,控制芯片的通信引脚电连接有多个用于与外界通信的通信模块,控制引脚电连接有施密特触发反相器的输入端以及下拉电阻;电气隔离电路具有隔离输入端与隔离输出端,隔离输入端与施密特触发反相器的输入端电连接;驱动执行电路具有执行输入端与执行输出端,执行输入端与隔离输出端电连接,执行输出端与电机上的端子电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电源稳压电路与外接电源电连接,将外接电源的电压转换为后续电路中芯片可用的电压,滤波电容则滤去电路中尖峰杂波,让芯片工作于更干净的电源环境中,提高芯片的工作稳定性,控制中心电路提供控制事先存储好的控制信号以及与外界进行通信,电气隔离电路将低电流的控制中心电路与高电流的驱动执行电路进行电气隔离,施密特触发反相器与电气隔离电路提高了控制中心电路的控制能力,从而提高了控制中心电路控制驱动执行电路的数量,还能保证了控制中心电路的工作稳定性。进一步的,电源输入端包括正极与负极,电源稳压电路包括具有八个引脚的电源芯片,电源芯片的引脚一电连接有二极管D1的负极,二极管D1的正极与电源输入端的正极电连接,电源芯片的引脚八与引脚一电连接,电源芯片的引脚三与引脚六电连接,电源芯片的引脚六与电源输入端的负极电连接;电源输出端也包括正极与负极,电源芯片的引脚一与引脚二电连接,引脚一电连接有二极管D2的负极,二极管D2的正极与电源输入端的负极电连接,引脚一通过电感L1与电源输出端的正极电连接,电源输出端的正极与电源芯片的引脚四之间电连接有电阻R15,引脚四与电源输入端的正极之间电连接有电容C44,引脚四与电源输入端的负极之间电连接有电阻R17,电源芯片的引脚五与电源输入端的负极电连接;瞬态抑制二极管DZ1的一端与二极管D1的负极电连接,另一端与电源输入端的负极电连接。电源输入端的负极与电源输出端的负极电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用上述电路能够为后续的芯片提供稳定的工作电源。进一步的,电源稳压电路设置有多个,其中部分电源稳压电路中瞬态抑制二极管DZ1的两端并联电连接有共模电感L3,电源输入端的正极与负极上均串联有保险丝。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多个电源稳压电路可提供电压不同的工作电源,从而能满足芯片不同的电压需求。进一步的,通信模块包括具有八个引脚的通信芯片,通信芯片的引脚一和引脚四电连接与控制芯片的通信引脚电连接,通信芯片的引脚二与引脚三与控制芯片的一个控制引脚电连接,通信芯片的引脚八与电源输出端的正极电连接,引脚五与电源输出端的负极电连接;通信芯片的引脚六电连接有上拉电阻R8,引脚七电连接有下拉电阻R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信芯片可使电机驱动电路与外界电路通信,可以输出电机参数或者获取需要执行的控制信号。进一步的,电气隔离电路包括多个具有四个引脚的隔离芯片,隔离芯片的引脚一与电源输出端的正极电连接,引脚二为隔离输入端与施密特触发反相器输出端电连接,引脚三为隔离输出端,引脚四与另一个电源输出端的正极电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电气隔离电路将低电流的控制中心电路与高电流的驱动执行电路进行电气隔离,即能提高控制中心电路发出的控制信号的驱动能力,又能保证控制中心电路的工作稳定性。进一步的,隔离输入端上电连接有下拉电阻,隔离输出端上电连接有下拉电阻。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下拉电阻能够提高进入隔离输入端的控制信号纯净度与稳定性,使电路中的控制信号更清晰。进一步的,隔离输入端与施密特触发反相器输出端之间串联有限流电阻。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限流电阻避免隔离输入端与施密特触发反相器输出端之间的电流过大而使线路或者芯片发热,提高电路的工作稳定性与使用寿命。进一步的,驱动执行电路包括具有八个引脚的驱动芯片,驱动芯片的引脚一以及引脚三与电源输入端的负极电连接,引脚二与一个隔离输出端电连接,引脚四与另一个隔离输出端电连接,引脚二与引脚四均为不同的执行输入端;引脚五与引脚六电连接呈一个执行输出端,引脚七与引脚八电连接呈另一个执行输出端。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驱动芯片用于提高控制信号的驱动能力,使其能带载负荷大电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电源稳压电路为后续电路中芯片可用的电压,滤波电容则滤去电路中尖峰杂波,让电源环境更加纯净,提高芯片的工作稳定性,施密特触发反相器提高了控制中心电路的控制能力,电气隔离电路将低电流的控制中心电路与高电流的驱动执行电路进行电气隔离,即能提高控制中心电路发出的控制信号的驱动能力,又能保护控制中心电路,从而提高了控制中心电路控制驱动执行电路的数量,还能保证了控制中心电路的工作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电路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电源稳压电路的电路原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控制芯片的电路原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施密特触发反相器的电路原理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通信模块的电路原理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电气隔离电路的电路原理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驱动执行电路的电路原理图。附图标记:100、电源稳压电路;110、电源输入端;120、电源输出端;200、控制中心电路;210、控制芯片;220、施密特触发反相器;230、通信模块;231、通信芯片;300、电气隔离电路;310、隔离芯片;320、限流电阻;400、驱动执行电路;410、执行输入端;420、执行输出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实施例一种电机驱动电路,如图1所示,包括多个电源稳压电路100、控制中心电路200、多个电气隔离电路300以及多个驱动执行电路400。如图2所示,多个电源稳压电路100可提供多个不同电压的工作电源。电源稳压电路100具有电源输出端120与电源输入端110,电源输入端110与24V的外界直流电源电连接。电源输出端120上电连接有瞬态抑制二极管DZ1,瞬态抑制二极管DZ1的型号为SMBJ48CA。电源输出端120与电源输入端110上均电连接有多个滤波电容,滤波电容包括多个电解电容以及多个陶瓷电容。电源输入端110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机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电源稳压电路(100)、控制中心电路(200)、电气隔离电路(300)以及驱动执行电路(400);电源稳压电路(100)具有电源输出端(120)与电源输入端(110),电源输出端(120)上电连接有瞬态抑制二极管DZ1,电源输出端(120)与电源输入端(110)上均电连接有多个滤波电容;控制中心电路(200)包括具有多个电源引脚、多个通信引脚与多个控制引脚的控制芯片(210),电源引脚与电源输入端(110)电连接,控制芯片(210)的通信引脚电连接有多个用于与外界通信的通信模块(230),控制引脚电连接有施密特触发反相器(220)的输入端以及下拉电阻;电气隔离电路(300)具有隔离输入端与隔离输出端,隔离输入端与施密特触发反相器(220)的输入端电连接;驱动执行电路(400)具有执行输入端(410)与执行输出端(420),执行输入端(410)与隔离输出端电连接,执行输出端(420)与电机上的端子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电源稳压电路(100)、控制中心电路(200)、电气隔离电路(300)以及驱动执行电路(400);电源稳压电路(100)具有电源输出端(120)与电源输入端(110),电源输出端(120)上电连接有瞬态抑制二极管DZ1,电源输出端(120)与电源输入端(110)上均电连接有多个滤波电容;控制中心电路(200)包括具有多个电源引脚、多个通信引脚与多个控制引脚的控制芯片(210),电源引脚与电源输入端(110)电连接,控制芯片(210)的通信引脚电连接有多个用于与外界通信的通信模块(230),控制引脚电连接有施密特触发反相器(220)的输入端以及下拉电阻;电气隔离电路(300)具有隔离输入端与隔离输出端,隔离输入端与施密特触发反相器(220)的输入端电连接;驱动执行电路(400)具有执行输入端(410)与执行输出端(420),执行输入端(410)与隔离输出端电连接,执行输出端(420)与电机上的端子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电源输入端(110)包括正极与负极,电源稳压电路(100)包括具有八个引脚的电源芯片,电源芯片的引脚一电连接有二极管D1的负极,二极管D1的正极与电源输入端(110)的正极电连接,电源芯片的引脚八与引脚一电连接,电源芯片的引脚三与引脚六电连接,电源芯片的引脚六与电源输入端(110)的负极电连接;电源输出端(120)也包括正极与负极,电源芯片的引脚一与引脚二电连接,引脚一电连接有二极管D2的负极,二极管D2的正极与电源输入端(110)的负极电连接,引脚一通过电感L1与电源输出端(120)的正极电连接,电源输出端(120)的正极与电源芯片的引脚四之间电连接有电阻R15,引脚四与电源输入端(110)的正极之间电连接有电容C44,引脚四与电源输入端(110)的负极之间电连接有电阻R17,电源芯片的引脚五与电源输入端(110)的负极电连接;瞬态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刚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四横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