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转动的插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3973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3 21:43
本申请涉及插排领域,尤其涉及可转动的插排,包括基座和第一上插座,所述基座包括第一拼接体和第二拼接体,所述第一拼接体和所述第二拼接体之间连接有连接轴;所述第一上插座设有至少两个且并排铰设于所述连接轴上,所述第一上插座开设有插座孔;所述第一上插座能够绕所述连接轴转动使得各个所述第一上插座中具有插座孔的面不在同一平面上。本申请提供的可转动的插排,相邻的所述第一上插座通过转动绕连接轴转动至不同角度,使各个所述第一上插座中具有插座孔的面不在同一平面上,进而使得相邻的所述第一上插座上的插座孔的那一面相互错开,有效防止电器插头过大对相邻的插座孔造成干涉,结构更加紧凑,便于携带和放置。

Rotating Interpolation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sockets, in particular to rotatable sockets, including a base and a first upper socket,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splice and a second splice, and a connecting shaft is connected between the first splice and the second splice; the first upper socket is provided with at least two and hinged side by side on the connecting shaft, and the first upper socket is provided with a socket; The first upper socket can rotate around the connecting axis so that the faces with socket holes in the first upper sockets are not on the same plane. The rotatable socket provided in this application rotates the adjacent first upper socket around the connecting axis to different angles, so that the faces with socket holes in the first upper socket are not on the same plane, thus making the faces of the socket holes on the adjacent first upper socket stagger each other, effectively preventing interference of the excessive electrical plug on the adjacent socket holes. The structure is more compact and easy to carry and pl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转动的插排
本申请涉及插排领域,尤其涉及可转动的插排。
技术介绍
人们在日常使用插排的时候,为了使得插排的占用空间更小,插排上相邻的插座孔之间往往相距很近,使用时插座孔之间形成干涉导致不能同时插接多个电器插头,使用起来十分不便。而相邻的插座孔之间相距太远又容易造成插排的体积过大,不易携带和放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可转动的插排,相邻的所述第一上插座通过转动绕连接轴转动至不同角度,使各个所述第一上插座中具有插座孔的面不在同一平面上,进而使得相邻的所述第一上插座上的插座孔的那一面相互错开,有效防止电器插头过大对相邻的插座孔造成干涉,结构更加紧凑,便于携带和放置。本申请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可转动的插排,包括基座和第一上插座,所述基座包括第一拼接体和第二拼接体,所述第一拼接体和所述第二拼接体之间连接有连接轴;所述第一上插座设有至少两个且并排铰设于所述连接轴上,所述第一上插座开设有插座孔;所述第一上插座能够绕所述连接轴转动使得各个所述第一上插座中具有插座孔的面不在同一平面上。如上所述的可转动的插排,所述可转动的插排还包括开设有插座孔的第一下插座,所述第一下插座铰设于所述第二拼接体下方,当所述第一上插座通过转动于其下方形成第一容纳空间时,所述第一下插座能够转动收至所述第一上插座下方。如上所述的可转动的插排,所述连接轴在所述第一上插座相对的位置上铰设有具有插座孔的第二上插座,所述第一下插座在于所述第二拼接体铰接处的下方铰设有具有插座孔的第二下插座;所述第一上插座和所述第二上插座可绕所述连接轴转动以使所述第一上插座和所述第二上插座中具有插座孔的面不在同一平面上,当所述第一上插座和所述第二上插座通过转动于其下方形成第二容纳空间时,所述第一下插座和所述第二下插座均可分别绕铰接处转动收合于所述第一上插座和所述第二上插座的下方。如上所述的可转动的插排,所述第一上插座和所述第二上插座分别设有三个,相对铰设在所述连接轴上的第一上插座和第二上插座为一列并排分布于所述连接轴。如上所述的可转动的插排,所述可转动的插排还包括电源线和导电片,所述导电片分别设于各个插座孔内,所述第二拼接体内部设有可收纳所述电源线的收纳装置,所述收纳装置包括固定盘和转动盘;所述固定盘设有定轴,所述定轴的外轴面设有相互绝缘隔离的火线定接部、零线定接部和地线定接部;所述转动盘设有动套筒,所述转动盘上设有用于驱动所述转动盘转动的驱动装置,所述动套筒套设与所述定轴上,所述动套筒的内表面设有相互绝缘隔离的火线动接部、零线动接部和地线动接部;所述火线定接部与所述火线动接部相对以形成电连接,所述零线定接部与所述零线动接部相对以形成电连接,所述地线定接部与所述地线动接部相对以形成电连接,所述电源线与所述火线动接部、所述零线动接部和所述地线动接部电连接,所述动套筒绕所述定轴转动时,所述电源线缠绕所述动套筒收纳于所述固定盘和所述转动盘之间;各个插座孔内的导电片与所述火线定接部、所述零线定接部和所述地线定接部对应连接。如上所述的可转动的插排,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扭簧,所述扭簧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拼接体内壁,另一端固定于所述转动盘的转动中心上。如上所述的可转动的插排,所述第一拼接体上设有开关按键。如上所述的可转动的插排,所述第一拼接体上设有指示灯。如上所述的可转动的插排,所述第一上插座包括模块本体和连接于模块本体上的铰接环,所述铰接环套设于所述连接轴上形成铰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有如下优点:1、相邻的所述第一上插座通过转动绕连接轴转动至不同角度,使各个所述第一上插座中具有插座孔的面不在同一平面上,进而使得相邻的所述第一上插座上的插座孔的那一面相互错开,有效防止电器插头过大对相邻的插座孔造成干涉。2、所述第一下插座和所述第二下插座上均能够展开提供更多数量的插座孔,也能够转动收合于所述第一上插座和第二上插座的下方,使得整个可转动的插排形成一占用空间更小的整体,结构更加紧凑,便于携带和放置。3、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扭簧,所述扭簧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拼接体内壁,另一端固定于所述转动盘的转动中心上,使得电源线能够伸长以及利用扭簧的弹力收纳于第二拼接体内,解决了插排线缆过长造成的打结和难以收纳的问题,且更便于携带和存放。【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述可转动的插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述收纳装置的收纳原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所述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至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所述可转动的插排的在不同分解状态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申请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如图1至图6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可转动的插排,包括基座1、第一上插座2和第一下插座3。所述基座1包括第一拼接体11和第二拼接体12,所述第一拼接体11和所述第二拼接体12之间连接有连接轴13。所述第一上插座2设有至少两个且并排铰设于所述连接轴13上,所述第一上插座2开设有插座孔。所述第一下插座3铰设于所述第二拼接体12下方,所述第一下插座3开设有插座孔。所述第一上插座2能够绕所述连接轴13转动使得各个所述第一上插座2中具有插座孔的面不在同一平面上,当所述第一上插座2通过转动于其下方形成第一容纳空间时,所述第一下插座3能够转动收至所述第一上插座2下方。相邻的所述第一上插座2通过转动绕连接轴13转动至不同角度,使各个所述第一上插座2中具有插座孔的面不在同一平面上,进而使得相邻的所述第一上插座2上的插座孔的那一面相互错开,有效防止电器插头过大对相邻的插座孔造成干涉,另外,所述第一下插座3能够展开提供更多数量的插座孔,也能够转动收合于所述第一上插座2下方,使得整个可转动的插排形成一占用空间更小的整体,结构更加紧凑,便于携带和放置。更佳地,所述连接轴13在所述第一上插座2相对的位置上铰设有具有插座孔的第二上插座4,所述第一下插座3在于所述第二拼接体12铰接处的下方铰设有具有插座孔的第二下插座5。所述第一上插座2和所述第二上插座4可绕所述连接轴13转动以使所述第一上插座2和所述第二上插座4中具有插座孔的面不在同一平面上,当所述第一上插座2和所述第二上插座4通过转动于其下方形成第二容纳空间时,所述第一下插座3和所述第二下插座5可绕转轴转动收合于所述第一上插座2和所述第二上插座4的下方,尤其是,当各个所述第一上插座2和各个所述第二上插座4转动至具有插座孔的面相互平齐时,所述第一下插座3转动收合于所述第一上插座2下方,所述第二下插座5转动收合于所述第二上插座4的下方。其中,所述第一下插座3和所述第二下插座5上均设有多组插座孔。该方案能够提供更多数量的插座孔,以满足日常更大的使用需求,且所述第一上插座2、所述第一下插座3、所述第一下插座3和所述第二下插座5均能够通过转动相互错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可转动的插排,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包括第一拼接体(11)和第二拼接体(12),所述第一拼接体(11)和所述第二拼接体(12)之间连接有连接轴(13);第一上插座(2),其设有至少两个且并排铰设于所述连接轴(13)上,所述第一上插座(2)开设有插座孔;所述第一上插座(2)能够绕所述连接轴(13)转动使得各个所述第一上插座(2)中具有插座孔的面不在同一平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1.可转动的插排,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包括第一拼接体(11)和第二拼接体(12),所述第一拼接体(11)和所述第二拼接体(12)之间连接有连接轴(13);第一上插座(2),其设有至少两个且并排铰设于所述连接轴(13)上,所述第一上插座(2)开设有插座孔;所述第一上插座(2)能够绕所述连接轴(13)转动使得各个所述第一上插座(2)中具有插座孔的面不在同一平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转动的插排,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转动的插排还包括开设有插座孔的第一下插座(3),所述第一下插座(3)铰设于所述第二拼接体(12)下方,当所述第一上插座(2)通过转动于其下方形成第一容纳空间时,所述第一下插座(3)能够转动收至所述第一上插座(2)下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转动的插排,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13)在所述第一上插座(2)相对的位置上铰设有具有插座孔的第二上插座(4),所述第一下插座(3)在于所述第二拼接体(12)铰接处的下方铰设有具有插座孔的第二下插座(5);所述第一上插座(2)和所述第二上插座(4)可绕所述连接轴(13)转动以使所述第一上插座(2)和所述第二上插座(4)中具有插座孔的面不在同一平面上,当所述第一上插座(2)和所述第二上插座(4)通过转动于其下方形成第二容纳空间时,所述第一下插座(3)和所述第二下插座(5)均可分别绕铰接处转动收合于所述第一上插座(2)和所述第二上插座(4)的下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转动的插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插座(2)和所述第二上插座(4)分别设有三个,相对铰设在所述连接轴(13)上的第一上插座(2)和第二上插座(4)为一列并排分布于所述连接轴(13)。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转动的插排,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转动的插排还包括电源线(6)和导电片,所述导电片分别设于各个插座孔内,所述第二拼接体(12)内部设有可收纳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家跃高艳飞陈俊艺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