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电电路及移动终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3906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3 21: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充电电路和移动终端,所述充电电路包括:第一二极管、第一电阻、第一电线接地端、检测电路、电源端以及第二电线接地端;其中,检测电路包括提示元器件;第一电阻的第一端、第一二极管以及电线接地端依次电性连接;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检测电路的第一端口电性连接;检测电路的第二端口与电源端电性连接;检测电路的第三端口与第二电线接地端电性连接,检测电路的第四端口与第一电线接地端电性连接。能够实现当输出的电源连接线出现松动,接触不良或损坏;或者是终端设备出现损坏时,控制充电电路中的检测电路中的提示元器件输出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充电异常。

A Charging Circuit and Mobile Terminal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charging circuit and a mobile terminal. The charging circuit comprises a first diode, a first resistance, a first wire grounding end, a detection circuit, a power supply end and a second wire grounding end. The detection circuit includes a prompting component; the first end of the first resistance, the first diode and the wire grounding end are electrically connected in turn; and the first end of the first resistance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wire grounding end. The first port of the detection circuit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he second port of the detection circuit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power supply terminal; the third port of the detection circuit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wire grounding terminal; and the fourth port of the detection circuit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wire grounding terminal. It can realize that when the output power supply connection is loose, bad contact or damage; or when the terminal equipment is damaged, the prompt components in the detection circuit of the control charging circuit can output the prompt information to prompt the user to charge abnormal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充电电路及移动终端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路
,特别是涉及一种充电电路及移动终端。
技术介绍
目前很多终端设备都是通过交流转直流的充电器来提供直流电压,然后通过连接线传输,最终给终端设备充电,保持其正常工作。很多充电器都会在输出端设置一颗发光二极管,来指示充钱地是否正常工作。如图1所示,当充电器正常工作时,输出电压Vbus正常,发光二极管LED1导通发光;当电源适配器工作不正常时,输出电压Vbus无电压,发光二极管LED1截止不亮。但是,这种应用存在的缺陷是:当电源输出连接线损坏,接触不良,松动或终端设备损坏时,充电器本身是工作正常的,LED1灯常亮,会错误的让用户认为充电器在给终端设备充电。虽然部分消费类电子产品会有充电提醒,但是如果异常发生在充电过程中或屏幕黑屏,而用户又没有第一时间发现异常,最终还是会造成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充电电路及移动终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提示充电异常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电路,包括:第一二极管、第一电阻、第一电线接地端、检测电路、电源端以及第二电线接地端;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第一二极管以及所述第一电线接地端依次电性连接;其中,所述检测电路包括提示元器件;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检测电路的第一端口电性连接;所述检测电路的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一电源端电性连接;所述检测电路的第三端口与所述第二电线接地端电性连接;所述检测电路的第四端口与所述第一电线接地端电性连接。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所述的移动终端。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充电电路包括:第一二极管、第一电阻、第一电线接地端、检测电路、电源端以及第二电线接地端;其中,检测电路104包括提示元器件;第一电阻的第一端、第一二极管以及电线接地端依次电性连接;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检测电路的第一端口电性连接;检测电路的第二端口与电源端电性连接;检测电路的第三端口与第二电线接地端电性连接,检测电路的第四端口与第一电线接地端电性连接。能够实现当输出的电源连接线出现松动,接触不良或损坏;或者是终端设备出现损坏时,控制充电电路中的检测电路中的提示元器件输出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充电异常。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现有技术中的充电电路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一种充电电路结构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一种充电电路结构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硬件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参照图2,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电路的结构框图。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充电电路包括:第一二极管101、第一电阻102、第一电线接地端103的第一端、检测电路104、电源端105以及第二电线接地端106;其中,检测电路104包括提示元器件,提示元器件提示用户充电异常;(提示元器件图2中未示出)第一电阻102、第一二极管101以及第一电线接地端103依次电性连接;第一电阻102的第一端与检测电路104的第一端口电性连接;检测电路104的第二端口与第一电源端电性连接;检测电路104的第三端口与第二电线接地端106电性连接;检测电路104的第四端口与所述第一电线接地端103电性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当充电电路与移动终端电性连接时,第一二极管发亮,通过检测电路,检测电路通过电路检测,检测是否可以正常充电,当充电异常时,检测电路通过提示元器件,提示用户充电异常。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充电电路包括:第一二极管、第一电阻、第一电线接地端、检测电路、电源端以及第二电线接地端;其中,检测电路104包括提示元器件;第一电阻的第一端、第一二极管以及电线接地端依次电性连接;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检测电路的第一端口电性连接;检测电路的第二端口与电源端电性连接;检测电路的第三端口与第二电线接地端电性连接,检测电路的第四端口与第一电线接地端电性连接。能够实现当输出的电源连接线出现松动,接触不良或损坏;或者是终端设备出现损坏时,控制充电电路中的检测电路中的提示元器件输出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充电异常。实施例二参照图3,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一种充电电路的结构框图。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充电电路包括:第一二极管201、第一电阻202、第一电线接地端203、检测电路204、电源端205以及第二电线接地端206;其中,检测电路204包括提示元器件2045,提示元器件提示用户充电异;第一电阻202的第一端、第一二极管201以及第一电线接地端203依次电性连接;第一电阻202的第一端与检测电路204的第一端口电性连接;检测电路204的第二端口与第一电源端电性连接;检测电路204的第三端口与第二电线接地端206电性连接;检测电路204的第四端口与第一电线接地端203电性连接。检测电路204包括:第二电阻2041、控制芯片2042、三极管2043以及第三电阻2044;三极管2043的发射极与电源端205电性连接;三极管205的集电极、第三电阻2044、提示元器件2045以及第二电线接地端206依次电性连接;三极管2043的基极与控制芯片2042的第四端电性连接;控制芯片2042的第三端与第一电阻202的第一端电性连接;控制芯片2042的第一端与第二电阻2041的第一端电性连接;控制芯片2042的第二端与第二电阻2041的第二端电性连接。当充电电路处于工作状态下,第一二极管发光;依据第二电阻的阻值和充电电路的第一电流,确定第二电阻的第一电压;控制芯片将第一电压与预设电压进行比较;在第一电压大于预设电压的情况下,控制芯片的第四端输出高平电压;依据高平电压,三极管截止,以使提示元器件处于断路。当与充电电路连接的连接线接触不良时或充电电路的接口接触不良时,依据第二电阻的阻值和充电电路的第二电流,确定第二电阻的第二电压;控制芯片将第二电压与预设电压进行比较;在第二电压大于预设电压的情况下,控制芯片的第四端输出高平电压;依据高平电压,三极管截止,以使提示元器件处于断路状态;在第二电压小于预设电压的情况下,控制芯片的第四端输出地平电压;依据地平电压,三极管导通,以使提示元器件处于工作状态。当充电电路接口与充电电路连接的连接线接触损坏时,第一二极管发光;确定充电电路的第三电流为零;控制芯片确定第三电压小于预设电压;控制芯片的第四端输出低平电压;依据低平电压,三极管导通,以使提示元器件处于工作状态。需要说明的是,提示元器件包括并不限于以下任意之一:二极管和蜂鸣器。控制芯片包括并不限于以下任意之一:逻辑控制器、运算放大器、微控制单元以及集成电路芯片。三极管,还可以用金氧半场效晶体管或其他具有开关功能的元器件来替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并不作具体限制。检测电路也可以应用于监控交流市电波动异常或是插座松动,接触不良等异常的情况下,其基本原理为通过采集交流输入电压的波峰或波谷值,进而反馈到芯片。当交流输入电压过低或过高时,及时切断芯片或电路工作,避免电源元器件损坏。当第二二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充电电路,应用于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电路包括:第一二极管、第一电阻、第一电线接地端、检测电路、电源端以及第二电线接地端,其中,所述检测电路包括提示元器件;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第一二极管以及所述第一电线接地端依次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检测电路的第一端口电性连接;所述检测电路的第二端口与所述电源端电性连接;所述检测电路的第三端口与所述第二电线接地端电性连接;所述检测电路的第四端口与所述第一电线接地端电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电路,应用于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电路包括:第一二极管、第一电阻、第一电线接地端、检测电路、电源端以及第二电线接地端,其中,所述检测电路包括提示元器件;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第一二极管以及所述第一电线接地端依次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检测电路的第一端口电性连接;所述检测电路的第二端口与所述电源端电性连接;所述检测电路的第三端口与所述第二电线接地端电性连接;所述检测电路的第四端口与所述第一电线接地端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电路包括:第二电阻、控制芯片、三极管以及第三电阻;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电源端电性连接;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第三电阻、提示元器件以及第二电线接地端依次电性连接;所述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控制芯片的第四端电性连接;所述控制芯片的第三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电性连接;所述控制芯片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电性连接;所述控制芯片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电性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充电电路处于工作状态下,所述第一二极管发光;所述控制芯片依据所述第二电阻的阻值和所述充电电路的第一电流,确定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电压;所述控制芯片将所述第一电压与预设电压进行比较;在所述第一电压大于所述预设电压的情况下,所述控制芯片的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游锦根
申请(专利权)人: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