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35606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3 20: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帐篷,帐篷的搭建变得容易。帐篷(T1)具有帐篷罩布(100)、套筒(200a)、卡定部(300a)以及柱(400a)。帐篷罩布的屋顶部(110)具有隔着顶部(112)位于对角处的角部(111a、111b)。套筒从角部(111a)延伸至到顶部(112)的中间地点(114a)。卡定部设置于角部(111b)。柱的插入部(410a)从套筒的开放端部(220a)插入套筒内,插入部(410a)的第1端(411a)与套筒的密封端部(220a)抵接,柱呈圆弧状弯曲,且柱的第2端(421a)与卡定部卡定,由此,插入部(410a)将套筒提起并支承,且柱的露出部(420a)露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帐篷
本技术涉及帐篷。
技术介绍
以往的帐篷具有:帐篷罩布,其具有能够向上侧膨胀的屋顶部;多个套筒;多个辅助带;以及多个柱。套筒分别从屋顶部的宽度方向的一端到另一端呈圆弧状延伸。各套筒的一端被密封,另一方面,各套筒的另一端开放。辅助带分别设置于套筒的另一端。柱分别插入套筒中,柱的一端与套筒的一端的底抵接,并且柱的另一端与辅助带卡合。由此,柱呈圆弧状弯曲,使屋顶部向上方膨胀。专利文献1:日本实开平3-46670号公报由于套筒分别从屋顶部的宽度方向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因此,必须一边使柱插入套筒,一边使柱呈圆弧状弯曲,并且,在使柱的另一端(终端)侧的部分插入套筒时,几乎没有对柱进行把持的部分。此外,由于辅助带分别设置于套筒的另一端,因此,只有在将柱全部插入套筒内之后,才能够使柱的另一端与辅助带卡合。因此,在上述以往的帐篷中,将柱插入套筒的作业比较困难,从而该帐篷的搭建比较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能够容易地进行搭建的帐篷。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技术的一个方式的帐篷具有:帐篷罩布,其具有能够向上侧膨胀的屋顶部;套筒;第1卡定部;以及柱。帐篷罩布的屋顶部具有:顶部;第1部和第2部,它们分别设置于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帐篷具有:帐篷罩布,其具有能够向上侧膨胀的屋顶部;套筒;第1卡定部;以及柱,所述帐篷罩布的所述屋顶部具有:顶部;第1部和第2部,它们分别设置于所述屋顶部的端部,并且在俯视时隔着所述顶部彼此位于相反侧;从所述第1部到所述顶部的第1棱线部;以及从所述顶部到所述第2部的第2棱线部,所述套筒从所述第1部起沿着所述第1棱线部延伸至第1中间地点,所述第1中间地点设置于所述第1棱线部上的所述第1部与所述顶部之间,所述套筒具有所述第1部侧的密封端部、和所述密封端部的相反侧的开放端部,所述第1卡定部设置于所述第2部,所述柱具有:插入部,其具有第1端;以及露出部,其具有所述第1端的相...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9.01 JP 2017-1682571.一种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帐篷具有:帐篷罩布,其具有能够向上侧膨胀的屋顶部;套筒;第1卡定部;以及柱,所述帐篷罩布的所述屋顶部具有:顶部;第1部和第2部,它们分别设置于所述屋顶部的端部,并且在俯视时隔着所述顶部彼此位于相反侧;从所述第1部到所述顶部的第1棱线部;以及从所述顶部到所述第2部的第2棱线部,所述套筒从所述第1部起沿着所述第1棱线部延伸至第1中间地点,所述第1中间地点设置于所述第1棱线部上的所述第1部与所述顶部之间,所述套筒具有所述第1部侧的密封端部、和所述密封端部的相反侧的开放端部,所述第1卡定部设置于所述第2部,所述柱具有:插入部,其具有第1端;以及露出部,其具有所述第1端的相反侧的第2端,所述柱的所述插入部从所述开放端部插入到所述套筒内,所述插入部的所述第1端与所述套筒的所述密封端部抵接,所述柱弯曲成圆弧状并且所述柱的所述第2端被卡定于所述第1卡定部,由此,所述柱的所述插入部将所述套筒提起并支承,并且所述柱的所述露出部在所述套筒的所述开放端部与所述第1卡定部之间露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柴田茂树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乐格氏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