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产地热井的部署方法及高效循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33560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3 20:53
高产地热井的部署方法及高效循环系统,第一步骤,确定地热储层溶蚀孔洞形态及空间展布,得到第一信息;第二步骤,确定地热储层裂缝形态及空间展布,得到第二信息;第三步骤,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描述地热储层的储量,预测高产地热储层区域,得到第三信息;第四步骤,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描述地热储层的空间展布规律,预测地热能富集趋势,得到第四信息;第五步骤,根据所述第三信息和第四信息,确定地热井的分布位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根据地热储层溶蚀孔洞和裂缝的密度和相互关系,确定地热储层高产区域;根据所述地热储层高产区域中地热资源的富集趋势,在所述地热储层高产区域确定布井位置,更加精确,钻井的产量稳定性更高。

Deployment Method and High Efficiency Circulation System of Thermal Wells in High Production Areas

The first step is to determine the morphology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dissolution voids in geothermal reservoirs and obtain the first information; the second step is to determine the fracture morphology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geothermal reservoirs and obtain the second information; the third step is to describe the reserves of geothermal reservoirs and predict the high-yield geothermal reservoir area according to the first and second information. In the fourth step, according to the first and second information,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law of geothermal reservoirs is described, the trend of geothermal energy enrichment is predicted, and the fourth information is obtained. In the fifth step, the distribution location of geothermal wells is determined according to the third and fourth information. According to the density of dissolution cavity and fracture in geothermal reservoir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the high-yield area of geothermal reservoir is determined; according to the enrichment trend of geothermal resources in the high-yield area of geothermal reservoir, the well location is determined in the high-yield area of geothermal reservoir, which is more accurate, and the production stability of drilling is high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产地热井的部署方法及高效循环系统
本专利技术总体涉及地热勘探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高产地热井的部署方法及高效循环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油气藏的布井技术大多是基于构造的因素进行钻井的部署,主要适用于块状发育的资源储层。但地热储层主要存在于碳酸盐溶蚀孔洞以裂缝中,钻井的位置不能仅仅考虑地热储层的位置,还需要考虑地热储层的裂缝对溶蚀孔洞的连接作用,造成的地热能源的富集。现有技术在对碳酸盐地热储层进行布井时,仅筛选溶蚀孔洞规模大、裂缝发育较好的储层进行布井,短时间内开采效果比较好,但没有综合考虑裂缝和溶蚀孔洞间的连通效果,致使单井的开采寿命缩短,还需要再次进行勘探,重新确定单井的位置,增加成本。现有申请号201610092701.1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碳酸盐层间岩溶型储层布井方法,其根据层间岩溶型碳酸盐岩储层的地质特点、特殊岩性的预测和描述、储层地震反射类型的划分、地应力场预测、工程地质力学的研究、井轨穿过片状地震反射并尽可能多的穿过地震串珠反射的方式进行布井。其主要是考虑到筛选溶蚀孔洞规模大、裂缝发育较好的储层进行布井,并没有考虑到溶蚀孔洞连通情况对能源的富集作用。随着地震方法的进步,地震信息和测井技术相结合,逐渐能够较为精确地预测碳酸盐岩溶蚀孔洞的位置及规模,需要一种能够基于预测高产能源储能的基础上进行布井的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需要解决的问题是,解决因为地热储层中,空洞型储层和裂缝储层同时存在又相互连通,造成的地热资源富集作用对布井造成的影响。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高产地热井的部署方法,包括第一步骤S1,确定地热储层溶蚀孔洞形态及空间展布,得到第一信息;第二步骤S2,确定地热储层裂缝形态及空间展布,得到第二信息;第三步骤S3,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描述地热储层的储量,预测高产地热储层区域,得到第三信息;第四步骤S4,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描述地热储层的空间展布规律,预测地热能富集趋势,得到第四信息;第五步骤S5,根据所述第三信息和第四信息,确定地热井的分布位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确定地热储层溶蚀孔洞形态及空间展布包括,获取地震数据,获取已钻井的信息,根据所述地震数据和已钻井的信息确定所述地热储层溶蚀孔洞的形态及空间展布,作为第一信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将所述第一信息进行三维建模,刻画地热储层溶蚀孔洞形态及空间展布,得到地热溶蚀孔洞雕刻立体图。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确定地热储层裂缝形态及空间展布包括,利用测井、地震两种信息,确定地热储层裂缝形态及空间展布,作为第二信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将所述第二信息进行三维建模,刻画所述裂缝储层的形态和空间展布,得到裂缝发育图;所述裂缝发育图,至少包括裂缝密度信息、裂缝空间展布规律信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第三信息包括将所述第一信息和所述第二信息进行组合,得到溶蚀孔洞和裂缝之间的位置关系;对所述第三信息进行三维建模,得到地热缝洞储层空间展布预测成果图。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根据所述地热缝洞储层空间展布预测成果图,预测地热储量,筛选出高产缝洞储层区域其筛选方法如下,在垂向上满足下列公式:其中,n为井穿过溶蚀孔洞的数量,Vn表示第n个溶蚀孔洞的体积;将井所穿过的裂缝区域划分为体积单元,m为井所穿过的区域的体积单元数量,裂缝的等级分Ⅰ、Ⅱ、Ⅲ级裂缝,Ⅰm表示第m个体积单元中裂缝的等级;在部署地热井时,满足在本区域内的值最大,即为最优布井位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根据所述地热缝洞储层空间展布预测成果图,预测高产地热缝洞内地热资源的富集趋势,在所述高产储层区域内,确定高产地热井的位置,其预测方法如下,即:其中,S为离散孔洞中的地热资源向井的位置富集的速度;V为离散孔洞中地热资源的储量;I为裂缝等级;L为离散孔洞与井的距离;γ为比例系数。当在某个确定的缝洞密集区域内,以井的覆盖面积为单元,满足离散孔洞中的地热资源向井的位置富集速度最快,且所覆盖的离散孔洞的地热资源储量最大时,所布井的位置为在此缝洞密集区域内的最佳位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高产地热井的高效循环系统,包括,溶蚀孔洞确定模块1,用于确定地热储层溶蚀孔洞形态及空间展布,得到第一信息;裂缝确定模块2,用于确定地热储层裂缝形态及空间展布,得到第二信息;高产地热储层预测模块3,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描述地热储层的储量,预测高产地热储层区域,得到第三信息;地热能富集趋势预测模块4,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描述地热储层的空间展布规律,预测地热能富集趋势,得到第四信息;地热井部署模块5,根据所述第三信息和第四信息,确定地热井的分布位置。本专利技术的高产地热井的部署方法及高效循环系统,综合考虑了影响布井因素的地热储层溶蚀孔洞和裂缝的密度和相互关系,确定地热储层高产区域;还从整体上考虑了所述地热储层高产区域中地热资源的富集作用,进一步在所述地热储层高产区域确定布井位置。相对于现有布井技术,更加精确,钻井的产量稳定性更高。附图说明图1是高产地热井的高效循环系统的示意图;图2是高产地热井的部署方法的步骤示意图;图3是地热储层溶蚀孔洞的形态及空间展布的示意图;图4是裂缝发育图的示意图;图5是地热缝洞储层空间展布预测成果图;图6是以某井区为例的溶蚀孔洞和裂缝共同组成缝洞体;图7是某井区原始压力系数图;图8是某井区开采曲线图;图9是钻遇缝洞储层的井;图10是钻遇小型溶洞或片状储层的井;以及图11是未钻遇溶洞或片状储层的井。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参考标号是指本专利技术中的组件、技术,以便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在适合的环境下实现能更易于被理解。下面的描述是对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的具体化,并且与权利要求相关的其它没有明确说明的具体实现也属于权利要求的范围。本专利技术仅从地热能源富集的角度阐述布井的方法,碳酸盐岩溶蚀孔洞的其他地质特点对布井工作的规范作用,在现有文献中大量的存在,本专利技术不予赘述。图1示出了部署高产循环地热井的系统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高产地热井的高效循环系统,包括,溶蚀孔洞确定模块1,用于确定地热储层溶蚀孔洞形态及空间展布,得到第一信息;裂缝确定模块2,用于确定地热储层裂缝形态及空间展布,得到第二信息;高产地热储层预测模块3,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描述地热储层的储量,预测高产地热储层区域,得到第三信息;地热能富集趋势预测模块4,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描述地热储层的空间展布规律,预测地热能富集趋势,得到第四信息;地热井部署模块5,根据所述第三信息和第四信息,确定地热井的分布位置。所述地热井可以根据不同的地热储层空间展布规律和环境进行调整,可以是单井直井,也可以是直井与呈一定角度的水平井的结合。通过地震信息和测井信息得到溶蚀孔洞的形态和空间展布,运用各种地震信息解释技术、反演技术,获得较为精确的地热储层的分布情况,再获得溶蚀孔洞之间起到连接作用的裂缝的详细情况,就能够获得溶蚀孔洞的连通性,另外,获得裂缝的发育规模,以及裂缝的空间展布规律,掌握地热储层应力的方向,在布井时,使布井的方向与应力方向的夹角大于等于45°,有利于促进更多的裂缝形成,加强裂缝以及溶蚀孔洞与地热井之间的连通性。在目前的施工操作中,地热井单井直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高产地热井的部署方法,包括,第一步骤(S1),确定地热储层溶蚀孔洞形态及空间展布,得到第一信息;第二步骤(S2),确定地热储层裂缝形态及空间展布,得到第二信息;第三步骤(S3),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描述地热储层的储量,预测高产地热储层区域,得到第三信息;第四步骤(S4),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描述地热储层的走向,预测地热能富集趋势,得到第四信息;第五步骤(S5),根据所述第三信息和第四信息,确定地热井的分布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高产地热井的部署方法,包括,第一步骤(S1),确定地热储层溶蚀孔洞形态及空间展布,得到第一信息;第二步骤(S2),确定地热储层裂缝形态及空间展布,得到第二信息;第三步骤(S3),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描述地热储层的储量,预测高产地热储层区域,得到第三信息;第四步骤(S4),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描述地热储层的走向,预测地热能富集趋势,得到第四信息;第五步骤(S5),根据所述第三信息和第四信息,确定地热井的分布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确定地热储层溶蚀孔洞形态及空间展布包括,获取地震数据,获取已钻井的信息,根据所述地震数据和已钻井的信息确定所述地热储层溶蚀孔洞的形态及空间展布,作为第一信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将所述第一信息进行三维建模,刻画地热储层溶蚀孔洞形态及空间展布,得到地热溶蚀孔洞雕刻立体图。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地热储层裂缝形态及空间展布包括,利用测井、地震两种信息,确定地热储层裂缝形态及空间展布,作为第二信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将所述第二信息进行三维建模,刻画所述裂缝储层的形态和空间展布,得到裂缝发育图;所述裂缝发育图,至少包括裂缝密度信息、裂缝走向信息。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三信息包括将所述第一信息和所述第二信息进行组合,得到溶蚀孔洞和裂缝之间的位置关系;对所述第三信息进行三维建模,得到地热缝洞储层空间展布预测成果图。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根据所述地热缝洞储层空间展布预测成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子龙
申请(专利权)人:潜能恒信能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