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循环式注射用水降温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335005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3 20: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循环式注射用水降温系统,属于注射用水技术领域。该注射用水降温系统包括主管道和支管道,所述的支管道上设有若干组冷用点;其中,所述支管道的末端设有流量传感器,且所述支管道末端与主管道的连通处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的流量传感器与控制组件进行通信连接,所述的控制组件用于自动调节主管道上第一阀门的开度。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通过将支管道的前后端与主管道相连通形成回路,并与注射用水系统之间形成了循环回路,便可以保证系统内无死水的存在以及不需要在冷用点进行使用注射用水时排放部分注射用水,从而可以有效控制系统的微生物负荷、避免发生注射用水被污染的风险,以及可以减少注射用水的浪费。

A Circulating Cooling System for Injection Water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irculating cooling system for injection water,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injection water. The cooling system for injection water includes main pipeline and branch pipeline, and the branch pipeline is provided with several sets of cold points. Among them, the end of the branch pipeline is provided with a flow sensor, and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end of the branch pipeline and the main pipeline is provided with a temperature sensor. The flow sensor and the control component are communicated and connected. The control component is used to automatically regulate the first part of the main pipeline. Opening of a valve. The embodiment of the invention can ensure the existence of no dead water in the system and discharge part of injection water without using injection water at the cold point by connecting the front and back ends of branch pipeline with the main pipeline to form a loop and forming a circulation loop between the branch pipeline and the injection water system, thus effectively controlling the microbial load and avoiding the contamination of injection water. Risks and the reduction of waste of water for inj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循环式注射用水降温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注射用水
,具体是一种循环式注射用水降温系统。
技术介绍
中国新版GMP第九十九条对注射用水的循环温度要求为“注射用水可采用70℃以上保温循环”,因此行业内绝大部分的注射用水储存与分配系统都是在不低于70℃以上温度进行保温循环。目前,注射用水储存与分配系统共有三部分组成:储存系统、分配系统和用点管网部分。通过蒸馏水机制备的注射用水进入储存系统,通过分配系统输送到车间用点管网内,再循环回储存系统,车间内通过打开用点阀门进行取水。其中,通常把使用70℃以上温度的注射用水的用点称作高温用点,把使用低于70℃的注射用水的用点称作冷用点。所以,冷用点就需要降温系统,把不低于70℃的注射用水将温度到70℃以下,以满足冷用点对注射用水的温度要求。然而,目前行业内的注射用水冷用点降温系统至少存在建设和运行成本较高、支管道后端的管网容易存在死水的问题。譬如,如附图1所示的一种现有技术中的注射用水降温系统,其包括主管道、支管道、降温组件以及若干组冷用点,支管道通过降温组件与主管道进行连通,可以对流入支管道内的注射用水进行降温,使支管道内流动的注射用水低于70℃;另外,在支管道上增加多组冷用点,从而便于控制管网压损,以及可以降低建设和运行的成本;但是该系统由于设置了多组冷用点,而为了防止因支管道中低于70℃的注射用水回流到主管道中而导致主管道内的注射用水低于70℃,故当支管道前端的冷用点在用水时,支管道后端的管网内会存在死水,无法有效的控制系统微生物负荷。另外,如果采用支管道末端进行定期排放的方式去除死水,将会增加系统验证的工作量和合规性挑战;而且,该系统的每个冷用点在进行使用注射用水时,都需要在升降温的过程中先排放部分高于70℃的注射用水,因此会导致注射用水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循环式注射用水降温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循环式注射用水降温系统,包括主管道以及通过降温组件与主管道相连通的支管道,所述的支管道上设有若干组冷用点;其中,所述支管道的末端设有流量传感器,且所述支管道末端与主管道的连通处设有用于监视主管道末端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所述的流量传感器与控制组件进行通信连接,所述的控制组件自动调节主管道上第一阀门的开度;所述的降温组件为换热器。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第一阀门为隔膜阀。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降温组件为双管板列管换热器。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降温组件分别与冷冻水进口和冷冻水出口相连通。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支管道上设有若干组与冷用点相对应的U型弯管,所述U型弯管的两端与支管道相连通,所述U型弯管的底部通过第三阀门与冷用点相连通。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控制组件为PID调节阀。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控制组件分别与第一阀门、温度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进行电性连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技术效果:(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注射用水降温系统操作简单,其通过在支管道上设置多组冷用点,便可同时满足车间内多组冷用点对低于70℃注射用水的使用,从而可以降低系统的建造和运行成本。(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通过将支管道的前后端与主管道相连通形成回路,并通过在支管道的末端设置流量传感器以及在支管道末端与主管道的连通处设置温度传感器,便可根据流量传感器的反馈信息通过PID调节阀等控制组件自动调节主管道上第一阀门的开度,从而可以同时保证支管道内注射用水的流速不低于0.9m/s以及主管道循环至注射用水出口内的注射用水的温度不低于70℃。(3)此外,由于支管道、主管道与注射用水系统之间形成了循环回路,故可以保证系统内无死水的存在以及不需要在冷用点进行使用注射用水时排放部分高于70℃的注射用水,从而可以有效控制系统的微生物负荷、避免发生注射用水被污染的风险,以及可以减少注射用水的浪费。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包含多冷用点的注射用水降温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循环式注射用水降温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循环式注射用水降温系统的控制结构框图。图中:1-主管道、2-注射用水进口、3-注射用水出口、4-支管道、5-冷用点、6-降温组件、7-第一阀门、8-第二阀门、9-第三阀门、10-第四阀门、11-温度传感器、12-流量传感器、13-冷冻水进口、14-冷冻水出口、15-U型弯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的具体实施例是结合本说明书中提供的附图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具体、清楚的描述。其中,说明书的附图只是为了用于将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呈现得更加清楚明了,并不代表实际生产或使用中的形状或大小,以及也不能将附图的标记作为所涉及的权利要求的限制。另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所采用到的术语应当作广义的理解,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实际的具体情况来理解术语的具体含义。譬如,本申请中所采用的术语“安装”可以定义为可拆卸的固定安装或者是不可拆卸的固定安装等;所采用的术语“设置”和“设有”,可以定义为接触式设置或者未接触式设置等;所采用的术语“连接”和“相连”可以定义为固定连接或者可活动连接的机械连接,也可定义为电性连接等;所采用的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所采用的方位词术语均是以附图为参考或者根据以实际情况以及公知常识所定义的方向为准。实施例1参照附图2,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循环式注射用水降温系统,包括主管道1和支管道4,所述主管道1的两端分别与注射用水进口2和注射用水出口3相连通,所述的注射用水进口2和注射用水出口3均与注射用水的储存系统相连通。所述的主管道1上设有第一阀门7,第一阀门7为可调节的隔膜阀。所述支管道4的前端通过降温组件6与主管道1的前端相连通,且设有第二阀门8,第二阀门8为手动隔膜阀;另外,所述支管道4的末端与主管道1的末端相连通,且设有第四阀门10,第四阀门10也为手动隔膜阀。其中,第一阀门7设置在支管道4前端与主管道1的连通处和支管道4末端与主管道1的连通处之间,以保证通过调节第一阀门7的开度可以控制主管道1和支管道4内注射用水的流速。进一步,所述的支管道4上设有若干组冷用点5以及若干组与冷用点5相对应的U型弯管15,所述U型弯管15的两端与支管道4相连通,所述U型弯管15的底部通过与冷用点5相连通,所述的冷用点5上设有第三阀门9,第三阀门9为气动隔膜阀。通过选择开关各组冷用点5上的第三阀门9,便可满足车间内单组冷用点5或多组冷用点5同时使用低于70℃的注射用水,从而可以降低系统的建设和运行成本。进一步,所述支管道4的末端设有流量传感器12,且所述支管道4末端与主管道1的连通处设有温度传感器11;所述的温度传感器11可以对主管道1末端的温度进行监视,所述的流量传感器12与控制组件进行通信连接。其中,所述的流量传感器12为现有技术中常见的流量计传感器,通过流量传感器12的设置可以对支管道4内注射用水的流量和流速进行监测,并可将监测的信息反馈给控制组件;所述的温度传感器11为现有技术中常见的温度传感器,通过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循环式注射用水降温系统,包括主管道(1)以及通过降温组件(6)与主管道(1)相连通的支管道(4),所述的支管道(4)上设有若干组冷用点(5),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管道(4)的末端设有流量传感器(12),且所述支管道(4)末端与主管道(1)的连通处设有用于监视主管道(1)末端温度的温度传感器(11);所述的流量传感器(12)与控制组件进行通信连接,所述的控制组件自动调节主管道(1)上第一阀门(7)的开度;所述的降温组件(6)为换热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循环式注射用水降温系统,包括主管道(1)以及通过降温组件(6)与主管道(1)相连通的支管道(4),所述的支管道(4)上设有若干组冷用点(5),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管道(4)的末端设有流量传感器(12),且所述支管道(4)末端与主管道(1)的连通处设有用于监视主管道(1)末端温度的温度传感器(11);所述的流量传感器(12)与控制组件进行通信连接,所述的控制组件自动调节主管道(1)上第一阀门(7)的开度;所述的降温组件(6)为换热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式注射用水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阀门(7)为隔膜阀。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循环式注射用水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降温组件(6)为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红彦孙帅冯波付贵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凯贤流体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