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桩基试验用主梁支撑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3459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3 20: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桩基试验用主梁支撑平台,包括支撑台和位于支撑台两侧对称设置的支撑柱;支撑台包括前后侧面分别带第一滑槽的主支撑板,主支撑板下部安装支撑架,支撑架包括多个相互铰接的交叉支杆,最底端的交叉支杆连接有丝杠螺母组合,丝杠螺母组合由电机驱动,丝杠螺母组合下部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底部设置有多个高度可调的支脚;支撑柱包括可在主支撑板的第一滑槽内滑动的侧支撑板,侧支撑板下部安装有蜗轮蜗杆升降机。该支撑平台刚度、强度及稳定性足够大、高度可调节、可拆卸、可组装,可以提高现场工作效率,保证现场检测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桩基试验用主梁支撑平台
本技术涉及建筑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桩基试验用主梁支撑平台。
技术介绍
随着高层建筑、高速公路、城市高架桥及轨道交通工程的大量兴建,基桩及复合地基静载试验测试方法及仪器设备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在工程实践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概括为:基桩外露长度不一致;压重平台两侧支撑墩高度不一致;支撑墩位置安装受次梁长度及试验现场地形的影响,导致支撑墩安装高度不一致。以上问题导致压重主梁用支撑平台高度不确定,一般情况下需根据现场情况定做或采用钢板垫块调节高度,如果钢垫板数量不够,试验现场有时采用混凝土垫块等其它临时措施,如果材料刚度、强度或稳定性不够,随着荷载的增大,会出现弯曲变形的现象。这就导致平台利用率低、浪费严重,且有时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公开一种刚度、强度及稳定性足够大、高度可调节、可拆卸、可组装的支撑平台,以提高现场工作效率,保证现场检测的安全性。一种桩基试验用主梁支撑平台,包括支撑台和位于支撑台两侧对称设置的支撑柱;所述支撑台包括前后侧面分别带第一滑槽的主支撑板,所述主支撑板下部安装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多个相互铰接的交叉支杆,最底端的交叉支杆连接有丝杠螺母组合,所述丝杠螺母组合由电机驱动,所述丝杠螺母组合下部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底部设置有多个高度可调的支脚;所述支撑柱包括可在主支撑板的第一滑槽内滑动的侧支撑板,所述侧支撑板下部安装有蜗轮蜗杆升降机。优选的,所述主支撑板的前后侧面还分别设置有第二滑槽,交叉支杆中的第一支杆的上端可在第二滑槽内滑动,所述主支撑板的前后侧面还分别设置有铰接孔,交叉支杆中的第二支杆可在铰接孔内转动;优选的,所述安装座内部的前后侧面分别设置有第三滑槽,所述交叉支杆中的第三支杆的下端连接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的中间部分与丝杠螺母组合连接,在丝杠螺母的带动下,滑动杆可在第三滑槽内滑动;优选的,所述蜗轮蜗杆升降机的动力输入端安装有驱动电机或手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通过电机驱动丝杠螺母组合运动,进而带动滑动杆沿第三滑槽滑动,可以调节支撑平台中间部分的高度;(2)蜗轮蜗杆升降机可以调节支撑平台边沿部分的高度;(3)侧支撑板在主支撑板的第一滑槽内滑动,可以调节支撑平台的长度;(4)蜗轮蜗杆升降机既可安装驱动电机,也可安装手轮,可适应多种不同使用要求。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主视图;图2为A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立体图Ⅰ;图4为本技术立体图Ⅱ;图5为B的局部放大图;图6为本技术立体图Ⅲ;图7为C的局部放大图;图中:1、蜗轮蜗杆升降机,2、丝母,3、侧支撑板,4、主支撑板,5、支撑架,6、丝杠螺母组合,7、轴承,8、电机,9、安装座,10、支脚,11、螺母,12、丝杠,13、第二滑槽,14、第一滑槽,15、滑轮,16、第三滑槽,17、第三支杆,18、滑动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如图1-7所示的一种桩基试验用主梁支撑平台,主支撑板4的前后侧面分别设置有第一滑槽14,侧支撑板3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滑轮15,推动侧支撑板3,滑轮15即可沿第一滑槽14滚动,实现支撑平台长度的调整。主支撑板4下部安装有支撑架5,所述支撑架包括多个相互铰接的交叉支杆,最底端的交叉支杆连接有丝杠螺母组合6,所述丝杠螺母组合6由电机8驱动,所述丝杠螺母组合6下部设置有安装座9,所述安装座9底部设置有多个高度可调的支脚10;侧支撑板3的下部焊接丝母2,丝母2的优选数量为四个,并且对称设置。优选位置为分别布置于侧支撑板3的两侧面交接处。丝母2与蜗轮蜗杆升降机1的上部蜗杆部分螺纹配合,所述蜗轮蜗杆升降机1的动力输入端可安装驱动电机或手轮,可适应多种不同使用要求。此处的驱动电机为市面上常见的三相异步电机即可实现设置目的,此处的手轮也为市面上常见的工业用手轮,属于常规产品。主支撑板4的前后侧面还分别设置有第二滑槽13,交叉支杆中的第一支杆的上端安装滑轮15,滑轮15可在第二滑槽13内滚动,主支撑板4的前后侧面还分别设置有铰接孔,交叉支杆中的第二支杆可在铰接孔内转动;安装座9内部的前后侧面分别设置有第三滑槽16,所述交叉支杆中的第三支杆17的下端连接有滑动杆18,滑动杆18的两端也安装有滑轮15,滑动杆18的中间部分与丝杠螺母组合中的螺母11固定连接,丝杠12通过轴承7滚动安装在安装座9的上部,电机8带动丝杠12转动,螺母11带动滑动杆18左右移动,滑动杆18端部的滑轮15即可在第三滑槽16内滚动,通过铰接支杆的一系列铰接传动,第一支杆沿第二滑槽13滑动,进而实现支撑架5的高度调整,主支撑板4的高度得到调整。另外由于安装座9下部的支脚10为高度可调结构,通过旋动支脚10上的支脚螺母,可实现主支撑板4的微调。本技术实施步骤;1、首先整体检查一下主梁支撑平台外观有无损坏、钢构件有无锈蚀、焊接部位是否完好、连接螺栓是否完整、结构是否牢固;2、平整试验场地,保证支撑平台的承压板工作面平整、压实;3、根据试验现场情况确定支撑平台的高度,将支撑架、涡轮蜗杆升降机、安装座等与主支撑板、侧支撑板连接安装牢固;4、检查支撑平台连接部位、焊接部位是否完好,地基及平台是否稳固,用卷尺检查两端高度是否一致,确认无误后采用起重设备吊起主梁安放于支撑平台上;4、再次确认地基及支撑平台稳固后起吊配重块。、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桩基试验用主梁支撑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台和位于支撑台两侧对称设置的支撑柱;所述支撑台包括前后侧面分别带第一滑槽的主支撑板,所述主支撑板下部安装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多个相互铰接的交叉支杆,最底端的交叉支杆连接有丝杠螺母组合,所述丝杠螺母组合由电机驱动,所述丝杠螺母组合下部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底部设置有多个高度可调的支脚;所述支撑柱包括可在主支撑板的第一滑槽内滑动的侧支撑板,所述侧支撑板下部安装有蜗轮蜗杆升降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桩基试验用主梁支撑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台和位于支撑台两侧对称设置的支撑柱;所述支撑台包括前后侧面分别带第一滑槽的主支撑板,所述主支撑板下部安装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多个相互铰接的交叉支杆,最底端的交叉支杆连接有丝杠螺母组合,所述丝杠螺母组合由电机驱动,所述丝杠螺母组合下部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底部设置有多个高度可调的支脚;所述支撑柱包括可在主支撑板的第一滑槽内滑动的侧支撑板,所述侧支撑板下部安装有蜗轮蜗杆升降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桩基试验用主梁支撑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撑板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士朴高建军盛园园卓秋林周仲马良李光华倪效虎苏文明臧亚囡魏刚周辉王昭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华鉴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