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静载试桩反力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33459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3 20: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桩基静载试验领域,公开了一种静载试桩反力系统,解决了现有静载试桩反力系统中反力帽牛腿支撑反力帽本体,使反力帽本体调整转动和移动变得不方便,其包括反力帽本体、顶压反力帽本体底面中心的千斤顶、多根沿反力帽本体外侧壁设置的反力帽牛腿、预应力钢绞线锚块、预应力钢绞线和锚桩,反力帽本体外侧壁外还设置有沿反力帽本体外侧壁周向设置的滑轨;滑轨滑动挂接有若干预应力钢绞线锚块,预应力钢绞线锚块上设置有若干用于固定预应力钢绞线上端的绞线孔;锚桩埋入底面;预应力钢绞线的下端与锚桩固定,无需吊装移动反力帽本体,只需滑动预应力钢绞线锚块即可完成调整,便于静载试桩反力系统安装和调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静载试桩反力系统
本技术属于桩基静载试验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静载试桩反力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进步,我国在建筑领域也取得了飞跃的发展。在进行高层建筑及桥梁等结构物建造时,通常会采用不同形式的桩基作为上部结构物的支撑,为工程的建造打下基础。为了保证桩基的竖向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通常要求在施工开始前对一定数量的桩基进行静载试验。现有授权公告号为CN207032334U的中国专利“一种静载试桩反力系统”,公开了一种静载试桩反力系统的改进,其包括:反力帽本体,其呈中空圆桶状;千斤顶,其包括处于千斤顶上端的应力环,应力环支撑反力帽本体;多根反力帽牛腿,其间隔均匀地竖直焊接在反力帽本体的外侧壁;反力帽支腿,其焊接在反力帽牛腿的底端,围绕反力帽本体圆周对称分布;预应力钢绞线锚块,其上有多个圆形通孔,预应力钢绞线锚块设置在两根相邻的反力帽牛腿的上端,可移动;多根预应力钢绞线,其一端穿过圆形通孔,利用锚板固定在预应力钢绞线锚块上,另一端埋置在土层中。预应力钢绞线埋置在土层中的一端,封固在锚桩内。其不足之处在于静载试桩反力系统安装位置是根据桩基和锚桩位置而定的,以保证预应力钢绞线尽可能的竖直;本静载试桩反力系统中,多根反力帽牛腿抵接底面支撑反力帽本体的同时,使得反力帽本体转动和移动变得不方便,需要将反力帽本体完全吊起至反力帽牛腿脱离底面,且在过程中需要保持稳定,避免反力帽本体晃动或倾斜而导致反力帽牛腿磕碰地面、应力环或千斤顶。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静载试桩反力系统,无需吊装移动反力帽本体,只需滑动预应力钢绞线锚块即可完成调整,便于静载试桩反力系统安装和调试。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静载试桩反力系统,包括反力帽本体、顶压反力帽本体底面中心的千斤顶、多根沿反力帽本体外侧壁设置的反力帽牛腿、预应力钢绞线锚块、预应力钢绞线和锚桩,所述反力帽本体外侧壁外还设置有沿反力帽本体外侧壁周向设置的滑轨;所述滑轨滑动挂接有若干预应力钢绞线锚块,所述预应力钢绞线锚块上设置有若干用于固定预应力钢绞线上端的绞线孔;所述锚桩埋入底面;所述预应力钢绞线的下端与锚桩固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预应力钢绞线锚块可通过在滑轨上滑动,使预应力钢绞线锚块的水平投影与该预应力钢绞线锚块连接有同一预应力钢绞线的锚桩相对准,以顶压反力帽本体底面中心为圆心作圆,两者位于同一径向上,以保证预应力钢绞线尽可能的竖直,由此无需吊装移动反力帽本体,只需滑动预应力钢绞线锚块即可完成调整,便于静载试桩反力系统安装和调试。作为优选的,所述预应力钢绞线锚块竖直高度相等,其数量为偶数且两两成组;每组所述预应力钢绞线锚块之间连接有连动杆,所述连动杆水平投影的长度与滑轨的直径相等。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动杆水平投影经过反力帽本体上端的圆心,进而每组中的两预应力钢绞线锚块在沿滑轨滑动时,两预应力钢绞线锚块同步滑动并保持关于反力帽本体上端的圆心对称,使得静载试验时预应力钢绞线对反力帽本体的拉力的水平分力相互抵接,避免反力帽本体倾斜。作为优选的,所述滑轨分为与预应力钢绞线锚块数量相等的滑弧,两相邻所述滑弧相贴但相隔断。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避免预应力钢绞线锚块在滑动过程中发生撞击而损坏。作为优选的,所述反力帽本体上端圆心上固定有竖直的转动柱;所述连动杆均设置有轴向竖直的转动环,所述转动环套接与转动柱的上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预应力钢绞线锚块和连动杆转动提供转动中心,使预应力钢绞线锚块和连动杆转动更为顺畅。作为优选的,所述转动柱的上端设置有阶梯段,所述阶梯段的侧面呈多级的阶梯状,且其阶梯级数不小于连动杆的数量;所述转动环与阶梯段上阶梯一一对应配合套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同时阶梯段支撑转动环,避免转动环之间相互抵压;同时阶梯段支撑转动环,为滑轨分担对预应力钢绞线锚块的支撑负荷,提高预应力钢绞线锚块的承载负荷,进而提高本静载试桩反力系统最大试验负荷。作为优选的,所述连动杆的下端面上设置有垂直抵接反力帽本体上表面的抵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对连动杆的支持,避免连动杆受两端的预应力钢绞线拉拽力过大弯曲或断折,并且提高预应力钢绞线锚块的承载负荷,进而提高本静载试桩反力系统最大试验负荷。作为优选的,所述抵脚下端安装有滚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小连动杆转动的摩擦力,便于连动杆转动。作为优选的,所述预应力钢绞线锚块朝向反力帽本体外侧壁的侧面上设置有挂载槽,所述滑轨穿在挂载槽内。通过采用上技术方案,预应力钢绞线锚块可从滑轨上取下,便于预应力钢绞线锚块的安装和检修。作为优选的,所述预应力钢绞线锚块朝向反力帽本体外侧壁的侧面上设置有挂载槽,所述滑轨穿在挂载槽内,所述挂载槽朝向反力帽本体外侧壁的槽口高度大于滑轨的高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预应力钢绞线锚块可从滑轨上取下,便于预应力钢绞线锚块的安装和检修。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预应力钢绞线锚块可通过在滑轨上滑动,使预应力钢绞线锚块的水平投影与该预应力钢绞线锚块连接有同一预应力钢绞线的锚桩相对准,以顶压反力帽本体底面中心为圆心作圆,两者位于同一径向上,以保证预应力钢绞线尽可能的竖直,由此无需吊装移动反力帽本体,只需滑动预应力钢绞线锚块即可完成调整,便于静载试桩反力系统安装和调试。附图说明图1为静载试桩反力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静载试桩反力系统的俯视图;图3为反力帽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在A处体现转动柱上端结构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预应力钢绞线锚块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静载试桩反力系统的竖直的剖视图;图7为图6在B处体现转动环和阶梯段安装结构的局部放大图。附图标记:1、反力帽本体;11、反力帽牛腿;12、滑轨;121、连接座;122、滑弧;13、转动柱;131、阶梯段;1311、第一阶梯;1312、第二阶梯;1313、第三阶梯;1314、第四阶梯;132、固定环;2、千斤顶;21、底座;22、应力环;3、预应力钢绞线锚块;31、连动杆;311、转动环;311a、第一转动环;311b、第二转动环;311c、第三转动环;312、抵脚;3121、滚轮;32、绞线孔;33、挂载槽;331、挂载口;4、预应力钢绞线;5、锚桩;6、基桩。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附图1所示,一种静载试桩反力系统,用于检测桩基的静载承压性能,其包括反力帽本体1、千斤顶2、预应力钢绞线锚块3、预应力钢绞线4、和若干锚桩5。基桩6竖直埋设于地面内,仅有上端露出地面。锚桩5的数量根据情况而定,此处为六,其围绕基桩6均匀分布。锚桩5由混凝土灌注而成,并且在锚桩5灌注时,预应力钢绞线4的下端一同埋入混凝土中,待混凝土固化后,预应力钢绞线4的下端封固于锚桩5内。千斤顶2的下端设置有圆形的底座21,其上端设置有应力环22,且底座21和应力环22同轴。千斤顶2竖直安装于基桩6的上端面,且底座21于基桩6的上端面固定。反力帽本体1外形呈圆柱状,其底面中心抵压于应力环22的上端。同时,反力帽本体1外侧壁的下边沿固定有若干的多根反力帽牛腿11,反力帽牛腿11围绕反力帽本体1的轴心均匀分布,其数量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反力帽本体1外侧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静载试桩反力系统,包括反力帽本体(1)、顶压反力帽本体(1)底面中心的千斤顶(2)、多根沿反力帽本体(1)外侧壁设置的反力帽牛腿(11)、预应力钢绞线锚块(3)、预应力钢绞线(4)和锚桩(5),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力帽本体(1)外侧壁外还设置有沿反力帽本体(1)外侧壁周向设置的滑轨(12);所述滑轨(12)滑动挂接有若干预应力钢绞线锚块(3),所述预应力钢绞线锚块(3)上设置有若干用于固定预应力钢绞线(4)上端的绞线孔;所述锚桩(5)埋入底面;所述预应力钢绞线(4)的下端与锚桩(5)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静载试桩反力系统,包括反力帽本体(1)、顶压反力帽本体(1)底面中心的千斤顶(2)、多根沿反力帽本体(1)外侧壁设置的反力帽牛腿(11)、预应力钢绞线锚块(3)、预应力钢绞线(4)和锚桩(5),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力帽本体(1)外侧壁外还设置有沿反力帽本体(1)外侧壁周向设置的滑轨(12);所述滑轨(12)滑动挂接有若干预应力钢绞线锚块(3),所述预应力钢绞线锚块(3)上设置有若干用于固定预应力钢绞线(4)上端的绞线孔;所述锚桩(5)埋入底面;所述预应力钢绞线(4)的下端与锚桩(5)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静载试桩反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应力钢绞线锚块(3)竖直高度相等,其数量为偶数且两两成组;每组所述预应力钢绞线锚块(3)之间连接有连动杆(31),所述连动杆(31)水平投影的长度与滑轨(12)的直径相等。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静载试桩反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12)分为与预应力钢绞线锚块(3)数量相等的滑弧(122),两相邻所述滑弧(122)相贴但相隔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静载试桩反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力帽本体(1)上端圆心上固定有竖直的转动柱(13);所述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蛇口招商港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