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3037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3 19: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技术领域,且公开了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包括桩体、充电线,所述桩体的侧面安装有遮阳筒,所述遮阳筒的内壁安装有定位套,所述定位套内部安装有扭簧,所述扭簧的端部连接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的端部连接有卷线筒,所述遮阳筒内安装有定位板。本发明专利技术,代替传统充电线裸露在空气中,使得充电线使用完成后直接收缩至遮阳筒内,一方面使得充电线在使用时,避免与地面直接接触,另一方面解决充电线在使用时,拖动出现弯折扭曲的现象,使得充电线保持一定的顺畅度,通过转轮与定位夹的配合使用,使得充电线在拉扯过程中,始终处于一个方向拉动,增加充电线在拉扯时的顺畅度,使得充电线不会转动拉出。

New Energy Vehicle Charging Pil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new energy, and discloses a charging pile for a new energy automobile, including a pile body and a charging line. The side side of the pil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sun shading cylinder, the inner wall of the sun shading cylinder is provided with a positioning sleeve, the inner wall of the positioning sleeve is provided with a torsion spring, the end of the torsion spring is connected with a sliding rod, the end of the sliding rod is connected with a reel, and the sun shading cylinder is fixed. Platform. The invention replaces the traditional charging line exposed in the air, and makes the charging line shrink directly into the shade barrel after use. On the one hand, the charging line avoids direct contact with the ground when used, on the other hand, it solves the phenomenon of bending and twisting when the charging line is used, so that the charging line keeps a certain smoothness, and makes the charging line use by the combination of the runner and the positioning clamp. In the process of pulling, the charging wire is always pulled in one direction to increase the smoothness of the charging wire when pulling, so that the charging wire will not rotate and pull ou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
,具体为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技术介绍
新能源汽车采用电力作为汽车的动力,当电力用完后,需要对其进行充电,这时就需要用到充电桩。现有充电桩的结构图如图6所示,充电线悬挂在充电桩的侧面,当汽车充电时,拖动充电线对其进行充电,充电线缆在使用时不可避免的会被扭曲弯折拖动,久而久之,随着材料的老化或者使用者操作不当,电缆上会产生部分区域出现鼓包现象,虽然线缆外表没有损坏,但是内部线缆弯折错位,内部线缆断裂,同时线缆大多在户外使用,随着线缆在地上拖动,护套逐渐被磨损,内部线缆裸露,出现无法充电或漏电的现象,且主线芯与信号线芯界面差异过大,两者弯曲时在承受相同表面张力的情况下,信号线芯往往更加容易出现断线,导致充电过程中通讯阻断,充电过程控制失效,引起过充、供电不足、防护装置失效等一系列问题,影响充电桩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具备防断裂、防扭曲的优点,解决了
技术介绍
提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包括桩体、充电线,所述桩体的侧面安装有遮阳筒,所述遮阳筒的内壁安装有定位套,所述定位套内部安装有扭簧,所述扭簧的端部连接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的端部连接有卷线筒,所述遮阳筒内安装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上安装有转轮,所述遮阳筒内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上安装有扳手,所述扳手的端部安装有定位夹,所述定位夹套在充电线上,所述扳手上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的端部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扳手上安装有推动杆。优选的,所述扭簧的圈数根据充电线的长度相适配,所述扭簧的弹性系数根据充电线的粗度相适配。优选的,所述定位夹为圆弧形,所述定位夹的弧度与充电线的直径相适配,所述定位夹上安装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为柔性橡胶块,所述限位块的朝向为充电线出绳时的方向。优选的,所述定位板内安装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的端部与转轮的外壁连接,所述转轮的外圈与充电线的外壁相接触。优选的,所述弹簧的两端均套有固定杆,一个固定杆安装在扳手上,另一个固定杆安装在支撑板上。优选的,所述遮阳筒的外壁安装有遮雨板,所述遮雨板的形状为弧形状,所述推动杆的端部贯穿遮雨板,且遮雨板上开设有通孔,通孔的大小与充电桩线缆和充电枪相适配。优选的,所述推动杆的端部与扳手的外壁转动连接,所述遮阳筒上开设有凹槽,凹槽的宽度大于扳手的宽度,凹槽的长度大于扳手移动的长度。本专利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扭簧与卷线筒的配合使用,代替传统充电线裸露在空气中,使得充电线使用完成后直接收缩至遮阳筒内,一方面使得充电线在使用时,避免与地面直接接触,另一方面解决充电线在使用时,拖动出现弯折扭曲的现象,使得充电线保持一定的顺畅度,通过转轮与定位夹的配合使用,使得充电线在拉扯过程中,始终处于一个方向拉动,增加充电线在拉扯时的顺畅度,使得充电线不会转动拉出。2、本专利技术,通过扳手与弹簧的活动设计,使得充电线在使用时不会出现回缩的现象,同时当充电线使用完成后,可以自动收缩,一方面能减小充电线的摩擦程度,另一方面提高充电线在使用时的耐久度,使得充电线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对汽车进行充电。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遮阳筒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定位套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定位夹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现有充电桩结构示意图。图中:1、桩体;2、充电线;3、遮阳筒;4、定位套;5、扭簧;6、滑动杆;7、遮雨板;8、卷线筒;9、定位板;10、定位杆;11、转轮;12、转轴;13、扳手;14、定位夹;15、弹簧;16、支撑板;17、推动杆;18、限位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包括桩体1、充电线2,桩体1的侧面安装有遮阳筒3,遮阳筒3采用现有技术,主要为充电线2提供遮阳的作用,增加充电线在使用时的耐久度,遮阳筒3的内壁安装有定位套4,定位套4内部安装有扭簧5,扭簧5的端部连接有滑动杆6,滑动杆6的端部连接有卷线筒8,卷线筒8上开设有卡槽,便于充电线2的缠绕,使得充电线2卡在卡槽内,当用户使用时,只需拉动充电线2即可延伸一定的长度,对汽车进行充电,当充电完成后,按动推动杆17,扭簧5即可拉动充电线2回到初始位置,遮阳筒3内安装有定位板9,定位板9上安装有转轮11,转轮11的作用,主要增加充电线2在拉扯过程中的流畅度,使得充电线2回缩过程中,也能保证一定的流畅度,减小充电线2的摩擦力,遮阳筒3内安装有转轴12,转轴12上安装有扳手13,遮阳筒3内设有转轴12,转轴12的端部与扳手13的外壁连接,使得扳手13可以转动不同的角度,扳手13的端部贯穿并延伸至遮阳筒3的外部,使得扳手13起到杠杆的作用,当扳手的一端向下按压时,扳手13的另一端会向上移动,松开对充电线2的固定,起到充电线2自动收缩的作用,避免充电线2裸露在充电桩的外部,导致阳光与雨水可以直接侵蚀到充电线2上,加剧充电线2的老化程度,同时解决充电线的外部与地面产生摩擦,扳手13的端部安装有定位夹14,定位夹14套在充电线2上,便于对充电线2进行限位,扳手13上安装有弹簧15,弹簧15的端部连接有支撑板16,扳手13上安装有推动杆17,推动杆17的端部贯穿并延伸至遮雨板7的外部,推动杆17的端部与遮雨板7的相接处设有密封圈,增加遮雨板7的密封性。其中,扭簧5的圈数根据充电线2的长度相适配,扭簧5的弹性系数根据充电线2的粗度相适配,使得用户可以根据不同型号的充电桩进行安装,使得扭簧5可以适应不同长度与粗度的充电线2,增加充电线2在收纳时的顺畅度。其中,定位夹14为圆弧形,定位夹14的弧度与充电线2的直径相适配,定位夹14上安装有限位块18,限位块18为柔性橡胶块,限位块18的朝向为充电线2出绳时的方向,使得充电线2在拉动时无需按压推动杆17即可拉动充电线2移出,使得充电线2在拉扯时外表保持一定的光滑。其中,定位板9内安装有定位杆10,定位杆10的端部与转轮11的外壁连接,转轮11的外圈与充电线2的外壁相接触,使得转轮11沿定位杆10做圆周运动,使得转轮11提高充电线2的流畅度,防止充电线2在使用时出现扭曲的现象。其中,弹簧15的两端均套有固定杆,一个固定杆安装在扳手13上,另一个固定杆安装在支撑板16上,支撑板16安装在遮阳筒3的内部,增加弹簧15的稳定性,使得弹簧15可以跟随扳手13的移动而收缩,便于扳手13在不使用时回到初始位置。其中,遮阳筒3的外壁安装有遮雨板7,遮雨板7的形状为弧形状,推动杆17的端部贯穿遮雨板7,且遮雨板7上开设有通孔,通孔的大小与充电桩线缆和充电枪相适配,使得雨水顺着遮雨板7的方向落至地面,同时可以把充电枪收入遮雨板7内,增加充电枪在使用时的耐久度。其中,推动杆17的端部与扳手13的外壁转动连接,使得扳手13可以转动不同的角度,便于推动杆17向下按压,遮阳筒3上开设有凹槽,凹槽的宽度大于扳手13的宽度,凹槽的长度大于扳手13移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包括桩体(1)、充电线(2),其特征在于:所述桩体(1)的侧面安装有遮阳筒(3),所述遮阳筒(3)的内壁安装有定位套(4),所述定位套(4)内部安装有扭簧(5),所述扭簧(5)的端部连接有滑动杆(6),所述滑动杆(6)的端部连接有卷线筒(8),所述遮阳筒(3)内安装有定位板(9),所述定位板(9)上安装有转轮(11),所述遮阳筒(3)内安装有转轴(12),所述转轴(12)上安装有扳手(13),所述扳手(13)的端部安装有定位夹(14),所述定位夹(14)套在充电线(2)上,所述扳手(13)上安装有弹簧(15),所述弹簧(15)的端部连接有支撑板(16),所述扳手(13)上安装有推动杆(17)。

【技术特征摘要】
1.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包括桩体(1)、充电线(2),其特征在于:所述桩体(1)的侧面安装有遮阳筒(3),所述遮阳筒(3)的内壁安装有定位套(4),所述定位套(4)内部安装有扭簧(5),所述扭簧(5)的端部连接有滑动杆(6),所述滑动杆(6)的端部连接有卷线筒(8),所述遮阳筒(3)内安装有定位板(9),所述定位板(9)上安装有转轮(11),所述遮阳筒(3)内安装有转轴(12),所述转轴(12)上安装有扳手(13),所述扳手(13)的端部安装有定位夹(14),所述定位夹(14)套在充电线(2)上,所述扳手(13)上安装有弹簧(15),所述弹簧(15)的端部连接有支撑板(16),所述扳手(13)上安装有推动杆(1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扭簧(5)的圈数根据充电线(2)的长度相适配,所述扭簧(5)的弹性系数根据充电线(2)的粗度相适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夹(14)为圆弧形,所述定位夹(14)的弧度与充电线(2)的直径相适配,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永青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天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