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形输送带无接头成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32864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3 18: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环形输送带无接头成型装置,其解决了现有的成型机无法满足环形输送带生产要求的技术问题,其机架设并排设置的第一机架和第二机架;缠绕辊筒设第一缠绕辊筒和第二缠绕辊筒;第一机架连接气缸和第一缠绕辊筒,电机动力输出端与第一缠绕辊筒一端相连;气缸活塞杆连接压合板,压合板与第一缠绕辊筒彼此正对设置;第二机架上连接相互平行的导辊和丝杆,导辊上设支撑座,支撑座连接滑块和丝杆螺母,滑块设凹槽,凹槽与导辊适配滑动连接;丝杆螺母与丝杆适配连接,丝杆的一端与第二机架周向滑动连接;支撑座上连接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第二缠绕辊筒一端与第一支架相连,第二缠绕辊筒另一端与第二支架相连,可广泛应用于输送带成型。

A Jointless Forming Device for Ring Conveyor Belt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connectionless forming device for the annular conveyor belt, which solves the technical problems that the existing forming machine can not meet the production requirements of the annular conveyor belt. The first frame and the second frame are arranged side by side; the first winding roller and the second winding roller are arranged on the winding roller; the first frame connects the cylinder and the first winding roller, and the power output terminal of the motor is wrapped with the first winding roller. One end of the winding roller is connected; the cylinder piston rod is connected with the plywood, and the plywood is positively positioned with the first winding roller; the second frame is connected with parallel guide rolls and screw rods, and the guide roll is provided with a support seat, the support seat is connected with sliders and screw nuts, the slide block is grooved, and the groove is sliding connected with the guide roll; the screw nut is adapted to the screw rod, and one end of the screw rod is connected with the circumference of the second frame. The first support and the second support are connected on the support base, the first end of the second winding roll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support,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second winding roll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support, which can be widely used in conveyor belt form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环形输送带无接头成型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输送带成型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环形输送带无接头成型装置。
技术介绍
输送带是用于皮带输送中起承载和运送物料作用的橡胶与纤维、金属复合制品,或者是塑料和织物复合的制品,广泛用于煤炭、矿山、港口、冶金、电力、化工等领域各种固体块状和粉料状物料或成件物品的输送,采用一层或多层挂胶的抗拉棉帆布、尼龙帆布或EP帆布作骨架,工作面覆盖胶,经硫化而制成。普通输送带的成型机无法进行环绕成型,无法使用。现有环形输送带是将直带状的织物芯擦胶、硫化后再进行搭接。硫化时,先硫化除搭接头的其它部位,最后首尾搭接再对搭接部位进行硫化。由于存在接头,接头部位的强度相对其他部位始终较低,使得整个环形输送带的抗拉强度不够高。因此,提供一种全新的环形输送带无接头成型装置是非常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适于环形输送带生产的环形输送带无接头成型装置。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环形输送带无接头成型装置,其设有环形缠绕装置,环形缠绕装置设有机架、缠绕辊筒和电机,机架设有并排设置的第一机架和第二机架;缠绕辊筒设有并排平行设置的第一缠绕辊筒和第二缠绕辊筒;第一机架上连接设有气缸和第一缠绕辊筒,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与第一缠绕辊筒的一端相连接;气缸的活塞杆的工作端连接设有压合板,压合板与第一缠绕辊筒彼此正对设置;第二机架上连接设有相互平行设置的导辊和丝杆,导辊上设有支撑座,支撑座连接设有滑块和丝杆螺母,滑块设有凹槽,凹槽与导辊适配滑动连接;丝杆螺母与丝杆适配连接,丝杆的一端与第二机架周向滑动连接;支撑座上连接设有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第二缠绕辊筒的一端与第一支架周向滑动连接,第二缠绕辊筒的另一端与第二支架可拆卸周向滑动连接。优选的,还设有导柱,导柱与气缸的活塞杆相平行,导柱的一端与压合板相连接,导柱的另一端穿过第一机架并伸出,导柱与第一机架滑动连接。优选的,还设有隔挡板和辅助滚筒,隔挡板设置在第一缠绕辊筒和第二缠绕辊筒之间,隔挡板的一端与第一缠绕辊筒的两端相连接,隔挡板的另一端与辅助滚筒的两端相连接,辅助滚筒与第一缠绕辊筒相平行。优选的,第二支架内开设有定位顶针安装通孔和螺纹孔;定位顶针安装通孔内滑动连接设有定位顶针,定位顶针连接设有圆柱部和圆锥部,圆柱部远离圆锥部的一端开设有第一卡槽,第一卡槽设于定位顶针安装通孔外,圆柱部的柱身设有条形第二卡槽,第二卡槽内设有卡柱,卡柱的一端正对第二卡槽,卡柱的另一端穿过第一支架,卡柱与第一支架通过螺纹相连接,转动卡柱,卡柱与卡槽相连接或者相互分离;圆锥部伸出定位顶针安装通孔,圆锥部与第二缠绕辊筒的一端相连接;螺纹孔内设有螺纹柱,螺纹孔与螺纹柱通过螺纹相连接,螺纹柱伸出螺纹孔的柱身上连接设有卡板,卡板卡合在第一卡槽内。优选的,第二缠绕辊筒的一端面的圆心处设有圆形凹槽,圆锥部的尖端抵在圆形凹槽内。优选的,还设有手柄,卡柱的另一端穿过第一支架并伸出与手柄相连接;螺纹柱伸出螺纹孔的一端连接设有手轮。优选的,还设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通过减速箱与丝杆的另一端相连接。优选的,电机的动力输出端通过齿轮传动与第一缠绕辊筒的一端相连接。优选的,丝杆螺母连接设置丝杆螺母安装板,丝杆螺母安装板与支撑座相连接。优选的,压合板设置在第一缠绕辊筒的正上方。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一种环形输送带无接头成型装置,其结构简单,安全可靠,满足环形输送带的生产要求。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俯视图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的右视图的结构示意图(去除减速箱和伺服电机);图4是图1所示的左视图的局部剖视图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3中的带有丝杆螺母的丝杆螺母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3中的第二缠绕辊筒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5所示的左视图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3中的第二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6所示的左视图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6所示的俯视图的局部剖视图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图6所示的后视图的局部剖视图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图10中的定位顶针的结构示意图;图13是本技术使用状态图。图中标记:1.电机,2.第一机架,3.第二机架,4.第一缠绕辊筒,5.第二缠绕辊筒,6.气缸,7.压合板,8.导柱,9.齿轮,10.导辊,11.丝杆,12.支撑座,13.滑块,14.丝杆螺母,15.凹槽,16.丝杆螺母安装板,17.减速箱,18.伺服电机,19.第一支架,20.第二支架,21.隔挡板,22.辅助滚筒,23.定位顶针安装通孔,24.螺纹孔,25.定位顶针,26.圆柱部,27.圆锥部,28.第一卡槽,29.滚动轴承,30.第二卡槽,31.卡柱,32.手柄,33.圆形凹槽,34.螺纹柱,35.卡板,36.手轮,37.固定板,38.输送带带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助于理解本技术的内容。本技术中所使用的方法如无特殊规定,均为常规的方法;所使用的原料和装置,如无特殊规定,均为常规的市售产品。由图1-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环形输送带无接头成型装置,其设有环形缠绕装置,环形缠绕装置设有机架、缠绕辊筒和电机1。机架设有并排设置的第一机架2和第二机架3。缠绕辊筒设有并排平行设置的第一缠绕辊筒4和第二缠绕辊筒5,用于缠绕输送带带坯。第一机架2上连接设有气缸6和第一缠绕辊筒4;气缸6的活塞杆的工作端连接设有压合板7,压合板7与第一缠绕辊筒4彼此正对设置,为了达到较好的压合效果,压合板7可以设置在第一缠绕辊筒4的正上方。当气缸6的活塞杆伸长时,压合板7接近直至压合在第一缠绕辊筒4上,当气缸6的活塞杆收缩时,压合板7远离第一缠绕辊筒4;当输送带带坯在第一缠绕辊筒4和第二缠绕辊筒5完成缠绕后,启动气缸6,使其活塞杆伸长,实现压合板7对完成缠绕的输送带带坯最外层端部的压合,此时完成缠绕的输送带带坯最外层端部就在第一缠绕辊筒4正上方。本技术还可以设有导柱8,导柱8与气缸6的活塞杆相平行,导柱8的一端与压合板7相连接,导柱8的另一端向上穿过第一机架2并伸出,导柱8与第一机架2滑动连接,在气缸6的活塞杆伸长或收缩时,导柱8起到导向的作用,使压合板7压合过程更加的平稳,有利于压合时受力均匀。电机1的动力输出端通过多个齿轮9传动与第一缠绕辊筒4的一端相连接,在电机1的动力输出下,通过齿轮9传动,带动第一缠绕辊筒4自转,从而带动输送带带坯在第一缠绕辊筒4和第二缠绕辊筒5上缠绕,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第一缠绕辊筒4由电机1驱动,为主动滚筒,而第二缠绕辊筒5是被动滚筒。第二机架3上连接设有相互平行设置的导辊10和丝杆11,导辊10上设有支撑座12,支撑座12连接设有滑块13和丝杆螺母14,滑块13设有凹槽15,凹槽15与导辊10适配滑动连接,导辊10起到导向作用。为了使丝杆螺母14与支撑座12连接更加牢固,丝杆螺母14可以连接设置丝杆螺母安装板16(由图5所示),丝杆螺母安装板16再与支撑座12相连接。丝杆螺母14与丝杆11适配连接,丝杆11的一端与第二机架3通过轴承周向滑动连接,即丝杆11的一端与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第二机架3与该轴承的外圈固定连接,通过轴承,实现丝杆11的周向自转;丝杆11的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环形输送带无接头成型装置,其设有环形缠绕装置,所述环形缠绕装置设有机架、缠绕辊筒和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设有并排设置的第一机架和第二机架;所述缠绕辊筒设有并排平行设置的第一缠绕辊筒和第二缠绕辊筒;所述第一机架上连接设有气缸和所述第一缠绕辊筒,所述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缠绕辊筒的一端相连接;所述气缸的活塞杆的工作端连接设有压合板,所述压合板与所述第一缠绕辊筒彼此正对设置;所述第二机架上连接设有相互平行设置的导辊和丝杆,所述导辊上设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连接设有滑块和丝杆螺母,所述滑块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导辊适配滑动连接;所述丝杆螺母与所述丝杆适配连接,所述丝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机架周向滑动连接;所述支撑座上连接设有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二缠绕辊筒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架周向滑动连接,所述第二缠绕辊筒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架可拆卸周向滑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形输送带无接头成型装置,其设有环形缠绕装置,所述环形缠绕装置设有机架、缠绕辊筒和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设有并排设置的第一机架和第二机架;所述缠绕辊筒设有并排平行设置的第一缠绕辊筒和第二缠绕辊筒;所述第一机架上连接设有气缸和所述第一缠绕辊筒,所述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缠绕辊筒的一端相连接;所述气缸的活塞杆的工作端连接设有压合板,所述压合板与所述第一缠绕辊筒彼此正对设置;所述第二机架上连接设有相互平行设置的导辊和丝杆,所述导辊上设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连接设有滑块和丝杆螺母,所述滑块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导辊适配滑动连接;所述丝杆螺母与所述丝杆适配连接,所述丝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机架周向滑动连接;所述支撑座上连接设有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二缠绕辊筒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架周向滑动连接,所述第二缠绕辊筒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架可拆卸周向滑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形输送带无接头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设有导柱,所述导柱与所述气缸的活塞杆相平行,所述导柱的一端与所述压合板相连接,所述导柱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机架并伸出,所述导柱与所述第一机架滑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形输送带无接头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设有隔挡板和辅助滚筒,所述隔挡板设置在所述第一缠绕辊筒和所述第二缠绕辊筒之间,所述隔挡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缠绕辊筒的两端相连接,所述隔挡板的另一端与所述辅助滚筒的两端相连接,所述辅助滚筒与所述第一缠绕辊筒相平行。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形输送带无接头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内开设有定位顶针安装通孔和螺纹孔;所述定位顶针安装通孔内滑动连接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乐元赵明德陈明
申请(专利权)人:荣成市荣华橡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