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车辆的车体侧墙划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32758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3 18: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轨道车辆的车体侧墙划线装置,涉及轨道车辆技术领域,所述轨道车辆的车体侧墙划线装置中,第一行走架和第二行走架分别安装在横梁的两端,用于支撑横梁,第一行走架安装有可滚动的导向轮,第二行走架安装有可滚动的滚轮;数个笔架沿横梁的长度方向依次连接在横梁上,每个笔架包括用于与横梁连接的安装座,安装座上设置有两个具有设定距离的笔夹,且笔夹的上端与安装座的上端铰接,笔夹的下端通过弹簧与安装座的下端连接,且每个笔夹中夹持一个划线笔,且划线笔的下端凸出安装座的下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轨道车辆的车体侧墙划线装置提高在车体侧墙上绘制打磨边界线时的划线效率和划线精度。

Car body side wall marking device for rail vehicles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side wall marking device for rail vehicles,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rail vehicles. In the side wall marking device for rail vehicles, the first walking frame and the second walking frame are respectively installed at both ends of the cross beam to support the cross beam. The first walking frame is equipped with a rolling guide wheel, and the second walking frame is equipped with rolling rollers. Each penholder consists of a mounting seat for connecting with the cross beam. Two penholders with a set distance are arranged on the mounting seat, and the upper end of the penholder is hinged with the upper end of the mounting seat. The lower end of the penhold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lower end of the mounting seat through a spring, and a scriber is clamped in each penholder, and the lower end of the scriber is projected from the mounting seat. Lower end. The side wall marking device of the rail vehicle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improves the marking efficiency and accuracy when drawing the grinding boundary line on the side wall of the vehicle bod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轨道车辆的车体侧墙划线装置
本技术涉及轨道车辆
,尤其涉及一种轨道车辆的车体侧墙划线装置。
技术介绍
在轨道车辆的车体制造过程中,例如在制造高铁动车铝合金车体的过程中,车体侧墙加工后需要进行焊缝余高的打磨工作,以使车体侧墙表面光滑。目前较为常见的车体侧墙的大小约为3×22米,表面一般包括四道相互平行的纵向焊缝,焊缝的长度一般为22米。根据焊缝余高打磨工艺要求,打磨前需要在每道焊缝的两侧各划出一条打磨边界线,用于将每道焊缝的打磨范围限制位于其两侧的两条打磨边界线范围之内。目前常利用划线笔和2米长的平尺来进行划线,划线过程包括:将加工后的车体侧墙平放在打磨凳上,需要打磨的面朝上;然后,划线人员站在地面上对车体侧墙上位于两侧的两道焊缝进行划线,具体地,将平尺放置在距离焊缝设定距离的位置,利用平尺的导向作用,使得划线笔在车体侧墙上划出一段边界线,沿车体侧墙的纵向,移动平尺,重复上述划线过程,直至在每道焊缝的两侧各形成一条打磨边界线;之后,划线人员蹲在车体侧墙上对于位于中部的两道焊缝进行划线,具体划线过程与上述划线过程基本相同。不过,采用划线笔和平尺划线时,主要是由划线人员手动进行划线,划线效率低;此外,由于平尺的长度远小于车体侧墙的长度,因此需要进行多次划线,导致所形成的打磨边界线是由多段线条拼接而成,使得形成打磨边界线精度低。另外,在划线时会经过车体侧墙上的多个窗口,导致划线难度增加,进一步降低划线效率以及划线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轨道车辆的车体侧墙划线装置,用于提高在车体侧墙上绘制打磨边界线时的划线效率和划线精度。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轨道车辆的车体侧墙划线装置,其包括:横梁、第一行走架、第二行走架以及数个笔架,其中,所述第一行走架和第二行走架分别安装在所述横梁的两端,用于支撑所述横梁,所述第一行走架安装有可滚动的导向轮,所述第二行走架安装有可滚动的滚轮;数个笔架沿所述横梁的长度方向依次连接在所述横梁上,每个所述笔架包括用于与所述横梁连接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两个具有设定距离的笔夹,且所述笔夹的上端与所述安装座的上端铰接,所述笔夹的下端通过弹簧与所述安装座的下端连接,且每个所述笔夹中夹持一个划线笔,且划线笔的下端凸出安装座的下端。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行走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夹板,所述导向轮安装在两个所述第一夹板之间,且所述导向轮部分露在所述第一夹板外。进一步的,所述导向轮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导向轮沿所述第一夹板的长度方向设置。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行走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夹板,所述滚轮安装在两个所述第二夹板之间,且所述滚轮部分露在所述第二夹板外。进一步的,所述滚轮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滚轮沿所述第二夹板的长度方向设置。进一步的,所述导向轮和所述滚轮均为橡胶轮。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座包括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与第二安装板连接成L形结构;所述第二安装板与所述横梁的底部抵接,且第二安装板的中间部分向上延伸生成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一安装板及第二安装板形成用于夹持所述横梁的U形限位槽;所述第二安装板向下延伸生成两个用于与所述弹簧抵接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部位于所述第一限位部的两侧;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横梁之间设置有调节垫板;所述第一限位部插接有调节螺栓,调节螺栓的一端抵接在垫板上并将所述横梁夹紧在所述U形限位槽内。进一步的,所述笔夹包括条状托板以及沿所述条状托板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夹持套,其中,所述条状托板固定在所述第一安装板上,且所述划线笔的下端凸出所述条状托板的下端,所述夹持套与所述划线笔过盈配合。进一步的,所述托板和所述夹持套均为铝合金件,所述夹持套的轴向设置有缝隙。进一步的,所述托板的上端固定有转轴,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上端设置有供所述转轴穿装的转轴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轨道车辆的车体侧墙划线装置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提供的轨道车辆的车体侧墙划线装置,其横梁横跨在车体侧墙上,横梁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行走架及第二行走架,位于第一行走架底部的导向轮卡入车体侧墙边缘处的垫板上,位于第二行走架的底部的滚轮安装在车体侧墙的表面上,推动横梁,其可沿车体侧墙的纵向滑动。横梁与车体侧墙的焊缝对应的位置布置有笔架,笔架上设置有安装座及两个具有设定距离的笔夹,笔夹夹持有一个划线笔,划线笔可与车体侧墙的表面接触,笔夹下端与安装座之间设置有弹簧,可使笔夹上划线笔顺利通过车体侧墙上的窗口,使划线过程保持顺畅并能够连续绘制打磨边界线。与现有技术中利用平尺多次拼接划线相比,本技术提供的轨道车辆的车体侧墙划线装置提高在车体侧墙上绘制打磨边界线时的划线效率和划线精度。除了上面所描述的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以及由这些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外,本技术提供的轨道车辆的车体侧墙划线装置所能解决的其他技术问题、技术方案中包含的其他技术特征以及这些技术特征带来的有益效果,将在具体实施方式中作出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轨道车辆的侧墙划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横梁与第一行走架、第二行走架的连接示意图;图3为图1中笔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提供的笔架与横梁安装的正视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提供的笔架与横梁安装的侧视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提供的第一行走架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提供的第二行走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横梁,20-第一行走架,21-第一夹板,22-导向轮,30-第二行走架,31-第二夹板,32-滚轮,40-笔架,41-笔夹,42-弹簧,43-安装座,44-第一安装板,45-第二安装板,46-划线笔,50-调节螺栓,60-调节垫板,411-托板,412-夹持套,451-第一限位部,452-第二限位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均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轨道车辆的车体侧墙划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横梁、第一行走架、第二行走架以及数个笔架,其中,所述第一行走架和第二行走架分别安装在所述横梁的两端,用于支撑所述横梁,所述第一行走架安装有可滚动的导向轮,所述第二行走架安装有可滚动的滚轮;数个笔架沿所述横梁的长度方向依次连接在所述横梁上,每个所述笔架包括用于与所述横梁连接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两个具有设定距离的笔夹,且所述笔夹的上端与所述安装座的上端铰接,所述笔夹的下端通过弹簧与所述安装座的下端连接,且每个所述笔夹中夹持一个划线笔,且所述划线笔的下端凸出所述安装座的下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车辆的车体侧墙划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横梁、第一行走架、第二行走架以及数个笔架,其中,所述第一行走架和第二行走架分别安装在所述横梁的两端,用于支撑所述横梁,所述第一行走架安装有可滚动的导向轮,所述第二行走架安装有可滚动的滚轮;数个笔架沿所述横梁的长度方向依次连接在所述横梁上,每个所述笔架包括用于与所述横梁连接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两个具有设定距离的笔夹,且所述笔夹的上端与所述安装座的上端铰接,所述笔夹的下端通过弹簧与所述安装座的下端连接,且每个所述笔夹中夹持一个划线笔,且所述划线笔的下端凸出所述安装座的下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的车体侧墙划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行走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夹板,所述导向轮安装在两个所述第一夹板之间,且所述导向轮部分露在所述第一夹板外。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车辆的车体侧墙划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轮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导向轮沿所述第一夹板的长度方向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车辆的车体侧墙划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行走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夹板,所述滚轮安装在两个所述第二夹板之间,且所述滚轮部分露在所述第二夹板外。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轨道车辆的车体侧墙划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滚轮沿所述第二夹板的长度方向设置。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宁兵敬孙克安桂洪利聂丽丽谭瑞雪郑法朱宝利李玉璐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