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庆元专利>正文

骨盆骨折复位固定套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26677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3 18: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骨盆骨折复位固定套件,与X光机配合使用,其不同之处在于:其包括固定架,固定架连接于床体上;调节架,调节架的首端连接于固定架上,调节架包括至少三段依次首尾连接的调节杆及连接相邻两个调节杆的连接件,其中至少一个连接件为连接转轴,且至少一个连接件为连接套筒;及定位筒,定位筒连接于调节架的尾端,定位筒具有适于克氏针穿过的第一定位孔和适于神经刺激仪的刺激针穿过的两个第二定位孔,两个第二定位孔分别与第一定位孔平行且对称设于第一定位孔的两侧。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全机械结构,可以手工操作,可以万向变化方向,也可以固定方向,可以使克氏针精准地达到所需位置,提高了复位和固定的成功率。

Reduction and Fixation Kit for Pelvic Fractur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pelvic fracture reduction and fixation kit, which is used in conjunction with an X-ray machine, and differs in that it comprises a fixing frame, which is connected to a bed body; a adjusting frame, whose head end is connected to a fixing frame, comprises at least three adjusting rods connected in turn from head to tail and a connecting member connecting two adjacent adjusting rods, of which at least one connecting member is a connecting rotating shaft. And at least one connector is a connecting sleeve, and a positioning barrel is connected to the tail end of the adjusting frame. The positioning barrel has a first positioning hole suitable for the passage of the Kirschner needle and two second positioning holes suitable for the passage of the stimulating needle of the nerve stimulator. The two second positioning holes are parallel to the first positioning hole and symmetrically arranged on both sides of the first positioning hole.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easy operation, full mechanical structure, manual operation, universal direction change and fixed direction, which can make the Kirschner needle reach the required position precisely and improve the success rate of resetting and fix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骨盆骨折复位固定套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一种骨盆骨折复位固定套件。
技术介绍
骨盆骨折是一种非常严重、非常危险的骨折,如果伤情严重,会造成患者休克,甚至死亡。每10万人中,大约有20~37人会发生骨盆骨折,约占所有骨折的0.3%~6%。未合并软组织或内脏器官损伤的骨盆骨折的病死率为10.8%,复杂的骨盆创伤病死率为31.1%。盆腔内还有和动脉伴行的静脉及异常丰富的静脉丛,后者的面积约为动脉的10~15倍,且相互通连。骨盆各骨主要为松质骨,盆壁肌肉多,再加上邻近又有许多动脉丛和静脉丛,因此骨折后可引起广泛出血。严重骨盆多发伤患者的旱期死亡多发生于伤后数分钟至数小时,约占死亡总数的30%,骨折出血仍是骨盆骨折病人死亡的首要原因。骨盆骨折越不稳定,相应出血的就越大,出血量越大病人越危险。所以尽早复位和固定骨折非常重要。现在骨盆骨折多采用切开复位结合钢板内固定或者是外固定支架。切开复位和钢板内固定出血量往往较大,而且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进行手术会加重失血和休克症状。而外固定支架对骨盆起固定作用但是没有对断端起加压作用。另外,闭合复位时,患者失血较小。可是骨盆为不规则形状,厚薄不一,所以定位、方向、导入、复位、固定要求度较高而且操作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骨盆骨折复位固定套件,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全机械结构,可以手工操作,可以万向变化方向,也可以固定方向,可以使克氏针精准地达到所需位置,提高了复位和固定的成功率。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骨盆骨折复位固定套件,与X光机配合使用,其不同之处在于:其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连接于床体上;调节架,所述调节架的首端连接于所述固定架上,所述调节架包括至少三段依次首尾连接的调节杆及连接相邻两个所述调节杆的连接件,其中至少一个所述连接件为连接转轴,且至少一个所述连接件为连接套筒;及定位筒,所述定位筒连接于所述调节架的尾端,所述定位筒具有适于克氏针穿过的第一定位孔和适于神经刺激仪的刺激针穿过的两个第二定位孔,两个所述第二定位孔分别与所述第一定位孔平行且对称设于所述第一定位孔的两侧。按以上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架被构造为设于所述床体一侧且竖直向上延伸的杆状结构。按以上技术方案,所述连接转轴的外周面上开设有第一螺纹部,所述连接件还包括两个第一锁紧部,两个所述第一锁紧部上分别与开设有所述第一螺纹部配合的第二螺纹部,两个所述第一锁紧部能相互配合以夹紧通过连接转轴连接的两个调节杆。按以上技术方案,所述连接套筒包括外筒部和设于所述外筒部内的内筒部,所述内筒部的外周面上开设有第三螺纹部,所述内筒部上开设有与调节杆配合的连接孔,所述内筒部上还对称开设有沿其轴向延伸且与所述连接孔连通的弹性变形缺口,所述外筒部的内周面被构造为锥面且其内周面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三螺纹部配合的第四螺纹部。按以上技术方案,所述定位筒能相对于所述调节架转动。按以上技术方案,所述骨盆骨折复位固定套件还包括拆卸地设于所述床体上的支撑架、可拆卸地设于所述支撑架上的提拉杆和用于将克氏针固定在提拉杆上的固定件。按以上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架有两个,且对称设于所述床体的两侧。按以上技术方案,所述固定件包括限位块、与克氏针配合的两个固定夹和两个第二锁紧部,两个所述固定夹和限位块套设于所述提拉杆上,且所述限位块位于两个所述固定夹之间,所述提拉杆的外周面上开设有第五螺纹部,所述第二锁紧部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五螺纹部配合的第六螺纹部,两个所述第二锁紧部能相互配合以夹紧两个所述固定夹和限位块。对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特点为:该骨盆骨折复位固定套件,配合使用X光机照射出骨盆骨折位置后,再调节调节架即可调节克氏针的位置和角度,可以使克氏针精准地达到所需位置,提高了复位和固定的成功率;通过X光机可以大概明确骨盆周围的较大神经和血管,再运用与神经刺激器的刺激针平行的克氏针可以检测克氏针通路周围有无重要神经,从而避免对重大神经的损伤;该套件还可以收缩折叠节约空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骨盆骨折复位固定套件使用状态图;图2为图1中固定架、调节架及定位筒连接关系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2中连接套筒结构放大示意图;图4为图3的爆炸图;图5为图3中内筒部正视图;图6为图2中调节杆和连接套筒连接关系放大示意图,其中连接套筒仅示出局部简图;图7为图2中定位筒结构放大示意图;图8为图7的剖视图;图9为图2中调节架与定位筒连接关系放大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骨盆骨折复位固定套件使用状态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骨盆骨折复位固定套件使用状态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支撑架、提拉杆和固定件连接关系放大示意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C形臂X光机结构示意图;图1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克氏针和顾客空心钉安装位置示意图;其中:1-固定架、2-调节架(201-第一连接件(2011-第一锁紧部)、202-第二连接件(2021-外筒部(2021a-外筒部的内周面)、2022-内筒部(20221-连接孔、20222-弹性变形缺口))、203-第一调节杆(2031-第一调节杆尾端限位臂)、204-第二调节杆(2041-第二调节杆首端限位臂、2042-第二调节杆尾端限位臂)、205-第三调节杆(2051-第三调节杆首端限位臂)、206-第四调节杆(2061-第四调节杆尾端限位臂)、207-第五调节杆(2071-第五调节杆首端限位臂)、208-第六调节杆)、3-定位筒(301-第一定位孔、302-第二定位孔、303-连接杆)、4-床体、5-克氏针、6-转动轴、7-第三锁紧部、8-C形臂X光机、9-支撑架(901-横杆、902-纵杆)、10-提拉杆、11-固定件(1101-限位块、1102-固定夹、1103-第二锁紧部)、12-绳带、13-骨科空心钉。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请参考图1至图1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骨盆骨折复位固定套件,与C形臂X光机14或B超机或CT机配合使用,能对骨盆骨折闭合精确定位复位并且进行加压。骨盆骨折复位固定套件包括依次连接的固定架1、调节架2和定位筒3。其中固定架1连接于床体4上。调节架2的首端连接于固定架1上,调节架2的尾端与定位筒3连接。调节架2包括至少三段依次首尾连接的调节杆及连接相邻两个调节杆的连接件。各调节杆可分别绕与其相连的连接件的轴线转动。连接件分为第一连接件201和第二连接件202,其中至少一个连接件为第一连接件201且至少一个连接件为第二连接件202,第一连接件201被构造为连接转轴,第二连接件202被构造为连接套筒。使用时,为了避免克氏针损伤神经,定位筒3具有适于克氏针5穿过的第一定位孔301和适于神经刺激仪的刺激针穿过的两个第二定位孔302,两个第二定位孔302分别与第一定位孔301行且对称设于第一定位孔301的两侧,插入第二定位孔302的刺激针可以探测周围有无重要神经,减少主要神经损伤。请参考图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固定架1被构造为设于床体4一侧且竖直向上延伸的杆状结构。请参考图2,调节架2包括依次首尾连接的第一调节杆203、第二调节杆204、第三调节杆205、第四调节杆206、第五调节杆207、第六调节杆208、三个第一连接件201及两个第二连接件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骨盆骨折复位固定套件,与X光机配合使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连接于床体上;调节架,所述调节架的首端连接于所述固定架上,所述调节架包括至少三段依次首尾连接的调节杆及连接相邻两个所述调节杆的连接件,其中至少一个所述连接件为连接转轴,且至少一个所述连接件为连接套筒;及定位筒,所述定位筒连接于所述调节架的尾端,所述定位筒具有适于克氏针穿过的第一定位孔和适于神经刺激仪的刺激针穿过的两个第二定位孔,两个所述第二定位孔分别与所述第一定位孔平行且对称设于所述第一定位孔的两侧。

【技术特征摘要】
1.骨盆骨折复位固定套件,与X光机配合使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连接于床体上;调节架,所述调节架的首端连接于所述固定架上,所述调节架包括至少三段依次首尾连接的调节杆及连接相邻两个所述调节杆的连接件,其中至少一个所述连接件为连接转轴,且至少一个所述连接件为连接套筒;及定位筒,所述定位筒连接于所述调节架的尾端,所述定位筒具有适于克氏针穿过的第一定位孔和适于神经刺激仪的刺激针穿过的两个第二定位孔,两个所述第二定位孔分别与所述第一定位孔平行且对称设于所述第一定位孔的两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盆骨折复位固定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被构造为设于所述床体一侧且竖直向上延伸的杆状结构。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盆骨折复位固定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转轴的外周面上开设有第一螺纹部,所述连接件还包括两个第一锁紧部,两个所述第一锁紧部上分别与开设有所述第一螺纹部配合的第二螺纹部,两个所述第一锁紧部能相互配合以夹紧通过连接转轴连接的两个调节杆。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盆骨折复位固定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筒包括外筒部和设于所述外筒部内的内筒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庆元秦娜王磊王建新文莹陈向东吴志林柒俊杰张玲江丽潘长武阮剑郑勤王建红袁红宋娴邵丽华周再稳许正武熊宗红张红钟薇徐翰斌杜涛陈文胜欧阳晔凌赵怡钟琦吴耀华詹新辉王壮为王庆刚王浩王胜张佑明徐卉陈震李运兵蔡凯华祝维林伟陈自芳张细建郭锐周全军武庆平武宙阳陈敏胡娜易明王洁胡艺川冯艳坤冷志浩叶霖余雄伟陈庆红王庆阳金鑫黎军李先超胡亮张文盛郝泉水周峰邹峰杨玉泉胡权欧阳竞雄徐世荣孙超民
申请(专利权)人:王庆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