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32660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3 18: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支撑装置,包括:支座,支座包括相对布置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浮块,浮块位于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浮块的上部具有凹槽,浮块的底部具有斜面,斜面沿着从第一支撑板到第二支撑板的方向延伸;调节件,调节件包括位于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的调节块,调节块的外径小于浮块的外径,浮块压置于调节块上,且调节块与浮块接触的面为斜面,该斜面与浮块的底部斜面的斜度一致,调节块能够在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水平移动,以使浮块上下浮动;锁紧件,用于将调节块锁紧在支座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支撑装置,能够为联接件提供高度合适的支撑,以使工件的径向受力与工件垂直,从而提高了工件的加工精度。

A support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upport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support,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support plate and a second support plate arranged relatively; a float block, which is located between the first support plate and the second support plate, has a groove on the upper part of the float block, a slope at the bottom of the float block, and an adjusting part, which includes a position in the direction from the first support plate to the second support plate; The adjusting block between the first supporting plate and the second supporting plate has an outer diameter smaller than that of the floating block. The floating block is pressed on the adjusting block and the contact surface between the adjusting block and the floating block is inclined. The inclined plane is the same as the bottom inclined plane of the floating block. The adjusting block can move horizontally between the first supporting plate and the second supporting plate to make the floating block float up and down. The block is locked on the support. The support device in the utility model can provide a highly suitable support for the connecting parts, so that the radial force of the workpiece is perpendicular to the workpiece, thereby improving the processing accuracy of the workpie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支撑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机轴联接件的支撑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在对工件进行侧面丝孔的加工过程中,首先将工件连接在联接件的一端,该联接件的另一端连接在电机轴上。联接件伸出电机底座距离较远,因此工件会下垂。在电机带动联接件和加工件旋转的过程中,工件的径向受力与工件不垂直,从而会影响工件的加工精度。为此,通常会在联接件的下方设置支撑装置,用于支撑联接件,以使工件的径向受力与工件垂直。但是,现有的支撑装置的高度不可调,无法根据实际需要来给联接件提供合适的支撑。因此,如何设计一种支撑装置,为联接件提供高度合适的支撑,以使工件的径向受力与工件垂直,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支撑装置,为联接件提供高度合适的支撑,以使工件的径向受力与工件垂直。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支撑装置,包括:支座,所述支座包括相对布置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浮块,所述浮块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之间,所述浮块的上部具有凹槽,所述浮块的底部具有斜面,所述斜面沿着从所述第一支撑板到所述第二支撑板的方向延伸;调节件,所述调节件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之间的调节块,所述调节块的外径小于所述浮块的外径,所述浮块压置于所述调节块上,且所述调节块与所述浮块接触的面为斜面,该斜面与所述浮块的底部斜面的斜度一致,所述调节块能够在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之间水平移动,以使所述浮块上下浮动;锁紧件,用于将所述调节块锁紧在所述支座上。优选地,所述调节件还包括分设在所述调节块两侧的第一调节臂和第二调节臂;所述第一调节臂和所述第二调节臂分别穿过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所述锁紧件包括第一锁紧螺母和第二锁紧螺母,所述第一锁紧螺母用于将所述第一调节臂锁紧在所述第一支撑板上,所述第二锁紧螺母用于将所述第二调节臂锁紧在所述第二支撑板上。优选地,所述调节块为锥块,所述浮块压置于所述锥块的侧部,所述第一调节臂和所述第二调节臂分设在所述锥块的大头端和小头端;所述第一调节臂与所述第一支撑板螺纹配合。优选地,所述支座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同侧的挡板,所述挡板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板连接的挡板,所述挡板用于阻挡所述浮块。优选地,所述挡板螺栓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上。优选地,所述支座还包括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底部,且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外侧,所述第二固定板连接在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底部,且位于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外侧,所述第一固定板通过第一螺栓与所述底座螺栓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通过第二螺栓与所述底座螺栓连接。优选地,所述底座上与所述第一螺栓配合的第一螺栓孔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螺栓孔沿着从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的方向成排布置。优选地,所述底座上与所述第二螺栓配合的第二螺栓孔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螺栓孔沿着从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的方向成排布置。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在利用支撑装置对联接件(待支撑件)进行支撑时,水平移动调节块,调节块向浮块的底部斜面升高的方向水平移动时,浮块的高度为升高;调节块向浮块的底部斜面降低的方向水平移动时,浮块的高度会降低。待浮块的高度合适后,利用锁紧件将调节块锁紧在支座上,最后使待支撑件坐落在浮块的顶部凹槽内即可。浮块的高度是否合适的衡量标准是工件所受的刀具的径向力是否与工件垂直。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一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支撑装置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一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支撑装置的使用状态图。其中,11为调节块、12为第一调节臂、13为第二调节臂、2为浮块、31为第一支撑板、32为第二支撑板、33为第一固定板、34为第二固定板、41为第一锁紧螺母、42为第二锁紧螺母、100为支撑装置、200为工件、300为联接件。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支撑装置,为联接件提供高度合适的支撑,以使工件的径向受力与工件垂直。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考附图1-图2。在本技术一具体实施例中,支撑装置100包括:支座、浮块2、调节件以及锁紧件。其中,支座包括相对布置的第一支撑板31和第二支撑板32。浮块2位于第一支撑板31和第二支撑板32之间,且浮块2能够在第一支撑板31和第二支撑板32之间上下移动。浮块2的上部具有凹槽,该凹槽的弧度与联接件300(待支撑件)的弧度一致,如此,联接件300才能坐落于凹槽内。调节件包括调节块11。调节块11位于第一支撑板31和第二支撑板32之间。浮块2压置在调节块11上。浮块2的底部为斜面,该斜面沿着从第一支撑板31到第二支撑板32的方向延伸。调节块11的顶部也具有斜面,该斜面与浮块2的底部的斜面的斜度一致,两个斜面相互配合。调节块11能够在第一支撑板31和第二支撑板32之间水平移动。当调节块11向着浮块2的底部斜面的升高方向水平移动时,浮块2的底部斜面的较高的部分压置在调节块11上,此时浮块2处于上浮运动;当调节块11向着浮块2的底部斜面降低的方向水平移动时,浮块2的底部斜面的较低的部分压置在调节块11上,此时的浮块2处于下降的运动。在利用支撑装置100对联接件300(待支撑件)进行支撑时,水平移动调节块11,待浮块2的高度合适后,利用锁紧件将调节块11锁紧在支座上,最后使待支撑件坐落在浮块2的顶部凹槽内即可。浮块2的高度是否合适的衡量标准是工件200所受的刀具的径向力是否与工件200垂直。本技术中的支撑装置100,能够为联接件300提供高度合适的支撑,以使工件200的径向受力与工件200垂直,从而提高了工件200的加工精度。调节件的水平移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在调节块11的两侧设置第一调节臂12和第二调节臂13。第一调节臂12和第二调节臂13均与调节块11连接。第一调节臂12和第二调节臂13分别穿过第一支撑板31和第二支撑板32。第一调节臂12和第二调节臂13沿着第一调节臂12或第二调节臂13的延伸方向移动时,调节块11就会发生水平移动。第一调节臂12与第一支撑板31的配合以及第二调节臂13与第二支撑板32的配合实现了调节块11的水平移动。锁紧件具体可以为第一锁紧螺母41和第二锁紧螺母42。第一调节臂12的端部设置有与第一锁紧螺母41配合的外螺纹。第二调节臂13的端部设置有与第二锁紧螺母42配合的外螺纹。待调节块11的位置合适后,通过第一锁紧螺母41将第一调节臂12锁紧在第一支撑板31上,通过第二锁紧螺母42将第二调节臂13锁紧在第二支撑板32上。进一步优化地,可以将调节块11设置为锥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座,所述支座包括相对布置的第一支撑板(31)和第二支撑板(32);浮块(2),所述浮块(2)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板(31)和所述第二支撑板(32)之间,所述浮块(2)的上部具有凹槽,所述浮块(2)的底部具有斜面,所述斜面沿着从所述第一支撑板(31)到所述第二支撑板(32)的方向延伸;调节件,所述调节件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板(31)和所述第二支撑板(32)之间的调节块(11),所述调节块(11)的外径小于所述浮块(2)的外径,所述浮块(2)压置于所述调节块(11)上,且所述调节块(11)与所述浮块(2)接触的面为斜面,该斜面与所述浮块(2)的底部斜面的斜度一致,所述调节块(11)能够在所述第一支撑板(31)和所述第二支撑板(32)之间水平移动,以使所述浮块(2)上下浮动;锁紧件,用于将所述调节块(11)锁紧在所述支座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座,所述支座包括相对布置的第一支撑板(31)和第二支撑板(32);浮块(2),所述浮块(2)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板(31)和所述第二支撑板(32)之间,所述浮块(2)的上部具有凹槽,所述浮块(2)的底部具有斜面,所述斜面沿着从所述第一支撑板(31)到所述第二支撑板(32)的方向延伸;调节件,所述调节件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板(31)和所述第二支撑板(32)之间的调节块(11),所述调节块(11)的外径小于所述浮块(2)的外径,所述浮块(2)压置于所述调节块(11)上,且所述调节块(11)与所述浮块(2)接触的面为斜面,该斜面与所述浮块(2)的底部斜面的斜度一致,所述调节块(11)能够在所述第一支撑板(31)和所述第二支撑板(32)之间水平移动,以使所述浮块(2)上下浮动;锁紧件,用于将所述调节块(11)锁紧在所述支座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还包括分设在所述调节块(11)两侧的第一调节臂(12)和第二调节臂(13);所述第一调节臂(12)和所述第二调节臂(13)分别穿过所述第一支撑板(31)和所述第二支撑板(32);所述锁紧件包括第一锁紧螺母(41)和第二锁紧螺母(42),所述第一锁紧螺母(41)用于将所述第一调节臂(12)锁紧在所述第一支撑板(31)上,所述第二锁紧螺母(42)用于将所述第二调节臂(13)锁紧在所述第二支撑板(32)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梅杨根生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禹衡光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