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鱼线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2533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3 17: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鱼线轮,在现有主体、线轮、反动齿片和离合组件等基础上加以改进,即将离合组件中的第一离合件设计成离合盘,离合盘的端面上凸设有带第一斜面的楔块,第二离合件上具有与该第一斜面相配合的第二斜面,同时还包括有拨钮组件和反动臂组件,拨钮组件包含转动地连接在主体上的拨钮和一端固定在离合盘上的第一扭簧,第一扭簧另一端固定在拨钮上;反动臂组件包含一端能与反动齿片相啮合的反动臂和一端固定于反动臂的第二扭簧,该反动臂的另一端铰接在离合盘上,第二扭簧的另一端固定在主体上;当拨钮处于打开状态下,第一扭簧对离合盘的作用力大于第二扭簧对离合盘的作用力,而使离合盘始终具有让离合按钮向收线端转动的趋势。

A fishing line wheel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fishing line wheel, which is improved on the basis of the existing main body, line wheel, reaction gear sheet and clutch assembly. The first clutch member in the clutch assembly is designed as a clutch disc. The end face of the clutch disc is convex with a wedge with a first inclined plane, and the second clutch member has a second inclined plane matched with the first inclined plane. The second clutch also includes a push button assembly and a movable arm assembly. The push-button assembly comprises a push-button rotationally connected to the main body and a first torsion spring fixed at one end on the clutch disc,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first torsion spring is fixed on the push-button; the reactor arm assembly comprises a reactor arm whose end can mesh with the reactor tooth blade and a second torsion spring whose end is fixed on the reactor arm. The other end of the reactor arm is hinged on the clutch disc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second torsion spring is fixed on the main body. When the dial button is open, the force of the first torsion spring on the clutch disc is greater than that of the second torsion spring on the clutch disc, so that the clutch disc always has the tendency of turning the clutch button to the receiving e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鱼线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鱼线轮。
技术介绍
鱼线轮是一种抛杆钓鱼的必备钓具之一,它的种类较多,如纺车式、鼓式等,其中的鼓式鱼线轮包括有主体、传动组件、刹车组件、离合组件、线轮和摇臂,主体的两侧均设有侧盖,上述传动组件、刹车组件、离合组件安装在其中一侧盖(即第一侧盖)与主体之间的内腔中,并在该第一侧盖上安装有操作离合组件的离合驱动件,当需要放线时,施力于离合驱动件,使传动组件中的线轮轴与传动轴相分离,使线轮轴及其线轮可以自由转动,达到放线的目的。当鱼儿上钩后,就需要反向施力于离合驱动件,使线轮轴与传动轴相传动连接,此时再旋转摇臂,通过传动组件使线轮轴及线轮转动,使鱼线缠绕在线轮上,达到收线的目的。但由于收线前,需要先将操作离合驱动件进行推动复位,因此不能立刻实现快速收线。为此,人们设计出在收线前只要转动摇臂就能使离合驱动件自动复位的鱼线轮来,如中国专利申请公布号为CN108684621A的文献中所公开的结构,因此较好地克服了传统鼓式鱼线轮不能快速收线的缺陷。在鱼线轮放线过程中,为了防止因线轮转速过快而发生炸线现象,一般,在上述鱼线轮的另一侧盖(即第二侧盖)和主体之间形成的内腔中安装有阻尼结构。为了适应各种钓鱼状况,该阻尼结构所产生的阻尼力往往是可以按需调节的,并且目前已有多种阻尼力的调节方式。在需要调节阻尼力时,就需要打开第二侧盖进行相应的零部件操作;或者需要对其它零部件进行维护时,也需要能快速地打开第二侧盖。为此,人们已设计出如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103461291B的《具有快开侧盖的渔线轮》来,为人们提供了一种用一手推动锁钮就能使侧盖快开的鼓轮。另有如中国专利申请公布呈为CN107960387A的专利文献中所公开的侧盖打开结构,该鱼线轮中的侧盖通过弹性卡脚与阻尼座上的卡口相配合而与阻尼座成可拆式连接,阻尼座则卡接在主体上,因此,需要拆下侧盖进行维护或对阻尼力进行粗调时,则只要按压按钮,使弹性卡脚脱离卡口,并再徒手旋转阻尼座,即可将侧盖、阻尼座及其上的众多部件作为整体从主体上脱离下来,因此能让使用者轻松完成拆装动作,并且拆装后不影响鼓轮的使用性能。上述阻尼结构又通过离心阻尼结构、磁阻尼结构或电子阻尼结构来实现,其中的离心式阻尼结构通常包括有与第二侧盖相固连的阻尼圈和固定在线轮上的阻尼座,在该阻尼座上沿周向间隔设有多个阻尼块,该阻尼块能随线轮转动后向外甩出,再与阻尼圈的内表面相摩擦接触,以产生阻止线轮快速转动的阻尼力。但由于阻尼座往往通过胶水等固定在线轮上,因此当线轮转动时,若阻尼座粘接不牢固,该阻尼座就会带动阻尼块发生轴向移位的现象,从而影响鱼线轮的阻尼功能。再者,目前的各阻尼块与阻尼圈接触的表面形状,重量以及在阻尼座上的布置尺寸均制作的相同,因此,在调节阻尼力大小时,只能进行较粗的有级调节,无法实现更精细化的调节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第一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能快速地将放线状态切换为收线状态的鱼线轮。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第二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能快速地将放线状态切换为收线状态且能使阻尼座牢固地定位在线轮上的鱼线轮。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第三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能快速地将放线状态切换为收线状态且能实现阻尼力更加精细调节的鱼线轮。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第四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能快速地将放线状态切换为收线状态且还能快速打开第二侧盖的鱼线轮。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鱼线轮,包括有:主体,该主体的两侧分别拆卸连接有第一侧盖和第二侧盖;线轮,安装在线轮轴上而能随线轮轴转动;传动组件,包含有支撑在第一侧盖和主体上的输入轴、松动地套设在输入轴上的第一齿轮、与上述线轮轴相同轴分布的传动轴和安装在传动轴上并与第一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齿轮,且所述传动轴能轴向移动而能与线轮轴相传动连接或相互脱离;摇臂,安装在上述输入轴的外端,以驱动所述输入轴转动;反动齿片,安装在所述的输入轴上,并能随输入轴一起转动;刹车组件,安装在输入轴上,以调节上述第一齿轮与输入轴之间的结合力;离合组件,控制上述传动轴与线轮轴之间的传动连接或相互脱离,包括有第一离合件、与第一离合件相配合而能带动传动轴轴向移动的第二离合件和用来驱动上述第一离合件动作的离合驱动件,并配置有使第二离合件始终具有向主体侧移动复位趋势的第一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离合件为一离合盘,所述离合驱动件为与该离合盘相固连并在主体的离合孔内转动的离合按钮,所述离合盘的端面上凸设有带第一斜面的楔块,所述的第二离合件上具有与该第一斜面相配合的第二斜面,当所述离合按钮被按下而位于离合孔的放线端状态下,所述第二离合件背向主体移动而使所述传动轴与线轮轴相脱离;同时还包括有:拨钮组件,包含有拨钮和第一扭簧,所述拨钮的一端转动地连接在主体上,另一端外露于第一侧盖的第一操作孔中,所述第一扭簧的一端固定在离合盘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的拨钮上;反动臂组件,包含有反动臂和第二扭簧,该反动臂的一端在上述离合按钮处于放线状态下能与所述的反动齿片相啮合,另一端铰接在所述的离合盘上,所述第二扭簧的一端固定于反动臂,所述第二扭簧的另一端固定在主体上;当所述的拨钮处于打开状态下,所述第一扭簧对离合盘的作用力大于第二扭簧对离合盘的作用力,而使所述的离合盘始终具有让离合按钮向收线端转动的趋势。在上述方案中,较好的是,所述的主体上固定有压持在所述反动臂中部的压板,以使反动臂能可靠工作。在上述各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二侧盖与主体之间的内腔中还设置有阻尼结构,该阻尼结构包括与第二侧盖相连的阻尼圈和设置在线轮上的阻尼座以及固定在线轮轴上的阻尼盘,在该阻尼座上沿周向间隔设有多个阻尼块,该阻尼块能随线轮转动而向外甩出后与所述阻尼圈的内表面相摩擦接触,所述阻尼盘上延伸出至少两个挡臂,各挡臂的延伸端抵接在所述的阻尼座的外表面上而使阻尼座紧贴在所述的线轮上。阻尼座通过阻尼盘在轴向上作进一步的限位,使得阻尼座在线轮转动过程中无法做轴向外移,因此能可靠地确保阻尼块与阻尼圈之间配合。在上述优选方案中,所述阻尼座的外表面上开有与挡臂相对应的多个限位槽,各限位槽能供对应的挡臂的延伸端坐落,以使挡臂能可靠抵接在阻尼座外表面上。所述挡臂的数量与阻尼块的数量相匹配,各阻尼块安装在相邻两限位槽之间的阻尼座上,如此使阻尼座受力更平稳。在上述优选方案中,再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多个阻尼块设计成大小不等的阻尼豆,各阻尼豆包括杆部和位于杆部一端的头部,所述杆部的另一端铰接在所述阻尼座上而形成铰接点,所述头部能与阻尼圈的内表面相接触而形成接触点,以实现阻尼力的精细调节。在再改进方案中,所述大小不等的阻尼豆是指各阻尼豆的重量不等;或者指各阻尼豆的头部与阻尼圈之间的接触面积不等;或者指各阻尼豆的接触点与铰接点之间的距离不等。只要其中一因素不同,就可以方便地获得不同的阻尼豆。在上述各方案中,所述的阻尼圈上转动地套设有位于所述内腔中的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的外周面上至少设有两个沿周向间隔分布的径向挡部,而所述主体上设置有与该径向挡部数量相匹配的多个卡槽,所述限位环能在该多个卡槽所围成的区域内转动,并能使所述的径向挡部伸入到对应的卡槽中而与相应卡槽的内壁轴向相抵,同时在所述的主体上还开有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鱼线轮,包括有:主体(10),该主体的两侧分别拆卸连接有第一侧盖(a1)和第二侧盖(a2);线轮(20),安装在线轮轴(50)上而能随线轮轴转动;传动组件(1),包含有支撑在第一侧盖(a1)和主体(10)上的输入轴(11)、松动地套设在输入轴(11)上的第一齿轮(12)、与上述线轮轴相同轴分布的传动轴(13)和安装在传动轴上并与第一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齿轮(14),且所述传动轴能轴向移动而能与线轮轴相传动连接或相互脱离;摇臂(30),安装在上述输入轴(11)的外端,以驱动所述输入轴(11)转动;反动齿片(40),安装在所述的输入轴上,并能随输入轴(11)一起转动;刹车组件(2),安装在输入轴(11)上,以调节上述第一齿轮(12)与输入轴(11)之间的结合力;离合组件(3),控制上述传动轴(13)与线轮轴(50)之间的传动连接或相互脱离,包括有第一离合件、与第一离合件相配合而能带动传动轴(13)轴向移动的第二离合件(32)和用来驱动上述第一离合件动作的离合驱动件,并配置有使第二离合件(32)始终具有向主体(10)侧移动复位趋势的第一弹簧(34);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离合件为一离合盘(31),所述离合驱动件为与该离合盘(31)相固连并在主体(10)的离合孔(101)内转动的离合按钮(33),所述离合盘(31)的端面上凸设有带第一斜面(311)的楔块,所述的第二离合件(32)上具有与该第一斜面相配合的第二斜面(322),当所述离合按钮(33)被按下而位于离合孔(101)的放线端状态下,所述第二离合件(32)背向主体(10)移动而使所述传动轴与线轮轴相脱离;同时还包括有:拨钮组件(4),包含有拨钮(41)和第一扭簧(42),所述拨钮(41)的一端转动地连接在主体(10)上,另一端外露于第一侧盖(a1)的第一操作孔中,所述第一扭簧(42)的一端固定在离合盘(31)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的拨钮(41)上;反动臂组件(5),包含有反动臂(51)和第二扭簧(52),该反动臂(51)的一端在上述离合按钮处于放线状态下能与所述反动齿片(40)相啮合,另一端铰接在所述离合盘(31)上,所述第二扭簧(52)的一端固定于反动臂(51),第二扭簧(52)的另一端固定在主体(10)上;当所述的拨钮(41)处于打开状态下,所述第一扭簧(42)对离合盘(31)的作用力大于第二扭簧(52)对离合盘(31)的作用力,而使所述的离合盘(31)始终具有让离合按钮(33)向收线端转动的趋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鱼线轮,包括有:主体(10),该主体的两侧分别拆卸连接有第一侧盖(a1)和第二侧盖(a2);线轮(20),安装在线轮轴(50)上而能随线轮轴转动;传动组件(1),包含有支撑在第一侧盖(a1)和主体(10)上的输入轴(11)、松动地套设在输入轴(11)上的第一齿轮(12)、与上述线轮轴相同轴分布的传动轴(13)和安装在传动轴上并与第一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齿轮(14),且所述传动轴能轴向移动而能与线轮轴相传动连接或相互脱离;摇臂(30),安装在上述输入轴(11)的外端,以驱动所述输入轴(11)转动;反动齿片(40),安装在所述的输入轴上,并能随输入轴(11)一起转动;刹车组件(2),安装在输入轴(11)上,以调节上述第一齿轮(12)与输入轴(11)之间的结合力;离合组件(3),控制上述传动轴(13)与线轮轴(50)之间的传动连接或相互脱离,包括有第一离合件、与第一离合件相配合而能带动传动轴(13)轴向移动的第二离合件(32)和用来驱动上述第一离合件动作的离合驱动件,并配置有使第二离合件(32)始终具有向主体(10)侧移动复位趋势的第一弹簧(34);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离合件为一离合盘(31),所述离合驱动件为与该离合盘(31)相固连并在主体(10)的离合孔(101)内转动的离合按钮(33),所述离合盘(31)的端面上凸设有带第一斜面(311)的楔块,所述的第二离合件(32)上具有与该第一斜面相配合的第二斜面(322),当所述离合按钮(33)被按下而位于离合孔(101)的放线端状态下,所述第二离合件(32)背向主体(10)移动而使所述传动轴与线轮轴相脱离;同时还包括有:拨钮组件(4),包含有拨钮(41)和第一扭簧(42),所述拨钮(41)的一端转动地连接在主体(10)上,另一端外露于第一侧盖(a1)的第一操作孔中,所述第一扭簧(42)的一端固定在离合盘(31)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的拨钮(41)上;反动臂组件(5),包含有反动臂(51)和第二扭簧(52),该反动臂(51)的一端在上述离合按钮处于放线状态下能与所述反动齿片(40)相啮合,另一端铰接在所述离合盘(31)上,所述第二扭簧(52)的一端固定于反动臂(51),第二扭簧(52)的另一端固定在主体(10)上;当所述的拨钮(41)处于打开状态下,所述第一扭簧(42)对离合盘(31)的作用力大于第二扭簧(52)对离合盘(31)的作用力,而使所述的离合盘(31)始终具有让离合按钮(33)向收线端转动的趋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体(10)上固定有压持在所述反动臂(51)中部的压板(53)。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鱼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盖(a2)与主体(10)之间的内腔中还设置有阻尼结构(6),该阻尼结构包括与第二侧盖(a2)相连的阻尼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军波王寒花葛立红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海伯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