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机的双循环加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32442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3 15: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复合机的双循环加热系统,应用于复合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复合机的双循环加热系统包括:第一加热器、第一输液泵、第一输液管、涂布辊、第二输液管、第二加热器、第二输液泵、第三输液管、计量辊、刮刀辊和第四输液管,其中,第一加热器、第一输液管、涂布辊和第二输液管相互配合串联形成第一加热循环,第一输液泵用于为第一加热循环提供动力,第二加热器、第三输液管、刮刀辊、计量辊和第四输液管相互配合串联形成第二加热循环,第二输液泵用于为第二加热循环提供动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施例提供的复合机的双循环加热系统,加热均匀,加热速率快,热能利用率高。

Double-cycle Heating System of Compound Machine

The embodiment of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ouble-cycle heating system of a composite machine, which is applied to the composite machine. The double-cycle heating system of the composite machine of the utility model comprises a first heater, a first infusion pump, a first infusion pipe, a coating roller, a second infusion pipe, a second heater, a second infusion pump, a third infusion pipe, a measuring roller, a scraper roller and a fourth infusion pipe. The first heater, a first infusion pipe, a coating roller and a second infusion pipe cooperate in series to form a first heating. The first infusion pump is used to provide power for the first heating cycle. The second heater, the third infusion pipe, the scraper roller, the metering roller and the fourth infusion pipe are connected in series to form the second heating cycle. The second infusion pump is used to provide power for the second heating cycle. The double cycle heating system of the composite machine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uniform heating, fast heating rate and high utilization rate of heat energ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复合机的双循环加热系统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印刷包装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机的双循环加热系统。
技术介绍
复合机是将两种或多种基材复合在一起的一种方法,复合机在软包装行业中被广泛应用,其中,复合机的加热系统是复合机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技术中的复合机加热系统包括:加热器、涂布辊、计量辊、刮刀辊、第一支管、第二支管、回流器和分流器。首先加热器将加热过的液体传递到分流器当中,液体作为热量的载体,分流器将液体分配到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内,涂布辊设置在第一支管上,计量辊和刮刀辊设置在第二支管上,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内的液体再汇合流入回流器,再流回加热器当中,从而达到对涂布辊、计量辊和刮刀辊加热的目的。但是其缺点是分流器的分流不均匀,加热速率慢,热能利用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热均匀、加热速率快且热能利用率高的复合机的双循环加热系统。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复合机的双循环加热系统,包括:第一加热器、第一输液泵、第一输液管、涂布辊、第二输液管、第二加热器、第二输液泵、第三输液管、计量辊、刮刀辊和第四输液管;所述第一加热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输液管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输液管的输出端与所述涂布辊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涂布辊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输液管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输液管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加热器的输入端连接,使所述第一加热器、所述第一输液管、所述涂布辊和所述第二输液管形成第一加热循环;所述第一输液泵用于为所述第一加热循环提供动力;所述第二加热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三输液管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输液管的输出端与所述刮刀辊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刮刀辊的输出端与所述计量辊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计量辊的输出端与所述第四输液管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四输液管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加热器的输入端连接,使所述第二加热器、所述第三输液管、所述刮刀辊、所述计量辊和所述第四输液管形成第二加热循环;所述第二输液泵用于为所述第二加热循环提供动力。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该复合机的双循环加热系统还包括:热交换器和控制器;所述热交换器设置在所述第二输液管和所述第三输液管上,用于使所述第二输液管和所述第三输液管之间进行热量交换;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热交换器电性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热交换器的开启和关闭。热交换器可以将温度较高的加热循环中的热量传递到温度较低的加热循环当中去,从而达到节约热量并充分利用热量的目的。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该复合机的双循环加热系统还包括:第一压力平衡阀;所述第一压力平衡阀设置在所述第一输液管和所述第二输液管上,用于平衡所述第一输液管和所述第二输液管中的压力。第一压力平衡阀使第一输液管和第二输液管中的压力能够保持在一定范围内,从而使第一加热循环能够正常供热。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该复合机的双循环加热系统还包括:第二压力平衡阀;所述第二压力平衡阀设置在所述第三输液管和所述第四输液管上,用于平衡所述第三输液管和所述第四输液管中的压力。第二压力平衡阀使第三输液管和第四输液管中的压力能够保持在一定范围内,从而使第二加热循环能够正常供热。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该复合机的双循环加热系统还包括:第一温度感应器;所述第一温度感应器设置在所述第二输液管上,用于检测所述第二输液管内的液体温度;所述第一温度感应器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用于将所检测到的所述第二输液管中的液体温度发送给所述控制器。第一温度感应器可以获得第二输液管中液体的实时温度,将其温度信息传递给控制器,从而为控制器调节热交换器的开合提供参考。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该复合机的双循环加热系统还包括:第二温度感应器;所述第二温度感应器设置在所述第三输液管上,用于检测所述第三输液管内的液体温度;所述第二温度感应器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用于将所检测到的所述第三输液管中的液体温度发送给所述控制器。第二温度感应器可以获得第三输液管中液体的实时温度,将其温度信息传递给控制器,从而为控制器调节热交换器的开合提供参考。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该复合机的双循环加热系统还包括:第一流量感应器;所述第一流量感应器设置在所述第二输液管上,用于检测所述第二输液管内的液体流量;所述第一流量感应器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用于将所检测到的所述第二输液管中的液体流量发送给所述控制器。第一流量感应器感受第二输液管中的液体流通速度,然后将其发送给控制器,从而控制器可以检验到第一加热循环是否堵塞。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该复合机的双循环加热系统还包括:第二流量感应器;所述第二流量感应器设置在所述第三输液管上,用于检测所述第三输液管内的液体流量;所述第二流量感应器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用于将所检测到的所述第三输液管中的液体流量发送给所述控制器。第二流量感应器感受第三输液管中的液体流通速度,然后将其发送给控制器,从而控制器可以检验到第二加热循环是否堵塞。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该复合机的双循环加热系统还包括: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设置在所述第一输液管上,用于阻止液体从所述第一输液管的输出端流向所述第一输液管的输入端。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该复合机的双循环加热系统还包括: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二单向阀设置在所述第三输液管上,用于阻止液体从所述第三输液管的输出端流向所述第三输液管的输入端。基于上述方案可知,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复合机的双循环加热系统利用涂布辊、第一加热器、第一输液泵、第一输液管、第二输液管、第二加热器、第二输液泵、第三输液管、计量辊、刮刀辊和第四输液管组成两个加热循环,来实现对涂布辊、计量辊和刮刀辊的加热。具体来说,第一加热器、第一输液管、涂布辊和第二输液管形成第一加热循环,第一加热器将液体加热,第一输液泵将加热过的液体充入第一输液管中,液体流经第一输液管从第一输液管的输出端进入涂布辊中,从而液体将热量传递给涂布辊,温度降低后的液体从涂布辊的输出端进入第二输液管中,液体流经第二输液管,从第一加热器的输入端进入加热器,从而形成往复循环。同理,第二加热器、第三输液管、计量辊、刮刀辊和第四输液管形成第二加热循环,第二加热器将液体加热,第一输液泵将加热过的液体充入第三输液管中,液体流经第三输液管从刮刀辊的输入端进入刮刀辊,从而对刮刀辊进行加热,液体流经刮刀辊后,从刮刀辊的输出端由计量辊的输入端进入计量辊中,对计量辊进行加热,液体流经计量辊后进入第四输液管,液体流经第四输液管后由第二加热器的输入端进入第二加热器,从而形成往复循环。分为两个循环之后能够提升加热效率,对涂布辊、刮刀辊和计量辊均匀加热,由于两个循环是分别控制的,因此,可以精确的控制每个循环当中加热的量,并且省去分流器的分流步骤以及回流器的回流步骤。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复合机的双循环加热系统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复合机的双循环加热系统示意图;图中标号:第一加热器1;第一输液泵11;第一输液管2;涂布辊3;第二输液管4;第二加热器5;第二输液泵51;第三输液管6;计量辊7;刮刀辊8;第四输液管9;热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机的双循环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加热器、第一输液泵、第一输液管、涂布辊、第二输液管、第二加热器、第二输液泵、第三输液管、计量辊、刮刀辊和第四输液管;所述第一加热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输液管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输液管的输出端与所述涂布辊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涂布辊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输液管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输液管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加热器的输入端连接,使所述第一加热器、所述第一输液管、所述涂布辊和所述第二输液管形成第一加热循环;所述第一输液泵用于为所述第一加热循环提供动力;所述第二加热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三输液管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输液管的输出端与所述刮刀辊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刮刀辊的输出端与所述计量辊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计量辊的输出端与所述第四输液管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四输液管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加热器的输入端连接,使所述第二加热器、所述第三输液管、所述刮刀辊、所述计量辊和所述第四输液管形成第二加热循环;所述第二输液泵用于为所述第二加热循环提供动力。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机的双循环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加热器、第一输液泵、第一输液管、涂布辊、第二输液管、第二加热器、第二输液泵、第三输液管、计量辊、刮刀辊和第四输液管;所述第一加热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输液管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输液管的输出端与所述涂布辊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涂布辊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输液管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输液管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加热器的输入端连接,使所述第一加热器、所述第一输液管、所述涂布辊和所述第二输液管形成第一加热循环;所述第一输液泵用于为所述第一加热循环提供动力;所述第二加热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三输液管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输液管的输出端与所述刮刀辊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刮刀辊的输出端与所述计量辊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计量辊的输出端与所述第四输液管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四输液管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加热器的输入端连接,使所述第二加热器、所述第三输液管、所述刮刀辊、所述计量辊和所述第四输液管形成第二加热循环;所述第二输液泵用于为所述第二加热循环提供动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机的双循环加热系统,还包括:热交换器和控制器;所述热交换器设置在所述第二输液管和所述第三输液管上,用于使所述第二输液管和所述第三输液管之间进行热量交换;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热交换器电性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热交换器的开启和关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机的双循环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压力平衡阀;所述第一压力平衡阀设置在所述第一输液管和所述第二输液管上,用于平衡所述第一输液管和所述第二输液管中的压力。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机的双循环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压力平衡阀;所述第二压力平衡阀设置在所述第三输液管和所述第四输液管上,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晓建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洲泰轻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