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于识别的跳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1787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2 15: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易于识别的跳纤,包括光纤连接插头、从同一光缆中分出的至少两条光纤,光纤两端均连接光纤连接插头;光纤外表面设置第一荧光识别条,每条光纤的第一荧光识别条均不相同;同时还设置第二荧光识别条,其一边和正常装配时光纤连接插头尾端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形状不同的第一荧光识别条,能很轻易地分辨和找出特定的光纤,成本低廉。同时设置第二荧光识别条,能很直观地发现第二荧光识别条与光纤连接插头尾端是否产生间隙,从而能快速发现和排查光纤和光纤连接头松动脱落现象,提高了检修和保养的效率。而且荧光识别条在平时状态下不发光,更有利于光纤跳纤的整体美观。

An Easy-to-Recognize Fiber Jump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easily identifiable jumping fiber, which comprises an optical fiber connecting plug, at least two optical fibers separated from the same optical cable, both ends of which are connected with optical fiber connecting plugs; a first fluorescence identification strip is arranged on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optical fiber, and the first fluorescence identification strip of each optical fiber is different; and a second fluorescence identification strip is also set up, one side of which is normally assembled with the optical fiber connecting plug. The tail ends coincide. The first fluorescent identification strip with different shapes is arranged in the utility model, and the specific optical fibers can be easily distinguished and identified, with low cost. At the same time, the second fluorescent identification strip can be set up to visually find out whether there is a gap between the second fluorescent identification strip and the end of the optical fiber connecting plug, which can quickly detect and check the loose and falling phenomenon of the optical fiber and optical fiber connecting head, and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maintenance and repair. Moreover, the fluorescent recognition strip does not emit light in normal state, which is more conducive to the overall aesthetics of fiber hopp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易于识别的跳纤
本技术涉及跳纤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易于识别的跳纤。
技术介绍
在光纤通信领域,光纤具有无源性、传输长距性、抗干扰性等优点,大量使用于通信行业。光纤跳纤作为光纤物理连接设备大量使用于光纤通信,但是由于无法对无源性的光纤跳纤进行识别,从而出现光纤跳纤识别错误而导致承载业务出现误断等问题。故需要人为对光纤跳纤添加标签予以识别,但会造成光纤跳纤整体美观性的下降。也有在跳纤上添加芯片等设备进行识别的,但是这会显著提高成本。同时由于缠绕或牵绊等原因,跳纤可能会出现光纤和光纤连接头出现松动脱落的现象,影响跳纤正常的工作,故而需要能快速简便地对跳纤的脱落现象进行排查。因此提供一种识别度高、成本低、能快速发现和排查光纤和光纤连接头松动脱落现象的跳纤是本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识别度高、成本低、能快速发现和排查光纤和光纤连接头松动脱落现象的跳纤。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了一种易于识别的跳纤,其特征在于:包括光纤连接插头、从同一光缆中分出的至少两条光纤,所述光纤两端均连接光纤连接插头;所述光纤外表面设置第一荧光识别条,所述每条光纤的第一荧光识别条均不相同;所述光纤外表面还设置第二荧光识别条,所述第二荧光识别条一边和正常装配时光纤连接插头尾端重合。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每条光纤的第一荧光识别条形状均不相同。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光纤连接插头为SC型光纤连接插头。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光纤连接插头包括保护套、阻止件、插芯、尾柄、压接套;所述插芯一端设置柱形突出部,另一端设置台阶形突出部,所述台阶形突出部上设置有环状卡槽;所述插芯内部设置可供光纤纤芯穿过的细通孔,所述细通孔在台阶形突出部一端设置漏斗状开口;所述插芯外侧面设置有突起;所述保护套底部设置有可供所述柱形突出部穿过的通孔;所述阻止件内侧面设置有与所述突起相对应的凹槽;所述尾柄为变内径管,内径大的一端的管口设置与所述环状卡槽相对应的环状卡扣,内径大的一端的管体内部设置有弹性部件,所述弹性部件自由端朝向管口;所述插芯的柱形突出部穿过保护套的通孔将插芯和保护套连接在一起;所述阻止件设置于插芯和保护套之间,阻止件和插芯通过凹槽与突起相互卡接连接在一起;所述尾柄与插芯通过环状卡扣和环状卡槽相连接,所述弹性部件自由端抵住插芯台阶形突出部的受力台阶面,呈压缩状态;所述压接套一端压接于尾柄内径小的一端的管体的外侧。作为一种更优选方案,所述阻止件为塑料材质,所述插芯为陶瓷插芯,所述压接套为铝环。作为一种更优选方案,所述突起为环状突起;其纵截面为直角三角形,其斜边更接近于柱形突起部;所述凹槽为环形凹槽。作为一种更优选方案,所述突起为聚丙烯酸酯弹性体。作为一种更优选方案,所述环状卡扣为聚丙烯酸酯弹性体。作为一种更优选方案,所述弹性部件为环状弹性部件。作为一种更优选方案,所述弹性部件为弹簧。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主要在于:提供了一种识别度高、成本低、能快速发现和排查光纤和光纤连接头松动脱落现象的跳纤。(1)本技术设置形状不同的第一荧光识别条,通过紫外光笔等设备能很轻易地通过识别条形状的不同分辨和找出特定的那条光纤。操作简便同时成本低廉,而且第一荧光识别条在平时状态下不发光,光纤表面还是保持同一的外观,更有利于光纤跳纤的整体美观。(2)本技术在光纤上设置第二荧光识别条,其一边与正常装配时光纤连接插头尾端重合。当光纤和光纤连接头出现松动脱落现象时,可以通过紫外光笔等设备很直观地观察到第二荧光识别条与光纤连接插头尾端存在间隙,从而能快速发现和排查光纤和光纤连接头松动脱落现象,提高了检修和保养的效率。同时第二荧光识别条在平时状态下不发光,更有利于光纤跳纤的整体美观。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光纤连接插头和光纤组装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光纤连接插头的分解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光纤连接插头和光纤正常装配和脱落情形的对比图。图中:1为光纤连接插头、10为光纤连接插头尾端、11为保护套、111为通孔、12为阻止件、121为凹槽、122为弹性材料层、13为插芯、131为柱形突出部、132为台阶形突出部、132a为环状卡槽、132b为受力台阶面、133为细通孔、133a为漏斗状开口、134为突起、14为尾柄、141为尾柄内径大的一端、141a为环状卡扣、141b为弹性部件、142为尾柄内径小的一端、15为压接套、2为光纤、21为光纤纤芯、22为光纤护套、23为第一荧光识别条、24为第二荧光识别条、3为光缆。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1-4所示,一种易于识别的跳纤,包括光纤连接插头1、从同一光缆3中分出的至少两条光纤2(可采用分支器分出),光纤2两端均连接光纤连接插头1。光纤2包括光纤纤芯21和包覆其外的光纤护套22。光纤2外表面设置第一荧光识别条23,且每条光纤2的第一荧光识别条23形状均不相同。当工作人员用紫外光笔或者其他常规装置照射时第一荧光识别条23发光,可以很轻易地通过识别条形状的不同分辨和找出特定的那条光纤2。也可以设置第一荧光识别条23不同的位置或颜色深浅来区分,不过通过形状区分最为直观。同时光纤2外表面还设置第二荧光识别条24,第二荧光识别条24的一边与正常装配时光纤连接插头尾端10相重合,即第二荧光识别条24的一边和光纤连接插头尾端10在光纤2上的投影线重合。如果光纤连接插头1与光纤2发生脱落,则当工作人员通过紫外光笔等工具照射第二荧光识别条24使其发光时,可以很直观地观察到第二荧光识别条24与光纤连接插头尾端10存在间隙,从而可以快速准确的发现光纤连接插头1与光纤2的脱落情况,便于保养和查找故障点。另外第一荧光识别条23、第二荧光识别条24在平时不发光,光纤2表面还是保持同一的外观,更有利于光纤跳纤的整体美观。另外荧光识别条可采用常规的荧光剂制得,来源广泛,价格便宜。光纤连接插头1可以为SC型光纤连接插头,也可以是LC型,FC型等其他常规光纤连接插头。光纤连接插头1包括保护套11、阻止件12、插芯13、尾柄14、压接套15。其中阻止件12为塑料材质,价格便宜来源广泛;插芯13选择耐磨性好的陶瓷插芯;压接套15采用价格便宜,易于加工的铝环。插芯13一端设置柱形突出部131,另一端设置台阶形突出部132,台阶形突出部132上设置有环状卡槽132a;插芯13内部设置可供光纤纤芯21穿过的细通孔133,细通孔133在台阶形突出部132一端设置漏斗状开口133a,便于光纤纤芯21插入,减少对其的损害;插芯13外侧面设置有突起134;突起134设置为环状突起,其纵截面为直角三角形,其斜边更接近于柱形突起部131;同时突起134设置为聚丙烯酸酯弹性体,便于卡接,同时延长了突起34的使用寿命,增加了连接的稳定性。保护套11底部设置有可供柱形突出部131穿过的通孔111。阻止件12内侧面设置有与突起134相对应和匹配的环形的凹槽121,其纵截面与突起134一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易于识别的跳纤,其特征在于:包括光纤连接插头、从同一光缆中分出的至少两条光纤,所述光纤两端均连接光纤连接插头;所述光纤外表面设置第一荧光识别条,所述每条光纤的第一荧光识别条均不相同;所述光纤外表面还设置第二荧光识别条,所述第二荧光识别条一边和正常装配时光纤连接插头尾端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易于识别的跳纤,其特征在于:包括光纤连接插头、从同一光缆中分出的至少两条光纤,所述光纤两端均连接光纤连接插头;所述光纤外表面设置第一荧光识别条,所述每条光纤的第一荧光识别条均不相同;所述光纤外表面还设置第二荧光识别条,所述第二荧光识别条一边和正常装配时光纤连接插头尾端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于识别的跳纤,其特征在于:所述每条光纤的第一荧光识别条形状均不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于识别的跳纤,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连接插头为SC型光纤连接插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于识别的跳纤,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连接插头包括保护套、阻止件、插芯、尾柄、压接套;所述插芯一端设置柱形突出部,另一端设置台阶形突出部,所述台阶形突出部上设置有环状卡槽;所述插芯内部设置可供光纤纤芯穿过的细通孔,所述细通孔在台阶形突出部一端设置漏斗状开口;所述插芯外侧面设置有突起;所述保护套底部设置有可供所述柱形突出部穿过的通孔;所述阻止件内侧面设置有与所述突起相对应的凹槽;所述尾柄为变内径管,内径大的一端的管口设置与所述环状卡槽相对应的环状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丽华丁启红李坤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大成瑞丰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