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esorption gas mixing system for a 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 boiler, which comprises a boiler body, a gas inlet pipe connected with the furnace body of the boiler body, a plurality of gas inlet pipes are arranged at intervals along the height direction of the boiler body to convey desorption gas to the furnace body of the boiler, in which the inner diameter of the gas inlet pipe is not less than 100 mm. \u3002 Thus, the intake of 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 boilers can be effectively increased, and the desorption gas mixing quantity can be further increased. The problem that the desorption air mixing system has low desorption air mixing quantity in the prior art is sol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循环流化床锅炉解吸气掺烧系统
本技术涉及锅炉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解吸气掺烧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的兰炭装置生产的荒煤气提取的氢气用于煤焦油加氢的生产原料,解吸气用作金属镁生产燃料,富余解吸气用于发电锅炉掺烧。而现有的锅炉掺烧系统的解吸气掺烧量较低,无法适应兰炭装置产生的富余解吸气,造成解吸气的极大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解吸气掺烧系统,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解吸气掺烧系统解吸气掺烧量较低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解吸气掺烧系统,包括:锅炉炉体,锅炉炉体上设置有与锅炉炉体内的炉膛连通的燃气进管,燃气进管为多根,多根燃气进管沿锅炉炉体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以向锅炉炉体内的炉膛输送解吸气;其中,燃气进管的内径不小于100mm。进一步地,多根燃气进管包括:第一燃气进管,第一燃气进管为多根,多根第一燃气进管设置在锅炉炉体的前部以与锅炉炉体内的炉膛连通。进一步地,多根燃气进管包括:第二燃气进管,第二燃气进管为多根,多根第二燃气进管设置在锅炉炉体的后部以与锅炉炉体内的炉膛连通。进一步地,循环流化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解吸气掺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锅炉炉体(10),所述锅炉炉体(10)上设置有与所述锅炉炉体(10)内的炉膛连通的燃气进管(20),所述燃气进管(20)为多根,多根所述燃气进管(20)沿所述锅炉炉体(10)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以向所述锅炉炉体(10)内的炉膛输送解吸气;其中,所述燃气进管(20)的内径不小于100m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解吸气掺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锅炉炉体(10),所述锅炉炉体(10)上设置有与所述锅炉炉体(10)内的炉膛连通的燃气进管(20),所述燃气进管(20)为多根,多根所述燃气进管(20)沿所述锅炉炉体(10)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以向所述锅炉炉体(10)内的炉膛输送解吸气;其中,所述燃气进管(20)的内径不小于100m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流化床锅炉解吸气掺烧系统,其特征在于,多根所述燃气进管(20)包括:第一燃气进管(21),所述第一燃气进管(21)为多根,多根所述第一燃气进管(21)设置在所述锅炉炉体(10)的前部以与所述锅炉炉体(10)内的炉膛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循环流化床锅炉解吸气掺烧系统,其特征在于,多根所述燃气进管(20)包括:第二燃气进管(22),所述第二燃气进管(22)为多根,多根所述第二燃气进管(22)设置在所述锅炉炉体(10)的后部以与所述锅炉炉体(10)内的炉膛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流化床锅炉解吸气掺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流化床锅炉解吸气掺烧系统还包括:连接支管(30),所述连接支管(30)为多根,多根所述连接支管(30)与多根所述燃气进管(20)一一对应地相互连通以向所述锅炉炉体(10)内的炉膛输送解吸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循环流化床锅炉解吸气掺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流化床锅炉解吸气掺烧系统还包括:快切阀(90),所述快切阀(90)为多个,多个所述快切阀(90)一一对应地设置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明星,宋如昌,田玉民,刘向明,徐波,张伟锋,严成军,刘长命,高宏寅,任立胜,陈红安,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东鑫垣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