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色筒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1598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2 14: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色筒灯,包括筒灯壳体和遮光筒,所述筒灯壳体上端内侧设有LED基板,所述LED基板远离筒灯壳体端设有第一LED光源和第二LED光源,并通过所述遮光筒将所述第一LED光源和所述第二LED光源隔开,所述聚光透镜设于遮光筒内壁,所述导光透镜设于筒灯壳体内壁和遮光筒外壁之间,通过调节第一LED光源和第二LED光源实现主光源和辅助光源的调节,所述筒灯壳体上端外壁设有散热体,可以快速将发光元件产生的热量传递至所述散热体上,散热性能好,结构简单,便于灯体的安装和检修,节省安装时间,降低安装成本,从而实现一种新的照明体验。

Two-color tube lamp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two-color cylinder lamp, which comprises a cylinder lamp shell and a light shield. The inner side of the upper end of the cylinder lamp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n LED substrate. The LED substrate is far from the cylinder shell and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LED light source and a second LED light source. The first LED light source and the second LED light source are separated by the light shield tube. The concentrating lens are arranged on the inner wall of the light shield tube, and the light guide lens is arranged on the inner wall of the light shield Between the inner wall of the shell and the outer wall of the shading barrel, the adjustment of the main light source and the auxiliary light source is realized by adjusting the first LED light source and the second LED light source. The upper and outer walls of the shell are provided with a radiator, which can quickly transfer the heat generated by the luminous element to the radiator. The heat dissipation performance is good, the structure is simple, the install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the lamp body are convenient, the installation time is saved, and the safety is reduced. Cost of installation to achieve a new lighting experie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色筒灯
本技术涉及LED灯照明
,具体涉及一种双色筒灯。
技术介绍
双色筒灯是一种可以嵌设于天花板穿孔中的照明灯具,其具有隐蔽式设置的特点能充分满足室内装潢空间运用的要求。传统的双色筒灯结构复杂,且由于双色筒灯在实际运用中是嵌设于天花板上的穿孔中,因此具有散热不良的缺点,随着照明时间延长,温度升高,必然会影响灯具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双色筒灯,包括:筒灯壳体,所述筒灯壳体设为立式中空柱体状,且其上端密封,在其下端设有敞开口,所述筒灯壳体外壁靠近敞开口端环设有第一翻边,所述筒灯壳体上端内壁设有LED基板,所述LED基板远离筒灯壳体端的中心端设有第一LED光源,所述LED基板远离筒灯壳体端的四周端环设有第二LED光源;遮光筒,所述遮光筒设为套管状,所述遮光筒一端与所述LED基板连接,所述遮光筒设于第一LED光源和第二LED光源之间,并将所述第一LED光源遮罩于其内,所述遮光筒另一端外壁环设有第二翻边;透镜,包括聚光透镜和导光透镜,所述聚光透镜设于遮光筒内,所述聚光透镜外壁与所述遮光筒内壁连接,并罩设于所述第一LED光源下端,所述导光透镜罩设于所述第二LED光源下端,并以遮光筒为中心环设于所述筒灯壳体内壁与所述遮光筒外壁之间;散热体,所述散热体连接于所述筒灯壳体上端外壁,所述散热体为一配件,可以作为散热器使用,也可以设置为接线盒或其他配件。作为散热器时,所述散热体可为铝或其他热导体制散热体,且所述散热体根据产品实际散热情况以及线路功率大小,选择性进行安装。为了便于所述遮光筒的连接,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遮光筒内壁靠近所述LED基板端环设有第三翻边,通过螺钉将所述第三翻边贯穿所述LED基板、筒灯壳体上端并与所述散热体连接。为了满足导光透镜与第二LED光源的配合使用,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导光透镜靠近所述遮光筒端厚度大于所述导光透镜远离所述遮光筒端厚度,所述导光透镜靠近第一翻边端设有弧度角,通过所述弧度角实现所述导光透镜靠近所述遮光筒端与所述导光透镜远离所述遮光筒端之间的平滑过渡,所述导光透镜靠近所述遮光筒端夹设在所述遮光筒外壁与筒灯壳体内壁之间,所述导光透镜远离所述遮光筒端夹设在所述第一翻边和所述第二翻边之间。为了防止聚光透镜从遮光筒内脱落,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聚光透镜外壁与所述遮光筒内壁之间可通过粘胶连接或通过卡扣固定连接或两者同时使用,所述卡扣设有多个并均匀的连接于所述聚光透镜外壁,各所述卡扣的卡爪部分与所述遮光筒内壁连接。作为优选,还包括面环,所述面环设于所述第二翻边远离第一翻边端,所述面环中心端设有第一开孔,所述第一开孔孔径小于或等于所述聚光透镜最大直径。为了便于所述面环与第二翻边的连接与拆卸,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面环与第二翻边之间设有磁铁,所述磁铁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并以所述第一开孔为中心均匀分布,所述磁铁通过粘接或镶嵌的形式固定在面环上。为了便于将双色筒灯安装并压紧于天花板上,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筒灯壳体侧壁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弹簧压扣,各所述弹簧压扣通过支架连接于所述筒灯壳体侧壁上。本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提供的双色筒灯,所述筒灯壳体上端内侧设有LED基板,通过在LED基板上连接遮光筒,将连接于LED基板上的所述第一LED光源和所述第二LED光源隔开,所述聚光透镜设于遮光筒内,并罩设于所述第一LED光源下端,所述导光透镜罩设于所述第二LED光源下端,并以遮光筒为中心环设于所述筒灯壳体内壁与所述遮光筒外壁之间,通过调节第一LED光源和第二LED光源实现聚光和散光的调节,结构简单同时有良好的固定性,并便于灯体的安装及维修,降低安装成本和时间,从而实现一种新的照明体验,所述筒灯壳体上端外壁连接有散热体,所述散热体为一配件,可以作为散热器使用,也可以设置为接线盒或其他配件,作为散热器时,所述散热体可为铝或其他热导体制散热体,且所述散热体根据产品实际散热情况以及线路功率大小,选择性进行安装,所述筒灯壳体自身设为防火结构,也可充当散热体使用,可以加快筒灯内发光元件产生热量的传导,结构简单,散热性能好,延长灯具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剖面图;图2为本技术导光透镜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面环整体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2整体结构剖面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2固定板俯视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3整体结构剖面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3扣压件结构剖面图。图中:1.筒灯壳体;2.遮光筒;3.透镜;4.散热体;5.面环;6.固定板;7.扣压件;1-1.敞开口;1-2.第一翻边;1-3.第一LED光源;1-4.第二LED光源;1-5.LED基板;1-6.弹簧压扣;1-7.支架;2-1.第二翻边;2-2.第三翻边;3-1.聚光透镜;3-2.导光透镜;3-21.弧度角;5-1.第一开孔;5-2.磁铁;6-1.第二开孔;7-1.U型圆环;7-2.密封座;7-21.立柱;7-22.弹簧;7-23.密封垫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双色筒灯,其特征在于,包括:筒灯壳体1,所述筒灯壳体1设为立式中空柱体状,且其上端密封,在其下端设有敞开口1-1,所述筒灯壳体1外壁靠近敞开口1-1端环设有第一翻边1-2,所述筒灯壳体1上端内壁设有LED基板1-5,所述LED基板1-5远离筒灯壳体1端的中心端设有第一LED光源1-3,所述LED基板1-5远离筒灯壳体1端的四周端环设有第二LED光源1-4;遮光筒2,所述遮光筒2设为套管状,所述遮光筒2一端与所述LED基板1-5连接,所述遮光筒2设于第一LED光源1-3和第二LED光源1-4之间,并将所述第一LED光源1-3遮罩于其内,所述遮光筒2另一端外壁环设有第二翻边2-1;透镜3,包括聚光透镜3-1和导光透镜3-2,所述聚光透镜3-1设于遮光筒2内,所述聚光透镜3-1外壁与所述遮光筒2内壁连接,并罩设于所述第一LED光源1-3下端,所述导光透镜3-2罩设于所述第二LED光源1-4下端,并以遮光筒2为中心环设于所述筒灯壳体1内壁与所述遮光筒2外壁之间;散热体4,所述散热体4连接于所述筒灯壳体1上端外壁。上述一种双色筒灯工作原理如下:所述筒灯壳体1上端内壁设有LED基板1-5,所述LED基板1-5远离筒灯壳体1端设有第一LED光源1-3和第二LED光源1-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色筒灯,其特征在于,包括:筒灯壳体(1),所述筒灯壳体(1)设为立式中空柱体状,且其上端密封,在其下端设有敞开口(1‑1),所述筒灯壳体(1)外壁靠近敞开口(1‑1)端环设有第一翻边(1‑2),所述筒灯壳体(1)上端内壁设有LED基板(1‑5),所述LED基板(1‑5)远离筒灯壳体(1)端的中心端设有第一LED光源(1‑3),所述LED基板(1‑5)远离筒灯壳体(1)端的四周端环设有第二LED光源(1‑4);遮光筒(2),所述遮光筒(2)设为套管状,所述遮光筒(2)一端与所述LED基板(1‑5)远离筒灯壳体(1)端连接,所述遮光筒(2)设于第一LED光源(1‑3)和第二LED光源(1‑4)之间,并将所述第一LED光源(1‑3)遮罩于其内,所述遮光筒(2)另一端外壁环设有第二翻边(2‑1);透镜(3),包括聚光透镜(3‑1)和导光透镜(3‑2),所述聚光透镜(3‑1)设于遮光筒(2)内,所述聚光透镜(3‑1)外壁与所述遮光筒(2)内壁连接,并罩设于所述第一LED光源(1‑3)下端,所述导光透镜(3‑2)罩设于所述第二LED光源(1‑4)下端,并以遮光筒(2)为中心环设于所述筒灯壳体(1)内壁与所述遮光筒(2)外壁之间;散热体(4),所述散热体(4)连接于所述筒灯壳体(1)上端外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色筒灯,其特征在于,包括:筒灯壳体(1),所述筒灯壳体(1)设为立式中空柱体状,且其上端密封,在其下端设有敞开口(1-1),所述筒灯壳体(1)外壁靠近敞开口(1-1)端环设有第一翻边(1-2),所述筒灯壳体(1)上端内壁设有LED基板(1-5),所述LED基板(1-5)远离筒灯壳体(1)端的中心端设有第一LED光源(1-3),所述LED基板(1-5)远离筒灯壳体(1)端的四周端环设有第二LED光源(1-4);遮光筒(2),所述遮光筒(2)设为套管状,所述遮光筒(2)一端与所述LED基板(1-5)远离筒灯壳体(1)端连接,所述遮光筒(2)设于第一LED光源(1-3)和第二LED光源(1-4)之间,并将所述第一LED光源(1-3)遮罩于其内,所述遮光筒(2)另一端外壁环设有第二翻边(2-1);透镜(3),包括聚光透镜(3-1)和导光透镜(3-2),所述聚光透镜(3-1)设于遮光筒(2)内,所述聚光透镜(3-1)外壁与所述遮光筒(2)内壁连接,并罩设于所述第一LED光源(1-3)下端,所述导光透镜(3-2)罩设于所述第二LED光源(1-4)下端,并以遮光筒(2)为中心环设于所述筒灯壳体(1)内壁与所述遮光筒(2)外壁之间;散热体(4),所述散热体(4)连接于所述筒灯壳体(1)上端外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色筒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筒(2)内壁靠近所述LED基板(1-5)端环设有第三翻边(2-2),通过螺钉将所述第三翻边(2-2)贯穿所述LED基板(1-5)、筒灯壳体(1)上端并与所述散热体(4)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闵泳鑫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伟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