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熔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1551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2 14: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流体泄压保护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易熔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针对目前的易熔塞面对需保护装置流体温度急速上升,达到易熔合金熔点而易熔合金熔化迟缓的问题,提供一种易熔合金升温响应快,熔化彻底的易熔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易熔塞,包括塞体和易熔合金,所述易熔合金设置于所述塞体内的空腔中,还包括相连接的外导热体和内导热体,所述外导热体设置于所述塞体的一端,所述内导热体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易熔合金内部。

Fusible plug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fluid pressure relief protection device, in particular to a fusible plug.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fusible plug with fast heating response and complete melting for fusible alloy, aiming at the problem that the fluid temperature of the current fusible plug face needs protection device rises rapidly and reaches the melting point of the fusible alloy while the fusible alloy melts slowly. The utility model comprises a fusible plug, which comprises a plug and a fusible alloy. The fusible alloy is arranged in the cavity of the plug body, and also comprises a connected external heat conducting body and an internal heat conducting body. The external heat conducting body is arranged at one end of the plug body, and the internal heat conducting body is at least partially arranged inside the fusible allo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易熔塞
本技术涉及一种流体泄压保护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易熔塞。
技术介绍
易熔塞作为一种稳定可靠的流体泄压保护装置,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气瓶,液力耦合器等装置上,用以避免因流体温度上升达到流体本身燃点,或引起装置内压力突然上升发生安全事故,而导致的财产损失。对一些要求易熔塞灵敏度较高的装置,由于易熔塞可熔合金具有一定体积,与热源的距离不同,再加之受到材料导热系数的限制,在面对气体温度迅速上升达到可熔合金熔点时,往往靠近流体和塞体一端先熔化,另一端则不能迅速的完成熔化,这一过程所需时间,影响了流体排出和保护装置功能的实现。这一局限也是目前影响易熔塞选择的重要因素之一。易熔合金配方金属的导热系数都比较低,这样的导热系数影响了热交换的速度和其自身熔化的不统一性。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目前的易熔塞面对需保护装置流体温度急速上升,达到易熔合金熔点而易熔合金熔化迟缓的问题,提供一种易熔合金升温响应快,熔化彻底的易熔塞。上述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易熔塞,包括塞体和易熔合金,所述易熔合金设置于所述塞体内的空腔中,还包括相连接的外导热体和内导热体,所述外导热体设置于所述塞体的一端,所述内导热体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易熔合金内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塞体的端部开设有换热槽,至少部分所述外导热体嵌入所述换热槽内。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换热槽呈环状设置于所述塞体的端面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导热体包括若干导热栅片,若干所述导热栅片的一端连接于中心装配体,另一端沿径向向外延伸,所述内导热体的一端与所述中心装配体相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热栅片朝向所述塞体的一端设置有能够嵌入所述换热槽的插入端。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导热体、所述外导热体和所述塞体一体成型。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导热体为柱状导热骨,所述柱状导热骨沿所述易熔合金的轴线设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导热体还包括若干导热骨分支,若干所述导热骨分支设置于所述柱状导热骨外侧壁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柱状导热骨为多根,多根所述柱状导热骨平行分布于所述易熔合金内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导热体为螺旋状导热骨,所述螺旋状导热骨设置于所述易熔合金内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易熔塞在塞体和易熔合金外部设置外导热体,利用外导热体增大热交换面积,将流体的热量传导至塞体和内导热体上,热量再通过塞体从外部向易熔合金传导,同时通过内导热体从内部向易熔合金传导热量,使易熔合金首尾温度提升能最大程度保持一致,较之前单纯依靠塞体和易熔合金本身传导流体热量更加迅速,实现易熔合金的一体式熔化,使易熔合金不受其体积限制和与热源距离的影响,提高易熔塞的灵敏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易熔塞的分解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易熔塞的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易熔塞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易熔塞中外导热体的立体图。其中:100-塞体;110-换热槽;200-易熔合金;300-外导热体;310-导热栅片;311-插入端;320-中心装配体;400-内导热体。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易熔塞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本文中为组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申请所说“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易熔塞,包括塞体100和易熔合金200,易熔合金200设置于塞体100内的空腔中,塞体100固定安装在需保护容器上,例如在容器壁上开设螺纹孔,将塞体100螺纹连接在螺纹孔内,当容器内的流体温度升高时,易熔合金200的温度随之升高,当达到易熔合金200的熔点时,易熔合金200熔化使塞体100内的空腔变成一个排气孔,流体可以从塞体100的排气孔排出,以降低容器内的温度和压力,对容器起到保护作用。本技术的易熔塞中还包括相连接的外导热体300和内导热体400,外导热体300设置于塞体100的一端,内导热体400至少部分设置于易熔合金200内部,外导热体300和内导热体400的选用导热系数优于易熔合金200的材料,如铜、银等金属材料,导热系数数倍于易熔合金200。当容器内的流体温度升高时,利用外导热体300增大热交换面积,将流体的热量传导至塞体100和内导热体400上,热量再通过塞体100从外部向易熔合金200传导,同时通过内导热体400从内部向易熔合金200传导热量,使易熔合金200首尾温度提升能最大程度保持一致,较之前单纯依靠塞体和易熔合金本身传导流体热量更加迅速,实现易熔合金200的一体式熔化,使易熔合金200不受其体积限制和与热源距离的影响,提高易熔塞的灵敏度。如图2和图3所示,为了使塞体100与外导热体300之间的导热效率更高,在塞体100的端部开设有换热槽110,使至少部分外导热体300嵌入换热槽110内。嵌入换热槽110内的外导热体300可以增大与塞体100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导热效率;同时,还可以通过换热槽110将外导热体300固定在塞体100的端部,例如使外导热体300嵌入换热槽110内的部分与换热槽110紧配合,或者在换热槽110内加工螺纹,使外导热体300通过螺纹连接在换热槽110内。进一步的,换热槽110呈环状设置于塞体100的端面上。环状的换热槽110使外导热体300与塞体100接触的区域更均匀,可以保证外导热体300与塞体100之间的热量传导更加均匀,在本实施例中,换热槽110为一条;在其他实施例中,换热槽110也可以是多条嵌套设置在塞体100的端面上。结合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外导热体300包括若干导热栅片310,若干导热栅片310的一端连接于中心装配体320,另一端沿径向向外延伸形成放射状的外导热体300,内导热体400的一端与中心装配体320相连接,连接方式可以是过盈配合或螺纹连接。导热栅片310进一步增大了从容器内流体热交换的面积,使热量更快传导至塞体100和易熔合金200。更具体的,导热栅片310朝向塞体100的一端设置有能够嵌入换热槽110的插入端3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易熔塞,包括塞体(100)和易熔合金(200),所述易熔合金(200)设置于所述塞体(100)内的空腔中,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相连接的外导热体(300)和内导热体(400),所述外导热体(300)设置于所述塞体(100)的一端,所述内导热体(400)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易熔合金(200)内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易熔塞,包括塞体(100)和易熔合金(200),所述易熔合金(200)设置于所述塞体(100)内的空腔中,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相连接的外导热体(300)和内导热体(400),所述外导热体(300)设置于所述塞体(100)的一端,所述内导热体(400)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易熔合金(200)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熔塞,其特征在于,所述塞体(100)的端部开设有换热槽(110),至少部分所述外导热体(300)嵌入所述换热槽(110)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易熔塞,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槽(110)呈环状设置于所述塞体(100)的端面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易熔塞,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导热体(300)包括若干导热栅片(310),若干所述导热栅片(310)的一端连接于中心装配体(320),另一端沿径向向外延伸,所述内导热体(400)的一端与所述中心装配体(320)相连接。5.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红梅袁国炉吴春晖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