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一体护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1396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2 13: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组合一体护坡,属于边坡防护领域,其技术要点包括由若干纵横码放的砖体所形成的护坡,砖体呈拱形,砖体的弧形两端分别设置有向外伸出的长方体固定座,长方体固定座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位于砖体的前后两端且长方体固定座的中心线与砖体的左右两端的中心线平行,相邻的砖体之间通过长方体固定座相连,相邻的砖体上相对的长方体固定座上表面与下表面相贴合长方体固定座之间通过固定栓进行固定,长方体固定座上开设有供固定栓穿过的通孔,相邻两横向排列的砖体之间形成有一个导水槽。其砖体之间相互搭接,并通过固定栓固定,提高了护坡的整体性和稳定性,同时自然形成导水槽,使水从导水槽流下。

Integrated slope protection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ombined integral slope protection, which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slope protection. Its technical points include a slope protection formed by a number of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coded bricks. The brick body is arched, and the arc ends of the brick body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outward extended rectangular fixed seats. The two ends of the length direction of the rectangular fixed seat are located at the front and back ends of the brick body and the central line of the rectangular fixed seat. Parallel to the center line of the left and right ends of the brick body, the adjacent brick bodies are connected by the cuboid fixed seat. The upper surface and the lower surface of the relative cuboid fixed seat on the adjacent brick body are fitted with the cuboid fixed seat and fixed by the fixed bolt. The cuboid fixed seat is provided with a through hole for the fixed bolt to pass through, and a water channel is formed between the adjacent two transversely arranged bricks. \u3002 The bricks are overlapped with each other and fixed by fixing bolts, which improves the integrity and stability of slope protection. At the same time, a water diversion trough is formed naturally to make water flow down from the water diversion troug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组合一体护坡
本技术涉及边坡防护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组合一体护坡。
技术介绍
堤坝护坡如水库大坝护坡或河流、湖泊护岸工程的安全直接涉及工程的防洪安全,是国计民生的大事,历来受到高度重视。水利工程中,特别是土石坝水库上游边坡护砌,按照设计规范要求坝表面为土、砂、砂砾石等材料时应设专门护坡。目前,国内外常用的护坡型式有抛石、干砌石、浆砌石、混凝土板、沥青混凝土板等。不论采用哪种形式,技术上必须满足波浪淘刷、顺坝水流冲刷、漂浮物和冰层的撞击及冻冰的挤压、抗冻融的技术安全要求。过去常用的干砌石、浆砌石护坡存在以下缺点:(1)块石材料受到限制(特别在平原地区),投资大;(2)施工质量不容易控制;(3)外观质量差。欧美发达国家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越来越多地采用混凝土砌块作为堤坝和护岸的护坡材料。与传统的砌石护坡相比,混凝土砌块具有外形规则美观、对环境破坏小、易于机械化施工、施工质量易控制等优点。同时,混凝土砌块对堤身变形的适应性也优于混凝土板。因此,在石料来源匮乏或因环保原因不能开采、地基可能有明显变形的情况下,采用混凝土砌块作为岸坡护面结构是一种较好的选择。但混凝土砌块作为岸坡护岸结构时,混凝土砌块容易滑落,因此造成岸坡护岸结构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一体护坡,其砖体之间相互搭接,并通过固定栓固定,提高了护坡的整体性和稳定性,同时自然形成导水槽,使水从导水槽流下。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组合一体护坡,包括由若干纵横码放的砖体所形成的护坡,砖体呈拱形,砖体的弧形两端分别设置有向外伸出的并与砖体一体成型的长方体固定座,长方体固定座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位于砖体的前后两端且长方体固定座的中心线与砖体的左右两端的中心线平行,相邻的砖体之间通过长方体固定座相连,相邻的砖体上相对的长方体固定座上表面与下表面相贴合从而形成一个矩形体,长方体固定座之间通过固定栓进行固定,长方体固定座上开设有供固定栓穿过的通孔,相邻两横向排列的砖体之间形成有一个导水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固定栓将相邻两块的长方体固定座进行固定,从而提高护坡整体的整体性和稳定性,通过相邻砖体之间形成导水槽,从而使水沿着导水槽从护坡上流下。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砖体包括呈圆弧状的圆弧段以及位于圆弧段两端的竖直向下的竖直段,长方体固定座设置在竖直段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长方体固定座设置在竖直段上,从而使长方体固定座在对接的时候,竖直段将相邻砖体上的长方体固定座进行限位,从而使在相邻的两块砖体在搭接的时候能够对齐,避免砖体出现歪斜的情况。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长方体固定座位于竖直段连接圆弧段的一端,长方体的厚度为竖直段的高度的一半,横向排列的砖体中,任意两相邻的砖体之间,其中一块砖体上表面朝上,另一块砖体的上表面朝下,从而使相邻的两块砖体正反交错设置,导水槽为上表面朝下放置的砖体上的圆弧段所形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相邻的砖体正反交错设置,从而使反向放置的砖体的圆弧段形成导水槽,使水沿着导水槽流下。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砖体弧形两端的长方体固定座,其中一块位于其中一个竖直段与圆弧段相连的一端,另一端位于另一个竖直段远离圆弧段的一端,横向排列的砖体中,相邻的两块砖体均上表面朝向上方,相邻的砖体之间位于长方体固定座的上方形成导水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相邻的两块砖体正向放置,从而使相邻两砖体的圆弧段之间形成一个导水槽,使水沿着导水槽流下。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长方体固定座的位于砖体前后两端的端头,其中一端的上表面开设有凹台,另一端端头设置有向外伸出的凸台,凸台和凹台的形状和尺寸相匹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凸台以及凸台的配合,从而使前后对接的砖体进行位置的限制,从而保证纵向排列的砖体前后对齐,不易出现错位移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凸台和凹台的形状为矩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凸台和凹台设计为矩形,从而在凸台和凹台配合的时候,凸台和凹台之间不会发生晃动,从而保证前后砖体之间的平齐。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通孔位于凸台的台面和凹台的底端的中心位置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通孔开设在凹台和凸台上,从而使一根固定栓来固定四块砖体,保证护坡的整体性和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凸台的厚度以及凹台的深度均为长方体固定座厚度的一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凸台和凹台的厚度均为长方体固定座厚度的一半,避免护坡在使用的时候出现凹台或凸台其中一个因为过薄而造成碎裂。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长方体固定座将相邻的拱形砖体进行固定,从而保证护坡的稳定性,同时通过形成的导水槽使水沿着导水槽流下;2、通过设置凸台和凹台的配合,从而保证纵列排布的砖体之间能够对齐;3、通过将通孔开设在凸台和凹台上,从而使一根螺栓同时固定四块砖体,进一步保证护坡的稳定性和整体性。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的等轴测视图;图2是实施例1前后搭接的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1左右搭接的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1前、后、左、右搭接的示意图;图5是实施例2的等轴测视图;图6是实施例2前、后、左、右搭接的示意图。图中,1、砖体;11、圆弧段;12、竖直段;13、砖体前端面;14、砖体后端面;2、长方体固定座;21、凹台;22、凸台;23、第一通孔;24、第二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实施例1,一种组合一体护坡,如图1所示,护坡由若干纵横码放的砖体1组成。砖体1呈拱形,包括呈圆弧状的圆弧段11以及位于圆弧段11两端的竖直向下的竖直段12组成,其中圆弧段11与竖直段12一体成型。位于砖体1两侧的拱形端面分别为砖体1的砖体前端面13和砖体后端面14。砖体1凸起的外部表面为砖体1的上表面,内部表面为砖体1的下表面。在砖体1的竖直段12上分别设置有向外伸出的横向设置的长方体固定座2,长方体固定座2与竖直段12一体成型。长方体固定座2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位于砖体1的前后两端且长方体固定座2的中心线与砖体的左右两端的中心线平行。长方体固定座2位于竖直段12连接圆弧段11的一端,其中长方体固定座2的厚度为竖直段12的高度的一半。在长方体固定座2靠近砖体1的砖体前端面13的一端上表面设置有矩形的凹台21,其中凹台21的深度为长方体固定座2的高度的一半。在凹台21的底面的中心位置处开设有贯穿凹台21底端的第一通孔23。在长方体固定座2上靠近砖体后端面14的一端设置有从砖体1的砖体后端面14表面伸出的凸台22,其中凸台22与长方体固定座2的形状相匹配。且凸台22的高度为长方体固定座2的高度的一半。在凸台22的台面上设置有贯穿台面的第二通孔24,第二通孔24位于凸台22的台面的中心位置。如图2所示,相邻的砖体1纵列排布码放的时候,在其中位于下方的砖体1的砖体前端面13与位于上方的砖体1的砖体后端面14相贴合。位于上方砖体1上的凸台22伸入到位于下方砖体1上的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合一体护坡,包括由若干纵横码放的砖体(1)所形成的护坡,其特征在于:所述砖体(1)呈拱形,所述砖体(1)的弧形两端分别设置有向外伸出的并与砖体(1)一体成型的长方体固定座(2),所述长方体固定座(2)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位于砖体(1)的前后两端且长方体固定座(2)的中心线与砖体(1)的左右两端的中心线平行,相邻的砖体(1)之间通过长方体固定座(2)相连,相邻的砖体(1)上相对的长方体固定座(2)上表面与下表面相贴合从而形成一个矩形体,所述长方体固定座(2)之间通过固定栓进行固定,所述长方体固定座(2)上开设有供固定栓穿过的通孔,相邻两横向排列的砖体(1)之间形成有一个导水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一体护坡,包括由若干纵横码放的砖体(1)所形成的护坡,其特征在于:所述砖体(1)呈拱形,所述砖体(1)的弧形两端分别设置有向外伸出的并与砖体(1)一体成型的长方体固定座(2),所述长方体固定座(2)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位于砖体(1)的前后两端且长方体固定座(2)的中心线与砖体(1)的左右两端的中心线平行,相邻的砖体(1)之间通过长方体固定座(2)相连,相邻的砖体(1)上相对的长方体固定座(2)上表面与下表面相贴合从而形成一个矩形体,所述长方体固定座(2)之间通过固定栓进行固定,所述长方体固定座(2)上开设有供固定栓穿过的通孔,相邻两横向排列的砖体(1)之间形成有一个导水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一体护坡,其特征在于:所述砖体(1)包括呈圆弧状的圆弧段(11)以及位于圆弧段(11)两端的竖直向下的竖直段(12),所述长方体固定座(2)设置在竖直段(12)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一体护坡,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方体固定座(2)位于竖直段(12)连接圆弧段(11)的一端,所述长方体的厚度为竖直段(12)的高度的一半,横向排列的砖体(1)中,任意两相邻的砖体(1)之间,其中一块砖体(1)上表面朝上,另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褚春播华元帅谭伟杰高远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门头沟水利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