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混结合段的钢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1384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2 12: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钢混结合段的钢梁,包括边主梁,所述边主梁包括腹板、底板、面板及顶板,所述底板固定安装于所述腹板底面上,所述面板与所述顶板分别固定安装于所述腹板上部的两侧,所述边主梁还包括多个平衡装置,所述平衡装置分别位于所述腹板沿边主梁宽度方向的两侧且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底板上。通过在边主梁的底板上设置平衡装置,使得边主梁在横桥方向上移动安装时保持平衡,防止其在横桥方向上倾翻,从而使得边主梁可顺利地安装到所预设的位置,同时保证施工安全。

Steel Beam in Steel-concrete Joint Section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steel beam of a steel-concrete bonding section, including a side main beam, which comprises a web, a bottom plate, a panel and a top plate. The bottom plate is fixed on the bottom surface of the web plate, and the panel and the top plate are fixed on both sides of the upper part of the web plate respectively. The side main beam also comprises a plurality of balancing devices, which are located along the web plate respectively. Both sides of the side main beam in the width direction can be detachably mounted on the bottom plate. By installing a balance device on the bottom plate of the side main girder, the side main girder can be balanced when it is moved and installed in the direction of the transverse bridge to prevent it from overturning in the direction of the transverse bridge, so that the side main girder can be installed smoothly to the preset position and ensure the construction safe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钢混结合段的钢梁
本技术涉及桥梁建设
,尤其涉及一种钢混结合段的钢梁。
技术介绍
目前钢混结合梁桥的钢混结合段的施工包括混凝土施工和钢梁施工,对于主梁截面为π形的钢混结合段的钢梁施工包括边主梁施工,当进行边主梁的施工时,靠近塔吊侧的边主梁通过塔吊提吊上桥直接摆放到位,对于远离塔吊的侧边主梁,先用塔吊先提吊上桥摆放至最大距离后搁置在支架的分配梁上,然后将边主梁沿桥梁的横桥方向拖拉平移至预设的安装位置,以完成边主梁的粗定位,再将边主梁精确定位,其中,安装钢混结合段的钢梁时,先安装远离塔吊一侧的边主梁。但是,由于在横桥方向上推移边主梁的过程中,其较难保持平衡,使得边主梁易在横桥方向上发生侧倾,甚至边主梁在横桥方向上发生倾翻情况,因此,不仅导致边主梁的安装难度增加,而且存在安全隐患,进一步影响钢混结合段的钢梁施工进度和施工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在移动过程中能保持平衡的钢混结合段的钢梁。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钢混结合段的钢梁,包括边主梁,所述边主梁包括腹板、底板、面板及顶板,所述底板固定安装于所述腹板底面上,所述面板与所述顶板分别固定安装于所述腹板上部的两侧,所述边主梁还包括多个平衡装置,所述平衡装置分别位于所述腹板沿边主梁宽度方向的两侧且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底板上。作为上述实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边主梁进一步包括固定件,所述平衡装置通过所述固定件固定安装于所述底板上。作为上述实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平衡装置的一端弯折延伸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腹板固定连接。作为上述实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平衡装置包括多个第一平衡装置及多个第二平衡装置,所述第一平衡装置与所述第二平衡装置分别位于所述腹板的两侧,且所述第一平衡装置与所述第二平衡装置沿边主梁纵向方向上错位设置或者对称设置。作为上述实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平衡装置的长度与所述第二平衡装置的长度相等或者不相等。作为上述实例的进一步改进,每一所述第一平衡装置的长度相等或者不相等,每一所述第二平衡装置的长度相等或者不相等。作为上述实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平衡装置为工字钢。作为上述实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平衡装置包括配重装置,所述配重装置固设于远离所述边主梁中心的一端。作为上述实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腹板设于沿所述边主梁宽度方向上的中部,所述面板位于所述顶板的上方。作为上述实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边主梁为边主梁节段沿边主梁长度方向拼接形成。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方案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钢混结合段的钢梁通过在边主梁的底板上设置平衡装置,使得边主梁在横桥方向上移动安装时保持平衡,防止其在横桥方向上倾翻,从而使得边主梁可顺利地安装到所预设的位置,同时保证施工安全。本技术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这些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为本技术钢混结合段的钢梁的俯视图。图2为图1的A1段的前视图。图3为图1的A2段的前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解释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的钢混结合段的钢梁包括边主梁1,边主梁1包括腹板11、底板12、面板13、顶板14及多个平衡装置2。底板12固定安装于腹板11底面上,面板13与顶板14分别固定安装于腹板11上部的两侧,平衡装置2分别位于腹板11沿边主梁1宽度方向的两侧且可拆卸地安装于底板12上,其中,边主梁1宽度方向为横桥方向,腹板11设于沿所述边主梁1宽度方向上的中部,面板13位于顶板14的上方。具体地,边主梁1进一步包括固定件(未图示),平衡装置2通过固定件固定安装于所述底板12上,平衡装置2可为工字钢,也可为其它杠杆件。其中,固定件可为固定螺栓,在本实施方式中,边主梁1的底板12上开设有螺栓孔(未图示),固定件穿过螺栓孔将平衡装置2分别安装于底板12沿横桥方向上的左右两侧。通过在边主梁1的底板12上设置平衡装置2,使得边主梁1在横桥方向上移动安装时保持平衡,防止其在横桥方向上倾翻,从而使得边主梁1可顺利地安装到所预设的位置,同时保证施工安全。如图1、如图2所示,具体的,边主梁1为边主梁节段沿边主梁1长度方向拼接形成,其中,边主梁1的长度方向为纵桥方向。在本实施例中,边主梁节段有两段,其分别为A1段、A2段,由于整体式的边主梁1重量较重,其单件重达40.5T,受塔吊起吊能力的限制,施工时须将边主梁分割为两段边主梁节段(长度分别为7m、5m,两段边主梁节段吊重分别约24.3T、16.2T),单段边主梁节段重量控制在25T内即可。两段边主梁节段分别通过塔吊提吊至支架上定位,定位完成后通过设置在边主梁节段连接处的高强螺栓连接成整体边主梁。其中,边主梁1采用气割方式切割成至少两段边主梁节段,其分割处的确定,以分割处不会破坏边主梁1的结构强度及稳定性为原则。在本实施例中,边主梁1的分割处设于边主梁1的中部,并且尽可能以正交的位置切割,可减少切割长度。当安装边主梁1时,利用塔吊直接将边主梁1提吊至施工支架上,而后通过在支架横桥方向上拖拉边主梁1,将其平移至预设位置(在贝雷顶I25a钢分配梁上滑移)。再通过手拉葫芦和螺旋千斤顶的相互配合进行三向调节来完成精确定位,然后依次安装横隔梁、小纵梁形成边主梁1框架体系。再绑扎相应结合段位置的钢筋、安装预应力管道等,最后再浇筑结合段混凝土,以完成边主梁1的施工。如图2、图3所示更为具体地,所述平衡装置2的一端弯折延伸有固定部20,固定部20与腹板11固定连接。通过设置固定部20,可进一步确保平衡装置2的稳固安装。如图1、图2所示,在进一步的优选实施例中,平衡装置2包括多个第一平衡装置21及多个第二平衡装置22,第一平衡装置21与第二平衡装置22分别位于腹板11沿边主梁1宽度方向的两侧,且第一平衡装置21与第二平衡装置22沿边主梁1纵向方向(纵桥方向)上错位设置或者对称设置,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平衡装置21位于腹板沿边主梁1宽度方向的左侧,第二平衡装置22位于腹板沿边主梁1宽度方向的右侧。如图1所示,作为上述实例的进一步改进,第一平衡装置21的长度与第二平衡装置22的长度相等或者不相等,此结构可使得边主梁1在各位置上受力平衡,防止其发生横桥方向上倾翻。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每一第一平衡装置21的长度相等或者不相等,每一第二平衡装置22的长度相等或者不相等。此结构设置,可灵活地保证边主梁1在各位置上受力均匀,使其在移动过程中,始终保持平衡。如图2、图3所示,在进一步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平衡装置2包括配重装置3,配重装置3固设于远离所述边主梁1中心的一端。通过设置配重装置3,使得平衡装置2的两端形成杠杆,进一步保证边主梁1在移动过程中保持平衡。此外,在平衡装置2的一端设置配重装置3还可使得边主梁1在吊装的过程中保持重力方向的平衡,防止其在空中摆动而不利于起吊和定位。综上所述,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混结合段的钢梁,包括边主梁,所述边主梁包括腹板、底板、面板及顶板,所述底板固定安装于所述腹板底面上,所述面板与所述顶板分别固定安装于所述腹板上部的两侧,其特征在于:所述边主梁还包括多个平衡装置,所述平衡装置分别位于所述腹板沿边主梁宽度方向的两侧且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底板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混结合段的钢梁,包括边主梁,所述边主梁包括腹板、底板、面板及顶板,所述底板固定安装于所述腹板底面上,所述面板与所述顶板分别固定安装于所述腹板上部的两侧,其特征在于:所述边主梁还包括多个平衡装置,所述平衡装置分别位于所述腹板沿边主梁宽度方向的两侧且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底板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混结合段的钢梁,其特征在于,所述边主梁进一步包括固定件,所述平衡装置通过所述固定件固定安装于所述底板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混结合段的钢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装置的一端弯折延伸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腹板固定连接。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混结合段的钢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装置包括多个第一平衡装置及多个第二平衡装置,所述第一平衡装置与所述第二平衡装置分别位于所述腹板的两侧,且所述第一平衡装置与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怀刚高世强肖向荣夏晖赵升辉陶坡吴曼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路桥华南工程有限公司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