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渗滤液自养脱氮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31317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2 12: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垃圾渗滤液自养脱氮装置,所述上罩壳和底罩壳之间通过内六角螺栓连接,包括上罩壳和底罩壳,所述底罩壳靠近上罩壳的外侧设有环形防漏板,所述上罩壳的上侧中间位置设有进液壳体,所述上罩壳的内部设有导液板,所述导液板的上侧中间位置设有导液柱,所述导液柱的上侧通过对称分布的两组连杆与进液壳体连接,所述底罩壳的上侧偏心位置设有两组微生物脱氮器,通过环形嵌板之间的微生物脱氮器以及出液管内部设有的活性炭过滤器可以极大提高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效果,环形密封垫和环形密封槽配合可以提高整体密封性,能耗以及费用低,运行稳定。

A Landfill Leachate Autotrophic Denitrification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utotrophic denitrification device for landfill leachate. The upper cover and the bottom cover are connected by internal hexagonal bolts, including the upper cover and the bottom cover. The outer side of the bottom cover near the upper cover is provided with an annular leakproof plate, the upper middle position of the upper cover is provided with a liquid inlet shell, the inner part of the upper cover is provided with a liquid guide plate, and the upper side of the liquid guide plate is in the middle. The upper side of the liquid guide column is connected with the liquid inlet shell by two groups of connecting rods with symmetrical distribution, and the upper eccentric position of the bottom cover shell is provided with two groups of microbial denitrifiers. The treatment effect of landfill leachate can be greatly improved by the microbial denitrifier between the annular panels and the activated carbon filter inside the liquid outlet pipe. Sealing slot coordination can improve the overall sealing, energy consumption and low cost, stable ope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垃圾渗滤液自养脱氮装置
本技术涉及自养脱氮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垃圾渗滤液自养脱氮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垃圾渗滤液中高浓度氨氮的去除一直是业界的难点,垃圾渗滤液中有毒有害物质的含量高,氨氮含量高,但是现有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工艺复杂、占地面积大、能耗及药剂费用高,并且运行不稳定,氨氮和总氮不能达标,因此,提供一种简单、运行稳定,效率高并且成本相对低的垃圾渗滤液脱氮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垃圾渗滤液自养脱氮装置,对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效果好,整体密封性好,能耗以及费用低,运行稳定。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垃圾渗滤液自养脱氮装置,所述上罩壳和底罩壳之间通过内六角螺栓连接,包括上罩壳和底罩壳,所述底罩壳靠近上罩壳的外侧设有环形防漏板,所述上罩壳的上侧中间位置设有进液壳体,所述进液壳体的上侧连接有进液管的一端,所述进液管的另一端与外部供液设备连接,所述上罩壳的内部设有导液板,所述导液板的上侧中间位置设有导液柱,所述导液柱的上侧通过对称分布的两组连杆与进液壳体连接,所述底罩壳的上侧偏心位置设有两组微生物脱氮器,所述底罩壳靠近微生物脱氮器的两侧均设有环形过滤筛板。作为优选,所述环形防漏板靠近上罩壳的一侧设有环形密封垫,所述环形密封垫通过上罩壳对应位置设有的环形密封槽与上罩壳配合连接。作为优选,所述上罩壳下侧设有等距对称分布的四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下部一端连接有对称分布的两组底板,所述底板的中间位置设有安装孔。作为优选,所述导液板靠近环形过滤筛板的一侧均设有环形嵌板,所述与环形过滤筛板配合卡接。作为优选,所述底罩壳的下侧中间位置连接有出液管,所述出液管的内部中间位置均设有活性炭过滤器。采用上述结构,首先通过底板内部中间位置设有的安装孔便于与地面安装连接进液管将垃圾渗透液进入进液壳体内,垃圾渗透液通过导液柱和导液板落在底罩壳内,然后依次通过环形过滤筛板和微生物脱氮器对垃圾渗透液进行处理,并通过活性炭过滤器对垃圾渗透液进行吸附处理,处理后的液体通过出液管导出即可,环形密封垫和环形密封槽配合可以提高上罩壳以及底罩壳之间连接的密封性。本技术有益效果在于:通过环形嵌板之间的微生物脱氮器以及出液管内部设有的活性炭过滤器可以极大提高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效果,环形密封垫和环形密封槽配合可以提高整体密封性,能耗以及费用低,运行稳定。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仰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上罩壳;2、导液板;3、环形防漏板;4、环形密封垫;5、支撑杆;6、底板;7、安装孔;8、出液管;9、活性炭过滤器;10、微生物脱氮器;11、环形过滤筛板;12、环形嵌板;13、进液壳体;14、进液管;15、连杆;16、导液柱;17、底罩壳;18、环形密封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参见图1-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垃圾渗滤液自养脱氮装置,包括上罩壳1和底罩壳17,上罩壳1和底罩壳17之间通过内六角螺栓连接,底罩壳17靠近上罩壳1的外侧设有环形防漏板3,上罩壳1的上侧中间位置设有进液壳体13,进液壳体13的上侧连接有进液管14的一端,进液管14的另一端与外部供液设备连接,用于导入垃圾渗透液,上罩壳1的内部设有导液板2,导液板2的上侧中间位置设有导液柱16,导液柱16的上侧通过对称分布的两组连杆15与进液壳体13连接,底罩壳17的上侧偏心位置设有两组微生物脱氮器10,用于对垃圾渗透液进行脱氮,底罩壳17靠近微生物脱氮器10的两侧均设有环形过滤筛板11。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环形防漏板3靠近上罩壳1的一侧设有环形密封垫4,环形密封垫4通过上罩壳1对应位置设有的环形密封槽18与上罩壳1配合连接。便于与地面安装连接,上罩壳1下侧设有等距对称分布的四组支撑杆5,支撑杆5的下部一端连接有对称分布的两组底板6,底板6的中间位置设有安装孔7。为了防止垃圾渗透液从环形过滤筛板11的上侧渗出,导液板2靠近环形过滤筛板11的一侧均设有环形嵌板12,与环形过滤筛板11配合卡接。为了对垃圾渗透液进行吸附处理,底罩壳17的下侧中间位置连接有出液管8,出液管8的内部中间位置均设有活性炭过滤器9。采用上述结构,首先通过底板6内部中间位置设有的安装孔7便于与地面安装连接进液管14将垃圾渗透液进入进液壳体13内,垃圾渗透液通过导液柱16和导液板2落在底罩壳17内,然后依次通过环形过滤筛板11和微生物脱氮器10对垃圾渗透液进行处理,并通过活性炭过滤器9对垃圾渗透液进行吸附处理,处理后的液体通过出液管8导出即可,环形密封垫4和环形密封槽18配合可以提高上罩壳1以及底罩壳17之间连接的密封性。本技术有益效果在于:通过环形嵌板12之间的微生物脱氮器10以及出液管8内部设有的活性炭过滤器9可以极大提高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效果,环形密封垫4和环形密封槽18配合可以提高整体密封性,能耗以及费用低,运行稳定。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垃圾渗滤液自养脱氮装置,包括上罩壳(1)和底罩壳(17),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罩壳(1)和底罩壳(17)之间通过内六角螺栓连接,所述底罩壳(17)靠近上罩壳(1)的外侧设有环形防漏板(3),所述上罩壳(1)的上侧中间位置设有进液壳体(13),所述进液壳体(13)的上侧连接有进液管(14)的一端,所述进液管(14)的另一端与外部供液设备连接,所述上罩壳(1)的内部设有导液板(2),所述导液板(2)的上侧中间位置设有导液柱(16),所述导液柱(16)的上侧通过对称分布的两组连杆(15)与进液壳体(13)连接,所述底罩壳(17)的上侧偏心位置设有两组微生物脱氮器(10),所述底罩壳(17)靠近微生物脱氮器(10)的两侧均设有环形过滤筛板(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垃圾渗滤液自养脱氮装置,包括上罩壳(1)和底罩壳(17),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罩壳(1)和底罩壳(17)之间通过内六角螺栓连接,所述底罩壳(17)靠近上罩壳(1)的外侧设有环形防漏板(3),所述上罩壳(1)的上侧中间位置设有进液壳体(13),所述进液壳体(13)的上侧连接有进液管(14)的一端,所述进液管(14)的另一端与外部供液设备连接,所述上罩壳(1)的内部设有导液板(2),所述导液板(2)的上侧中间位置设有导液柱(16),所述导液柱(16)的上侧通过对称分布的两组连杆(15)与进液壳体(13)连接,所述底罩壳(17)的上侧偏心位置设有两组微生物脱氮器(10),所述底罩壳(17)靠近微生物脱氮器(10)的两侧均设有环形过滤筛板(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垃圾渗滤液自养脱氮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肖静张楠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睿科生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