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廖淑辉专利>正文

嵌入式能量发生模块和无源通信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07628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2 10: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嵌入式能量发生模块和无源通信模块,其中所述嵌入式能量发生模块包括一线圈组件、一驱动磁组以及一底座,其中所述线圈组件包括一磁芯以及被缠绕于所述磁芯的一线圈,其中所述驱动磁组包括一永磁体和分别于所述永磁体的两磁极被磁吸固定的一上导磁板和一下导磁板,其中所述上导磁板和所述下导磁板之间形成有一磁隙,其中所述线圈组件被可拆卸地固定于所述底座,其中所述驱动磁组被可活动地设置,并使得所述磁芯伸入所述磁隙,以能够驱动所述驱动磁组而形成所述磁芯在所述磁隙于与所述上导磁板导磁相连的状态和与所述下导磁板导磁相连的状态之间的切换,进而在每次切换过程中于所述线圈产生一次脉冲电能。

Embedded Energy Generation Module and Passive Communication Modul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embedded energy generating module and a passive communication module. The embedded energy generating module includes a coil assembly, a drive magnetic group and a base. The coil assembly comprises a magnetic core and a coil wound around the magnetic core. The drive magnetic group comprises a permanent magnet and two magnetic poles of the permanent magnet are magnetically fixed. There is a magnetic gap between the upper magnetic guide plate and the lower magnetic guide plate. The coil assembly is detachably fixed to the base. The driving magnetic group is movably arranged and the magnetic core is extended into the magnetic gap to drive the driving magnetic group to form the magnetic core on the gap. The switch between the state connected with the magnetic conductivity of the magnetic conducting plate and the state connected with the magnetic conductivity of the lower magnetic conducting plate generates a pulse electric energy in the coil during each switching proc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嵌入式能量发生模块和无源通信模块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源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嵌入式能量发生模块和无源通信模块。
技术介绍
通信装置,尤其是无线通信领域的通信装置被广泛应用于生活和工作的各个场景,如用于遥控控制空调或电视等生活家电的遥控器,无线门铃和无线开关,以及汽车遥控钥匙等。目前的通信装置的电能供应主要依靠外部电源,如直接采用电池供电,但随着环保理念的深入人心和对小型化的便捷性追求,作为传统电能供应源的各类电池虽然仍为无线通信领域的现有通信装置的主要电能供应源,却由于小型化的尺寸限制而具有较小的容量,以至需要频繁更换且不环保,已经难以被目前的无线通信领域的各类通信产品所接受。因此,通过电磁感应原理在操作通信装置的过程中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而为该通信装置提供电能输出的能量供应方式成为目前无线通信领域的通信装置的创新趋势,并由于绿色环保而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然而即便电磁感应原理已经非常成熟并被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周知,其中根据电磁感应定律,利用电磁感应原理产生的脉冲电能的大小与磁场的强度、作用于线圈的磁场变化的速度、线圈的匝数等参数相关,但在将原理转换为实际产品的过程中,特别是小型的能量发生模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嵌入式能量发生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线圈组件,其中所述线圈组件包括一导磁杆,一磁芯以及一线圈,其中所述线圈被缠绕于所述磁芯,其中所述磁芯被设置为自所述导磁杆中部延伸并与所述导磁杆的两端部同向延伸;一驱动磁组,其中所述驱动磁组包括一永磁体,一上导磁板以及一下导磁板,并被设置有一磁体容腔和分别自所述磁体容腔一体向上和向下径向延伸的两导磁板容纳槽,其中所述永磁体被设置于所述磁体容腔,其中所述上导磁板和所述下导磁板分别于所述永磁体的两磁极被磁吸固定于两所述导磁板容纳槽,其中所述上导磁板和所述下导磁板之间形成有一磁隙;以及一底座,其中所述线圈组件被可拆卸地固定于所述底座,其中所述驱动磁组相对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嵌入式能量发生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线圈组件,其中所述线圈组件包括一导磁杆,一磁芯以及一线圈,其中所述线圈被缠绕于所述磁芯,其中所述磁芯被设置为自所述导磁杆中部延伸并与所述导磁杆的两端部同向延伸;一驱动磁组,其中所述驱动磁组包括一永磁体,一上导磁板以及一下导磁板,并被设置有一磁体容腔和分别自所述磁体容腔一体向上和向下径向延伸的两导磁板容纳槽,其中所述永磁体被设置于所述磁体容腔,其中所述上导磁板和所述下导磁板分别于所述永磁体的两磁极被磁吸固定于两所述导磁板容纳槽,其中所述上导磁板和所述下导磁板之间形成有一磁隙;以及一底座,其中所述线圈组件被可拆卸地固定于所述底座,其中所述驱动磁组相对于所述线圈组件被可活动地设置,并形成所述磁芯伸入所述磁隙的结构关系,以在向下和向上驱动所述驱动磁组时能够形成所述磁芯在所述磁隙于与所述上导磁板导磁相连的状态和与所述下导磁板导磁相连的状态之间的切换,进而在每次切换过程中于所述线圈产生一次脉冲电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入式能量发生模块,其中所述磁芯被设置为板状,其中被设置为板状的所述磁芯的两侧面分别对应所述导磁杆的两所述端部,以避免所述磁芯的具有较大面积的板面所对应的延伸空间被所述导磁杆限制。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嵌入式能量发生模块,其中所述驱动磁组进一步包括一驱动臂,其中所述驱动臂被可枢转地设置,其中所述磁体容腔被设置于所述驱动臂并于所述驱动臂一体向上和向下径向延伸形成两所述导磁板容纳槽,以通过上下往复枢转驱动所述驱动臂的方式向上和向下驱动所述驱动磁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嵌入式能量发生模块,其中被设置为板状的所述磁芯的厚度被设置于0.8mm-2.5mm之间,所述磁隙的高度,即所述上导磁板与所述下导磁板之间的距离被设置于1.1mm-4.1mm之间,使得所述磁芯于所述磁隙的运动行程能够被维持于0.3mm-1.6mm之间,进而维持所述驱动臂于适宜的枢转角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嵌入式能量发生模块,其中所述导磁杆被设置为长片状并于两端被同向弯折而形成与所述磁芯同向延伸的两所述端部,其中被设置为条状的所述导磁杆的厚度被设置于0.8mm-2.5mm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嵌入式能量发生模块,其中所述驱动臂被可枢转地设置于所述底座,并当往复枢转驱动所述驱动臂而形成所述磁芯与所述上导磁板或所述下导磁板导磁相连的状态时,两所述导磁板分别倾斜于所述磁芯。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嵌入式能量发生模块,其中所述磁芯被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导磁杆,以能够在所述线圈被缠绕于所述磁芯后,再通过将所述磁芯固定于所述导磁杆的方式组装所述线圈组件。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嵌入式能量发生模块,其中所述磁芯具有一连接端并于所述连接端被设置有一连接孔,其中所述导磁杆的中部被延伸有一连接部,其中所述连接部被设置有一固定孔,其中所述底座被设置有与所述固定孔和所述连接孔相对应的一螺孔,以在所述连接孔对齐所述固定孔并与所述螺孔对齐时,通过将一螺钉拧入所述螺孔的方式于所述导磁杆固定所述磁芯并于所述底座固定所述线圈组件。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嵌入式能量发生模块,其中所述导磁杆的两端部各延伸有两抵接侧端,即一上抵接侧端和一下抵接侧端,其中当所述磁芯与所述下导磁板导磁相连的状态时,所述导磁杆的两所述上抵接侧端分别与所述上导磁板相抵接,并当所述磁芯与所述上导磁板导磁相连的状态时,所述导磁杆的两所述下抵接侧端分别与所述下导磁板相抵接。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嵌入式能量发生模块,其中所述线圈组件包括一导磁盖,其中所述导磁盖于所述导磁杆的上侧被导磁连接于所述导磁杆的两所述端部。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嵌入式能量发生模块,其中所述导磁盖的厚度被设置于0.8mm-2.5mm之间。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嵌入式能量发生模块,其中所述导磁盖被设置为采用冲压成型工艺于所述导磁杆的上侧一体成型于所述导磁杆的两所述端部之间而与所述导磁杆的两所述端部导磁相连。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嵌入式能量发生模块,其中所述导磁盖于所述磁芯的延伸方向同向延伸有一抵接部,其中当所述磁芯与所述下导磁板导磁相连时,所述抵接部与所述上导磁板相靠近并维持大于0.05mm的间隙。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嵌入式能量发生模块,其中所述导磁盖于所述磁芯的延伸方向同向延伸有一抵接部,其中当所述磁芯与所述下导磁板导磁相连时,所述抵接部与所述上导磁板相抵接。15.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嵌入式能量发生模块,其中所述线圈组件包括两导磁盖,其中两所述导磁盖分别于所述导磁杆的上下两侧被可拆卸地导磁连接于所述导磁杆的两所述端部。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嵌入式能量发生模块,其中两所述导磁盖的厚度分别被设置于0.8mm-2.5mm之间。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嵌入式能量发生模块,其中两所述导磁盖分别于所述磁芯的延伸方向同向延伸有一抵接部,其中当所述磁芯与所述下导磁板导磁相连时,于所述导磁杆的上侧被设置的所述导磁盖的所述抵接部与所述上导磁板相互靠近并维持大于0.05mm的间隙,并当所述磁芯与所述上导磁板导磁相连时,于所述导磁杆的下侧被设置的所述导磁盖的所述抵接部与所述下导磁板相互靠近并维持大于0.05mm的间隙。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嵌入式能量发生模块,其中所述线圈组件进一步包括一支撑盖,其中所述支撑盖在所述磁芯的延伸方向被设置于所述导磁杆的两所述端部之间,并被所述磁芯穿过,以在所述磁芯的延伸方向于所述导磁杆的两所述端部之间屏蔽保护所述线圈。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嵌入式能量发生模块,其中所述底座被设置有多个卡钩,其中所述导磁杆被所述卡钩卡嵌于所述底座,以形成所述线圈组件于所述底座被可拆卸地设置的结构关系。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嵌入式能量发生模块,其中所述驱动臂被可枢转地设置于所述导磁杆,并当往复枢转驱动所述驱动臂而形成所述磁芯与所述上导磁板或所述下导磁板导磁相连的状态时,两所述导磁板分别倾斜于所述磁芯。21.根据权利要求3-20中任一所述的嵌入式能量发生模块,其中所述驱动臂被设置有一弹性加速器,其中所述弹性加速器被设置为采用弹性材料制备,以在所述磁芯与所述上导磁板或所述下导磁板导磁相连的状态下,当驱动所述弹性加速器时,所述弹性加速器能够以弹性变形的方式储蓄势能,并随着所述弹性加速器的弹性变形量的增大而储蓄有一定的势能时,所述磁芯与所述上导磁板或所述下导磁板之间的固定大小的磁性吸引力不足以维持所述驱动臂不动,则所述弹性加速器得以释放所储蓄的势能而瞬间驱动所述驱动臂。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嵌入式能量发生模块,进一步包括一复位件,其中所述复位件被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底座并与所述驱动磁组相抵接,以向上弹性维持所述驱动磁组于所述下导磁板与所述磁芯导磁相连的状态。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嵌入式能量发生模块,其中所述复位件被设置为一扭簧,其中所述扭簧具有一弹性活动段,一弹性固定段以及一枢转固定孔,其中所述底座被设置有与所述枢转固定孔相对应的枢转固定轴,其中所述枢转固定轴被嵌于所述枢转固定孔,其中所述扭簧的所述弹性固定段与所述底座相抵接,其中所述扭簧的弹性活动段被维持于所述弹性加速器之下,从而当向下施加外力驱动所述弹性加速器而将所述驱动磁组切换至所述上导磁板与所述磁芯导磁相连的状态的过程中,所述弹性活动段能够被向下驱动而储蓄势能,进而在将所述驱动磁组切换至所述上导磁板与所述磁芯导磁相连的状态并解除对所述弹性加速器的外力驱动后,所述弹性加速器能够在所述扭簧的弹性作用下被反向向上驱动而使得所述驱动磁组被回复至所述下导磁板与所述磁芯导磁相连的状态。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嵌入式能量发生模块,其中所述底座进一步延伸有至少一限位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淑辉
申请(专利权)人:廖淑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