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30491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2 09: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其能够防止薄膜晶体管中的阈值电压的变化。在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中,叠在驱动发光元件的像素驱动电路上的上遮光层与阳极电极设置在相同的平面上,并且设置堤部以覆盖上遮光层的侧面,从而可以阻挡到有源层的侧面和上表面的光输入。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Devic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n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splay device, which can prevent the change of threshold voltage in thin film transistors. In the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splay device according to the present invention, the upper shading layer superimposed on the pixel driving circuit of the driving light-emitting element is arranged on the same plane as the anode electrode, and a dike is arranged to cover the side of the shading layer, so that light input to the side and upper surface of the active layer can be block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本申请要求于2017年11月30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号10-2017-0163237的权益,其如本文完全阐述的一样通过引用并入本文中。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有机发光显示装置,更具体地涉及能够防止薄膜晶体管的阈值电压变化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将多种信息实现为图像的图像显示装置是信息通信社会的核心技术,并且已经发展成为更薄、更轻且更便携的高性能设备。通过控制从有机发光层发出的光的量来显示图像的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装置作为能够降低重量和体积的平板显示器受到关注,而重量和体积是阴极射线管(CRT)的缺点。这种OLED显示装置是具有低功耗、高响应速度、高发光效率、高亮度和宽视角的自发光显示装置。这种OLED显示装置通过以矩阵形式布置的复数个子像素来显示图像。在此,每个子像素包括发光元件和用于独立地驱动发光元件的像素驱动电路。包含在像素驱动电路中的复数个晶体管的阈值在晶体管暴露于外部光时沿负方向变化。由于这种阈值电压变化,与暴露于外部光的晶体管连接的子像素的亮度变得高于与未暴露于外部光的晶体管连接的子像素的亮度,导致不均匀图像显示。
技术实现思路
用于解决上述问题的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能够防止薄膜晶体管的阈值电压变化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为了实现该目的,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中,叠置在驱动发光元件的像素驱动电路上的上遮光层与阳极电极设置在相同的平面上,并且设置堤部以覆盖上遮光层的侧面。根据本专利技术,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包括与阳极电极设置在相同的平面上且叠置在像素驱动电路上的上遮光层。上遮光层吸收或反射从外部输入的光,或者是从发光元件产生的光,因此能够阻挡输入到有源层的侧面和/或上表面的光。因此,本专利技术能够防止晶体管中由光引起的阈值电压变化,从而改善由阈值电压变化造成的图像显示的不均匀性。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方案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平面图。图2是更加详细地示出图1所示的每个子像素的发光区域和驱动电路区域的平面图(或称俯视图)。图3是示出图1所示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每个子像素的截面图。图4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个实施方案的图3所示的上遮光层的截面图。图5是用于描述未设置上遮光层的比较例和设置上遮光层的实施方案中的输入到有源层的光的量的图。图6A和图6B是描述比较例和实施方案中的薄膜晶体管中的阈值电压变化的图。图7A至图7E是用于描述制造图3所示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方法的截面图。图8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案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将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图1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案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平面图。图1所示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包括有源区域AA和焊盘区域PA。在焊盘区域PA中形成复数个焊盘,通过所述复数个焊盘将驱动信号提供至布置在有源区域AA中的扫描线SL、数据线DL、高电压(VDD)供给线和低电压(VSS)供给线。有源区域AA通过包括发光元件130的单元像素显示图像。单元像素由红色(R)子像素、绿色(G)子像素和蓝色(B)子像素组成,或者由红色(R)子像素、绿色(G)子像素、蓝色(B)子像素和白色(W)子像素组成。每个子像素包括发光元件130和用于独立地驱动发光元件130的像素驱动电路。在此,如图2所示,发光元件设置在每个子像素的发光区域中,并且像素驱动电路设置在每个子像素的驱动电路区域中。像素驱动电路包括开关晶体管TS、驱动晶体管TD和存储电容器Cst。开关晶体管TS在扫描脉冲信号被施加至扫描线SL时导通,以将提供给数据线的数据信号提供给存储电容器Cst和驱动晶体管TD的栅电极。响应于提供给驱动晶体管TD的栅电极的数据信号,驱动晶体管TD通过控制从高电压(VDD)供给线提供给发光元件130的电流I来调节从发光元件130发射的光的量。此外,即使在开关晶体管Ts截止时,驱动晶体管TD也根据在存储电容器Cst中充载的电压提供恒定电流I,直到提供下一帧的数据信号使得发光元件130保持发光。为此,如图3所示,驱动晶体管TD包括栅电极106、源电极108、漏电极110和有源层104。栅电极106形成在与栅电极106的图案相同的栅极绝缘图案112上。栅电极106叠置在有源层104的沟道区域上,栅极绝缘图案112置于栅电极106与有源层104之间。栅电极106可以为由Mo、Al、Cr、Au、Ti、Ni、Nd和Cu中的任一种或由其合金形成的单层或多层,但是本专利技术并不仅限于此。例如,栅电极106以Cu/MoTi结构形成。源电极108连接至通过穿过层间绝缘层116的源极接触孔124S露出的有源层104。漏电极110连接至通过穿过层间绝缘层116的漏极接触孔124D而露出的有源层104。此外,漏电极110通过形成为穿透钝化层118和平坦化层128的像素接触孔120而露出以连接至阳极电极132。例如,源电极108和漏电极110可以是由Mo、Al、Cr、Au、Ti、Ni、Nd和Cu中的任一种或由其合金形成的单层或多层,但是本专利技术并不仅限于此。其上叠置有栅电极106并且在栅电极106与有源层104之间形成有栅极绝缘图案112的有源层104包括形成在源电极108与漏电极110之间的沟道区域。有源层104使用非晶半导体材料、多晶半导体材料和氧化物半导体材料中的至少之一形成在缓冲层114上。缓冲层114由硅氧化物或硅氮化物以单层或多层结构形成在由玻璃或塑性树脂诸如聚酰亚胺(PI)形成的基板101上。缓冲层114用于通过防止基板101中产生的水分或杂质扩散或者控制结晶期间的传热速率来促进有源层104的结晶。存储电容器Cst通过将存储上电极154叠置在存储下电极152上且在存储上电极154和存储下电极152之间形成有层间绝缘层116来形成。存储下电极152由与栅电极106相同的材料形成并与其上形成栅电极106的平面在相同平面上;存储上电极154由与漏电极110相同的材料形成并与其上形成漏电极110的平面在相同平面上。存储下电极152连接至开关晶体管TS和驱动晶体管TD中的一者的漏电极110;存储上电极154连接至开关晶体管TS和驱动晶体管TD中的另一者的漏电极110。即使当开关晶体管TS因在存储电容器Cst中充载的电压而截止,驱动晶体管TD也提供恒定电流,直到提供下一帧的数据信号从而使得发光元件130保持发光。发光元件130包括连接至驱动晶体管TD的漏电极110的阳极电极132、形成在阳极电极132上的至少一个有机层134、和形成有机层134上以连接至低电压(VSS)供给线的阴极电极136。在此,低电压(VSS)供给线用于提供低于高电压VDD的低电压VSS。当用于底部发光型有机发光显示装置时阳极电极132由透明导电层如铟锡氧化物(ITO)或铟锌氧化物(IZO)形成。阳极电极132的上表面通过堤部138露出以提供(或限定出)发光区域。也就是说,堤部138被形成为沿着阳极电极132的边缘覆盖阳极电极132的边缘,而不覆盖发光区域。此外,堤部138被形成为覆盖驱动电路区域CA,因此覆盖形成在驱动电路区域CA中的上遮光层122的表面和侧面。堤部138能够防止上遮光层122的侧面接触有机层134。有机层134通过顺序地或者按照相反的顺序形成空穴传输层、发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包括:设置在基板上的复数个发光元件;复数个像素驱动电路,所述复数个像素驱动电路中的每个像素驱动电路分别连接至每个发光元件;上遮光层,所述上遮光层置于所述像素驱动电路上方;以及堤部,所述堤部提供其中布置有所述发光元件的发光区域并且设置成覆盖所述上遮光层的侧面。

【技术特征摘要】
2017.11.30 KR 10-2017-01632371.一种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包括:设置在基板上的复数个发光元件;复数个像素驱动电路,所述复数个像素驱动电路中的每个像素驱动电路分别连接至每个发光元件;上遮光层,所述上遮光层置于所述像素驱动电路上方;以及堤部,所述堤部提供其中布置有所述发光元件的发光区域并且设置成覆盖所述上遮光层的侧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还包括:在所述上遮光层下方的透明导电层,所述透明导电层由与阳极电极相同的材料形成,并与所述阳极电极设置在相同的平面上,其中所述上遮光层由设置在所述透明导电层上的不透明导电层形成以与所述透明导电层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其中所述透明导电层相对于所述阳极电极隔离。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其中每个像素驱动电路包括连接至每个发光元件的驱动晶体管,所述上遮光层不叠置在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漏电极上。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其中所述透明导电层电连接至所述阳极电极。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其中每个像素驱动电路包括连接至每个发光元件的驱动晶体管,并且所述上遮光层叠置在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漏电极上。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其中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所述漏电极经由像素接触孔连接至所述阳极,以及其中所述上遮光层延伸至所述像素接触孔。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其中具有设置有每个发光元件的发光区域的每个子像素还包括透射区域,由透明材料形成的薄膜设置在所述堤部和所述基板之间的对应于所述透射区域的区域处。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其中每个像素驱动电路包括连接至驱动晶体管的存储电容器,以及其中所述上遮光层还叠置在所述存储电容器上。10.一种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其包括:基板,所述基板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仁泳朴钟臣李东润
申请(专利权)人: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