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生态型地区的地质资源评价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301491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2 08: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基于生态型地区的地质资源评价方法,包括:收集目标区域的历史地质数据;将收集到的历史地质数据进行筛选,以确定地质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地质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工程建筑类和环境地质类的评价指标;工程建筑类指标包括构造稳定性、崩滑流;环境地质类指标包括:地面塌陷发育程度、土壤质量背景、盐渍化敏感性、沙漠化发育程度、自然保护区级别;针对上述评价指标进行地质环境本底评价、地质环境状态评价、承载潜力评价。

An Evaluation Method of Geological Resources Based on Ecotype Area

The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puts forward a method for evaluating geological resources based on ecological region, which includes: collecting historical geological data of the target area; screening the collected historical geological data to determine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carrying capacity of geological environment; evaluating index system of carrying capacity of geological environment includes evaluation indexes of engineering buildings and environmental geology; and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Architectural indicators include tectonic stability and landslide flow; environmental geological indicators include: development degree of ground subsidence, soil quality background, salinization sensitivity, desertification development degree, nature reserve level; according to the above evaluation indicators, geological environment background evaluation, geological environment status evaluation, bearing potential evaluation are carried ou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生态型地区的地质资源评价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数据处理
,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生态型地区的地质资源评价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领域都开始使用数据分析和数据处理技术。在使用海量数据的很多领域,都对数据进行处理以使计算机可以根据处理这些数据。中国是一个土地资源分布不均的国家,各个地区的土地资源和人口的形式都截然不同,因此很难利用统一的土地资源数据来套用到每一个区域。对于各个地区能够承载的最大人口数、最大经济总量,是保持一个地区生态不遭受毁灭性打击的关键数据。而一个地区当前的人口、经济是否恰当,则需要对地质资源环境现状进行准确的评估。但是现有技术中缺乏利用大数据进行分析来实现地质资源环境现状评价的方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当前的大数据分析领域无法对地质资源环境现状进行评价的技术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基于生态型地区的地质资源评价方法,能够通过大数据分析的方式更为准确的对地质资源环境现状进行评价,以使数据处理和分析的结果更为精准。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生态型地区的地质资源评价方法,利用如下方法建立地质环境评价体系:收集目标区域的历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生态型地区的地质资源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如下方法建立地质环境评价体系:收集目标区域的历史地质数据,其中该历史地质数据包括以下的至少一项:崩塌滑坡泥石流分布与发育程度评价数据,灾害点灾情数据,活动断裂、地质构造带、地震烈度空间分布数据,地面塌陷分布与发育程度评价数据,土壤质量现状及历史调查、监测、评价数据,沙漠戈壁、荒漠化、盐渍化数据资料,社会经济现状、发展规划及其对地质环境的需求资料;将收集到的历史地质数据进行筛选,以确定地质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其中,地质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工程建筑类和环境地质类的评价指标;其中工程建筑类指标包括构造稳定性、崩滑流;其中环境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生态型地区的地质资源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如下方法建立地质环境评价体系:收集目标区域的历史地质数据,其中该历史地质数据包括以下的至少一项:崩塌滑坡泥石流分布与发育程度评价数据,灾害点灾情数据,活动断裂、地质构造带、地震烈度空间分布数据,地面塌陷分布与发育程度评价数据,土壤质量现状及历史调查、监测、评价数据,沙漠戈壁、荒漠化、盐渍化数据资料,社会经济现状、发展规划及其对地质环境的需求资料;将收集到的历史地质数据进行筛选,以确定地质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其中,地质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工程建筑类和环境地质类的评价指标;其中工程建筑类指标包括构造稳定性、崩滑流;其中环境地质类指标包括:地面塌陷发育程度、土壤质量背景、盐渍化敏感性、沙漠化发育程度、自然保护区级别;针对上述评价指标进行地质环境本底评价、地质环境状态评价、承载潜力评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生态型地区的地质资源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建立地质环境评价体系具体包括:步骤11、收集目标区域的历史地质数据,其中该历史地质数据包括以下的至少一项:崩塌滑坡泥石流分布与发育程度评价数据,灾害点灾情数据,活动断裂、地质构造带、地震烈度空间分布数据,地面塌陷分布与发育程度评价数据,土壤质量现状及历史调查、监测、评价数据,沙漠戈壁、荒漠化、盐渍化数据资料,社会经济现状、发展规划及其对地质环境的需求资料;步骤12、确定地质环境的评价因子,该评价因子包括工程建筑类和环境地质类的评价指标;其中工程建筑类指标包括构造稳定性、崩滑流;其中环境地质类指标包括:地面塌陷发育程度、土壤质量背景、盐渍化敏感性、沙漠化发育程度、自然保护区级别;构造稳定性的本底评价为断裂活动带、地震强度,状态评价无,分级标准为地质构造分布;崩滑流的本底评价为崩滑流发育程度,状态评价无,分级标准为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技术指南;土地塌陷的本底评价为地面塌陷发育程度,状态评价为地面塌陷风险区,分级标准为全国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土壤质量的本底评价为土壤质量背景,状态评价为土壤质量等级,分级标准为全国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盐渍化的本底评价为盐渍化敏感性,状态评价为盐渍化程度,分级标准为文献调研;沙漠化的本底评价为沙漠化发育程度,状态评价为自然保护区级别,分级标准为自然保护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生态型地区的地质资源评价方法及,其特征在于,地质环境本底评价步骤具体包括:步骤A、确定构造稳定性,包括断裂活动带和地震强度;崩滑流发育程度根据崩塌体的移动形式和速度划分,可以包括:散落型崩塌:在节理或断层发育的陡坡,或是软硬岩层相间的陡坡,或是由松散沉积物组成的陡坡,常形成散落型崩塌;滑动型崩塌:沿某一滑动面发生崩塌,有时崩塌体积保持了整体形态,和滑坡很相似,但垂直移动距离往往大于水平移动距离;流动型崩塌:松散岩屑、砂、粘土,受水浸湿后产生流动崩塌;蠕动型滑坡,通过仪器观测发现的滑坡;慢速滑坡:每天滑动数厘米至数十厘米;中速滑坡:每小时滑动数十厘米至数米的滑坡;高速滑坡:每秒滑动数米至数十米的滑坡;利用以上参数确定绘制目标区域的崩滑流发育程度;步骤B、确定地面塌陷发育程度:结合地质调查报告资料,通过塌陷区面积与塌陷发育区面积之比作为塌陷强度系数:K=C/I;其中,K—发育区塌陷强度系数,C—塌陷区面积,I—塌陷发育区面积;根据塌陷强度系数将面塌陷发育程度划分为:塌陷强度系数大于10000m2/km2的高度发育区;塌陷强度系数1000~1000m2/km2的中度发育区;塌陷强度系数小于m2/km2的低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国强阿膺兰方青青王伟王红旗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