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肢骨折复位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01401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2 08: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由第一钳柄、第二钳柄及铆钉构成的上肢骨折复位钳,条形第一钳柄的尾部为向一侧偏斜且封闭的圈形手环,钳柄延伸出的中部为一段具有一定宽度的内凹平面,内凹平面中心设有垂直通孔,内凹平面外侧延伸出的钳柄头部为折弯成直角的尖形钳头,尖形钳头方向与圈形手环偏斜方向相同且平行,尖形钳头下面的钳柄上横向间隔固定夹头夹持柱,夹头夹持柱与尖形钳头长度平齐且平行,条形第二钳柄与第一钳柄结构相同;将第一钳柄与第二钳柄的内凹平面相互扣合,通过铆钉铰接为整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夹持骨块稳固,复位操控简便,缩短了骨折复位时间,适于推广应用。

An upper limb fracture reduction forcep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upper limb fracture reduction forceps consisting of a first forceps handle, a second forceps handle and rivets. The tail of a strip-shaped first forceps handle is a circular hand ring inclined to one side and closed. The middle part of the forceps extends is an inner concave plane with a certain width, the center of the inner concave plane is provided with a vertical through hole, and the head of the forceps extends out of the inner concave plane is a point bent into a right angle. The clamp head has the same and parallel direction as the oblique direction of the ring. The clamp holder is fixed at a transverse interval on the clamp handle under the pointed clamp head. The length of the clamp holder and the pointed clamp is parallel and even. The structure of the strip second clamp holder is the same as that of the first clamp holder. The first clamp hold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concave plane of the second clamp holder, and is hinged as a whole through rivets.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firm clamping bone block, simple reduction and manipulation, shortened reduction time of fracture, and is suitable for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上肢骨折复位钳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说来是涉及到一种上肢骨折复位钳。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在骨科的骨折复位临床手术中,复位用钳是比不可少的手术器械。目前在上肢骨折复位临床手术中还没有用于复位的专用钳,在现阶段上肢骨折常用血管钳或布巾钳进行复位,其夹持与复位骨折并不方便,有时需多把血管钳或布巾钳夹持骨折复位,造成复位骨折繁琐,延长骨折复位时间。研发一种结构简单、夹持稳固、复位操作简便、缩短骨折复位时间的上肢骨折复位钳,是本
需要完成的任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夹持稳固、复位操作简便、缩短骨折复位时间的上肢骨折复位钳。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上肢骨折复位钳,由第一钳柄、第二钳柄及铆钉构成,其特点是:条形第一钳柄的尾部为向一侧偏斜且封闭的圈形手环,钳柄延伸出的中部为一段具有一定宽度的内凹平面,内凹平面中心设有垂直通孔,内凹平面外侧延伸出的钳柄头部为折弯成直角的尖形钳头,尖形钳头方向与圈形手环偏斜方向相同且平行,尖形钳头下面的钳柄上横向间隔固定夹头夹持柱,夹头夹持柱与尖形钳头长度平齐且平行,条形第二钳柄与第一钳柄结构相同;将第一钳柄与第二钳柄的内凹平面相互扣合,通过铆钉铰接为整体,构成一种上肢骨折复位钳。本技术通过操控圈形手环,使得第一钳柄与第二钳柄围绕铰接的铆钉相互转动,实现两个双尖钳头的张开及闭合。双尖钳头所具有的间距,以及双尖钳头的相互咬合、使得夹持骨块稳固,复位操控简便,缩短了骨折复位时间,达到了专利技术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述本技术,从图1可看出本技术的结构,一种上肢骨折复位钳,由第一钳柄1、第二钳柄2及铆钉3构成,其特点是:条形第一钳柄1的尾部为向一侧偏斜且封闭的圈形手环,钳柄1延伸出的中部为一段具有一定宽度的内凹平面,内凹平面中心设有垂直通孔,内凹平面外侧延伸出的钳柄头部为折弯成直角的尖形钳头5,尖形钳头5的方向与圈形手环偏斜方向相同且平行,尖形钳头5下面的钳柄1上横向间隔固定夹头夹持柱4,夹头夹持柱4与尖形钳头5长度平齐且平行,条形第二钳柄2与第一钳柄1结构相同;将第一钳柄1与第二钳柄2的内凹平面相互扣合,通过铆钉3铰接为整体,构成一种上肢骨折复位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上肢骨折复位钳,由第一钳柄(1)、第二钳柄(2)及铆钉(3)构成,其特征在于:条形第一钳柄(1)的尾部为向一侧偏斜且封闭的圈形手环,钳柄(1)延伸出的中部为一段具有一定宽度的内凹平面,内凹平面中心设有垂直通孔,内凹平面外侧延伸出的钳柄头部为折弯成直角的尖形钳头(5),尖形钳头(5)的方向与圈形手环偏斜方向相同且平行,尖形钳头(5)下面的钳柄(1)上横向间隔固定夹头夹持柱(4),夹头夹持柱(4)与尖形钳头(5)长度平齐且平行,条形第二钳柄(2)与第一钳柄(1)结构相同;将第一钳柄(1)与第二钳柄(2)的内凹平面相互扣合,通过铆钉(3)铰接为整体,构成一种上肢骨折复位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肢骨折复位钳,由第一钳柄(1)、第二钳柄(2)及铆钉(3)构成,其特征在于:条形第一钳柄(1)的尾部为向一侧偏斜且封闭的圈形手环,钳柄(1)延伸出的中部为一段具有一定宽度的内凹平面,内凹平面中心设有垂直通孔,内凹平面外侧延伸出的钳柄头部为折弯成直角的尖形钳头(5),尖形钳头(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绍良鲁谊吴新宝田伟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积水潭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