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晓红专利>正文

筷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0022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2 08: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筷子,筷子包括筷体,其中,筷体具有夹持部和持握部,夹持部具有连接端和夹持端,沿筷体的轴向,连接端朝向夹持端收缩,夹持端的周壁上设置有多个凹槽,在夹持部平放在支撑面上时,夹持端与支撑面之间形成间隙,持握部呈棱台状设置,持握部的底部与连接端连接,且持握部的重量大于夹持部的重量。该筷子具有结构简单,可防止汤水回流,且保证放置于桌上时前端夹持部能脱离与桌面接触的优点。

chopsticks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chopstick, which comprises a chopstick body, in which the chopstick body has a clamping part and a holding part. The clamping part has a connecting end and a clamping end. Along the axis of the chopstick body, the connecting end shrinks towards the clamping end. A plurality of grooves are arranged on the periphery wall of the clamping end. When the clamping part is flat on the supporting surface, a gap is formed between the clamping end and the supporting surface, and the holding part is arranged as an edge platform. The bottom of the grip part is connected with the connecting end, and the weight of the grip part is larger than that of the grip part. The chopsticks have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preventing soup from flowing back, and guaranteeing that the front clamping part can be separated from the desktop when placed on the ta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筷子
本技术涉及餐具
,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筷子。
技术介绍
筷子是中餐中最为常用的饮食工具,传统的筷子通常呈笔直设置,导致当筷子被放置于桌上时,筷子前端用来夹菜的部分会直接贴合于桌面,使其使用受到污染。而为了避免上述问题,目前一些饭店或酒店会提供筷架,使顾客可以将筷子放置于筷架上,避免筷子前端与桌面进行接触,防止筷子前端被污染,保证顾客的饮食健康。然而,筷架虽然能够避免筷子前端与桌面发生接触,但是却需要顾客刻意将筷子放置于筷架上才可以,并且,现有的筷架容易被碰到,导致筷子从筷架上脱落后与桌面接触,使得筷子被污染,且筷架的使用也存在诸多不便。另外,一般的家庭或小型饭店又很少使用筷架,使得筷子同样存在卫生问题,也从侧面增加一次性筷子的使用数量和使用频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防止汤水回流,且保证放置于桌上时前端夹持部能脱离与桌面接触的筷子。为了实现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筷子,筷子包括筷体,其中,筷体具有夹持部和持握部,夹持部具有连接端和夹持端,沿筷体的轴向,连接端朝向夹持端收缩,夹持端的周壁上设置有多个凹槽,在夹持部平放在支撑面上时,夹持端与支撑面之间形成间隙,持握部呈棱台状设置,持握部的底部与连接端连接,且持握部的重量大于夹持部的重量。由上可见,棱台状设置的持握部具有多个安放平面,使得当筷子被随意放置于桌上时,多个安放平面中的任意一个安放平面能均能与桌面接触,避免筷子在桌面上滚动,而将持握部的重量大于夹持部的重量,并配合夹持部的结构设计,使得当筷子被放置于桌面上时,夹持部能够脱离与桌面的接触,保证筷子夹持部的使用卫生。此外,夹持部上的凹槽能够对残留在夹持部的夹持端上的汤水起到吸附作用,避免汤水沿夹持部流向持握部和桌面,从而防止汤水污染持握部。一个优选地方案是,持握部与夹持部一体成型。进一步的方案是,持握部与夹持部的制作材料相同,且夹持部呈中空设置。由上可见,一体成型的成型方式以及采用相同的制作材料能够简化持握部和夹持部的连接,并保证持握部和夹持部连接的稳固性。另一个优选的方案是,持握部与夹持部粘接固定。由上可见,当持握部和夹持部的制作材料不同或筷体的一体成型的制作工艺复杂、难操作时,可将持握部和夹持部进行分体式设计,并通过粘接剂对持握部和夹持部进行连接,从而简化筷体的制作工艺和/或使筷体可以通过不同材质实现持握部和夹持部的不同重量配比。另一个优选的方案是,持握部设置有榫槽,夹持部设置有榫头,持握部与夹持部榫接。由上可见,当持握部和夹持部的制作材料不同或筷体的一体成型的制作工艺复杂、难操作时,可将持握部和夹持部进行分体式设计,并通过榫接的形式对持握部和夹持部进行连接,从而简化筷体的制作工艺和/或使筷子可以通过不同材质实现持握部和夹持部的不同重量配比。进一步的方案是,持握部的密度大于夹持部的密度。由上可见,持握部和夹持部可以通过采用不同的材质来实现不同的重量配比。进一步的方案是,持握部设置有空腔,空腔的敞口处设置有盖体,筷体还包括配重块,配重块设置在空腔内。由上可见,对持握部和夹持部的重量配比还可以通过向持握部内设置不同重量的配重块来实现。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夹持部呈棱台状设置;或夹持部呈圆台状设置。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持握部、夹持部均呈四棱台设置。更进一步的方案是,筷子还包括连接套,连接套呈U型设置,连接套的一端与一根筷体的持握部可拆卸地连接。由上可见,连接套与筷体连接能够使得筷子起到餐夹的作用,便于部分不会使用筷子的人群或对筷子的使用不熟练的人群也能够使用筷子夹取食物。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筷子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筷子第一实施例的另一视角下的结构图。图3是本技术筷子第二实施例的结构图。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筷子第一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筷子包括筷体1,筷体1具有夹持部11和持握部12。其中,夹持部11具有连接端111和夹持端112,且沿筷体1的轴向,连接端111朝向夹持端112收缩,使得夹持部11呈锥形状设置,此外,夹持端112上设置有多个凹槽1121。优选地,夹持部11呈棱台状设置或圆台状设置。持握部12呈棱台状设置,使得持握部12具有多个安放平面,使当筷子被随意放置于桌上时,多个安放平面中的任意一个安放平面均能与桌面H接触,避免筷子在桌子上滚动。此外,持握部12的底部与夹持部11的连接端111连接,即棱台状的持握部12的底部与夹持部11的连接端111连接,且持握部12的重量大于夹持部11的重量。可见,将持握部12的重量设置成大于夹持部11的重量,并配合夹持部11呈锥形状设置的结构,使得当夹持部12平放在支撑面上时,夹持端111与支撑面之间形成间隙,即当筷子被放置于桌面上时,夹持部11能够脱离与桌面H的接触,进而保证筷子夹持部11的使用卫生。此外,夹持部11上的凹槽1121还能够对残留在夹持部11的夹持端111上的汤水起到吸附作用,进而避免汤水沿夹持部11流向持握部12,从而防止汤水污染持握部12。其中,持握部12可与夹持部11一体成型,使得通过一体成型的成型方式来简化夹持部11和持握部12的连接结构,并保证夹持部11和持握部12的连接的稳固性。而当夹持部11与持握部12一体成型时,夹持部11和持握部12可采用相同的制作材料进行制作,且成型时将夹持部11进行处理,使得夹持部11呈中空设置,进而保证持握部12的重量大于夹持部11的重量。另一个优选的方案是,夹持部11与持握部12通过胶材进行粘接固定,进而实现夹持部11和持握部12之间的固定连接。当夹持部11和持握部12采用相同的材料时,需要通过保证持握部12的体积大于夹持部11的体积来保证持握部12的重量大于持握部11的重量。当然,也可采用不同的材料对夹持部11和持握部12进行制作,此时,制作夹持部11的材料的密度优选小于制作持握部12的材料的密度,使得当夹持部11的体积等于持握部12的体积、甚至夹持部11的体积大于持握部12的体积时,依然可以保证持握部12的重量大于夹持部11的重量。可见,当夹持部11和持握部12的制作材料不同或筷体1的一体成型的制作工艺复杂、难操作时,可将持握部11和夹持部12进行分体式设计,并通过胶材等粘接剂对夹持部11和持握部12进行固定连接,从而简化筷体1的制作工艺和/或使筷体1可以通过不同材质来实现夹持部11和持握部12的不同重量配比。再一个优选的方案是,夹持部11和持握部12通过榫接进行固定连接,即在持握部12上设置榫槽,在夹持部11上设置榫头,而后对持握部12和夹持部11进行榫接,使夹持部11和持握部12实现固定连接。当然,也可以在持握部12上设置榫头,在夹持部11上设置榫槽。同理地,当夹持部11和持握部12采用相同的材料时,需要通过保证持握部12的体积大于夹持部11的体积来保证持握部12的重量大于持握部11的重量。当采用不同的材料对夹持部11和持握部12进行制作时,制作夹持部11的材料的密度优选小于制作持握部12的材料的密度,使得当夹持部11的体积等于持握部12的体积、甚至夹持部11的体积大于持握部12的体积时,依然可以保证持握部12的重量大于夹持部11的重量。采用榫接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筷子,所述筷子包括筷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筷体具有:夹持部,所述夹持部具有连接端和夹持端,沿所述筷体的轴向,所述连接端朝向所述夹持端收缩,所述夹持端的周壁上设置有多个凹槽,在所述夹持部平放在支撑面上时,所述夹持端与所述支撑面之间形成间隙;持握部,所述持握部呈棱台状设置,所述持握部的底部与所述连接端连接,且所述持握部的重量大于所述夹持部的重量。

【技术特征摘要】
1.筷子,所述筷子包括筷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筷体具有:夹持部,所述夹持部具有连接端和夹持端,沿所述筷体的轴向,所述连接端朝向所述夹持端收缩,所述夹持端的周壁上设置有多个凹槽,在所述夹持部平放在支撑面上时,所述夹持端与所述支撑面之间形成间隙;持握部,所述持握部呈棱台状设置,所述持握部的底部与所述连接端连接,且所述持握部的重量大于所述夹持部的重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筷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持握部与所述夹持部一体成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筷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持握部与所述夹持部的制作材料相同,且所述夹持部呈中空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筷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持握部与所述夹持部粘接固定。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筷子,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晓红
申请(专利权)人:黄晓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