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山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宽带消色差全介质平面透镜的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29731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2 06: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宽带消色差全介质平面透镜的制作方法,包括:推导等效折射率分布公式并求频率的偏导数;选择透镜材料;计算每种柱状结构单元所对应的宽带光谱响应;计算出每种柱状结构单元对应的等效折射率;确定消色差平面透镜半径R、透镜焦距f,对介质衬底上半径为R的区域进行周期性取样,得到多个取样点;计算每个取样点等效折射率,得到每一取样点对应的柱状结构单元;在介质衬底上排列出相同厚度的不同柱状介质结构,完成透镜的制作。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宽带消色差全介质平面透镜的制作方法,制作出连续带宽范围内消色差的带宽消色差全介质平面透镜,该透镜通过等效折射率方面和全介质材料实现将带宽范围内的光聚焦到近似同一焦平面的技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宽带消色差全介质平面透镜的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纳光学及光学成像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宽带消色差全介质平面透镜的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超表面(Metasurface)是一种由特定几何形状的亚波长结构单元、按照一定规则组合而成的二维纳米阵列,其光学厚度仅在百纳米量级,是一种光学人工复合材料。超表面能够实现纳米尺度下的精准光场调控,包括调控波长、振幅、相位、偏振等光学自由度,在平面光子学、纳米光子学、近场光学、自旋光学等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随着超表面不断受到关注,各种基于光学超表面的平面透镜也随之发展,使光学成像技术迎来了新的飞跃。与传统光学透镜相比,由纳米结构组成的平面透镜,结合了传统光学成像技术与现代光学超材料技术,具有调控自由度高、光学特性丰富、轻量化和集成化程度高等明显的优势。虽然光学平面透镜发展迅速,各种功能的光学平面透镜相继被提出,但其所适用的带宽范围大多为单波长,即存在严重的色散现象。部分平面透镜虽实现了双波长或三波长的消色差效应,但所适用波长范围仍旧是分立的几个波长,对白光或连续带宽的光依旧存在普遍的色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克服上述现有的微纳技术制得的光学平面透镜适用波长范围大多为单波长、双波长、三波长或多个分立波长,对白光等连续带宽光源存在色差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宽带消色差全介质平面透镜的制作方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宽带消色差全介质平面透镜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宽带消色差透镜的相位分布和透射式平板相位分布,得到宽带消色差透镜所需满足的等效折射率分布公式;S2:对等效折射率分布公式求频率的偏导数,得到等效材料色散分布公式;S3:确定消色差带宽范围,在介质材料中选择介质衬底材料、透镜结构材料;S4:根据选择的介质衬底材料、透镜结构材料选择确定厚度的各种柱状结构单元并选定周期排列方式,计算每种柱状结构单元所对应的宽带光谱响应;S5:根据宽带光谱响应及等效材料色散分布公式筛选出在所需消色差带宽范围内无等效材料色散的柱状结构单元,计算出每种柱状结构单元对应的等效折射率;S6:根据得到等效折射率的范围确定所需消色差平面透镜半径R、透镜焦距f,选取适当的常数值α和β,对介质衬底上半径为R的圆形区域进行周期性取样,得到多个取样点;S7:根据等效折射率分布公式计算得到每个取样点所需的等效折射率,将得到的等效折射率与步骤S5中得到的每种柱状结构单元对应的等效折射率作对比,得到每一取样点对应的柱状结构单元;S8:根据得到的柱状结构单元,在介质衬底上排列出相同厚度的不同柱状介质结构,从而完成宽带消色差全介质平面透镜的制作。其中,在所述步骤S1中,所述宽带消色差透镜的相位分布具体计算公式为:所述透射式平板相位分布具体计算公式为:所述等效折射率分布公式具体为:其中,r为距离平面透镜中心距离,ω为入射光圆频率,f为平面透镜焦距,d为平面透镜厚度,α和β为常数。其中,在所述步骤S2中,等效材料色散分布公式具体为:其中,在所述步骤S3中,所述消色差带宽范围为连续带宽,且为宽带带宽,带宽范围大于100nm,如白光390~780nm。其中,在所述步骤S3中,所述介质衬底材料、透镜结构材料为石英、氮化硅、二氧化钛、金刚石、二氧化硅或氮化镓。其中,在所述步骤S4中,所述的柱状结构单元厚度为0.2λ~3λ,即波长或亚波长量级,其中λ为消色差带宽的中心波长。其中,在所述步骤S4中,所述的柱状结构单元的俯视图为各种具有90°旋转对称性的平面图形。其中,在所述步骤S8中,所述的宽带消色差全介质平面透镜能在消色差带宽范围内将光聚焦在同一焦平面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宽带消色差全介质平面透镜的制作方法,制作出连续带宽范围内消色差的带宽消色差全介质平面透镜,该透镜通过等效折射率方面和全介质材料实现将带宽范围内的光聚焦到近似同一焦平面的技术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的带宽消色差全介质平面透镜示意图;图2为厚度为400nm的一种周期性柱状结构光栅的示意图;图3为一种周期性柱状结构光栅磁场分布仿真结果的俯视图和侧视图;图4为一种周期性柱状结构光栅的宽带光谱响应的透过率和相位调制示意图;图5为所筛选的柱状结构单元形状以及所有柱状结构单元的等效折射率分布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平面透镜在不同波长的入射光下聚焦的仿真结果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平面透镜在不同波长的入射光下焦距以及焦斑半高宽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一种宽带消色差全介质平面透镜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宽带消色差透镜的相位分布和透射式平板相位分布,得到宽带消色差透镜所需满足的等效折射率分布公式;S2:对等效折射率分布公式求频率的偏导数,得到等效材料色散分布公式;S3:确定消色差带宽范围,在介质材料中选择介质衬底材料、透镜结构材料;S4:根据选择的介质衬底材料、透镜结构材料选择确定厚度的各种柱状结构单元并选定周期排列方式,计算每种柱状结构单元所对应的宽带光谱响应;S5:根据宽带光谱响应及等效材料色散分布公式筛选出在所需消色差带宽范围内无等效材料色散的柱状结构单元,计算出每种柱状结构单元对应的等效折射率;S6:根据得到等效折射率的范围确定所需消色差平面透镜半径R、透镜焦距f,选取适当的常数值α和β,对介质衬底上半径为R的圆形区域进行周期性取样,得到多个取样点;S7:根据等效折射率分布公式计算得到每个取样点所需的等效折射率,将得到的等效折射率与步骤S5中得到的每种柱状结构单元对应的等效折射率作对比,得到每一取样点对应的柱状结构单元;S8:根据得到的柱状结构单元,在介质衬底上排列出相同厚度的不同柱状介质结构,从而完成宽带消色差全介质平面透镜的制作。更具体的,在所述步骤S1中,所述宽带消色差透镜的相位分布具体计算公式为:所述透射式平板相位分布具体计算公式为:所述等效折射率分布公式具体为:其中,r为距离平面透镜中心距离,ω为入射光圆频率,f为平面透镜焦距,d为平面透镜厚度,α和β为常数。更具体的,在所述步骤S2中,等效材料色散分布公式具体为:更具体的,在所述步骤S3中,所述消色差带宽范围为连续带宽,且为宽带带宽,带宽范围大于100nm,如白光390~780nm。更具体的,在所述步骤S3中,所述介质衬底材料、透镜结构材料为石英、氮化硅、二氧化钛、金刚石、二氧化硅或氮化镓。更具体的,在所述步骤S4中,所述的柱状结构单元厚度为0.2λ~3λ,即波长或亚波长量级,其中λ为消色差带宽的中心波长。更具体的,在所述步骤S4中,所述的柱状结构单元的俯视图为各种具有90°旋转对称性的平面图形。更具体的,在所述步骤S8中,所述的宽带消色差全介质平面透镜能在消色差带宽范围内将光聚焦在同一焦平面上。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透镜包括衬底在内均由介质材料制作,由各种具有90°旋转对称性的介质柱状结构单元构成。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选取消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宽带消色差全介质平面透镜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宽带消色差透镜的相位分布和透射式平板相位分布,得到宽带消色差透镜所需满足的等效折射率分布公式;S2:对等效折射率分布公式求频率的偏导数,得到等效材料色散分布公式;S3:确定消色差带宽范围,在介质材料中选择介质衬底材料、透镜结构材料;S4:根据选择的介质衬底材料、透镜结构材料选择确定厚度的各种柱状结构单元并选定周期排列方式,计算每种柱状结构单元所对应的宽带光谱响应;S5:根据宽带光谱响应及等效材料色散分布公式筛选出在所需消色差带宽范围内无等效材料色散的柱状结构单元,计算出每种柱状结构单元对应的等效折射率;S6:根据得到等效折射率的范围确定所需消色差平面透镜半径R、透镜焦距f,选取适当的常数值α和β,对介质衬底上半径为R的圆形区域进行周期性取样,得到多个取样点;S7:根据等效折射率分布公式计算得到每个取样点所需的等效折射率,将得到的等效折射率与步骤S5中得到的每种柱状结构单元对应的等效折射率作对比,得到每一取样点对应的柱状结构单元;S8:根据得到的柱状结构单元,在介质衬底上排列出相同厚度的不同柱状介质结构,从而完成宽带消色差全介质平面透镜的制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宽带消色差全介质平面透镜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宽带消色差透镜的相位分布和透射式平板相位分布,得到宽带消色差透镜所需满足的等效折射率分布公式;S2:对等效折射率分布公式求频率的偏导数,得到等效材料色散分布公式;S3:确定消色差带宽范围,在介质材料中选择介质衬底材料、透镜结构材料;S4:根据选择的介质衬底材料、透镜结构材料选择确定厚度的各种柱状结构单元并选定周期排列方式,计算每种柱状结构单元所对应的宽带光谱响应;S5:根据宽带光谱响应及等效材料色散分布公式筛选出在所需消色差带宽范围内无等效材料色散的柱状结构单元,计算出每种柱状结构单元对应的等效折射率;S6:根据得到等效折射率的范围确定所需消色差平面透镜半径R、透镜焦距f,选取适当的常数值α和β,对介质衬底上半径为R的圆形区域进行周期性取样,得到多个取样点;S7:根据等效折射率分布公式计算得到每个取样点所需的等效折射率,将得到的等效折射率与步骤S5中得到的每种柱状结构单元对应的等效折射率作对比,得到每一取样点对应的柱状结构单元;S8:根据得到的柱状结构单元,在介质衬底上排列出相同厚度的不同柱状介质结构,从而完成宽带消色差全介质平面透镜的制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宽带消色差全介质平面透镜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中,所述宽带消色差透镜的相位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建文范智斌庞晓宁邱浩洋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