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水装置以及取水控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29427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2 04: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取水装置以及取水控制方法,取水装置包括开设有容纳腔的外壳、设置于容纳腔内的出水调节机构和接水板以及与出水调节机构连接的检测组件和控制器;出水调节机构设置有出水口,接水板与出水口相对设置,接水板上能够放置接水容器,检测组件能够检测接水容器的容器高度和液面高度并将检测到的信息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能够控制出水调节机构以调节出水口的水速。当检测组件检测到接水容器很高时,出水调节机构调节出水口以高水速出水,以减小用户的等待时间;当检测组件检测到接水容器很低或者液面接近水满时,出水调节机构调节出水口以低水速出水,以减小水满高度误差,并防止水滴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取水装置以及取水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活取水设计的
,具体涉及一种取水装置以及取水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取水装置采用的水阀都是固定流量,当取水水杯容量较大时,用户等待时间长,当取水水杯高度低或液面快接近水满高度时,水滴容易从杯体中溅出。此外,自动取水装置大都通过检测到液面高度达到水满高度时才自动停水,但由于液面到达水满高度时,水速较高会导致液面波动较大,从而检测到的水满高度误差变大,并且水满时大水速出水时容易造成水滴外溅从而造成浪费。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取水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取水装置,以解决取水装置无法自动调节出水水速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取水装置,其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开设有容纳腔;出水调节机构,所诉出水调节机构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出水调节机构设置有出水口;接水板,所述接水板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接水板与所述出水口相对设置,所述接水板上可放置接水容器;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出水调节机构连接,所述控制器可控制所述出水调节机构以调节所述出水口的水速;检测组件,所述检测组件与所述出水调节机构连接,所述检测组件可检测所述接水容器的容器高度和液面高度并将检测到的信息传递给所述控制器。优选地,所述出水调节机构包括进水管路、出水管路以及连接所述进水管路和所述出水管路的水阀,所述水阀可调节由所述进水管路流入所述出水管路的水的水速。优选地,所述水阀包括第一阀壳、设置于所述第一阀壳内的电机和阀芯、与所述第一阀壳连接的第二阀壳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阀壳内的阻挡板,所述电机可驱动所述阀芯朝向所述阻挡板或者远离所述阻挡板移动,所述第二阀壳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通孔且与所述进水管路对应开设,所述第二阀壳的底部开设有与所述出水管路适配的第二通孔,所述出水管路的一端可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延伸到所述第二阀壳内,所述阻挡板可移动以连通或阻断所述进水管路与所述出水管路。优选地,所述阻挡板的一端安装于所述第二阀壳的侧壁上,所述阻挡板与所述第二阀壳的底面之间形成第一腔体,所述阻挡板与所述第二阀壳的顶面之间形成第二腔体,所述第一通孔开设于所述第一腔体的侧壁上,所述阻挡板上开设有连通所述第二腔体与所述第一腔体的第一连通孔和连通所述第二腔体与所述出水管路的第二连通孔。优选地,所述阻挡板包括第一阻挡板和第二阻挡板,所述第一阻挡板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二阀壳的侧壁上,所述第一阻挡板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二阻挡板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二阀壳的另一侧壁上,所述第二阻挡板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凸起,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之间相互间隔设置以形成所述第二连通孔,且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均可与所述阀芯的底部接触,所述阻挡板阻断所述进水管路与所述出水管路时,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第二凸起位于所述出水管路内。优选地,所述检测组件包括多个超声波传感器,其中一个所述超声波传感器靠近所述出水口设置。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取水控制方法,其应用于上述的取水装置中,该取水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检测所述接水容器的容器高度;对比所述容器高度与预设的区间,获得对应的第一对比结果;控制所述出水调节机构根据所述第一对比结果设置所述出水口的水速。优选地,所述控制所述出水调节机构根据所述第一对比结果设置所述出水口的水速的步骤,包括:第一对比结果为容器高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高度,控制所述出水调节机构设置所述出水口以第一速度出水;第一对比结果为容器高度大于第一预设高度而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容器高度,控制所述出水调节机构设置所述出水口以第二速度出水;第一对比结果为容器高度大于所述第二预设高度,控制所述出水调节机构设置所述出水口以第三速度出水;其中,第二速度大于第一速度而小于第三速度。优选地,所述取水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检测所述接水容器中的液面高度;对比所述检测获得的液面高度与预设的区间,获得对应的第二对比结果;控制所述出水调节机构根据所述第二对比结果调节所述出水口的水速。优选地,所述控制所述出水调节机构根据所述第二对比结果调节所述出水口的水速的步骤,包括:所述接水容器的液面高度达到与所述接水容器的容器高度的预设比例高度,控制所述出水调节机构调节所述出水口以第一速度出水;接水容器的液面高度达到满水高度,控制出水调节机构调节出水口停止出水。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中,外壳开设有容纳腔,在容纳腔内设置出水调节机构和接水板,在出水调节机构上设置出水口,并在容纳腔内设置与出水调节机构连接的检测组件和控制器;将接水容器放置在接水板上,当检测组件检测到接水容器很高时,控制器控制出水调节机构调节出水口采用高水速出水,以减小用户的等待时间;当检测组件检测到接水容器很低或者液面接近水满时,控制器控制出水调节机构调节出水口采用低水速出水,以减小水满高度误差,并防止水滴溅出接水容器。采用这种取水控制方法的自动调节水速的取水装置,节约了用户接水时的等待时间,且在接水时能够防止水滴外溅。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取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取水调节机构的出水口处于关闭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取水调节机构的出水口处于打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检测组件的分布位置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取水控制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具体流程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取水控制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具体流程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取水控制方法的步骤S30的一实施例中的子流程的示意框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取水控制方法的步骤S60的一实施例中的子流程的示意框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外壳20出水调节机构21出水口22进水管路23出水管路24水阀241第一阀壳242电机243阀芯244第二阀壳2441第一通孔2442第二通孔245阻挡板2451第一连通孔2452第二连通孔2453第一阻挡板2454第一凸起2455第二阻挡板2456第二凸起246第一腔体247第二腔体30接水板40接水容器50检测组件51主传感器52从传感器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取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水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开设有容纳腔;出水调节机构,所述出水调节机构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出水调节机构设置有出水口;接水板,所述接水板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接水板与所述出水口相对设置,所述接水板上可放置接水容器;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出水调节机构连接,所述控制器可控制所述出水调节机构以调节所述出水口的水速;检测组件,所述检测组件与所述出水调节机构连接,所述检测组件可检测所述接水容器的容器高度和液面高度并将检测到的信息传递给所述控制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取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水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开设有容纳腔;出水调节机构,所述出水调节机构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出水调节机构设置有出水口;接水板,所述接水板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接水板与所述出水口相对设置,所述接水板上可放置接水容器;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出水调节机构连接,所述控制器可控制所述出水调节机构以调节所述出水口的水速;检测组件,所述检测组件与所述出水调节机构连接,所述检测组件可检测所述接水容器的容器高度和液面高度并将检测到的信息传递给所述控制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调节机构包括进水管路、出水管路以及连接所述进水管路和所述出水管路的水阀,所述水阀可调节由所述进水管路流入所述出水管路的水的水速。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取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阀包括第一阀壳、设置于所述第一阀壳内的电机和阀芯、与所述第一阀壳连接的第二阀壳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阀壳内的阻挡板,所述电机可驱动所述阀芯朝向所述阻挡板或者远离所述阻挡板移动,所述第二阀壳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通孔且与所述进水管路对应开设,所述第二阀壳的底部开设有与所述出水管路适配的第二通孔,所述出水管路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延伸到所述第二阀壳内,所述阻挡板可移动以连通或阻断所述进水管路与所述出水管路。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取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板的一端安装于所述第二阀壳的侧壁上,所述阻挡板与所述第二阀壳的底面之间形成第一腔体,所述阻挡板与所述第二阀壳的顶面之间形成第二腔体,所述第一通孔开设于所述第一腔体的侧壁上,所述阻挡板上开设有连通所述第二腔体与所述第一腔体的第一连通孔和连通所述第二腔体与所述出水管路的第二连通孔。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取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板包括第一阻挡板和第二阻挡板,所述第一阻挡板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二阀壳的侧壁上,所述第一阻挡板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二阻挡板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二阀壳的另一侧壁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伍亚冰钱振符秀亮陈钱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合肥美的电冰箱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