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墨烯/铜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293449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2 04: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新材料领域,旨在提供提供一种石墨烯/铜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将碱金属油酸盐与乙醇反应后,加氧化石墨烯水溶液,得到氧化石墨烯/碱金属油酸盐混合溶液;将铜化合物加至氧化石墨烯/碱金属油酸盐混合溶液中,冷凝回流下进行离子交换反应,制得氧化石墨烯/铜油酸盐络合物;在惰性氛围下将氧化石墨烯/铜油酸盐络合物与有机溶剂进行热还原反应,得到石墨烯/铜纳米复合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使用均相反应器来进行热还原反应,可以提高石墨烯与铜的分散性,得到均匀的石墨烯/铜纳米复合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制备过程环保、操作简单、成本较低,适合用于大规模生产,避免了有毒有害物质的使用,在制备高性能材料的同时保护环境。

Preparation of graphene/copper Nanocomposites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new materials, aiming at providing a preparation method of graphene/copper nanocomposites, including: reacting alkali metal oleate with ethanol, adding graphene oxide aqueous solution to obtain graphene oxide/alkali metal oleate mixed solution; adding copper compound to graphene oxide/alkali metal oleate mixed solution, ion exchange under condensation reflux Graphene oxide/copper oleate complexes were prepared by reaction. Graphene oxide/copper oleate complexes were thermally reduced with organic solvents in inert atmosphere to obtain graphene/copper nanocomposites. The present invention uses a homogeneous reactor for thermal reduction reaction, which can improve the dispersion of graphene and copper, and obtain uniform graphene/copper nanocomposites. The preparation process of the invention is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simple in operation and low in cost, and is suitable for large-scale production, avoiding the use of toxic and harmful substances, and protecting the environment while preparing high-performance material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石墨烯/铜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新材料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石墨烯/铜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在近现代工业中,铜及其合金以其优良的导电、导热、耐腐蚀性能在电工、电子、化工、交通、机械等领域被广泛应用。随着科技的发展,各行各业对材料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铜基材料的强度和导电性通常难以同时兼顾,提高材料的强度往往会降低其导电性,而导电性能的提高又将影响到材料的强度。如何设计和制备综合性能优越的铜基材料,在保证材料导电性能不降低的同时,尽可能提高其强度、韧性等力学性能,一直是研究人员关注的热点和研究的重点。碳材料具有密度低、强度高、导电性能好等特点,是优异的铜基复合材料增强体。作为性能优异的碳材料,石墨烯自被发现以来,便作为增强体用于制备各种复合材料。然而石墨烯铜复合材料的制备并不容易,石墨烯与金属元素之间的润湿性较差、分散性差、结合力弱,导致复合材料制备中石墨烯易团聚,性能远未达到预期效果。现有技术采用粉末冶金工艺以石墨烯-铜复合粉体为原料制备石墨烯铜复合材料,属于物理混合。CN201610393010.5公开了一种石墨烯-铜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直接将石墨烯粉体、MAX相陶瓷粉体、铜粉混合均匀后得到复合粉体,然后直接进行热压烧结获得石墨烯-铜复合材料。但是,由于石墨烯本身易团聚,且两者密度相差较大,石墨烯与Cu之间的界面属于物理吸附,结合能较低,每个碳原子的结合力仅0.033eV,另外碳在铜中的溶解度仅为0.005at%,碳在铜中的扩散系数接近为0,且不与铜发生化学反应,这就造成石墨烯难以均匀分布在铜金属中。为了改善现有技术中石墨烯与铜的润湿性,常采用化学方法在石墨烯表面生成铜、镍等金属颗粒,在经过干燥、高温还原性气氛下还原制得复合粉体,最后采用合适的材料制备工艺得到最终的石墨烯增强铜基复合材料。这些工艺方法不仅繁琐,且整个工艺过程中常使用到一些有毒、有害的化学试剂,容易对人体和环境造成伤害和污染。例如,CN103952588A公开了一种石墨烯铜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首先在基体金属盐溶液中加入石墨烯并超声分散,采用非共价键对石墨烯进行改性,然后再加入有毒性的水合肼溶液还原出纳米铜粉和石墨烯,再经过搅拌、蒸干、高温还原制得石墨烯铜复合粉体,再经过粉末冶金工艺制备得到石墨烯铜基复合材料。CN201410690625.9中将无机铜盐、表面活性剂、络合剂、氧化石墨烯分散在还原性醇中,通入CO2气体,控制气压和温度,在超临界状态下反应获得纳米铜/石墨烯复合材料,实验过程复杂,工业化较难。CN201711248593.3中采用Cu-Mn二元合金板或Cu-Ni二元合金板作为阳极,经电化学刻蚀去合金化,获得纳米多孔铜,在采用CVD法在纳米铜表面均匀生长石墨烯获得复合材料。纳米铜熔点较低,CVD法低温制备石墨烯时石墨烯缺陷较多,性能较差,而升高温度纳米铜会融合成块体铜,影响复合材料的制备。CN201310528409.6中将氧化石墨烯、铜盐、镍盐分散在碱性溶液,在加入乙二胺、水合肼、表面处理剂还原得到复合材料,此方法中氧化石墨烯很难分散在碱性溶剂中,工艺复杂难实现。CN201710219728.7中将氧化石墨烯-聚多巴胺溶解在乙醇溶液中,再加入可溶性铜盐,采用液相还原法制备纳米铜,离子反应速度较快,很难通过反应条件控制粒径大小。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石墨烯和铜基材料的复合仍存在结合力差、石墨烯分散性不佳、制备工艺复杂、铜尺寸控制难、难以规模化工业生产等不足。因此,本领域需要开发一种石墨烯与铜结合力好、石墨烯分散均匀,且工艺过程简单、成本较低、材料成分设计方便,适合规模化生产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石墨烯/铜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为解决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石墨烯/铜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氧化石墨烯/碱金属油酸盐的制备将碱金属油酸盐完全溶解在乙醇中,在40℃搅拌反应10~30min后,逐滴添加氧化石墨烯水溶液并混合均匀,得到氧化石墨烯/碱金属油酸盐混合溶液;所述乙醇与碱金属油酸盐的体积质量比为15~30mL∶1g;碱金属油酸盐与氧化石墨烯的质量比为1∶0.01~0.1;(2)氧化石墨烯/铜油酸盐络合物的制备在搅拌加热条件下,将铜化合物加至氧化石墨烯/碱金属油酸盐混合溶液中;再加入非极性溶剂,冷凝回流的条件下进行离子交换反应;反应结束后静置溶液,取上层油相液体加热处理除去非极性溶剂;进一步真空干燥后得到粘稠的产物,即氧化石墨烯/铜油酸盐络合物;所述铜化合物与步骤(1)中碱金属油酸盐的质量比为1∶1~4,非极性溶剂与步骤(1)中乙醇的体积比为1∶0.25~1;(3)石墨烯/铜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在惰性氛围下将氧化石墨烯/铜油酸盐络合物加入至有机溶剂中,搅拌加热至80~120℃,溶解5~30min后使分散均匀;然后转移至反应釜中,拧紧并放入均相反应器,升温至220~320℃后反应30~180min;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加入清洗剂洗涤并离心,倒掉上层液体;将下层产物放入真空烘箱烘干,即得石墨烯/铜纳米复合材料。所述有机溶剂溶剂与碱金属油酸盐体积质量比为10~30mL∶1g;本专利技术中,步骤(1)中所述的碱金属油酸盐是油酸钠、油酸钾或油酸镁中的一种。本专利技术中,步骤(1)中所述的氧化石墨烯水溶液的固含量为0.01~10g/L;氧化石墨烯的层数为1,片径尺寸为5~20um,碳含量为80%-97%。本专利技术中,步骤(2)中所述的铜化合物是氯化铜、硝酸铜、硫酸铜、醋酸铜或乙酰丙酮铜中的一种或两种混合。本专利技术中,步骤(2)中所述的非极性溶剂是正己烷、甲苯、四氯化碳或丙酮中的一种。本专利技术中,步骤(2)中所述的离子交换反应的温度为60~100℃,时间为0.5~10h。本专利技术中,步骤(2)中所述油相液体加热处理的温度为100~160℃;加热时间为0.5~4h。本专利技术中,步骤(3)中所述的有机溶剂是四乙二醇二甲醚、导热油或N-甲基吡咯烷酮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本专利技术中,步骤(3)中所述的清洗剂是正己烷、丙酮或乙醇中的任意一种。本专利技术中,步骤(3)所得石墨烯/铜纳米复合材料中,铜的粒径为30~50nm,铜纳米颗粒均匀分布在石墨烯片层之间,石墨烯均匀包裹在铜颗粒周围,铜颗粒与石墨烯通过化学吸附和少部分共价键的方式相结合。专利技术原理描述:1.在制备油酸铜络合物过程中引入氧化石墨烯(其表面官能团主要为-OH和-COOH),氧化石墨烯表面亲水官能团较多,能够分散在水相中,碱金属油酸盐能够溶解在大量乙醇中,而在水中会部分水解,因此选择向溶解有碱金属油酸盐的乙醇中滴加氧化石墨烯溶液,避免碱金属油酸盐水解,配置成氧化石墨烯/碱金属油酸盐溶液。2.在冷凝回流的状态下在水-乙醇-非极性溶剂三相界面处,氧化石墨烯可以与油酸发生共价键改性,获得油酸改性的氧化石墨烯,共价键改性的氧化石墨烯化学键稳定,远高于传统离子键的非共价键改性。同时在水-乙醇-非极性溶剂三相界面处还发生离子交换反应,获得金属油酸盐络合物,能够通过共价键与氧化石墨烯接枝在一起。3.在随后的热还原过程中,高温有机溶剂中的不饱和键具有还原性,可以将氧化石墨烯还原成石墨烯,同时共价键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石墨烯/铜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氧化石墨烯/碱金属油酸盐的制备将碱金属油酸盐完全溶解在乙醇中,在40℃搅拌反应10~30min后,逐滴添加氧化石墨烯水溶液并混合均匀,得到氧化石墨烯/碱金属油酸盐混合溶液;所述乙醇与碱金属油酸盐的体积质量比为15~30mL∶1g;碱金属油酸盐与氧化石墨烯的质量比为1∶0.01~0.1;(2)氧化石墨烯/铜油酸盐络合物的制备在搅拌加热条件下,将铜化合物加至氧化石墨烯/碱金属油酸盐混合溶液中;再加入非极性溶剂,冷凝回流的条件下进行离子交换反应;反应结束后静置溶液,取上层油相液体加热处理除去非极性溶剂;进一步真空干燥后得到粘稠的产物,即氧化石墨烯/铜油酸盐络合物;所述铜化合物与步骤(1)中碱金属油酸盐的质量比为1∶1~4,非极性溶剂与步骤(1)中乙醇的体积比为1∶0.25~1;(3)石墨烯/铜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在惰性氛围下将氧化石墨烯/铜油酸盐络合物加入至有机溶剂中,搅拌加热至80~120℃,溶解5~30min后使分散均匀;然后转移至反应釜中,拧紧并放入均相反应器,升温至220~320℃后反应30~180min;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加入清洗剂洗涤并离心,倒掉上层液体;将下层产物放入真空烘箱烘干,即得石墨烯/铜纳米复合材料。所述有机溶剂溶剂与碱金属油酸盐体积质量比为10~30mL∶1g。...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石墨烯/铜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氧化石墨烯/碱金属油酸盐的制备将碱金属油酸盐完全溶解在乙醇中,在40℃搅拌反应10~30min后,逐滴添加氧化石墨烯水溶液并混合均匀,得到氧化石墨烯/碱金属油酸盐混合溶液;所述乙醇与碱金属油酸盐的体积质量比为15~30mL∶1g;碱金属油酸盐与氧化石墨烯的质量比为1∶0.01~0.1;(2)氧化石墨烯/铜油酸盐络合物的制备在搅拌加热条件下,将铜化合物加至氧化石墨烯/碱金属油酸盐混合溶液中;再加入非极性溶剂,冷凝回流的条件下进行离子交换反应;反应结束后静置溶液,取上层油相液体加热处理除去非极性溶剂;进一步真空干燥后得到粘稠的产物,即氧化石墨烯/铜油酸盐络合物;所述铜化合物与步骤(1)中碱金属油酸盐的质量比为1∶1~4,非极性溶剂与步骤(1)中乙醇的体积比为1∶0.25~1;(3)石墨烯/铜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在惰性氛围下将氧化石墨烯/铜油酸盐络合物加入至有机溶剂中,搅拌加热至80~120℃,溶解5~30min后使分散均匀;然后转移至反应釜中,拧紧并放入均相反应器,升温至220~320℃后反应30~180min;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加入清洗剂洗涤并离心,倒掉上层液体;将下层产物放入真空烘箱烘干,即得石墨烯/铜纳米复合材料。所述有机溶剂溶剂与碱金属油酸盐体积质量比为10~30mL∶1g。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暴宁钟高凌张玲洁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