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余杏花专利>正文

一种折叠方便的钢结构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29060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2 01: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折叠方便的钢结构支架,括环形阵列设置至少四组的所述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下端面螺栓配合连接设置有与地面相抵的万向轮,所述支撑杆上侧之间设置有用于组成顶部连杆结构使设备具有较高稳定性的上侧连杆装置,上侧连杆装置下侧设置有用于将设备支撑顶起的下侧连杆装置,上侧连杆装置和下侧连杆装置内均设置有用于与上侧连杆装置和下侧连杆装置协同工作且上下对称设置的中间固定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设备结构简单,采用了同时折叠或展开的方式,使钢结构支架进行便利的折叠与展开,使钢结构支架更方便的运输且便于安装,极大的提高了人员的使用方便性。

A convenient folding steel structure bracket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foldable and convenient steel structure bracket, which comprises an annular array with at least four groups of said supporting rods. The lower end face bolts of the supporting rod are connected with a universal wheel matching with the ground. The upper side of the supporting rod is provided with an upper connecting rod device for forming a top connecting rod structure to make the equipment more stable, and the lower side of the upper connecting rod device is useful. In the lower connecting rod device, the upper connecting rod device and the lower connecting rod device, there is an intermediate fixing device for working in coordination with the upper connecting rod device and the lower connecting rod device, and the upper and lower connecting rod device are symmetrically arranged. The device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has simple structure and adopts the method of folding or unfolding at the same time, so that the steel structure support can be conveniently folded and unfolded, so that the steel structure support can be conveniently folded and unfolded. It is more convenient to transport and install, which greatly improves the convenience of personn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折叠方便的钢结构支架
本专利技术涉及运输设备设备
,具体是一种折叠方便的钢结构支架。
技术介绍
钢结构支架被用来作为支撑部件或者人员作业辅助设备被用到各行各业,现有的钢结构支架往往采用焊接的方式形成固定尺寸的框架,这就使得钢结构支架在运输过程中极为不方便,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与物力才能将焊接的钢结构运输到指定位置,且传统的钢结构支架,没办法实现较为方便的折叠,在进行批量运输时效率大大降低,使运输成本大量提高,在一般的钢结构支架中,有采用滚轮驱动整个支架进行移动,但是滚轮自带的刹车没办法更好的将支架暂时固定在地面上,使设备的安全系数降低,倘若钢结构支架进行倾倒或者承重过大时,使地面人员及物料设备得到安全威胁,具有很大的不安全因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折叠方便的钢结构支架,其能够解决上述现在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折叠方便的钢结构支架,包括环形阵列设置至少四组的所述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下端面螺栓配合连接设置有与地面相抵的万向轮,所述支撑杆上侧之间设置有用于组成顶部连杆结构使设备具有较高稳定性的上侧连杆装置,上侧连杆装置下侧设置有用于将设备支撑顶起的下侧连杆装置,上侧连杆装置和下侧连杆装置内均设置有用于与上侧连杆装置和下侧连杆装置协同工作且上下对称设置的中间固定装置,从而利用上述装置实现了便于折叠的平台钢结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间固定装置包括十字块,所述十字块内固设有若干环形阵列且开口的开腔,所述十字块为十字型结构,从而利用所述开腔来与其他结构配合连接,实现完整的功能。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上侧连杆装置包括与所述支撑杆固定的转动块,所述转动块内转动的设置有顶部摆杆,所述顶部摆杆与上侧的所述十字块通过所述开腔转动配合连接,上侧的所述十字块下端面固设有用于与下侧连杆装置配合连接进行装卡的顶部装卡组件,从而利用上述结构组成顶部稳定连杆结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顶部装卡组件包括与上侧的所述十字块下端面固设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内固设有开口朝下的开口腔,所述开口腔前后端壁内连通设置有前后对称的圆孔,从而利用所述圆孔与下侧连杆装置的相关部件进行联动装卡。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下侧连杆装置包括与所述支撑杆固定的侧块,所述侧块内转动的设置有下部摆杆,所述下部摆杆与下侧的所述十字块通过所述开腔转动配合连接,所述支撑杆内固设有用于将设备进行支撑的支撑组件,下侧的所述十字块上端面固设有用于与上侧连杆装置配合的底部顶进组件,从而利用上述结构实现了联动装卡功能。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支撑组件包括固设于所述下部摆杆内且开口朝下的底开腔,所述底开腔上端壁内连通设置有滑槽,所述底开腔左右端壁之间转动的设置有,所述螺纹杆外表面设置有螺纹旋向相反的螺纹线,螺纹线上分别啮合设置有与所述滑槽滑动配合连接的移动块,所述移动块内转动的设置有摆动杆,所述摆动杆内转动的设置有立块,所述立块下端面固设有可将设备支撑起的垫板,所述底开腔左右侧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螺纹杆转动的动力结构,从而利用所述螺纹杆转动使所述摆动杆摆动后将所述垫板向下移动将设备顶起。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动力结构包括固设于所述底开腔左右侧且位于所述下部摆杆内且左右对称的传动腔,所述螺纹杆左右端面固设有左右对称的下啮锥齿轮,所述下啮锥齿轮上侧啮合设置有上啮锥齿轮,所述上啮锥齿轮上端面固设有内转杆,所述内转杆转动的贯穿所述传动腔上端壁并向上延伸,所述内转杆上端面固设有便于使所述内转杆转动的旋盖,从而利用所述旋盖转动带动所述螺纹杆间接转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底部顶进组件包括与下侧的所述十字块固定的支座,所述支座上端面固设有左右对称的壳体,所述壳体内固设有弹簧腔,所述弹簧腔上下端壁内连通设置有上对称的导槽,所述导槽内滑动的设置有前后对称的推块,所述推块之间弹性设置有弹簧,从而利用所述推块与所述圆孔装卡配合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初始状态时,上述装置、组件和结构处于停止工作状态。当设备进行工作时,首先将设备进行折叠,使设备处于折叠状态,便于将设备放置,此时转动所述顶部摆杆和下部摆杆,使所述连接块和支座之间彼此靠近,由于所述下部摆杆和顶部摆杆的长度相同,且所述连接块和支座处于竖直直线上,在所述连接块和支座之间彼此靠近的过程,使所述壳体伸入所述开口腔内,由于所述弹簧腔内的弹簧作用,使所述推块伸入所述开口腔内彼此挤压,使所述推块弹入所述圆孔内,使所述推块与所述圆孔的配合连接使所述连接块和壳体间接固定,此时所述支撑杆之间彼此靠近到最内侧,设备进行折叠,此时在所述万向轮的作用下推动设备到任意需要展开的位置,在将设备完全展开后,需要将设备支撑起来,使所述万向轮远离地面,防止设备进行移动,则此时将工具拧动所述旋盖,使所述旋盖带动所述内转杆转动,在所述上啮锥齿轮和下啮锥齿轮的啮合下使所述螺纹杆转动,由于所述螺纹杆的转动,使所述移动块之间彼此靠近,使所述摆动杆进行摆动,此时所述摆动杆带动所述立块向下移动,使所述立块和垫板同时向下移动,且所述垫板逐渐向下移动后将设备顶起,此时上述装置均被间接限制位置,此时形成了一个钢结构框架空间,可在此钢结构内放置物品等,来实现钢结构的其他使用价值与功能。本专利技术设备结构简单,采用了同时折叠或展开的方式,使钢结构支架进行便利的折叠与展开,使钢结构支架更方便的运输且便于安装,极大的提高了人员的使用方便性。附图说明为了易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由下述的具体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折叠方便的钢结构支架内部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顶部摆杆的A方向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1中下部摆杆的B方向放大示意图;图4为图2中连接块的C方向示意图;图5为图3中壳体的D方向示意图;图6为图1中下部摆杆的E方向放大示意图;图7为图1中顶部摆杆的F方向放大示意图;图中,立块101、垫板102、万向轮103、支撑杆104、侧块105、转动块106、顶部摆杆107、下部摆杆108、底开腔109、十字块201、连接块203、圆孔204、开口腔205、开腔206、支座301、推块302、壳体303、滑槽304、螺纹杆305、移动块306、摆动杆307、导槽401、弹簧腔403、上啮锥齿轮501、传动腔502、下啮锥齿轮503、旋盖504、内转杆505。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7所示,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为叙述方便,现对下文所说的方位规定如下:下文所说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与图1本身投影关系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一致,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折叠方便的钢结构支架,包括环形阵列设置至少四组的所述支撑杆104,所述支撑杆104下端面螺栓配合连接设置有与地面相抵的万向轮103,所述支撑杆104上侧之间设置有用于组成顶部连杆结构使设备具有较高稳定性的上侧连杆装置,上侧连杆装置下侧设置有用于将设备支撑顶起的下侧连杆装置,上侧连杆装置和下侧连杆装置内均设置有用于与上侧连杆装置和下侧连杆装置协同工作且上下对称设置的中间固定装置,从而利用上述装置实现了便于折叠的平台钢结构。有益地,其中,中间固定装置包括十字块201,所述十字块201内固设有若干环形阵列且开口的开腔206,所述十字块201为十字型结构,从而利用所述开腔206来与其他结构配合连接,实现完整的功能。有益地,其中,上侧连杆装置包括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折叠方便的钢结构支架,括环形阵列设置至少四组的所述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下端面螺栓配合连接设置有与地面相抵的万向轮,所述支撑杆上侧之间设置有用于组成顶部连杆结构使设备具有较高稳定性的上侧连杆装置,上侧连杆装置下侧设置有用于将设备支撑顶起的下侧连杆装置,上侧连杆装置和下侧连杆装置内均设置有用于与上侧连杆装置和下侧连杆装置协同工作且上下对称设置的中间固定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叠方便的钢结构支架,括环形阵列设置至少四组的所述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下端面螺栓配合连接设置有与地面相抵的万向轮,所述支撑杆上侧之间设置有用于组成顶部连杆结构使设备具有较高稳定性的上侧连杆装置,上侧连杆装置下侧设置有用于将设备支撑顶起的下侧连杆装置,上侧连杆装置和下侧连杆装置内均设置有用于与上侧连杆装置和下侧连杆装置协同工作且上下对称设置的中间固定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方便的钢结构支架,其特征在于:中间固定装置包括十字块,所述十字块内固设有若干环形阵列且开口的开腔,所述十字块为十字型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方便的钢结构支架,其特征在于:上侧连杆装置包括与所述支撑杆固定的转动块,所述转动块内转动的设置有顶部摆杆,所述顶部摆杆与上侧的所述十字块通过所述开腔转动配合连接,上侧的所述十字块下端面固设有用于与下侧连杆装置配合连接进行装卡的顶部装卡组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折叠方便的钢结构支架,其特征在于:顶部装卡组件包括与上侧的所述十字块下端面固设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内固设有开口朝下的开口腔,所述开口腔前后端壁内连通设置有前后对称的圆孔。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方便的钢结构支架,其特征在于:下侧连杆装置包括与所述支撑杆固定的侧块,所述侧块内转动的设置有下部摆杆,所述下部摆杆与下侧的所述十字块通过所述开腔转动配合连接,所述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杏花
申请(专利权)人:余杏花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