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车载设备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290413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2 01: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电子产品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智能车载设备及车辆。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智能车载设备包括:处理器、交互模组、承载台以及可升降机构;所述交互模组至少包括显示屏;所述承载台至少包括升降承载台;所述处理器连接于所述交互模组与所述可升降机构;所述交互模组设置在所述承载台上,所述承载台设置在所述可升降机构上;所述处理器控制所述可升降机构升降以供所述升降承载台进行升降运动。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使得智能车载设备实现了自动可升降功能,实现了车辆内车载设备在不使用时实现了下降并隐藏到车体内的功能,从而节省空间,提高了固定可靠性,并且能够根据不同坐姿或司机高度升降显示屏高度,满足了不同的高度的观看需求。

Intelligent Vehicle-borne Equipment and Vehicles

The embodiment of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electronic products, and discloses an intelligent vehicle-mounted equipment and a vehicle. In the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the intelligent vehicle-borne equipment includes a processor, an interactive module, a bearing platform and a lifting mechanism; the interactive module includes at least a display screen; the bearing platform includes at least a lifting bearing platform; the processor is connected to the interactive module and the lifting mechanism; the interactive module is set on the bearing platform, and the bearing platform is set on the lifting mechanism. On the lifting mechanism, the processor controls the lifting mechanism for the lifting bearing platform to carry out lifting motion. The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enables the intelligent vehicle-borne equipment to realize the function of automatic lifting, realizes the function of falling and hiding in the vehicle body when the vehicle-borne equipment is not in use, thereby saving space, improving the fixed reliability, and can raise and lower the height of the display screen according to different sitting posture or driver's height to meet the viewing requirements of different heigh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车载设备及车辆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电子产品
,特别涉及一种智能车载设备车辆。
技术介绍
汽车等交通工具普遍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为人们的出行提供方便,随之,智能车载设备由于其语音互动、辅助驾驶以及智能提醒等丰富的功能受到了人们的广泛欢迎。然而,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现有的智能车载设备尺寸较大,占据了车内较大的空间(尤其是在不使用时浪费车内空间,且体积较大难以在运动中的车内可靠固定),并且车载设备的显示屏高度固定,无法满足不同坐姿或不同司机的高度观看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车载设备车辆,使得智能车载设备实现了自动可升降功能,实现了车辆内车载设备在不使用时下降并隐藏到车体内的功能,从而节省空间,提高了固定可靠性,并且能够根据不同坐姿或司机高度升降显示屏高度,满足了不同的高度的观看需求。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智能车载设备,包括:处理器、交互模组、承载台以及可升降机构;所述交互模组至少包括显示屏;所述承载台至少包括升降承载台;所述处理器连接于所述交互模组与所述可升降机构;所述交互模组设置在所述承载台上,所述承载台设置在所述可升降机构上;所述处理器控制所述可升降机构升降以供所述升降承载台进行升降运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壳体以及上述的智能车载设备;所述智能车载设备设置在所述壳体中,且所述可升降机构下降至最低位置时隐藏在所述壳体的容置空间内。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提供了一种智能车载设备,包括:处理器、交互模组、承载台以及可升降机构,交互模组至少包括显示屏,承载台至少包括升降承载台;交互模组设置在承载台上,承载台设置在可升降机构上;处理器连接于交互模组与可升降机构,并控制可升降机构升降以供升降承载台进行升降运动,从而使得智能车载设备实现了自动可升降功能,实现了车辆内车载设备在不使用时下降并隐藏到车体内的功能,从而节省空间,并且不使用时隐藏在车体内使得智能车载设备能够可靠固定,并且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智能车载设备能够根据不同坐姿或司机高度升降显示屏高度,满足了不同的高度的观看需求。另外,可升降机构包括升降驱动模组、螺杆、螺套以及导杆组;所述螺套套设在所述螺杆上且所述螺套上的螺纹与所述螺杆上的螺纹相配合;所述导杆组的一端固定在所述螺套上,所述导杆组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升降承载台上;所述升降驱动模组连接于所述螺杆;所述处理器控制所述升降驱动模组驱动所述螺杆转动以供所述螺套沿着所述螺杆做所述升降运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可升降机构的一种具体结构形式。另外,智能车载设备还包括旋转驱动模组;所述承载台还包括旋转承载台;所述旋转承载台位于所述升降承载台上,所述交互模组设置在所述旋转承载台上;所述旋转驱动模组固定于所述升降承载台且连接于所述旋转承载台;所述处理器控制所述旋转驱动模组旋转以带动所述旋转承载台旋转。本实施例中,智能车载设备还包括旋转驱动模组,承载台还包括旋转承载台,使得智能车载设备实现了自动的屏幕旋转功能,为人们使用设备提供了方便。另外,旋转驱动模组包括旋转驱动芯片、马达以及齿轮组;所述马达固定在所述升降承载台上且连接于所述旋转驱动芯片;所述齿轮组连接于所述马达与所述旋转承载台;所述处理器控制所述旋转驱动芯片驱动所述马达转动并带动所述齿轮组转动,所述旋转承载台在所述齿轮组的带动下做旋转运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旋转驱动模组的一种具体结构形式。另外,旋转驱动模组包括旋转驱动芯片与马达;所述马达的马达本体固定在所述旋转承载台上,所述马达的马达输出轴穿设所述旋转承载台且固定在所述升降承载台上;所述处理器控制所述所述旋转驱动芯片驱动所述马达本体转动并带动所述旋转承载台做旋转运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旋转驱动模组的另外一种具体结构形式,相对于上一种结构形式而言,本例子省去了齿轮组且采用马达反装的方式,使得占据空间较小的马达输出轴穿设旋转承载台且固定在升降承载台,使得升降承载台与旋转承载台能够贴合在一起,将占据较大空间的马达本体设置在具有较大承载空间的旋转承载台上,大大减小了设备的提交,进一步节省了空间。并且使得配重较重的马达本体带动旋转承载台转动,带动能力强,保证了转动效果。另外,交互模组还包括摄像头;所述智能车载设备还包括角度调节模组;所述摄像头与所述角度调节模组设置在所述承载台上;所述角度调节模组连接于所述处理器与所述摄像头;所述处理器控制所述角度调节模组转动以带动所述摄像头调节拍摄角度。本实施例中,智能车载设备还包括角度调节模组,角度调节模组连接于处理器与摄像头,处理器控制角度调节模组转动以带动摄像头调节拍摄角度,实现了摄像头的自动俯仰角,为用户的使用提供了方便。另外,角度调节模组包括角度驱动芯片、马达以及伞齿轮组;所述角度驱动芯片连接于所述处理器与所述马达;所述伞齿轮组连接于所述马达与所述摄像头;所述处理器控制所述角度驱动芯片驱动所述马达转动并带动所述伞齿轮组转动,所述摄像头在所述伞齿轮组的转动下调节所述拍摄角度。本实施例中,提供了角度调节模组的一种具体结构形式。另外,处理器控制所述角度调节模组转动以带动所述摄像头调节拍摄角度,具体为:所述摄像头拍摄人脸图像,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人脸图像计算转动数据,并控制所述角度调节模组根据所述转动数据转动。本实施例中,根据人脸的朝向实现拍摄角度的自动调节,为用户提供了极大的方便。附图说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图1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智能车载设备的方框示意图;图2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智能车载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智能车载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智能车载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智能车载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专利技术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并且以下各个实施方式的划分是为了描述方便,不应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现方式构成任何限定,各个实施方式在不矛盾的前提下可以相互结合相互利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智能车载设备,应用于车辆;如图1、2所示,智能车载设备包括:处理器1、交互模组2、可升降机构3以及承载台4。本实施方式中,交互模组2至少包括显示屏21;承载台4至少包括升降承载台;处理器1连接于交互模组2与可升降机构3;交互模组2设置在承载台上,承载台4设置在可升降机构3上;处理器1控制可升降机构3升降以供升降承载台进行升降运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提供了一种智能车载设备,包括:处理器、交互模组、承载台以及可升降机构,交互模组至少包括显示屏,承载台至少包括升降承载台;交互模组设置在承载台上,承载台设置在可升降机构上;处理器连接于交互模组与可升降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车载设备,应用于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车载设备包括:处理器、交互模组、承载台以及可升降机构;所述交互模组至少包括显示屏;所述承载台至少包括升降承载台;所述处理器连接于所述交互模组与所述可升降机构;所述交互模组设置在所述承载台上,所述承载台设置在所述可升降机构上;所述处理器控制所述可升降机构升降以供所述升降承载台进行升降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车载设备,应用于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车载设备包括:处理器、交互模组、承载台以及可升降机构;所述交互模组至少包括显示屏;所述承载台至少包括升降承载台;所述处理器连接于所述交互模组与所述可升降机构;所述交互模组设置在所述承载台上,所述承载台设置在所述可升降机构上;所述处理器控制所述可升降机构升降以供所述升降承载台进行升降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车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升降机构包括升降驱动模组、螺杆、螺套以及导杆组;所述螺套套设在所述螺杆上且所述螺套上的螺纹与所述螺杆上的螺纹相配合;所述导杆组的一端固定在所述螺套上,所述导杆组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升降承载台上;所述升降驱动模组连接于所述螺杆;所述处理器控制所述升降驱动模组驱动所述螺杆转动以供所述螺套沿着所述螺杆做所述升降运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车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车载设备还包括旋转驱动模组;所述承载台还包括旋转承载台;所述旋转承载台位于所述升降承载台上,所述交互模组设置在所述旋转承载台上;所述旋转驱动模组固定于所述升降承载台且连接于所述旋转承载台;所述处理器控制所述旋转驱动模组旋转以带动所述旋转承载台旋转。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车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驱动模组包括旋转驱动芯片与马达;所述马达的马达本体固定在所述旋转承载台上,所述马达的马达输出轴穿设所述旋转承载台且固定在所述升降承载台上;所述处理器控制所述所述旋转驱动芯片驱动所述马达本体转动并带动所述旋转承载台做旋转运动。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车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驱动模组包括旋转驱动芯片、马达以及齿轮组;所述马达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小凯
申请(专利权)人:华勤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