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降温贴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28762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1 23: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肿瘤晚期癌性发热的中药降温贴,包括依次贴合外表面层、水凝胶层及防粘层,所述水凝胶层是由水凝胶原料与中药药膏组成,所述中药药膏由如下重量配比的中草药组成:银柴胡5g,胡黄连、秦艽、鳖甲、地骨皮、青蒿、知母各3g,甘草2g,香薷2g,芦根1g,青蒿1g,蔷薇花1g,冰片2‑3克。该中药降温贴与可避免与胃、肠等消化道相互作用而使药物失活或药物刺激胃肠;同时可避免受到肝脏的“首过效应”;在起到物理降温的同时又有药物降温的作用;且具有不污染患者衣物,对皮肤无刺激性,揭去无痛苦,粘贴固定不易移位,使用方便;对控制患者病情,延缓疾病进展,延长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oling Paste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Chinese medicine cooling patch for cancer fever in advanced stage, which comprises an outer surface layer, a hydrogel layer and an anti-sticking layer in turn. The hydrogel layer is composed of hydrogel raw materials and Chinese medicine ointment. The Chinese medicine ointment consists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with the following weight ratio: Yinchaihu 5g, Huhuanglian, Qinqin, turtle shell, ground bone bark, Artemisia annua, anemarrhena, Glycyrrhiza 2g, and incense. 2 g of bolt, 1 g of reed root, 1 g of Artemisia annua, 1 g of rose, 2 3 g of borneol. The Chinese medicine cooling paste can avoid interaction with gastrointestinal tract and other digestive tracts to inactivate drugs or stimulate gastrointestinal tract by drugs; at the same time, it can avoid the \first-pass effect\ of liver; at the same time, it has the function of physical cooling and drug cooling; and it does not pollute patients'clothes, has no irritation to the skin, uncovers pain, sticks and fixes easily, and is convenient to use; and it can control patients' diseases. It has great advantages in delaying the progress of disease, prolonging the survival time and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lif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中药降温贴及其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清热降温产品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肿瘤晚期癌性发热的中药降温贴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癌性发热,又称为“癌热”、“肿瘤热”,是指癌症患者在排除感染、抗生素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出现的直接与癌症有关的非感染性发热。癌性发热是中晚期肿瘤患者的常见症状之一,有报道约2/3恶性肿瘤患者病程中伴有发热,而其中癌性发热占40%。癌症引起发热的病因认识现代医学尚不明了,发病机制也不明确。癌性发热的临床特点为:1.间歇性发热。发热时间长短不一,长可达数月之久,间歇时间也无规律,可长可短。2.热型多为不规则热和弛张热,少数为稽留热,体温多在37.5~38.5℃之间,有达39℃以上的,但多为合并有感染等。3.发热时临床中毒症状不明显。4.抗感染治疗多无效果。5.以午后潮热或夜间发热,手足心热,烦躁。少寐多梦,盗汗,口干咽燥为主要临床表现。癌性发热的危害性:有研究显示体温升高1℃,基础代谢率升高13%,心率平均增加18次/min,明显增大了组织的能量及氧消耗,加重了脏器的功能负荷。长期势必造成肿瘤患者的能量和体力消耗,加快疾病进展,还对其心理有很大影响,造成患者出现焦虑、烦躁等负性情绪的出现,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时间。现代中医学认为癌性发热当属于“内伤发热”的范畴。癌肿为其根本病因,其病性为本虚标实。癌性发热现代的研究现状:现代医学目前还不能完全控制癌性发热,处理相对简单,以对症处理为主,药物治疗常用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糖皮质激素等,降温效果快,疗效较确定,处方简单。但对于晚期肿瘤患者易引起消化道损伤,非甾体类消炎药还易引起大汗淋漓,粒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且易反复,治标不治本。中医在治疗癌性发热方法很多,许多研究根据不同辩证分型,采用口服汤剂及中医外治法取得了明显疗效。其优势在于不良反应小,作用持久,停药后体温回升率低,能做到标本兼顾,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减少治疗费用。但缺点是起效慢,对发热体温较高,整体情况差的患者不利。有效的物理降温能使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避免了对患者机体的代谢性过度消耗和重要器官的损害,减少机体耗氧量。物理疗法常用冰袋降温,虽经济实用,但冰块有棱角贴敷面积不确实,冰块的硬度较高,易刺破冰袋,低温维持时间短,需频繁更换。全身降温操作复杂,技术要求高,并可出现某些并发症。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寻找持久、稳定、安全的解决癌性发热的方法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巧妙、使用效果好的中药降温贴及其制作方法。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中药降温贴,包括依次贴合外表面层、水凝胶层及防粘层,所述水凝胶层是由水凝胶原料与中药药膏组成,所述中药药膏由如下重量配比的中草药组成:银柴胡5g,胡黄连、秦艽、鳖甲、地骨皮、青蒿、知母各3g,甘草2g,香薷2g,芦根1g,青蒿1g,蔷薇花1g,冰片2-3克。作为优选,所述水凝胶为载体。作为优选,所述水凝胶原料与中药药膏的配比最好采用3:1。作为优选,所述外表面层为无纺布层,主要用于直接接触,进行对贴剂的操作。作为优选,所述防粘层为塑料薄膜层,使用时撕下,将水凝胶层朝向皮肤贴上。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中药降温贴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银柴胡5g,胡黄连、秦艽、鳖甲、地骨皮、青蒿、知母各3g,甘草2g,香薷2g,芦根1g,青蒿1g,蔷薇花1g研磨成粉,并加水浸泡3小时;(2)将上述浸泡后的中药加水煎煮2小时,过滤后浓缩成膏,待用;(3)将上述中药药膏与水凝胶以1:3比例混合,并加入冰片2-3g,涂覆在无纺布层上,并用塑料薄膜盖合,制得该中药降温贴。该中药降温贴及其制作方法的优势:癌性发热多数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食欲不振,口服给药困难,对于这类患者口服汤剂往往味苦且不和于胃,容易引起患者腹泻、腹痛、呕吐、恶心等胃肠不良反应。中药降温贴与其他降温措施相比,可避免与胃、肠等消化道相互作用而使药物失活或药物刺激胃肠;同时可避免受到肝脏的“首过效应”。在起到物理降温的同时又有药物降温的作用。且具有不污染患者衣物,对皮肤无刺激性,揭去无痛苦,粘贴固定不易移位,使用方便。对控制患者病情,延缓疾病进展,延长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被本领域人员理解,从而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一种中药降温贴,包括依次贴合外表面层、水凝胶层及防粘层,所述外表面层为无纺布层,所述防粘层为塑料薄膜层,所述水凝胶层是由水凝胶为载体与中药药膏组成,所述中药药膏由如下重量配比的中草药组成:银柴胡5g,胡黄连、秦艽、鳖甲、地骨皮、青蒿、知母各3g,甘草2g,香薷2g,芦根1g,青蒿1g,蔷薇花1g,冰片2-3克。上述中药降温贴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银柴胡5g,胡黄连、秦艽、鳖甲、地骨皮、青蒿、知母各3g,甘草2g,香薷2g,芦根1g,青蒿1g,蔷薇花1g研磨成粉,并加水浸泡3小时;(2)将上述浸泡后的中药加水煎煮2小时,过滤后浓缩成膏,待用;(3)将上述中药药膏与水凝胶以1:3比例混合,并加入冰片2-3g,涂覆在无纺布层上,并用塑料薄膜盖合,制得该中药降温贴。本专利技术在采用上述方案后,药物通过完整的皮肤进入组织后,被吸收人血液循环而产生全身或局部作用的方法,同时置于额头的冷藏中药降温贴通过物理降温传导作用,吸收机体热量。部位选择因前额是足阳明经脉循行之处,且四季裸露,便于操作。中药降温贴中药采用清虚热经典方“清骨散”,同时加入冰片,因其有抗菌消炎的作用,与其他药物合用效果较好,冰片具有能够促进药物经皮吸收作用,也可镇静安神,又可醒脑,表明冰片对中枢神经具有双向调节作用,本品主要用其镇静安神及其透皮吸收的作用。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专利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专利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药降温贴,包括依次贴合外表面层、水凝胶层及防粘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凝胶层是由水凝胶原料与中药药膏组成,所述中药药膏由如下重量配比的中草药组成:银柴胡5g,胡黄连、秦艽、鳖甲、地骨皮、青蒿、知母各3g,甘草2g,香薷2g,芦根1g,青蒿1g,蔷薇花1g,冰片2‑3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药降温贴,包括依次贴合外表面层、水凝胶层及防粘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凝胶层是由水凝胶原料与中药药膏组成,所述中药药膏由如下重量配比的中草药组成:银柴胡5g,胡黄连、秦艽、鳖甲、地骨皮、青蒿、知母各3g,甘草2g,香薷2g,芦根1g,青蒿1g,蔷薇花1g,冰片2-3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降温贴,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凝胶为载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降温贴,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凝胶原料与中药药膏的配比为3: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降温贴,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表面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礼娟杨玉英吴桂莲
申请(专利权)人:湖州市中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