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1287583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1 23: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中药领域,具体而言,提供了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中药组合物,主要由以下质量份的原料药制备而成:大青叶5‑15份,紫花地丁5‑15份,败酱草5‑15份,菊花5‑15份,夏枯草5‑15份,连翘5‑15份,蒲公英5‑15份,以及桑叶5‑15份。该中药组合物配伍科学、组方精炼、药力缓和、切中病机,可快速消除麦粒肿,无需要手术治疗,治疗效果显著,其疗效优于目前市场治疗麦粒肿的产品,特别是其与现有的西药联合使用,有效率最高可达95%,显著高于单一西药治疗的有效率。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position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particular to a Chinese medicine composition, a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position is mainly prepared from the following quality components of raw materials: Daqing leaf 5 15, Zihua Diding 5 15, Patrinia patrina 5 15, Chrysanthemum 5 15, Prunella vulgaris 5 15, Forsythia suspense 5 15, Taraxacum 5 15, and Mulberry leaf 5 15. The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composition has scientific compatibility, refined prescription, mild medicinal power and moderate pathogenesis. It can quickly eliminate wheat granuloma without surgical treatment. The curative effect is remarkable. Its curative effect is superior to that of the products currently on the market, especially its combination with the existing western medicine. The highest effective rate can reach 95%, which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single western medic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麦粒肿又称针眼、睑腺炎,是睫毛毛囊附近的皮脂腺或睑板腺的急性化脓性炎症。轻度的早期麦粒肿可通过毛巾热敷法来缓解疼痛并消肿;当麦粒肿较大且疼痛较为明显时,往往需要采用药物进行治疗,例如眼药水或眼药膏;如果发现麦粒肿的情况非常严重,而且炎症长时间无法消退,甚至肿胀化脓,那么就需要到正规的医院进行手术切开排脓,而且还得适当地清理掉已经坏死的肉芽组织,此时会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和工作生活带来较为严重的影响。因此,在麦粒肿早期和症状较轻时及时控制炎症并消肿止痛非常重要。现有的治疗麦粒肿的眼药水或眼药膏多是西药,一般仅具有消炎的作用,并且不是专门用于麦粒肿的治疗的,单独使用时对于麦粒肿的治疗效果较差,不但会延长病愈时间,还有可能由于长期不愈导致病情进一步变差。有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配伍科学、组方精炼、药力缓和、切中病机,可快速消除麦粒肿,无需要手术治疗,治疗效果显著,其疗效优于目前市场治疗麦粒肿的产品,特别是其与现有的西药联合使用,有效率最高可达95%,显著高于单一西药治疗的有效率。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适合工业化大批量生产。本专利技术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麦粒肿的药物中的应用。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中药组合物,主要由以下质量份的原料药制备而成:大青叶5-15份,紫花地丁5-15份,败酱草5-15份,菊花5-15份,夏枯草5-15份,连翘5-15份,蒲公英5-15份,以及桑叶5-15份。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主要由以下质量份的原料药制备而成:大青叶7-15份,紫花地丁7-15份,败酱草7-13份,菊花5-12份,夏枯草6-13份,连翘7-12份,蒲公英5-13份,以及桑叶5-12份。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主要由以下质量份的原料药制备而成:大青叶7-12份,紫花地丁7-13份,败酱草7-11份,菊花7-12份,夏枯草7-12份,连翘7-11份,蒲公英7-13份,以及桑叶7-12份。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菊花选自野菊花。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中药组合物为外用制剂;优选的,所述中药组合物为中药热奄包、眼膏或滴眼液。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中药热奄包中的各原料药的总质量为70-90克。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上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配方量的粉碎后的各原料药混合均匀,然后制成相应剂型即可。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各原料药的粒度为0.5mm以下。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将各原料药装入长度为18-22cm、宽度为3-7cm的织物袋中,然后于100-105℃中加热20-30分钟,再冷却至40-42℃,得到中药热奄包。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上述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麦粒肿的药物中的应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中药组合物配伍科学、组方精炼、药力缓和、切中病机,充分体现了清热解毒的治疗原则,具有清热、凉心肾、活血化瘀、消肿散结、疏散郁热、泻火解毒、祛风止痒、消炎止痛的功效。该中药组合物采用纯中草药为原料,根据发病原理对症下药,无毒副作用,运用本方外敷或内服或眼膏、滴眼液制剂外用,可快速消除麦粒肿,无需要手术治疗,治疗效果显著,其疗效优于目前市场治疗麦粒肿的产品,单独使用时的有效率不低于75%,与现有的西药联合使用时有效率最高可达95%,显著高于单一西药治疗的有效率,且治疗周期短,一到两周即可治愈,适用于早、中、后期麦粒肿,适用于所有人群。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上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适合工业化大批量生产,制备得到的中药组合物价格低廉,具有清热、凉心肾、活血化瘀、消肿散结、疏散郁热、泻火解毒、祛风止痒、消炎止痛的功效,能够有效治疗麦粒肿。将上述中药组合物用于制备治疗麦粒肿的药物,能够使得该药物具有良好的治疗麦粒肿的效果,有效率高。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应视为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中,如果没有特别的说明,本文所提到的所有实施方式以及优选实施方法可以相互组合形成新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中,如果没有特别的说明,本文所提到的所有技术特征以及优选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形成新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中,如果没有特别的说明,百分数(%)或者份指的是相对于组合物的重量百分数或重量份。本专利技术中,如果没有特别的说明,所涉及的各组分或其优选组分可以相互组合形成新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中,除非有其他说明,数值范围“a-b”表示a到b之间的任意实数组合的缩略表示,其中a和b都是实数。例如数值范围“5-15”表示本文中已经全部列出了“5-15”之间的全部实数,“5-15”只是这些数值组合的缩略表示。本专利技术所公开的“范围”以下限和上限的形式,可以分别为一个或多个下限,和一个或多个上限。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说明,各个反应或操作步骤可以顺序进行,也可以不按照顺序进行。优选地,本文中的反应方法是顺序进行的。除非另有说明,本文中所用的专业与科学术语与本领域熟练人员所熟悉的意义相同。此外,任何与所记载内容相似或均等的方法或材料也可应用于本专利技术中。第一方面,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中药组合物,主要由以下质量份的原料药制备而成:大青叶5-15份,紫花地丁5-15份,败酱草5-15份,菊花5-15份,夏枯草5-15份,连翘5-15份,蒲公英5-15份,以及桑叶5-15份。大青叶:味苦,性寒;有清热解毒,凉血消斑的功效;主治热毒发斑、丹毒、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疮痈肿毒等症。本专利技术中,按质量份数计,大青叶典型但非限制性的含量为5份、6份、7份、8份、9份、10份、11份、12份、13份、14份或15份。紫花地丁:味苦、辛,性寒,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清热利湿的作用。本专利技术中,按质量份数计,紫花地丁典型但非限制性的含量为5份、6份、7份、8份、9份、10份、11份、12份、13份、14份或15份。败酱草:味辛、苦,性凉,有清热解毒、祛瘀排脓的功效。本专利技术中,按质量份数计,败酱草典型但非限制性的含量为5份、6份、7份、8份、9份、10份、11份、12份、13份、14份或15份。菊花:味苦甘,性寒,有散风清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的功效。菊花中的有效成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等都有抑制作用。而麦粒肿主要就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菊花包括但不限于杭白菊、胎菊、昆仑雪菊、贡菊或野菊花等。本专利技术中,按质量份数计,菊花典型但非限制性的含量为5份、6份、7份、8份、9份、10份、11份、12份、13份、14份或15份。夏枯草:味辛、苦,性寒,有清热泻火、明目、散结消肿的功效,能治目赤肿痛、头痛等。本专利技术中,按质量份数计,夏枯草典型但非限制性的含量为5份、6份、7份、8份、9份、10份、11份、12份、13份、14份或15份。连翘:味苦,性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主要由以下质量份的原料药制备而成:大青叶5‑15份,紫花地丁5‑15份,败酱草5‑15份,菊花5‑15份,夏枯草5‑15份,连翘5‑15份,蒲公英5‑15份,以及桑叶5‑15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主要由以下质量份的原料药制备而成:大青叶5-15份,紫花地丁5-15份,败酱草5-15份,菊花5-15份,夏枯草5-15份,连翘5-15份,蒲公英5-15份,以及桑叶5-15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主要由以下质量份的原料药制备而成:大青叶7-15份,紫花地丁7-15份,败酱草7-13份,菊花5-12份,夏枯草6-13份,连翘7-12份,蒲公英5-13份,以及桑叶5-12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主要由以下质量份的原料药制备而成:大青叶7-12份,紫花地丁7-13份,败酱草7-11份,菊花7-12份,夏枯草7-12份,连翘7-11份,蒲公英7-13份,以及桑叶7-12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菊花选自野菊花。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燕胡玲吴海霞王铭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中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