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补气接头用夹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285139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06 14: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力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补气接头用夹钳,包括支撑框架、补气管、补气接头、顶针、阀管、阀头和偏心定位机构,补气管的顶部贯穿支撑框架并与补气接头固定连接,阀管的底部贯穿支撑框架并与阀头固定连接,顶针固定连接在补气接头的顶部,顶针的顶部插接在阀头的顶部,偏心定位机构活动连接在支撑框架的顶部,偏心定位机构包括压杆、固定杆、偏心轮、活动槽和把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压杆的下压,使偏心轮带动阀头下压与补气接头贴合,由于过死点结构的存在,压杆整体的受力趋向于偏心轮与阀头连接的方向,故此时阀头与补气接头无需人工干预,完全压紧,达到稳定快速的夹持定位。

A clamp for air-filling joint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electric power engineering technology, and discloses a clamp for air-filling joint, which comprises a support frame, a gas-filling pipe, a gas-filling joint, an ejector needle, a valve tube, a valve head and an eccentric positioning mechanism. The top of the gas-filling pipe runs through the support frame and is fixed with the air-filling joint, the bottom of the valve tube runs through the support frame and is fixed with the valve head, and the pin is fixed with the air-filling joint. At the top, the top of the pin is inserted at the top of the valve head, and the eccentric positioning mechanism is movably connected at the top of the supporting frame. The eccentric positioning mechanism includes a pressure bar, a fixed bar, an eccentric wheel, a movable groove and a handle. The utility model makes the eccentric wheel drive the downward pressure of the valve head to fit the air-filling joint through the downward pressure of the pressure rod. Because of the existence of the dead-point structure, the overall force of the pressure rod tends to the direction of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eccentric wheel and the valve head. Therefore, the valve head and the air-filling joint need not manual intervention at this time, and the valve head and the air-filling joint are fully pressed to achieve stable and fast clamping position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补气接头用夹钳
本技术涉及电力工程
,具体为一种补气接头用夹钳。
技术介绍
由于GIS设备生产初期大部分生产厂家未考虑到SF6补气作业频繁的问题,且GIS设备生产初期对快速补气接头的需求不强烈,螺栓穿孔固定形式的补气接头为主流形式,故目前整个电力系统内部的GIS设备,大部分是采用螺栓穿孔固定形式,导致在涉及GIS设备补气工作时,由于补气接头不具备螺栓穿孔固定的条件,为保证作业安全和作业质量,往往需要一人固定接头,一人控制气瓶阀门,一人观察设备SF6密度继电器,且由于用人力夹紧接头,不仅夹紧工具如大力钳,活动扳手等会对接头表面造成机械损伤,人力的不稳定输出也会导致补气过程中的气体泄漏,接头松脱等问题,对人身以及设备都存在安全隐患,对人力资源也有极大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补气接头用夹钳,该补气接头用夹钳,具备通过偏心轮传动,受力结构过死点达到稳定快速的夹持定位,达到一次操作即可稳定固定补气接头的目的,节省人力同时保证作业质量和作业安全的优点。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补气接头用夹钳,包括支撑框架、补气管、补气接头、顶针、阀管、阀头和偏心定位机构,所述补气管的顶部贯穿支撑框架的底部并与支撑框架活动连接,所述补气接头固定连接在补气管外表面的顶部,所述阀管的底部贯穿支撑框架的顶部并与支撑框架活动连接,所述阀头固定连接在阀管外表面的底部,所述顶针固定连接在补气接头的顶部,所述顶针的顶部插接在阀头的顶部,所述偏心定位机构活动连接在支撑框架的顶部。所述偏心定位机构包括压杆、固定杆、偏心轮、活动槽和把手,所述压杆活动连接在支撑框架顶部开设的活动槽的内部,所述固定杆贯穿支撑框架正面的顶部并与支撑框架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位于活动槽内部的一端贯穿压杆并通过轴承与压杆活动连接,所述偏心轮固定连接在压杆底部远离把手的一端,所述偏心轮的中心点与固定杆中心点连接的直线与压杆的底部直线呈92°倾斜角,所述把手固定连接在压杆位于支撑框架右侧的一端。优选的,所述活动槽由底部的与偏心轮运动轨迹相契合的槽和顶部的与压杆形状相契合的槽组成。优选的,所述压杆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压杆对称分布在把手左侧的前侧和后侧。优选的,所述把手的外表面套接有橡胶套,所述橡胶套的外表面开设有防滑纹。优选的,所述偏心轮的材质为铁质,所述偏心轮的形状为半椭圆形。优选的,所述偏心轮外表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耐磨防滑垫,所述耐磨防滑垫的材质为橡胶材质。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补气接头用夹钳。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补气接头用夹钳,通过压杆的下压,使偏心轮带动阀头下压与补气接头贴合,由于92°夹角的设置使偏心轮的中心点与阀头的中心点位置存在一个92°的夹角,使偏心轮与阀头之间存在一个结构过死点,阀头受补气管向上的气压冲击,使阀头与偏心轮之间卡紧,由于过死点结构的存在,压杆整体的受力趋向于压紧接头方向,即偏心轮与阀头连接的方向,故此时阀头与补气接头无需人工干预,完全压紧,达到稳定快速的夹持定位,达到一次操作即可稳定固定补气接头的目的,节省人力同时保证作业质量和作业安全的优点。(2)、该补气接头用夹钳,通过把手方便了对两个压杆的同时操作,通过橡胶套增加了握持把手的舒适度,通过耐磨防滑垫的设置,防止偏心轮直接对阀头的顶部挤压,造成阀头顶部的损坏,且增加了与阀头之间的摩擦力。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偏心定位机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1中偏心定位机构的立体图。图中:1支撑框架、2补气管、3补气接头、4顶针、5阀管、6阀头、7偏心定位机构、701压杆、702固定杆、703偏心轮、704活动槽、705把手、706橡胶套、707耐磨防滑垫。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补气接头用夹钳,包括支撑框架1、补气管2、补气接头3、顶针4、阀管5、阀头6和偏心定位机构7,补气管2的顶部贯穿支撑框架1的底部并与支撑框架1活动连接,补气接头3固定连接在补气管2外表面的顶部,阀管5的底部贯穿支撑框架1的顶部并与支撑框架1活动连接,阀头6固定连接在阀管5外表面的底部,阀管5和阀头6为逆止阀上的接头和接管,顶针4固定连接在补气接头3的顶部,顶针4的顶部插接在阀头6的顶部,偏心定位机构7活动连接在支撑框架1的顶部。偏心定位机构7包括压杆701、固定杆702、偏心轮703、活动槽704和把手705,压杆701活动连接在支撑框架1顶部开设的活动槽704的内部,固定杆702贯穿支撑框架1正面的顶部并与支撑框架1固定连接,固定杆702位于活动槽704内部的一端贯穿压杆701并通过轴承与压杆701活动连接,活动槽704由底部的与偏心轮703运动轨迹相契合的槽和顶部的与压杆701形状相契合的槽组成,偏心轮703固定连接在压杆701底部远离把手705的一端,偏心轮703的材质为铁质,偏心轮703的形状为半椭圆形,偏心轮703外表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耐磨防滑垫707,耐磨防滑垫707的材质为橡胶材质,通过耐磨防滑垫707的设置,防止偏心轮703直接对阀头6的顶部挤压,造成阀头6顶部的损坏,且增加了与阀头6之间的摩擦力,偏心轮703的中心点与固定杆702中心点连接的直线与压杆701的底部直线呈92°倾斜角,把手705固定连接在压杆701位于支撑框架1右侧的一端,通过压杆701的下压,使偏心轮703带动阀头6下压与补气接头3贴合,由于92°夹角的设置使偏心轮703的中心点与阀头6的中心点位置存在一个92°的夹角,使偏心轮703与阀头6之间存在一个结构过死点,阀头6受补气管2向上的气压冲击,使阀头6与偏心轮703之间卡紧,由于过死点结构的存在,压杆701整体的受力趋向于压紧接头方向,即偏心轮703与阀头6连接的方向,故此时阀头6与补气接头3无需人工干预,完全压紧,达到稳定快速的夹持定位,达到一次操作即可稳定固定补气接头3的目的,节省人力同时保证作业质量和作业安全的优点。压杆70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压杆701对称分布在把手705左侧的前侧和后侧,通过把手705方便了对两个压杆701的同时操作,把手705的外表面套接有橡胶套706,橡胶套706的外表面开设有防滑纹,通过橡胶套706增加了握持把手705的舒适度。在使用时,将对其的补气管2和阀管5放入支撑框架1内部,下压把手705带动压杆701下压90°,使压杆701带动偏心轮703旋转,偏心轮703带动阀头6下压,当阀头6与顶针4接触时,一经压紧逆止阀打开,此时由于92°夹角的设置使偏心轮703的中心点与阀头6的中心点位置存在一个92°的夹角,使偏心轮703与阀头6之间存在一个结构过死点,阀头6受补气管2向上的气压冲击,使阀头6与偏心轮703之间卡紧,由于过死点结构的存在,压杆701整体的受力趋向于压紧接头方向,即偏心轮703与阀头6连接的方向,故此时阀头6与补气接头3无需人工干预完全压紧达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补气接头用夹钳,包括支撑框架(1)、补气管(2)、补气接头(3)、顶针(4)、阀管(5)、阀头(6)和偏心定位机构(7),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气管(2)的顶部贯穿支撑框架(1)的底部并与支撑框架(1)活动连接,所述补气接头(3)固定连接在补气管(2)外表面的顶部,所述阀管(5)的底部贯穿支撑框架(1)的顶部并与支撑框架(1)活动连接,所述阀头(6)固定连接在阀管(5)外表面的底部,所述顶针(4)固定连接在补气接头(3)的顶部,所述顶针(4)的顶部插接在阀头(6)的顶部,所述偏心定位机构(7)活动连接在支撑框架(1)的顶部;所述偏心定位机构(7)包括压杆(701)、固定杆(702)、偏心轮(703)、活动槽(704)和把手(705),所述压杆(701)活动连接在支撑框架(1)顶部开设的活动槽(704)的内部,所述固定杆(702)贯穿支撑框架(1)正面的顶部并与支撑框架(1)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702)位于活动槽(704)内部的一端贯穿压杆(701)并通过轴承与压杆(701)活动连接,所述偏心轮(703)固定连接在压杆(701)底部远离把手(705)的一端,所述偏心轮(703)的中心点与固定杆(702)中心点连接的直线与压杆(701)的底部直线呈92°倾斜角,所述把手(705)固定连接在压杆(701)位于支撑框架(1)右侧的一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补气接头用夹钳,包括支撑框架(1)、补气管(2)、补气接头(3)、顶针(4)、阀管(5)、阀头(6)和偏心定位机构(7),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气管(2)的顶部贯穿支撑框架(1)的底部并与支撑框架(1)活动连接,所述补气接头(3)固定连接在补气管(2)外表面的顶部,所述阀管(5)的底部贯穿支撑框架(1)的顶部并与支撑框架(1)活动连接,所述阀头(6)固定连接在阀管(5)外表面的底部,所述顶针(4)固定连接在补气接头(3)的顶部,所述顶针(4)的顶部插接在阀头(6)的顶部,所述偏心定位机构(7)活动连接在支撑框架(1)的顶部;所述偏心定位机构(7)包括压杆(701)、固定杆(702)、偏心轮(703)、活动槽(704)和把手(705),所述压杆(701)活动连接在支撑框架(1)顶部开设的活动槽(704)的内部,所述固定杆(702)贯穿支撑框架(1)正面的顶部并与支撑框架(1)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702)位于活动槽(704)内部的一端贯穿压杆(701)并通过轴承与压杆(701)活动连接,所述偏心轮(703)固定连接在压杆(701)底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卫东杨林清陈振江张会强周洋陈虹伍李援何政宇龚晟魏孝勇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昆明供电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