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RFID读写器的无源自干扰抵消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28382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06 13: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RFID读写器的无源自干扰抵消电路,包括天线、发射链路耦合器、接收链路耦合器和无源自干扰抵消模块,所述天线与发射链路耦合器的直接端连接;所述无源自干扰抵消模块通过发射链路耦合器的隔离端获取耦合信号,所述无源自干扰抵消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接收链路耦合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接收链路耦合器的第二输入端通过所述发射链路耦合器的耦合端获取自干扰信号,所述接收链路耦合器的输出端将所述第一输入端与第二输入端的输入信号进行合成,并与接收链路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无源自干扰抵消模块对耦合信号的幅度和相位进行处理,使其与自干扰信号幅度一致且相位相反,实现RFID读写器的无源自干扰抵消。

A Passive Source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Circuit for RFID Reader and Writ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assive source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circuit for an RFID reader, which comprises an antenna, a transmission link coupler, a reception Link coupler and a passive source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module, the antenna is connected to the direct end of the transmission link coupler, and the passive source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module obtains a coupling signal through the isolation end of the transmission link coupler, and the passive source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mode. The output end of the block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input end of the receiving link coupler. The second input end of the receiving link coupler obtains the self-interference signal through the coupling end of the transmitting link coupler. The output end of the receiving link coupler synthesizes the input signal of the first input end and the second input end and connects with the receiving link. The utility model uses the passive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module to process the amplitude and phase of the coupling signal, so that the amplitude and phase of the coupling signal are identical with those of the self-interference signal, and the passive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of the RFID reader is realiz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RFID读写器的无源自干扰抵消电路
本技术涉及RFID
,特别涉及一种RFID读写器的无源自干扰抵消电路。
技术介绍
超高频RFID(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是一种工作在840-960MHz的非接触式射频识别技术,其超高频(UltraHighFrequency,UHF)频段的RFID读写器是通过天线发射和接收射频信号,实现对标签的自动识别。在无源标签的UHFRFID系统中,读写器通常采用单天线的收发结构,使用环形器或定向耦合器实现收发链路的相对隔离。在标签反向散射链路中,标签反射读写器发射的连续载波,完成与读写器的通信,读写器同时发射载波和接收标签信号。为了实现远距离的标签识别,UHF频段RFID读写器通过不断地增加功率放大器的发射功率,从而使标签在较远的距离下也能耦合到足够的能量,其返回的响应信号能传到RFID读写器。在此过程中,由于环形器或定向耦合器的隔离度和天线反射等多种因素会导致大量的载波信号进入接收链路,成为自干扰信号,与混频器的本振信号混频后产生直流分量和干扰信号,影响接收的灵敏度,从而影响UHF频段的RFID读写器的读取距离,导致接收性能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无源超高频RFID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RFID读写器的无源自干扰抵消电路,能够抵消耦合器的自干扰信号,使该读写器能在发射较高连续载波情况下有很好的接收灵敏度,所述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提供了一种RFID读写器的无源自干扰抵消电路,包括天线、发射链路耦合器、接收链路耦合器和无源自干扰抵消模块,所述天线与发射链路耦合器的直接端连接;所述无源自干扰抵消模块通过发射链路耦合器的隔离端获取在发射链路发射连续载波信号时的耦合信号,所述无源自干扰抵消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接收链路耦合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接收链路耦合器的第二输入端通过所述发射链路耦合器的耦合端获取自干扰信号,所述无源自干扰抵消模块用于对所述耦合信号的幅度和相位进行处理,使其与所述自干扰信号幅度一致且相位相反,所述接收链路耦合器的输出端将所述第一输入端与第二输入端的输入信号进行合成,并与接收链路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无源自干扰抵消模块包括正交移相器、第一移相器、第二移相器、第一数字衰减器、第二数字衰减器、合成器和数字自干扰抵消模块,所述正交移相器的输入端与发射链路耦合器的隔离端连接,所述数字自干扰抵消模块输出用于调节所述耦合信号相位和/或幅度大小的数字常数量;所述正交移相器的输出端包括I路正交信号输出端和Q路正交信号输出端,所述I路正交信号输出端、第一移相器、第一数字衰减器顺序连接,所述Q路正交信号输出端、第二移相器、第二数字衰减器顺序连接,所述第一数字衰减器、第二数字衰减器分别与所述合成器的两个输入端连接,所述合成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接收链路耦合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数字自干扰抵消模块输出用于调节所述耦合信号相位和/或幅度大小的数字常数量包括:所述数字自干扰抵消模块产生的第一相移控制量输入第一移相器的控制端,所述数字自干扰抵消模块产生的第二相移控制量输入第二移相器的控制端。进一步地,所述数字自干扰抵消模块输出用于调节所述耦合信号相位和/或幅度大小的数字常数量还包括:所述数字自干扰抵消模块产生的第一衰减控制量输入第一数字衰减器的控制端,所述数字自干扰抵消模块产生的第二衰减控制量输入第二数字衰减器的控制端。进一步地,所述无源自干扰抵消模块还包括功率检测器,所述功率检测器的输入端与所述接收链路耦合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功率检测器的输出端向所述数字自干扰抵消模块反馈信号。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移相器使I路正交信号输出端输出的I路正交信号产生0°或180°的相位移动,所述第二移相器使Q路正交信号输出端输出的Q路正交信号产生0°或180°的相位移动。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移相器包括第一巴伦、第一数字控制DPDT开关及第二巴伦,第一巴伦的非平衡端与I路正交信号输出端连接,第一巴伦的平衡端与第一数字控制DPDT开关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数字控制DPDT开关的输出端与第二巴伦的平衡端连接,所述第二巴伦的非平衡端与第一数字衰减器的输入端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移相器包括第三巴伦、第二数字控制DPDT开关及第四巴伦,第三巴伦的非平衡端与Q路正交信号输出端连接,第三巴伦的平衡端与第二数字控制DPDT开关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数字控制DPDT开关的输出端与第四巴伦的平衡端连接,所述第四巴伦的非平衡端与第二数字衰减器的输入端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发射链路上还设有功率放大器,所述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端与发射链路耦合器的输入端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接收链路上还设有低噪声放大器,所述接收链路耦合器的输出端与所述低噪声放大器的输入端连接。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如下:1)无源自干扰抵消模块设计结构简单,有效调节耦合信号的幅度和相位,使耦合信号与自干扰信号幅度一致且相位相反,实现抵消;2)自干扰信号抵消后,发射链路可以通过功率放大器增加发射功率,接收链路通过低噪声放大器提高接收的灵敏度,从而实现RFID读写器在远距离UHF频段的读写。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RFID读写器的无源自干扰抵消电路的电路原理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RFID读写器的无源自干扰抵消电路的具体实现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RFID读写器的无源自干扰抵消电路中第一移相器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RFID读写器的无源自干扰抵消电路中第二移相器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现有技术中RFID读写器在发射连续载波时泄漏到接收端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包括:1-天线,2-功率放大器,3-发射链路耦合器,4-接收链路耦合器,5-低噪声放大器,6-无源自干扰抵消模块,61-正交移相器,62-第一移相器,621-第一巴伦,622-第一数字控制DPDT开关,623-第二巴伦,63-第二移相器,631-第三巴伦,632-第二数字控制DPDT开关,633-第四巴伦,64-第一数字衰减器,65-第二数字衰减器,66-合成器,67-数字自干扰抵消模块,68-功率检测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RFID读写器的无源自干扰抵消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天线(1)、发射链路耦合器(3)、接收链路耦合器(4)和无源自干扰抵消模块(6),所述天线(1)与发射链路耦合器(3)的直接端连接;所述无源自干扰抵消模块(6)通过发射链路耦合器(3)的隔离端获取在发射链路发射连续载波信号时的耦合信号,所述无源自干扰抵消模块(6)的输出端与所述接收链路耦合器(4)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接收链路耦合器(4)的第二输入端通过所述发射链路耦合器(3)的耦合端获取自干扰信号,所述无源自干扰抵消模块(6)用于对所述耦合信号的幅度和相位进行处理,使其与所述自干扰信号幅度一致且相位相反,所述接收链路耦合器(4)的输出端将所述第一输入端与第二输入端的输入信号进行合成,并与接收链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RFID读写器的无源自干扰抵消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天线(1)、发射链路耦合器(3)、接收链路耦合器(4)和无源自干扰抵消模块(6),所述天线(1)与发射链路耦合器(3)的直接端连接;所述无源自干扰抵消模块(6)通过发射链路耦合器(3)的隔离端获取在发射链路发射连续载波信号时的耦合信号,所述无源自干扰抵消模块(6)的输出端与所述接收链路耦合器(4)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接收链路耦合器(4)的第二输入端通过所述发射链路耦合器(3)的耦合端获取自干扰信号,所述无源自干扰抵消模块(6)用于对所述耦合信号的幅度和相位进行处理,使其与所述自干扰信号幅度一致且相位相反,所述接收链路耦合器(4)的输出端将所述第一输入端与第二输入端的输入信号进行合成,并与接收链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源自干扰抵消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源自干扰抵消模块(6)包括正交移相器(61)、第一移相器(62)、第二移相器(63)、第一数字衰减器(64)、第二数字衰减器(65)、合成器(66)和数字自干扰抵消模块(67),所述正交移相器(61)的输入端与发射链路耦合器(3)的隔离端连接,所述数字自干扰抵消模块(67)输出用于调节所述耦合信号相位和/或幅度大小的数字常数量;所述正交移相器(61)的输出端包括I路正交信号输出端和Q路正交信号输出端,所述I路正交信号输出端、第一移相器(62)、第一数字衰减器(64)顺序连接,所述Q路正交信号输出端、第二移相器(63)、第二数字衰减器(65)顺序连接,所述第一数字衰减器(64)、第二数字衰减器(65)分别与所述合成器(66)的两个输入端连接,所述合成器(66)的输出端与所述接收链路耦合器(4)的第一输入端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源自干扰抵消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数字自干扰抵消模块(67)输出用于调节所述耦合信号相位和/或幅度大小的数字常数量包括:所述数字自干扰抵消模块(67)产生的第一相移控制量输入第一移相器(62)的控制端,所述数字自干扰抵消模块(67)产生的第二相移控制量输入第二移相器(63)的控制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源自干扰抵消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数字自干扰抵消模块(67)输出用于调节所述耦合信号相位和/或幅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浩涵樊晓华王超蔡青松杨中张庆磊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沿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