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压迫止血用缝合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27935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06 11:09
子宫压迫止血用缝合针(1)包括:缝合针(10),具有沿长度方向(D1)以直线状延伸的针体部(14)和设置在针体部(14)的长度方向(D1)的远端的用于扎入子宫的穿刺部(15);以及缝合线(13),安装在缝合针(10)的与穿刺部(15)相反一侧的基端部(17)。穿刺部(15)形成为向长度方向(D1)的远端部鼓出且与针体部(14)的连接部的半径与针体部(14)的半径实质上相同的球面。

Suture needle for uterine compression hemostasis

The suture needle (1) for uterine compression hemostasis includes a suture needle (10), a needle body (14) extending in a straight line along the length direction (D1) and a puncture part (15) located at the distal end of the needle body (14) for puncture into the uterus; and a suture thread (13), which is installed at the base end (17) opposite to the puncture part (15) of the suture needle (10). The puncture part (15) is formed as a sphere bulging toward the distal part of the length direction (D1) and substantially identical to the radius of the connecting part of the needle body part (14) and the radius of the needle body part (1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子宫压迫止血用缝合针
本专利技术涉及子宫压迫止血用缝合针。
技术介绍
以往,已知有如下述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在外科手术中用于缝合脏器组织的各种缝合针。外科手术中的缝合是手术医生一边用持针器或手保持着缝合针,一边将针尖扎入对象脏器以使缝合线通过,从而利用缝合线将脏器结扎来进行的。目前,缝合针的种类根据缝合对象脏器的种类和性状等适当地区分使用。下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整根针弯曲成半圆形且针尖尖锐的形状的缝合针。在妇产科的分娩过程中,胎儿娩出后因子宫肌肉收缩乏力导致大出血的弛缓性出血的病例已确认有5%。还有胎盘覆盖宫口导致无法进行阴道分娩而需要剖腹产的所谓前置胎盘的病症。该前置胎盘是分娩过程中最为危险的病症,已确认其出血量为相当于正常分娩的约3倍的平均1500ml。这些病症多数情况下采用压迫止血的手术是有效的,该压迫止血的手术通过将缝合针扎入被称为宫底部的部位,利用缝合线将该宫底部结扎,但目前由于手术的难度和没有专用缝合针等理由,并不能推广使用。这里,由于宫底部的附近组织存在大量血管,如果使用下述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现有缝合针,则在缝合针扎入该宫底部时有可能损伤附近组织的血管。另外,宫底部与膀胱、直肠之类的周边脏器很近,因此缝合宫底部时损伤脏器的危险性很高。因而,难以在能够有效压迫止血的部位进行缝合。即,尖锐的针尖可能会损伤血管和周边脏器,从而存在难以安全地对弛缓性出血进行止血的问题。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技术公开公报特开平8-52145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子宫的压迫止血手术安全地进行的子宫压迫止血用缝合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子宫压迫止血用缝合针,包括:至少1根缝合针,具有沿长度方向以直线状延伸的针体部以及设置在所述针体部的所述长度方向的远端用于扎入子宫的穿刺部;以及缝合线,安装在所述缝合针的与所述穿刺部相反一侧的基端部,其中,所述穿刺部被形成为球面,该球面向所述长度方向的远端侧鼓出且在与所述针体部的连接部其半径与所述针体部的半径实质上相同。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1的子宫压迫止血用缝合针的结构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区域II内的子宫压迫止血用缝合针的放大图。图3是用于说明使用上述子宫压迫止血用缝合针的手术的示意图。图4是用于说明宫底部压迫止血缝合法(以下记为压迫缝合法)的示意图。图5是表示剖腹产创口部下侧的子宫前壁上缝合线从子宫外穿进子宫内的形态的示意图(左侧)。图6是表示剖腹产创口部上侧的子宫前壁上缝合线从子宫内穿出到子宫外的形态的示意图(左侧)。图7是表示缝合线从子宫前壁绕到子宫后壁的形态的示意图(左侧)。图8是表示子宫后壁上缝合线从子宫外穿进子宫内的形态的示意图(左侧)。图9是表示子宫后壁上缝合线从子宫内穿到子宫外的形态的示意图(右侧)。图10是表示缝合线从子宫后壁绕到子宫前壁的形态的示意图(右侧)。图11是表示剖腹产创口部上侧的子宫前壁上缝合线从子宫外穿进子宫内的形态的示意图(右侧)。图12是表示剖腹产创口部下侧的子宫前壁上缝合线从子宫内穿出到子宫外的形态的示意图(右侧)。图13是用于说明宫底部缝合的一例的示意图。图14是用于说明宫底部缝合的另一例的示意图。图15是用于说明宫底部缝合的又一例的示意图。图16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其它实施方式的子宫压迫止血用缝合针的结构的示意图。图17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子宫压迫止血用缝合针的结构的示意图。图18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子宫压迫止血用缝合针的结构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基于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实施方式1)首先,参照图1和图2,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1的子宫压迫止血用缝合针1的结构进行说明。图1中示意性地示出了子宫压迫止血用缝合针1的整体结构。图2中将子宫压迫止血用缝合针1的远端部分的结构放大显示。子宫压迫止血用缝合针1例如用于弛缓性出血的治疗等对子宫压迫止血的手术。弛缓性出血是妇产科在分娩时发生的病例,是胎儿分娩后子宫肌肉收缩乏力引起大出血的病症。子宫压迫止血用缝合针1不仅用于弛缓性出血的病例,也可以用于例如前置胎盘(胎盘形成在子宫下部的病症)的止血手术。如图1所示,子宫压迫止血用缝合针1具有第1缝合针11、第2缝合针12和将它们连接的缝合线13。图1中,省略了缝合线13的中间部分的图示,但第1缝合针11和第2缝合针12由一根缝合线13相互连接。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第1缝合针11和第2缝合针12是同样的缝合针,因此仅对第1缝合针11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省略对第2缝合针12的详细说明。在以下的说明中,将第1缝合针11和第2缝合针12简称为“缝合针10”。缝合针10具有沿长度方向D1以直线状延伸的针体部14、设置在针体部14的长度方向D1远端的穿刺部15、设置在针体部14的与穿刺部15相反的一侧且是手术医生拿住缝合针10用的部分即拿捏部16、以及设置在拿捏部16的与针体部14相反的一侧且安装了缝合线13的端部的部分即基端部17。如图1所示,缝合针10从远端侧起按照穿刺部15、针体部14、拿捏部16、基端部17的顺序相连,具有沿长度方向D1以直线状延伸的形状。即,缝合针10并不是弯曲的形状,而是具有平行于长度方向D1延伸的笔直的轴线P。另外,为了能够让手术医生能够自由地折弯使用,缝合针10在长度方向D1的任意部位具有0.5mm以上且1.5mm以下的粗细。穿刺部15是手术中用于扎入子宫的部位。本实施方式的子宫压迫止血用缝合针1的特点在于穿刺部15形成为球面。如图2所示,球面15A向长度方向D1的远端侧鼓出,且其与针体部14的连接部的半径R1与针体部14的半径R2实质上相等。更具体而言,穿刺部15由半径R1的半球体构成,在球面15A的终端15B与针体部14的端部相连。即,球面15A为半球面。因此,如图2所示,球面15A的中心C1位于球面15A的终端15B。由此,缝合针10的用于扎入子宫的穿刺部15并不是尖锐的形状,而是呈球面状形状的极钝的针。因此,在手术中,将缝合针10扎入并贯穿子宫底部时,能够防止因与穿刺部15接触而对宫底部的附近组织中的血管造成损伤。球面15A的半径R1为0.5mm以上。这种情况下,与半径R1小于0.5mm的情况相比,缝合针10的刺穿阻力(缝合针10扎入对象物所需要的力)大幅上升。因此,通过将半径R1设为0.5mm以上,能够更加可靠地防止缝合针10扎入时对宫底部的附近组织中的血管造成损伤。由此,从防止宫底部的血管受损的观点出发,半径R1在0.55mm以上更为优选。穿刺部15的宽度W1为1mm以上。如图2所示,宽度W1是缝合针10在球面15A的终端15B处的宽度。该宽度W1是球面15A的直径(R1×2),相当于针体部14的外径。宽度W1为1mm以上时,与小于1mm时相比,缝合针10的刺穿阻力大幅上升。因此,通过将穿刺部15的宽度W1设为1mm以上,能够与上述同样更可靠地防止宫底部的附近组织中的血管受损。这样从防止宫底部的血管受损的观点出发,宽度W1优选为1.05mm以上,更优选为1.1mm以上,还要优选为1.15mm以上。半径R1和宽度W1在上述范围内为佳,但并无特别限定。针体部14呈圆柱形,从球面15A的终端15B向基端部17沿长度方向D1延伸。如图2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子宫压迫止血用缝合针,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1根缝合针,具有沿长度方向以直线状延伸的针体部以及设置在所述针体部的所述长度方向的远端用于扎入子宫的穿刺部;以及缝合线,安装在所述缝合针的与所述穿刺部相反一侧的基端部,其中,所述穿刺部被形成为球面,该球面向所述长度方向的远端侧鼓出且在与所述针体部的连接部其半径与所述针体部的半径实质上相同。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09.29 JP 2016-1909701.一种子宫压迫止血用缝合针,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1根缝合针,具有沿长度方向以直线状延伸的针体部以及设置在所述针体部的所述长度方向的远端用于扎入子宫的穿刺部;以及缝合线,安装在所述缝合针的与所述穿刺部相反一侧的基端部,其中,所述穿刺部被形成为球面,该球面向所述长度方向的远端侧鼓出且在与所述针体部的连接部其半径与所述针体部的半径实质上相同。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子宫压迫止血用缝合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部的宽度为1mm以上。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子宫压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盐野俊实古田真士松崎慎哉木村正远藤诚之
申请(专利权)人:爱芙乐赛制药株式会社国立大学法人大阪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