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278819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06 10:57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第一路由器接收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用于探测第一传输路径和第二传输路径的分叉点,该第一传输路径为第一终端设备从当前位置到第二终端设备的最短传输路径,第一网关为该第一终端设备的当前网关,该第二传输路径为第一地址到该第二终端设备的最短传输路径,该第一地址为该第一终端设备第一次接入网络时获取的地址,该第一消息包括第一地址和第二地址;该第一路由器根据该第一地址和第二地址,确定该第一路由器为该分叉点;第一路由器建立第一隧道,第一隧道为从第一路由器到第一网关的隧道。本申请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的方法,通过探测分叉点和建立分叉点隧道,有助于解决非最短路径问题。

A Method and Device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his application provides a method and device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which includes: a first router receives a first message for detecting the bifurcation points of the first transmission path and the second transmission path, which is the shortest transmission path from the current location of the first terminal device to the second terminal device, and the first gateway is the current gateway of the first terminal device. The second transmission path is the shortest transmission path from the first address to the second terminal device. The first address is the address acquired when the first terminal device first accesses the network. The first message includes the first address and the second address. According to the first address and the second address, the first router determines that the first router is the bifurcation point; and the first router establishes the first tunnel. The first tunnel is a tunnel from the first router to the first gateway. Th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of the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is helpful to solve the non-shortest path problem by detecting the bifurcation point and establishing the bifurcation point tunn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介绍
代理移动互联网协议第6版(ProxyMobileInternetProtocolVersion6,PMIPv6)(RFC5213)为IPv6提供了网络侧的三层移动性支持,即不需要移动终端参与移动相关的信令过程,就可以使终端在移动过程中保持IPv6地址不变,传输层连接在移动过程中不需要重新建立,从而提供了移动过程中的业务连续性保证。在移动节点(MobileNode,MN)移动之前,MN使用第一次接入网络时的网关分配的家乡地址(HomeAddress,HoA)和通信对端节点(CorrespondingNode,CN)进行通信。CN发出的报文的目的地址是HoA。在切换过程中,当前移动接入网关(NewlyMobileAccessGateway,N-MAG)将分配的代理转交地址(ProxyCare-ofAddress,P-CoA)告知LMA,LMA使用P-CoA建立一个到N-MAG的隧道,CN发向的LMA的报文就会进入到这个隧道,通过隧道转发至N-MAG,导致当MN发生移动后,CN向MN发送的报文和MN向CN发送的报文所经过的路径都不是最短路径。因此,在移动节点移动过程中,如何解决通信对端节点向移动节点发送的报文和移动节点向通信对端节点发送的报文所经过的路径不是最短路径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一种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装置,通过在探测消息中携带新老路径的目的地址来探测分叉点和建立分叉点隧道,从而通过由分叉点隧道和分叉点到通信对端组成的最短路径接收或发送报文,有助于解决非最短路径问题。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第一路由器接收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用于探测第一传输路径和第二传输路径的分叉点,该第一传输路径为第一终端设备从当前位置到第二终端设备的最短传输路径,第一网关为该第一终端设备的当前网关,该第二传输路径为第一地址到该第二终端设备的最短传输路径,该第一地址为该第一终端设备第一次接入网络时获取的地址,该第一消息包括该第一地址和第二地址,该第二地址为该第一终端设备移动到该第一网关之后获取的地址;该第一路由器根据该第一地址和该第二地址,确定该第一路由器为该分叉点;该第一路由器建立第一隧道,该第一隧道为从该第一路由器到该第一网关的隧道。本申请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的方法,通过在通信对端节点发送的探测消息中携带新老路径的目的地址来探测分叉点和建立分叉点隧道,从而通过由分叉点隧道和分叉点到通信对端组成的最短路径接收或发送报文,有助于解决非最短路径问题。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该第一路由器将该第一地址与该第一隧道进行绑定。本申请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的方法,分叉点探测消息中携带新老目的地址,通过逐跳使用新老目的地址查找路由表,比对查找结果是否一致,若不一致,则当前路由器即为分叉点。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该第一路由器向该第一网关发送第二消息,该第二消息用于指示该第一网关建立第二隧道,该第二隧道为该第一隧道的反向隧道。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该第一路由器接收该第一网关发送的隧道封装后的第一报文,该第一报文的目的地址为该第二终端设备的地址,该第一报文的源地址为该第一地址,隧道封装后的该第一报文的隧道目的地址为该第一路由器的地址,隧道封装后的该第一报文的隧道源地址为该第二地址;该第一路由器删除该第一报文的隧道封装;该第一路由器向该第二终端设备发送删除隧道封装后的该第一报文。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该第一路由器接收该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报文,该第二报文的目的地址为该第一地址,该第二报文的源地址为该第二终端设备的地址;该第一路由器对该第二报文进行隧道封装,隧道封装后的该第二报文的隧道目的地址为该第二地址,隧道封装后的该第二报文的隧道源地址为该第一路由器的地址;该第一路由器向该第一网关发送隧道封装后的该第二报文。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该第一路由器接收第三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三报文,该第三报文的目的地址为该第一地址;该第一路由器根据该第三报文的目的地址,在该第一隧道上,向该第一网关发送该第三报文。本申请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的方法,下行过程中,分叉点接收到任何一个目的地址已经和分叉点隧道绑定的下行报文都会通过分叉点隧道转发该下行报文,报文从该第一网关出隧道后,该第一网关检查该下行报文的源地址是否和第二隧道绑定,若没有绑定就把该下行报文的源地址与该第二隧道进行绑定,该第一网关不用发起分叉点探测即可使用现有的分叉点。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该第一路由器接收该第一网关通过该第一终端设备的本地移动锚点发送的第四报文,该第四报文的目的地址为第三终端设备的地址,该第四报文的源地址为该第一地址;该第一路由器根据该第四报文的源地址,向该第一网关发送第三消息,该第三消息用于指示该第一网关将该第三终端设备的地址和该第二隧道绑定。本申请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的方法,上行过程中,分叉点收到源地址已经和分叉点隧道绑定但是没有从分叉点隧道出来的上行报文,向第一网关发送分叉点通知消息,第一网关不用发起分叉点探测即可直接使用现成的分叉点。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该第一路由器接收第四消息,该第四消息用于探测第五传输路径和第六传输路径的分叉点,该第五传输路径为第四终端设备从当前位置到第五终端设备的最短传输路径,第五网关为该第四终端设备的当前网关,该第六传输路径为第三地址到该第五终端设备的最短传输路径,该第三地址为该第四终端设备第一次接入网络时获取的地址;该第一路由器根据该第四消息,确定该第一路由器不是该分叉点;该第一路由器将该第四消息转发至下一路由器。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第一网关生成第五消息,该第五消息用于触发探测第一路由器,该第一路由器为第一传输路径和第二传输路径的分叉点,该第一传输路径为第一终端设备从当前位置到第二终端设备的最短传输路径,该第一网关为该第一终端设备的当前网关,该第二传输路径为第一地址到该第二终端设备的最短传输路径,该第五消息包括该第一地址和第二地址,该第一地址为该第一终端设备第一次接入网络时获取的地址,该第二地址为该第一终端设备移动到该第一网关之后获取的地址;该第一网关向第二网关发送该第五消息,该第二网关为该第二终端设备的网关。本申请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的方法,该第一网关通过发送触发探测分叉点的消息,有助于解决非最短路径问题。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网关生成第五消息,包括:该第一网关接收该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五报文,该第五报文的目的地址为该第二终端设备的地址;该第一网关根据该第五报文的目的地址,确定该第五报文的出接口为第三隧道;该第一网关在确定该第三隧道的目的地址是该第一终端设备的本地移动锚点时,生成该第五消息。具体地,该第一网关生成第五消息,包括:该第一网关接收该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五报文,该第五报文的目的地址为该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线通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路由器接收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探测第一传输路径和第二传输路径的分叉点,所述第一传输路径为第一终端设备从当前位置到第二终端设备的最短传输路径,第一网关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当前网关,所述第二传输路径为第一地址到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最短传输路径,所述第一地址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第一次接入网络时获取的地址,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第一地址和第二地址,所述第二地址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移动到所述第一网关之后获取的地址;所述第一路由器根据所述第一地址和所述第二地址,确定所述第一路由器为所述分叉点;所述第一路由器建立第一隧道,所述第一隧道为从所述第一路由器到所述第一网关的隧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线通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路由器接收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探测第一传输路径和第二传输路径的分叉点,所述第一传输路径为第一终端设备从当前位置到第二终端设备的最短传输路径,第一网关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当前网关,所述第二传输路径为第一地址到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最短传输路径,所述第一地址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第一次接入网络时获取的地址,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第一地址和第二地址,所述第二地址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移动到所述第一网关之后获取的地址;所述第一路由器根据所述第一地址和所述第二地址,确定所述第一路由器为所述分叉点;所述第一路由器建立第一隧道,所述第一隧道为从所述第一路由器到所述第一网关的隧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路由器将所述第一地址与所述第一隧道进行绑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路由器向所述第一网关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网关建立第二隧道,所述第二隧道为所述第一隧道的反向隧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路由器接收所述第一网关发送的隧道封装后的第一报文,所述第一报文的目的地址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地址,所述第一报文的源地址为所述第一地址,隧道封装后的所述第一报文的隧道目的地址为所述第一路由器的地址,隧道封装后的所述第一报文的隧道源地址为所述第二地址;所述第一路由器删除所述第一报文的隧道封装;所述第一路由器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删除隧道封装后的所述第一报文。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路由器接收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报文,所述第二报文的目的地址为所述第一地址,所述第二报文的源地址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地址;所述第一路由器对所述第二报文进行隧道封装,隧道封装后的所述第二报文的隧道目的地址为所述第二地址,隧道封装后的所述第二报文的隧道源地址为所述第一路由器的地址;所述第一路由器向所述第一网关发送隧道封装后的所述第二报文。6.根据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路由器接收第三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三报文,所述第三报文的目的地址为所述第一地址;所述第一路由器根据所述第三报文的目的地址,在所述第一隧道上,向所述第一网关发送所述第三报文。7.根据权利要求3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路由器接收所述第一网关通过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本地移动锚点发送的第四报文,所述第四报文的目的地址为第三终端设备的地址,所述第四报文的源地址为所述第一地址;所述第一路由器根据所述第四报文的源地址,向所述第一网关发送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网关将所述第三终端设备的地址和所述第二隧道绑定。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路由器接收第四消息,所述第四消息用于探测第五传输路径和第六传输路径的分叉点,所述第五传输路径为第四终端设备从当前位置到第五终端设备的最短传输路径,第五网关为所述第四终端设备的当前网关,所述第六传输路径为第三地址到所述第五终端设备的最短传输路径,所述第三地址为所述第四终端设备第一次接入网络时获取的地址;所述第一路由器根据所述第四消息,确定所述第一路由器不是所述分叉点;所述第一路由器将所述第四消息转发至下一路由器。9.一种无线通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网关生成第五消息,所述第五消息用于触发探测第一路由器,所述第一路由器为第一传输路径和第二传输路径的分叉点,所述第一传输路径为第一终端设备从当前位置到第二终端设备的最短传输路径,所述第一网关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当前网关,所述第二传输路径为第一地址到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最短传输路径,所述第五消息包括所述第一地址和第二地址,所述第一地址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第一次接入网络时获取的地址,所述第二地址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移动到所述第一网关之后获取的地址;所述第一网关向第二网关发送所述第五消息,所述第二网关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网关。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关生成第五消息,包括:所述第一网关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五报文,所述第五报文的目的地址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地址;所述第一网关根据所述第五报文的目的地址,确定所述第五报文的出接口为第三隧道;所述第一网关在确定所述第三隧道的目的地址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本地移动锚点时,生成所述第五消息。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关在确定所述第三隧道的目的地址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本地移动锚点时,生成所述第五消息,包括:所述第一网关在确定所述第三隧道的目的地址是所述本地移动锚点时,在预设时间段后,生成所述第五消息。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关生成第五消息,包括:所述第一网关在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本地移动锚点发送的第六报文时,生成所述第五消息。13.根据权利要求9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还包括:所述第一网关接收所述第一路由器发送的隧道封装后的第六报文,所述第六报文的源地址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地址;所述第一网关根据所述第六报文的源地址,建立第二隧道,所述第二隧道为所述第一网关到所述第一路由器的隧道;所述第一网关将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地址与所述第二隧道进行绑定。14.根据权利要求9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网关接收所述第一路由器发送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网关建立第二隧道,所述第二隧道为所述第一网关到所述第一路由器的隧道;所述第一网关根据所述第二消息,建立所述第二隧道;所述第一网关将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地址与所述第二隧道进行绑定。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网关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报文,所述第一报文的目的地址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地址,所述第一报文的源地址为所述第一地址;所述第一网关对所述第一报文进行隧道封装,隧道封装后的所述第一报文的隧道目的地址为所述第一路由器的地址,隧道封装后的所述第一报文的隧道源地址为所述第二地址;所述第一网关向所述第一路由器发送隧道封装后的所述第一报文。16.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网关接收所述第一路由器发送的隧道封装后的第二报文,所述第二报文的目的地址为所述第一地址,所述第二报文的源地址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地址,隧道封装后的所述第二报文的隧道目的地址为所述第二地址,隧道封装后的所述第二报文的隧道源地址为所述第一路由器的地址;所述第一网关删除所述第二报文的隧道封装;所述第一网关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删除隧道封装后的所述第二报文。17.根据权利要求12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网关在第一隧道上接收所述第一路由器发送的第三报文,所述第一隧道为所述第一路由器至所述第一网关的隧道,所述第三报文的目的地址为所述第一地址,所述第三报文的源地址为第三终端设备的地址;所述第一网关将所述第三终端设备的地址与所述第二隧道绑定。18.根据权利要求12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网关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第四报文,所述第四报文的目的地址为第三终端设备的地址,所述第四报文的源地址为所述第一地址;所述第一网关根据所述第四报文的目的地址,通过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本地移动锚点向所述第一路由器发送所述第四报文;所述第一网关接收所述第一路由器根据所述第四报文的源地址发送的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网关将所述第三终端设备的地址和所述第二隧道绑定。19.一种无线通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二网关接收第一网关第五消息,所述第五消息用于触发探测第一传输路径和第二传输路径的分叉点,所述第一传输路径为第一终端设备从当前位置到第二终端设备的最短传输路径,所述第一网关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当前移动接入网关,所述第二传输路径为第一地址到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最短传输路径,所述第一地址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第一次接入网络时获取的地址,所述第五消息包括所述第一地址和第二地址,所述第二地址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移动到所述第一网关之后获取的地址;所述第二网关根据所述第五消息,向第一路由器发送第一消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锐王闯笪斌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