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钢材质污水提升泵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27573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06 09: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玻璃钢材质污水提升泵站,包含有,泵站基础;玻璃钢筒体,其具有筒体顶壁、筒体底壁及筒体侧壁;进水管路,其固定于所述玻璃钢筒体的左端,所述进水管路的进口端竖向设置,所述进水管路的出口端横向设置;外置保护筒,其具有筒形本体及固定翻边,所述筒形本体环绕于所述进水管路的进口端的外围;所述筒形本体上具有过水通孔;粉碎格栅,其置于所述筒体容置空间内部且对应于所述进水管路的出水端;以及,出水管路,其固定于所述玻璃钢筒体的右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增加外置保护筒,利用其阻挡较大体积或长条形的水中杂物进入进水管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玻璃钢材质污水提升泵站
本技术涉及污水泵站,特别地是,玻璃钢材质污水提升泵站。
技术介绍
中国专利技术CN104696210A公告的“一体化泵站的水泵底座紧固装置”的缺点在于,不管是体积较大的还是较小的水中杂物都由内部格栅阻挡,导致其容易堵塞,需要频繁升降清理。进水管路直线设计,对粉碎格栅的冲击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所有杂物均由内部格栅阻挡的问题,提供一种新型的玻璃钢材质污水提升泵站。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玻璃钢材质污水提升泵站,包含有,泵站基础;玻璃钢筒体,其具有筒体顶壁、筒体底壁及连接所述筒体顶壁与所述筒体底壁间的筒体侧壁,所述筒体顶壁、所述筒体底壁及所述筒体侧壁共同界定出筒体容置空间,所述筒体容置空间内具有排污提升泵;进水管路,其固定于所述玻璃钢筒体的左端,所述进水管路的进口端竖向设置,所述进水管路的出口端横向设置,所述进水管路的进口端的外周面上形成有外螺纹;外置保护筒,其具有筒形本体及固定翻边,所述筒形本体环绕于所述进水管路的进口端的外围,所述筒形本体的内周面上形成有与所述外螺纹对应的内螺纹,藉由所述内螺纹与所述外螺纹相连,使得所述筒形本体固定于所述进水管路的进口端上;所述筒形本体上具有过水通孔;所述筒形本体的底面与所述泵站基础的顶面相面接触;所述固定翻边自所述筒形本体的底面始向外延伸且所述固定翻边与所述泵站基础的顶面相面接触,所述固定翻边上形成有翻边固定孔,所述翻边固定孔内具有固定螺栓且所述固定螺栓向下延伸入所述泵站基础;粉碎格栅,其置于所述筒体容置空间内部且对应于所述进水管路的出水端;以及,出水管路,其固定于所述玻璃钢筒体的右端,所述出水管路高于所述进水管路。作为玻璃钢材质污水提升泵站的优选方案,还包含有,自冲洗管,所述自冲洗管的始端连接至所述出水管路,所述自冲洗管的末端穿过所述筒体侧壁延伸至所述筒形本体。作为玻璃钢材质污水提升泵站的优选方案,所述自冲洗管具有上横向段、中竖向段及下横向段。作为玻璃钢材质污水提升泵站的优选方案,所述过水通孔的直径为20-30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至少在于:1.增加外置保护筒,利用其阻挡较大体积或长条形的水中杂物进入进水管路;2.外置保护筒与进水管路及采用可拆卸的方式固定,有助于后期拆卸,维护清理。3.增加自冲洗管,清洁外置保护筒。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进水管路的进口端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请参见图1和2,图中示出的是玻璃钢材质污水提升泵站。该污水提升泵站主要由泵站基础1、玻璃钢筒体2、进水管路3、外置保护筒4、粉碎格栅5、出水管路6、排污提升泵7及自冲洗管8等部件组成。所述玻璃钢筒体2具有筒体顶壁、筒体底壁及连接所述筒体顶壁与所述筒体底壁间的筒体侧壁。所述筒体顶壁、所述筒体底壁及所述筒体侧壁共同界定出筒体容置空间。所述筒体容置空间内具有排污提升泵7。所述进水管路3固定于所述玻璃钢筒体2的左端。所述进水管路3的进口端竖向设置,所述进水管路3的出口端横向设置,形成一个L形结构,相对于传统的直线结构,主要是增加缓冲,降低水中杂物对所述粉碎格栅5的冲击,延长所述粉碎格栅5的使用寿命。所述进水管路3的进口端的外周面上形成有外螺纹30。所述外置保护筒4具有筒形本体41及固定翻边42。所述筒形本体41环绕于所述进水管路3的进口端的外围。所述筒形本体41的内周面上形成有与所述外螺纹30对应的内螺纹411。藉由所述内螺纹411与所述外螺纹30相连,使得所述筒形本体41固定于所述进水管路3的进口端上。所述外置保护筒4与所述进水管路3及采用可拆卸的方式固定,有助于后期拆卸,维护清理。所述筒形本体41上具有沿横向延伸的过水通孔412。所述过水通孔412的直径为20-30mm,阻挡较大体积或长条形的水中杂物进入进水管路3。所述筒形本体41的底面与所述泵站基础1的顶面相面接触。所述固定翻边42自所述筒形本体41的底面始向外延伸且所述固定翻边42与所述泵站基础1的顶面相面接触。较佳地,所述固定翻边42的底面与所述泵站基础1的顶面间具有密封圈,用于密封。所述固定翻边42上形成有竖向的翻边固定孔。所述翻边固定孔内具有固定螺栓且所述固定螺栓向下延伸入所述泵站基础1,以此进一步固定所述筒形本体41,防止其晃动。所述粉碎格栅5置于所述筒体容置空间内部且对应于所述进水管路3的出水端。所述出水管路6固定于所述玻璃钢筒体2的右端。所述出水管路6高于所述进水管路3。所述自冲洗管8的始端连接至所述出水管路6。所述自冲洗管8的末端穿过所述筒体侧壁延伸至所述筒形本体41。所述自冲洗管8具有上横向段81、中竖向段82及下横向段83。所述下横向段对应于所述外置保护筒4。所述自冲洗管8上具有控制阀。启动控制阀,所述出水管路6的压力水分流,部分经过所述自冲洗管8,对所述外置保护筒4冲洗。关闭控制阀,所述自冲洗管8停止冲洗工作。藉此,实现对所述外置保护筒4的清洁工作。以上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且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玻璃钢材质污水提升泵站,其特征在于,包含有,泵站基础;玻璃钢筒体,其具有筒体顶壁、筒体底壁及连接所述筒体顶壁与所述筒体底壁间的筒体侧壁,所述筒体顶壁、所述筒体底壁及所述筒体侧壁共同界定出筒体容置空间,所述筒体容置空间内具有排污提升泵;进水管路,其固定于所述玻璃钢筒体的左端,所述进水管路的进口端竖向设置,所述进水管路的出口端横向设置,所述进水管路的进口端的外周面上形成有外螺纹;外置保护筒,其具有筒形本体及固定翻边,所述筒形本体环绕于所述进水管路的进口端的外围,所述筒形本体的内周面上形成有与所述外螺纹对应的内螺纹,藉由所述内螺纹与所述外螺纹相连,使得所述筒形本体固定于所述进水管路的进口端上;所述筒形本体上具有过水通孔;所述筒形本体的底面与所述泵站基础的顶面相面接触;所述固定翻边自所述筒形本体的底面始向外延伸且所述固定翻边与所述泵站基础的顶面相面接触,所述固定翻边上形成有翻边固定孔,所述翻边固定孔内具有固定螺栓且所述固定螺栓向下延伸入所述泵站基础;粉碎格栅,其置于所述筒体容置空间内部且对应于所述进水管路的出水端;以及,出水管路,其固定于所述玻璃钢筒体的右端,所述出水管路高于所述进水管路。

【技术特征摘要】
1.玻璃钢材质污水提升泵站,其特征在于,包含有,泵站基础;玻璃钢筒体,其具有筒体顶壁、筒体底壁及连接所述筒体顶壁与所述筒体底壁间的筒体侧壁,所述筒体顶壁、所述筒体底壁及所述筒体侧壁共同界定出筒体容置空间,所述筒体容置空间内具有排污提升泵;进水管路,其固定于所述玻璃钢筒体的左端,所述进水管路的进口端竖向设置,所述进水管路的出口端横向设置,所述进水管路的进口端的外周面上形成有外螺纹;外置保护筒,其具有筒形本体及固定翻边,所述筒形本体环绕于所述进水管路的进口端的外围,所述筒形本体的内周面上形成有与所述外螺纹对应的内螺纹,藉由所述内螺纹与所述外螺纹相连,使得所述筒形本体固定于所述进水管路的进口端上;所述筒形本体上具有过水通孔;所述筒形本体的底面与所述泵站基础的顶面相面接触;所述固定翻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守波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科雷流体自控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