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预制泵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275734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06 09: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新型预制泵站,包含有,泵站基础;泵站筒体,其具有筒体顶壁、筒体底壁及连接所述筒体顶壁与所述筒体底壁间的筒体侧壁,所述筒体顶壁、所述筒体底壁及所述筒体侧壁三者共同界定出筒体容置空间,所述筒体容置空间内容置有潜污泵、工作平台、耦合架及出水管;以及,内置保护筒,其被置于所述筒体容置空间的内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增加内置保护筒,用于阻止长条形杂物进入潜污泵,将长条形杂物隔断在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预制泵站
本技术涉及流体设备领域,特别地是,新型预制泵站。
技术介绍
中国技术CN207419683U公告的“新型一体化预制泵站”,污水从进水管路进水,经过粉碎格栅,再进入潜污泵,最后从出水管路送出。实践中发现,部分杂物(特别是长条形态,诸如,水草、塑料袋条)仍会进入泵站内,影响潜污泵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部分杂物影响潜污泵工作的问题,提供一种新型预制泵站。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新型预制泵站,包含有,泵站基础;泵站筒体,其具有筒体顶壁、筒体底壁及连接所述筒体顶壁与所述筒体底壁间的筒体侧壁,所述筒体顶壁、所述筒体底壁及所述筒体侧壁三者共同界定出筒体容置空间,所述筒体容置空间内容置有潜污泵、工作平台、耦合架及出水管;以及,内置保护筒,其被置于所述筒体容置空间的内部,所述内置保护筒具有保护筒侧壁及保护筒顶壁,所述保护筒侧壁环绕于所述潜污泵的外围,所述保护筒侧壁的底缘与所述筒体底壁相接触,所述保护筒侧壁的顶缘高于所述潜污泵的最高点,所述保护筒侧壁上布置有过水通孔,所述保护筒顶壁上形成有供所述耦合架及所述出水管穿过的顶壁过孔;以及,自冲洗管,其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及第二端,所述自冲洗管的第一端连接至所述出水管,所述自冲洗管的第二端延伸至所述内置保护筒。作为新型预制泵站的优选方案,所述自冲洗管具有上横向段、中竖向段及下横向段,所述下横向段指向所述所述保护筒侧壁。作为新型预制泵站的优选方案,所述保护筒侧壁为圆锥面。作为新型预制泵站的优选方案,所述过水通孔的直径为10-30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至少在于:(1)增加内置保护筒,用于阻止长条形杂物进入潜污泵,将长条形杂物隔断在外;(2)增加自冲洗管,用于清洁内置保护筒。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内置保护筒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请参见图1和2,图中示出的是新型预制泵站。该预制泵站主要由泵站基础1、泵站筒体2、内置保护筒3及自冲洗管4等部件组成。所述泵站筒体2具有筒体顶壁21、筒体底壁22及连接所述筒体顶壁21与所述筒体底壁22间的筒体侧壁23。所述筒体顶壁21、所述筒体底壁22及所述筒体侧壁23三者共同界定出筒体容置空间。所述筒体容置空间内容置有潜污泵201(以切割型为佳)、工作平台、耦合架202及出水管203。所述内置保护筒3被置于所述筒体容置空间的内部。所述内置保护筒3具有保护筒侧壁31、保护筒顶壁32及固定翻边33。所述保护筒侧壁31环绕于所述潜污泵201的外围。本实施例中,所述保护筒侧壁31为圆锥面,便于被冲洗清洁。所述保护筒侧壁31的底缘与所述筒体底壁22相接触。所述保护筒侧壁31的顶缘高于所述潜污泵201的最高点。所述保护筒侧壁31上布置有过水通孔310,所述过水通孔310的直径为10-30mm。设置所述过水通孔310的目的在于,连通所述内置保护筒3内外,水流能正常经过,而长条形杂物会阻挡在所述内置保护筒3外或缠绕在所述过水通孔310中,不会进入所述潜污泵201。所述保护筒顶壁32上形成有供所述耦合架202及所述出水管203穿过的顶壁过孔(图中未示)。为了保证密封性,所述顶壁过孔与所述耦合架202间具有密封圈,所述顶壁过孔与所述出水管203间也具有密封圈。所述固定翻边33自所述保护筒侧壁31的底缘始向外延伸且所述固定翻边33与所述筒体底壁22相面接触。所述固定翻边33上形成有翻边固定孔330。所述翻边固定孔330内具有固定螺栓且所述固定螺栓穿过所述筒体底壁22向下延伸入所述泵站基础1。藉此,所述内置保护筒3体以可拆卸的方式固定于所述筒体底壁22上。优点在于,1.可拆卸的连接,便于安装维护。2.所述固定螺栓延伸至所述泵站基础1,能更好地固定所述内置保护筒3(筒体底壁22较簿,如只与筒体底壁22做连接,牢靠度不高)。所述自冲洗管4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及第二端。所述自冲洗管4的第一端连接至所述出水管203(结合点处于工作平台的上方),所述自冲洗管4的第二端延伸至所述内置保护筒3。如图2所示,所述自冲洗管4具有上横向段41、中竖向段42及下横向段43。所述下横向段43指向所述保护筒侧壁31。所述自冲洗管4上具有控制阀。启动控制阀,所述出水管203的压力水分流,部分经过所述自冲洗管4,对所述保护筒侧壁31冲洗。关闭控制阀,所述自冲洗管4停止冲洗工作。藉此,实现对所述内置保护筒3的清洁工作。以上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且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新型预制泵站,其特征在于,包含有,泵站基础;泵站筒体,其具有筒体顶壁、筒体底壁及连接所述筒体顶壁与所述筒体底壁间的筒体侧壁,所述筒体顶壁、所述筒体底壁及所述筒体侧壁三者共同界定出筒体容置空间,所述筒体容置空间内容置有潜污泵、工作平台、耦合架及出水管;以及,内置保护筒,其被置于所述筒体容置空间的内部,所述内置保护筒具有保护筒侧壁及保护筒顶壁,所述保护筒侧壁环绕于所述潜污泵的外围,所述保护筒侧壁的底缘与所述筒体底壁相接触,所述保护筒侧壁的顶缘高于所述潜污泵的最高点,所述保护筒侧壁上布置有过水通孔,所述保护筒顶壁上形成有供所述耦合架及所述出水管穿过的顶壁过孔;以及,自冲洗管,其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及第二端,所述自冲洗管的第一端连接至所述出水管,所述自冲洗管的第二端延伸至所述内置保护筒。

【技术特征摘要】
1.新型预制泵站,其特征在于,包含有,泵站基础;泵站筒体,其具有筒体顶壁、筒体底壁及连接所述筒体顶壁与所述筒体底壁间的筒体侧壁,所述筒体顶壁、所述筒体底壁及所述筒体侧壁三者共同界定出筒体容置空间,所述筒体容置空间内容置有潜污泵、工作平台、耦合架及出水管;以及,内置保护筒,其被置于所述筒体容置空间的内部,所述内置保护筒具有保护筒侧壁及保护筒顶壁,所述保护筒侧壁环绕于所述潜污泵的外围,所述保护筒侧壁的底缘与所述筒体底壁相接触,所述保护筒侧壁的顶缘高于所述潜污泵的最高点,所述保护筒侧壁上布置有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科雷流体自控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