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填、涂衬垫钢丝绳用预变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274998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06 08: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填、涂衬垫钢丝绳用预变形器,包括,主轴、分线盘、前盘、中盘、后盘、大伞齿轮、小伞齿轮、涡轮、蜗杆;所述分线盘通过法兰盘安装于所述主轴上;在所述主轴上依次安装所述前盘、中盘、后盘、大伞齿轮、小伞齿轮、涡轮、蜗杆;于所述主轴上,所述中盘套装于所述前盘外,所述后盘套装于所述中盘外。通过上述结构能消除钢丝绳捻制应力,又能确保形成钢丝绳的股变形均匀一致,在合拢口与涂(填)高分子混合物衬垫的金属芯紧密捻合形成钢丝绳整体,具有加工精密度高,整体结构简单,组装方便,维修维护成本低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填、涂衬垫钢丝绳用预变形器
本技术属于生产填、涂衬垫钢丝绳预变形器工装卡具,特别涉大轴承筐蓝成绳机生产8×K26SW+CDIWRC、8×K19S+CDIWRC压实股金属芯填、涂衬垫钢丝绳用预变形器。
技术介绍
钢丝绳作为起重提升工具之一,广泛运用于桥梁、机械、运输、石油、港口、矿井提升、渔业、海洋工程等,近几年钢丝绳品种、结构、数量有了较大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行业都对钢丝绳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港口机械、旋挖钻机、打桩机、汽车吊等对钢丝绳的疲劳寿命要求更为强烈。生产压实股金属芯涂(填)高分子混合物衬垫钢丝绳是提高钢丝绳疲劳寿命的方向,国内只有个别厂家作过试验性生产,由于受工艺技术、工装卡具的限制和设备的局限,产品质量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国家每年需要从国外进口压实股金属芯涂(填)高分子混合物衬垫钢丝绳达7.2万吨。其中8×K26SW+CDIWRC、8×K19S+CDIWRC压实股金属芯涂(填)高分子混合物衬垫钢丝绳,是多丝线接触钢丝绳钢丝绳的升级换代产品,市场需求在20万吨以上。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一种填、涂衬垫钢丝绳用预变形器。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一个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该概括部分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其唯一目的是用简单的形式呈现一些概念,以此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一种填、涂衬垫钢丝绳用预变形器,包括,主轴、分线盘、前盘、中盘、后盘、大伞齿轮、小伞齿轮、涡轮、蜗杆;所述分线盘通过法兰盘安装于所述主轴上;在所述主轴上依次安装所述前盘、中盘、后盘、大伞齿轮、小伞齿轮、涡轮、蜗杆;于所述主轴上,所述中盘套装于所述前盘外,所述后盘套装于所述中盘外。其中,还包括前盘变形辊、前盘小轴、前盘辊子盖及前盘滚珠;所述前盘变形辊安装于所述前盘小轴上,所述前盘辊子盖与所述前盘变形辊通过前盘滚珠连接,所述前盘辊子盖通过螺母固定于前盘小轴上,所述前盘小轴固定安装于所述前盘上。其中,还包括中盘变形辊、中盘小轴、中盘辊子盖及中盘滚珠;所述中盘变形辊安装于所述中盘小轴上,所述中盘辊子盖与所述中盘变形辊通过中盘滚珠连接,所述中盘辊子盖通过螺母固定于中盘小轴上,所述中盘小轴固定安装于所述中盘上。其中,还包括后盘变形辊、后盘小轴、后盘辊子盖及后盘滚珠;所述后盘变形辊安装于所述后盘小轴上,所述后盘辊子盖与所述后盘变形辊通过后盘滚珠连接,所述后盘辊子盖通过螺母固定于后盘小轴上,所述后盘小轴固定安装于所述后盘上。其中,所述前盘小轴的倾斜夹角为50。本技术所带来的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能消除钢丝绳捻制应力,又能确保形成钢丝绳的股变形均匀一致,在合拢口与涂(填)高分子混合物衬垫的金属芯紧密捻合形成钢丝绳整体,具有加工精密度高,整体结构简单,组装方便,维修维护成本低的优点。为了上述以及相关的目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包括后面将详细说明并在权利要求中特别指出的特征。下面的说明以及附图详细说明某些示例性方面,并且其指示的仅仅是各个实施例的原则可以利用的各种方式中的一些方式。其它的益处和新颖性特征将随着下面的详细说明结合附图考虑而变得明显,所公开的实施例是要包括所有这些方面以及它们的等同。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前盘辊组件爆炸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盘辊组件爆炸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后盘辊组件爆炸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前盘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中盘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后盘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主轴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描述和附图充分地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案,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它们。其他实施方案可以包括结构的、逻辑的、电气的、过程的以及其他的改变。实施例仅代表可能的变化。除非明确要求,否则单独的部件和功能是可选的,并且操作的顺序可以变化。一些实施方案的部分和特征可以被包括在或替换其他实施方案的部分和特征。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书的整个范围,以及权利要求书的所有可获得的等同物。在一些说明性的实施例中,如图1-8所示,一种填、涂衬垫钢丝绳用预变形器,包括,主轴2、分线盘3、前盘10、中盘9、后盘8、大伞齿轮4、小伞齿轮15、涡轮7、蜗杆6、前盘辊组件5、中盘辊组件11及后盘辊组件12。前盘辊组件5包括,前盘变形辊501、前盘小轴502、前盘辊子盖503、前盘滚珠504。中盘辊组件11包括,中盘变形辊111、中盘小轴112、中盘辊子盖113、中盘滚珠114。后盘辊组件12包括,后盘变形辊121、后盘小轴122、后盘辊子盖123及后盘滚珠124。所述前盘变形辊501安装于所述前盘小轴502上,所述前盘辊子盖503与所述前盘变形辊501通过前盘滚珠504连接,所述前盘辊子盖503通过螺母固定于前盘小轴502上,所述前盘小轴502固定安装于所述前盘10上。所述中盘变形辊111安装于所述中盘小轴112上,所述中盘辊子盖113与所述中盘变形辊111通过中盘滚珠114连接,所述中盘辊子盖113通过螺母固定于中盘小轴112上,所述中盘小轴112固定安装于所述中盘9上。所述后盘变形辊121安装于所述后盘小轴122上,所述后盘辊子盖123与所述后盘变形辊121通过后盘滚珠124连接,所述后盘辊子盖123通过螺母固定于后盘小轴122上,所述后盘小轴122固定安装于所述后盘8上。前盘小轴502的倾斜夹角A1为50°。前盘小轴502的高度D1为148.5mm。分线盘3通过法兰盘1安装于所述主轴2上;在所述主轴2上依次安装所述前盘10、中盘9、后盘8、大伞齿轮4、小伞齿轮15、涡轮7、蜗杆6;于所述主轴2上,所述中盘9套装于所述前盘10外,所述后盘8套装于所述中盘9外。调整前盘10、中盘9、后盘8距离,让中盘9与前盘10、后盘8等距。转动小伞齿轮15时前盘10、中盘9水平往复移动灵活。转动蜗杆6时中盘9周向顺时针、逆时针转动灵活。辊端距离可根据钢丝绳结构规格的捻距大小进行进行水平调节,调节范围D2为64~130mm,压弯深度可根据股需要的变形量,进行周向调节,调节范围0~90℃,变形辊每组3辊,包括前盘变形辊、中盘变形辊及后盘变形辊。共8组,24个变形辊材质为Cr12,经热处理淬火HRC≥60°,辊槽经磨床加工而成。生产8×K26SW+CDIWRC、8×K19S+CDIWRC压实股金属芯填、涂高分子混合物衬垫钢丝绳Φ8~Φ16mm,转动小伞齿轮,转动蜗杆,让辊端距离、压弯深度达到工艺要求即可。上述实施例为本技术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任何未背离本技术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做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填、涂衬垫钢丝绳用预变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轴、分线盘、前盘、中盘、后盘、大伞齿轮、小伞齿轮、涡轮、蜗杆;所述分线盘通过法兰盘安装于所述主轴上;在所述主轴上依次安装所述前盘、中盘、后盘、大伞齿轮、小伞齿轮、涡轮、蜗杆;于所述主轴上,所述中盘套装于所述前盘外,所述后盘套装于所述中盘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填、涂衬垫钢丝绳用预变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轴、分线盘、前盘、中盘、后盘、大伞齿轮、小伞齿轮、涡轮、蜗杆;所述分线盘通过法兰盘安装于所述主轴上;在所述主轴上依次安装所述前盘、中盘、后盘、大伞齿轮、小伞齿轮、涡轮、蜗杆;于所述主轴上,所述中盘套装于所述前盘外,所述后盘套装于所述中盘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填、涂衬垫钢丝绳用预变形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前盘变形辊、前盘小轴、前盘辊子盖及前盘滚珠;所述前盘变形辊安装于所述前盘小轴上,所述前盘辊子盖与所述前盘变形辊通过前盘滚珠连接,所述前盘辊子盖通过螺母固定于前盘小轴上,所述前盘小轴固定安装于所述前盘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填、涂衬垫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正强王立新吴桂生孙亚俊王志刚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杰力钢缆索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