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世祥专利>正文

功能型屋顶构造方法及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26905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06 05:22
一功能型屋顶构造装置,用于一建筑物的一屋顶框架,包括多个功能型屋顶组件被组装在一起以形成至少一刚性屋顶结构。各所述功能型屋顶组件包括至少一组件外壳以及至少一屋顶功能型单元。各所述屋顶功能型单元包括三个不同的屋顶功能型板单元从不同层可选择地被支撑于所述组件外壳用于为所述建筑物提供不同的功能。各所述屋顶功能型板单元用于选择性地提供多种功能例如太阳能收集、隔热、隔音、无线网络系统和类似物。

Construction Method and Device of Functional Roof

A functional roof construction device for a roof frame of a building, including a plurality of functional roof components assembled together to form at least one rigid roof structure. The functional roof components include at least one component housing and at least one roof functional unit. Each of the roof functional units comprises three different roof functional plate units which are optionally supported on the component housing from different layers to provide different functions for the building. The roof functional panel units are used to selectively provide a variety of functions such as solar energy collection, thermal insulation, sound insulation, wireless network systems and analogu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功能型屋顶构造方法及其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屋顶结构,尤其涉及一功能型屋顶构造方法及其装置,其中多个功能型屋顶组件被组装起来并形成一刚性结构,用于选择性地提供多种功能例如太阳能收集、隔热、隔音、无线网络系统和类似物。
技术介绍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建筑师在建筑行业中有很多的屋顶设计,因为屋顶作为一种围护结构以有效地保护建筑物的内部。传统的屋顶结构包括多个屋顶梁和多个屋顶层,这些屋顶梁支撑在建筑物的一支撑架上移形成一屋顶表面,这些屋顶层重叠在屋顶表面以提供隔热或者防水特性用于保护建筑物。因此,各屋顶层可以是一个防水屋顶膜和多个屋顶材料,如屋顶瓦或砖堆叠在屋顶膜上。因此,额外的隔热材料,如玻璃纤维隔热或泡沫隔热,必须被增加到该建筑物的阁楼的屋顶表面下以有效地控制建筑物内部温度。换句话说,传统的屋顶结构提供的隔热能力较弱。此外,传统的屋顶结构有几个缺点。传统的屋顶结构很难被修复尤其是当一部分被损坏的时候。例如,当存在漏水的情况时,建设者必须拆除该屋顶材料并且更换防水屋顶膜。这是耗时的并且是浪费材料,因为屋顶材料不能被重新使用。损坏的屋顶结构的修复成本相对较高,其中包括建设者的劳动力成本。此外,传统的屋顶结构的使用寿命取决于其材料的使用寿命。换句话说,屋顶的预期寿命随着不同屋顶材料变化。例如,沥青屋顶瓦的预期寿命为约15至20年。因此,在屋顶结构预期使用期之前,房子的主人应更换整个屋顶结构。即使许多屋顶设计都被发现以提高屋顶材料和/或屋顶的效率,屋顶的基本框架结构并没有改变。换句话说,屋顶结构的基础仍然是由防水屋顶膜,屋顶材料所构造。改进的屋顶材料仅能延长屋顶结构的预期寿命,并可以提高其效率。然而,上述现有的问题不能得到解决。传统的屋顶结构的显著改进是太阳能屋顶。因此,太阳能屋顶是一个屋顶太阳能系统,包括多个太阳能面板,这些太阳能面板通过一板支撑结构被安装在屋顶表面的顶端。然而,太阳能面板是昂贵的,并安装的时候需要有资质的屋顶承包商。由于太阳能面板的重量,在安装太阳能面板之前,有资质的屋顶承包商必须计算太阳能面板的应力和负荷要求。因此,屋顶太阳能系统可能无法安装在旧的屋顶结构上。此外,屋顶太阳能系统的安装需要在屋顶结构上钻孔,使得现有的屋顶结构将被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功能型屋顶构造方法及其装置,其中多个功能型屋顶组件被组装起来并形成一刚性结构,用于选择性地提供多种功能例如太阳能收集、隔热、隔音、无线网络系统和类似物。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功能型屋顶构造方法及其装置,其中不同的功能的面板可以在不同层选择性地被支撑在一组件外壳。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功能型屋顶构造方法及其装置,其中功能型板可释放地被锁定在所述组件外壳以限定所述功能型板在适当的位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功能型屋顶构造方法及其装置,其中所述功能型屋顶组件能够容易地组装在一起,以形成一个刚性的屋顶结构。因此,根据建筑物的大小,所述功能型屋顶模块的数量可以被选择,以形成屋顶结构,从而提高了本专利技术的实际使用,并减少其安装成本。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功能型屋顶构造方法及其装置,其中水,例如雨,可以被收集并重新循环使用。具体地,水可以过滤和净化用于饮用,花园浇水以及类似物。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功能型屋顶构造方法及其装置,其中所述功能型屋顶组件易于通过更换整个故障组件或通过简单地更换故障在所述功能型组件上的功能型板,以便最大限度地减少维修所述功能型屋顶组件的成本。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功能型屋顶构造方法及其装置,其中功能型操作组件可配合所述功能型屋顶组件,以为建筑物提供附加功能,例如互联网路由器,可再充电电池,通信设备,和/或安全系统。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功能型屋顶构造方法及其装置,从而简化了现有的屋顶结构的屋顶结构配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功能型屋顶构造方法及其装置,其中,水管系统和/或电气配线系统可安装到所述功能型屋顶构造装置,以便简化建筑物的水管道系统和/或电气配线系统。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功能型屋顶构造方法及其装置,它不要求改变建筑物的屋顶结构的原始结构设计,以便将建筑物的现有屋顶结构匹配的所述功能型屋顶组件的成本降到最低。特别是,所述功能型屋顶组件也可以被安装在移动的家甚至娱乐车辆的屋顶框架上。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功能型屋顶构造方法及其装置,其中,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不需要昂贵或复杂的结构。因此,本专利技术成功地提供了一种经济和有效的解决办法用于提供一刚性结构到建筑物的屋顶框架上,并用于为建筑物提供不同功能。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功能型屋顶构造装置,用于一建筑物的一屋顶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功能型屋顶组件被组装在一起以形成至少一刚性屋顶结构,其中各所述功能型屋顶组件包括:至少一组件外壳,所述组件外壳包括两个支撑架,各所述支撑架包括至少一支撑壁、至少一支撑臂、至少一支撑脊和至少一滑动槽,所述支撑壁垂直地延伸,所述支撑臂从所述支撑壁垂直地延伸形成位于所述支撑臂上方的所述组件外壳的一上部以及位于所述支撑臂下方的所述组件外壳的一下部以用于附接所述屋顶框架,所述支撑脊从所述支撑壁延伸至所述支撑臂的下方并与所述支撑臂平行,所述滑动槽纵向地延伸于所述支撑壁的一顶边缘,从而当各所述支撑架被彼此间隔地对齐设置时,所述支撑臂、所述支撑脊和所述滑动槽被彼此间隔地对齐设置,以及至少一屋顶功能型单元,所述屋顶功能型单元包括至少一第一屋顶功能型板单元,至少一第二屋顶功能型板单元和至少一第三屋顶功能型板单元,所述第一屋顶功能型板单元被所述支撑架的所述支撑脊可滑动地支撑,所述第二屋顶功能型板单元被所述支撑架的所述支撑臂可滑动地支撑且位于所述第一屋顶功能型板单元的下方,所述第三屋顶功能型板单元可滑动地衔接于所述支撑架的所述滑动槽,并被间隔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屋顶功能型板单元的上方,其中所述第一屋顶功能型板单元、所述第二屋顶功能型板单元和所述第三屋顶功能型板单元为所述建筑物提供不同的功能。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屋顶功能型板单元包括多个隔热板和多个板分隔物,各所述隔热板的两边缘部位分别被所述支撑架的所述支撑脊所支撑,同时各所述板分隔物位于并被密封于每两个所述隔热板之间以限定所述隔热板的位置。在一实施例中,各所述板分隔物的两端分别被耦接于所述支撑架的所述支撑脊,以限位所述支撑架之间的距离以及以增强所述功能型屋顶组件的硬度。在一实施例中,各所述板分隔物具有两底缝,其中各所述支撑脊的具有至少一限定边,所述限定边向上延伸至衔接于所述底缝以支撑和限位所述板分隔物。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屋顶功能型板单元包括至少一挡水排水板,所述挡水排水板的两端部被分别被所述支撑架的所述支撑臂支撑,其中所述挡水排水板具有多个排水槽用于水的引导,以防止水进入所述挡水排水板。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挡水排水板具有褶皱截面并形成了沿屋顶结构的倾斜方向纵向延伸的多个排水槽,以便引导水向下流动。在一实施例中,各所述支撑臂具有至少一L形耦合自由端,所述耦合自由端被连接于所述挡水排水板的侧部,从而具有所述褶皱截面的所述挡水排水板在一顶侧边形成所述排水槽,所述挡水排水板在一底侧边形成多个衔接通道,以选择性地耦接于所述支撑臂的所述耦合自由端。在一实施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功能型屋顶构造装置,用于一建筑物的一屋顶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功能型屋顶组件被组装在一起以形成至少一刚性屋顶结构,其中各所述功能型屋顶组件包括:一组件外壳,所述组件外壳包括两个支撑架,其中,各所述支撑架包括一支撑壁、一支撑臂、一支撑脊和一滑动槽,其中,所述支撑壁垂直地延伸,所述支撑臂从所述支撑壁垂直地延伸并形成位于所述支撑臂上方的所述组件外壳的一上部以及位于所述支撑臂下方的所述组件外壳的一下部以供附接所述屋顶框架,其中,所述支撑脊自所述支撑壁延伸至所述支撑臂的下方并与所述支撑臂平行,所述滑动槽纵向地延伸于所述支撑壁的一顶边缘,其中,当各所述支撑架被彼此间隔地对齐设置时,所述支撑臂、所述支撑脊和所述滑动槽被彼此间隔地对齐设置;和一屋顶功能型单元,其中,所述屋顶功能型单元包括一第一屋顶功能型板单元,一第二屋顶功能型板单元和一第三屋顶功能型板单元,其中,所述第一屋顶功能型板单元被所述支撑架的所述支撑脊可滑动地支撑,所述第二屋顶功能型板单元被所述支撑架的所述支撑臂可滑动地支撑且位于所述第一屋顶功能型板单元的下方,其中,所述第三屋顶功能型板单元可滑动地衔接于所述支撑架的所述滑动槽,并被间隔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屋顶功能型板单元的上方,其中所述第一屋顶功能型板单元、所述第二屋顶功能型板单元和所述第三屋顶功能型板单元为所述建筑物提供不同的功能。...

【技术特征摘要】
2017.11.29 US 15/826,6231.一功能型屋顶构造装置,用于一建筑物的一屋顶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功能型屋顶组件被组装在一起以形成至少一刚性屋顶结构,其中各所述功能型屋顶组件包括:一组件外壳,所述组件外壳包括两个支撑架,其中,各所述支撑架包括一支撑壁、一支撑臂、一支撑脊和一滑动槽,其中,所述支撑壁垂直地延伸,所述支撑臂从所述支撑壁垂直地延伸并形成位于所述支撑臂上方的所述组件外壳的一上部以及位于所述支撑臂下方的所述组件外壳的一下部以供附接所述屋顶框架,其中,所述支撑脊自所述支撑壁延伸至所述支撑臂的下方并与所述支撑臂平行,所述滑动槽纵向地延伸于所述支撑壁的一顶边缘,其中,当各所述支撑架被彼此间隔地对齐设置时,所述支撑臂、所述支撑脊和所述滑动槽被彼此间隔地对齐设置;和一屋顶功能型单元,其中,所述屋顶功能型单元包括一第一屋顶功能型板单元,一第二屋顶功能型板单元和一第三屋顶功能型板单元,其中,所述第一屋顶功能型板单元被所述支撑架的所述支撑脊可滑动地支撑,所述第二屋顶功能型板单元被所述支撑架的所述支撑臂可滑动地支撑且位于所述第一屋顶功能型板单元的下方,其中,所述第三屋顶功能型板单元可滑动地衔接于所述支撑架的所述滑动槽,并被间隔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屋顶功能型板单元的上方,其中所述第一屋顶功能型板单元、所述第二屋顶功能型板单元和所述第三屋顶功能型板单元为所述建筑物提供不同的功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能型屋顶构造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屋顶功能型板单元包括多个隔热板和多个板分隔物,各所述隔热板的两边缘部位分别被所述支撑架的所述支撑脊所支撑,同时各所述板分隔物位于并被密封于每两个所述隔热板之间以限定所述隔热板的位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功能型屋顶构造装置,其中各所述板分隔物的两端分别被耦接于所述支撑架的所述支撑脊,以限位所述支撑架之间的距离以及以增强所述功能型屋顶组件的硬度。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功能型屋顶构造装置,其中各所述板分隔物具有两底缝,其中各所述支撑脊的具有至少一限定边,所述限定边向上延伸至衔接于所述底缝以支撑和限位所述板分隔物。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能型屋顶构造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屋顶功能型板单元包括至少一挡水排水板,所述挡水排水板的两端部被分别被所述支撑架的所述支撑臂支撑,其中所述挡水排水板具有多个排水槽用于水的引导,以防止水进入所述挡水排水板。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功能型屋顶构造装置,其中所述挡水排水板具有褶皱截面并形成了沿屋顶结构的倾斜方向纵向延伸的多个排水槽,以便引导水向下流动。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功能型屋顶构造装置,其中各所述支撑臂具有至少一L形耦合自由端,所述耦合自由端被连接于所述挡水排水板的侧部,从而具有所述褶皱截面的所述挡水排水板在一顶侧边形成所述排水槽,所述挡水排水板在一底侧边形成多个衔接通道,以选择性地耦接于所述支撑臂的所述耦合自由端。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功能型屋顶构造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屋顶功能型板单元还包括两个排水沟,所述排水沟分别耦合在所述支撑架的顶边缘以分别与所述滑动槽对齐,用于引导水从所述滑动槽的流向所述挡水排水板。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功能型屋顶构造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屋顶功能型板单元还包括两个排水沟,所述排水沟分别耦合在所述支撑架的顶边缘以分别与所述滑动槽对齐,用于引导水从所述滑动槽的流向所述挡水排水板。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功能型屋顶构造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屋顶功能型板单元还包括至少一集水沟,所述集水沟被连接于所述组件外壳用于从所述挡水排水板收集水以防止水流入所述组件外壳的下部。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功能型屋顶构造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屋顶功能型板单元还包括至少一集水沟,所述集水沟被连接于所述组件外壳用于从所述挡水排水板收集水以防止水流入所述组件外壳的下部。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能型屋顶构造装置,其中所述支撑臂的长度比所述支撑脊的长度更长,从而当所述第二屋顶功能型板单元被可滑动地支撑在所述支撑架的所述支撑臂时,所述第二屋顶功能型板单元的两侧边缘部能够各自被所述支撑壁覆盖。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能型屋顶构造装置,其中所述第三屋顶功能型板单元包括多个太阳能收集板,所述太阳能收集板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支撑架的所述滑动槽,以一种边缘对边缘的方式支撑在所述支撑壁的顶部边缘。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能型屋顶构造装置,其中各所述支撑壁具有至少一中空结构以在其中形成至少一气腔。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能型屋顶构造装置,其中所述功能型屋顶构造装置进一步包括至少一组件连接件,所述组件连接件具有两个锁定边,其中各所述支撑架还包括至少一锁定脊,所述锁定脊在所述支撑臂相反的方向从所述支撑壁延伸,从而当各所述组件外壳中的两个为边对边地设置时,所述组件连接件的所述锁定边分别被衔接于两所述组件外壳的所述锁定脊以便锁定各所述功能型屋顶组件。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能型屋顶构造装置,其中所述功能型屋顶构造装置进一步包括至少一功能型操作组件,所述功能型操作组件连接到至少一个所述功能型屋顶组件,其中所述功能型操作组件具有至少一防水外壳和至少一操作单元,所述操作单元被容纳在所述防水外壳内以为所述建筑物提供附加功能。17.在一建筑物的一屋顶框架上安装一功能型屋顶构造装置的一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通过在至少一组件外壳内连接至少一第一至第三屋顶功能型板单元形成多个功能型屋顶组件,其中第二屋顶功能型板单元设置于第一屋顶功能型板单元和第二屋顶功能型板单元之间,其中所述第一至第三屋顶功能型板单元提供不同的功能;(b)连接各所述功能型屋顶组件;以及(c)安装各所述功能型屋顶组件于所述建筑物的所述屋顶框架。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各所述功能型屋顶组件被通过以下步骤组装:(a.1)形成两个支撑架,各所述支撑架包括至少一支撑壁、至少一支撑臂、至少一支撑脊和至少一滑动槽,所述支撑壁垂直地延伸,所述支撑臂从所述支撑壁垂直地延伸形成位于所述支撑臂上方的所述组件外壳的一上部以及位于所述支撑臂下方的所述组件外壳的一下部以用于附接所述屋顶框架,所述支撑脊从所述支撑壁延伸至所述支撑臂的下方并与所述支撑臂平行,所述滑动槽纵向地延伸于所述支撑壁的一顶边缘;(a.2)间隔地对齐设置各所述支撑架,从而所述支撑臂、所述支撑脊和所述滑动槽被间隔地对齐设置;(a.3)通过所述支撑架的所述支撑脊可滑动地支撑所述第一屋顶功能型板单元;(a.4)通过所述支撑架的所述支撑臂位于所述第一屋顶功能型板单元的下方,可滑动地支撑所述第二屋顶功能型板单元;以及(a.5)在所述第一屋顶功能型板单元间隔的上方,可滑动地耦接所述第三屋顶功能型板单元和所述支撑架的所述滑动槽。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屋顶功能型板单元包括多个隔热板和多个板分隔物,其中所述步骤(a.3)还包括以下步骤:(a.3.1)通过所述支撑架的所述支撑脊分别支撑各所述隔热板的两边缘部;(a.3.2)在各所述隔热板的两个之间放置各所述板分隔物以限位各所述隔热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世祥吴承霖吴家仪
申请(专利权)人:吴世祥吴承霖吴家仪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