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曹佑武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纺织品的去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26840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06 04: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纺织品的去油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冷管,所述冷管靠近支架的一端连通有第一排气管,所述冷管远离支架的一端与涡流管的冷出气管连通,所述支架的上端竖直滑动连接有热管,所述热管上连通有降压管,所述热管远离支架的一端与涡流管的热出气管连通,所述涡流管的输入端连接有高压进气管;本发明专利技术突出的特点是,设备只需通入高压气体,无需其他能源驱动,且自动化程度高,可在通入压缩气体后,实现压合、油液分离等多个步骤,无需人工干预,且节能环保。

A Degreasing Device for Textile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deoiling device for textiles, including a bracket, the bottom end of which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horizontally arranged cold pipe, the cold pipe near one end of the bracket is connected with a first exhaust pipe, the cold pipe far from the bracket is connected with the cold outlet pipe of the eddy current pipe, the upper end of the bracket is vertically sliding connected with a heat pipe, and the heat pipe is connected with a pressure reducing pipe. The end of the heat pipe far from the support is connected with the heat outlet pipe of the eddy current pipe, and the input end of the eddy current pipe is connected with a high-pressure intake pipe. The prominent feature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is that the equipment only needs to be fed with high-pressure gas, does not need other energy drive, and has high degree of automation. After the compressed gas is fed into the device, the compression, oil separation and other steps can be realized without manual intervention, and energy saving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u300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纺织品的去油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品去油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纺织品的去油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技术中对于纺织品去油的方式是采用漂洗并加入洗涤剂的方式进行,此方式需要经过浸泡-漂洗-晒干-晾干等多个步骤,较为繁琐,且有的洗涤剂效果差,不能彻底洗去各种污渍,有的破坏力强,不够温和,容易损伤衣物,且对于无法漂洗的纺织品则不能有效的去除油渍,因而急需改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用于纺织品的去油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纺织品的去油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冷管,所述冷管靠近支架的一端连通有第一排气管,所述冷管远离支架的一端与涡流管的冷出气管连通,所述支架的上端竖直滑动连接有热管,所述热管上连通有降压管,所述热管远离支架的一端与涡流管的热出气管连通,所述涡流管的输入端连接有高压进气管;所述热管和冷管均压制成采用较宽的矩形结构;所述冷管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吸油网板,所述冷管的上端等距离连通有多个直径为.-cm的细管,所述细管远离冷管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吸油网板的底端;所述热管靠近支架的一端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复位弹簧,所述第一复位弹簧远离热管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支架的顶端水平延伸部分;所述热管靠近支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气动顶升机构,所述气动顶升机构可在热管内气体压力下克服第一复位弹簧的张力带动热管向下运动;所述支架位于冷管靠上的位置设置有水平的伸缩管,所述热管靠近支架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的上端内壁上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单向挡块,所述伸缩管可在热管向下运动时受抵压收缩,并在热管运动至其可以运动至的最低侧时可将单向挡块顶起并与热管内部空间连通。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中,所述冷管靠近涡流管的一端顶部连通有进液管。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中,所述支架靠近热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光杠,所述光杠上滑动连接有直线轴承,所述直线轴承与热管固定连接。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中,所述吸油网板的上端等距离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拱形片,相邻的两个第一拱形片之间的间距为0.5-2cm,所述热管的底端等距离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二拱形片,所述第二拱形片的拱顶与第一拱形片细管对应设置。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中,所述吸油网板由网布层和金属网层两部分构成,且网布层位于金属网层两部分构成,所述网布层采用聚丙烯熔喷无纺布。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中,所述气动顶升机构包括由圆柱形的壳体、活塞杆、活塞构成,所述活塞的外径与所述壳体的内径相等,所述活塞的顶端中部固定连接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穿过壳体并与支架固定连接。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中,所述热管位于挡块下侧的部分开设有弧面。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中,所述伸缩管由第二排气管、第二复位弹簧和挡块构成,所述挡块竖直设置并与支架之间共同固定连接有第二复位弹簧,所述挡块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第二排气管,所述第二排气管靠近热管的一端开设有斜面。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依照了流体力学的相关原理,配合涡流管两个输出端输出温度差异较大的特性,并进一步改进热管与冷管的接触面,使纺织品上的油渍与热管接触的一面由于温度较高,油液表面张力变低,会向冷管一侧运动,并沿着第一拱形片的弧面被吸附在吸油网板上。且由于气动顶升机构的设置,可在涡流管运转时自动将热管克服第一复位弹簧的张力与纺织品贴合,第一拱形片和第二拱形片的相对设置可在不增加设备的直线距离的基础上,增加与纺织品的接触面积。本专利技术突出的特点是,设备只需通入高压气体,无需其他能源驱动,且自动化程度高,可在通入压缩气体后,实现压合、油液分离等多个步骤,无需人工干预,且节能环保。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纺织品的去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弹性杆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气动顶升机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吸油网板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架、2热管、21第二拱形片、3冷管、4涡流管、41热出气管、42高压进气管、43冷出气管、5降压管、6进液管、7排气管、8第一拱形片、9吸油网板、9a网布层、9b金属网层、10细管、11伸缩管、111第二排气管、112第二复位弹簧、113挡块、12光杠、13直线轴承、14气动顶升机构、141壳体、142活塞杆、143活塞、15挡块、16弧面、17第一复位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至4,一种用于纺织品的去油装置,包括支架1,支架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冷管3,冷管3靠近支架1的一端连通有第一排气管7,冷管3远离支架1的一端与涡流管4的冷出气管43连通,支架1的上端竖直滑动连接有热管2。具体地,参照图3,热管2与支架1的滑动连接方式如下:支架1靠近热管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光杠12,光杠12上滑动连接有直线轴承13,直线轴承13与热管2固定连接。光杠12的设置一方面起到限位的作用,使热管2只能在一端距离内上下滑动,另一方面相比其他滑动结构,直线轴承13的滑动阻力更低。热管2上连通有降压管5,热管2远离支架1的一端与涡流管4的热出气管41连通,涡流管4的输入端连接有高压进气管42;热管2和冷管3均压制成采用较宽的矩形结构,且二者均可采用导热性能较好的铝合金。冷管3靠近涡流管4的一端顶部连通有进液管6。进液管6的设置喂入清洁液从而可将吸入冷管3内的油液清除。冷管3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吸油网板9,冷管3的上端等距离连通有多个直径为0.5-2cm的细管10,细管10远离冷管3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吸油网板9的底端。具体地,参照图4,吸油网板9由网布层9a和金属网层9b两部分构成,且网布层9a位于金属网层9b两部分构成,网布层9a采用聚丙烯熔喷无纺布,聚丙烯几乎不吸水但却有很好的亲油性以及熔喷布具有孔率高且表面积大的特点,以具有很好的吸油性能,且聚丙烯安全无污染。参照图1,吸油网板9的上端等距离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拱形片8,相邻的两个第一拱形片8之间的间距为0.5-2cm,热管2的底端等距离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二拱形片21,第二拱形片21的拱顶与第一拱形片8细管10对应设置。第一拱形片8和第二拱形片21的相对设置可在不增加设备的直线距离的基础上,增加与纺织品的接触面积。热管2靠近支架1的一端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复位弹簧17,第一复位弹簧17远离热管2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支架1的顶端水平延伸部分。热管2靠近支架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气动顶升机构14,气动顶升机构14可在热管2内气体压力下克服第一复位弹簧17的张力带动热管2向下运动。具体地,参照图3,气动顶升机构14包括由圆柱形的壳体141、活塞杆142、活塞143构成,活塞143的外径与壳体141的内径相等,活塞143的顶端中部固定连接有活塞杆142,活塞杆142穿过壳体141并与支架1固定连接。支架1位于冷管3靠上的位置设置有水平的伸缩管11,热管2靠近支架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开口,开口的上端内壁上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单向挡块15,单向挡块15为一可将开口封闭的块状结构,其依照重力自然竖直垂落并将开口封闭。伸缩管11可在热管2向下运动时受抵压收缩,并在热管2运动至其可以运动至的最低侧时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纺织品的去油装置,包括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冷管(3),所述冷管(3)靠近支架(1)的一端连通有第一排气管(7),所述冷管(3)远离支架(1)的一端与涡流管(4)的冷出气管(43)连通,所述支架(1)的上端竖直滑动连接有热管(2),所述热管(2)上连通有降压管(5),所述热管(2)远离支架(1)的一端与涡流管(4)的热出气管(41)连通,所述涡流管(4)的输入端连接有高压进气管(42);所述热管(2)和冷管(3)均压制成采用较宽的矩形结构;所述冷管(3)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吸油网板(9),所述冷管(3)的上端等距离连通有多个直径为(0).(5)‑(2)cm的细管(10),所述细管(10)远离冷管(3)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吸油网板(9)的底端;所述热管(2)靠近支架(1)的一端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复位弹簧(17),所述第一复位弹簧(17)远离热管(2)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支架(1)的顶端水平延伸部分;所述热管(2)靠近支架(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气动顶升机构(14),所述气动顶升机构(14)可在热管(2)内气体压力下克服第一复位弹簧(17)的张力带动热管(2)向下运动;所述支架(1)位于冷管(3)靠上的位置设置有水平的伸缩管(11),所述热管(2)靠近支架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的上端内壁上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单向挡块(15),所述伸缩管(11)可在热管(2)向下运动时受抵压收缩,并在热管(2)运动至其可以运动至的最低侧时可将单向挡块(15)顶起并与热管(2)内部空间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纺织品的去油装置,包括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冷管(3),所述冷管(3)靠近支架(1)的一端连通有第一排气管(7),所述冷管(3)远离支架(1)的一端与涡流管(4)的冷出气管(43)连通,所述支架(1)的上端竖直滑动连接有热管(2),所述热管(2)上连通有降压管(5),所述热管(2)远离支架(1)的一端与涡流管(4)的热出气管(41)连通,所述涡流管(4)的输入端连接有高压进气管(42);所述热管(2)和冷管(3)均压制成采用较宽的矩形结构;所述冷管(3)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吸油网板(9),所述冷管(3)的上端等距离连通有多个直径为(0).(5)-(2)cm的细管(10),所述细管(10)远离冷管(3)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吸油网板(9)的底端;所述热管(2)靠近支架(1)的一端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复位弹簧(17),所述第一复位弹簧(17)远离热管(2)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支架(1)的顶端水平延伸部分;所述热管(2)靠近支架(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气动顶升机构(14),所述气动顶升机构(14)可在热管(2)内气体压力下克服第一复位弹簧(17)的张力带动热管(2)向下运动;所述支架(1)位于冷管(3)靠上的位置设置有水平的伸缩管(11),所述热管(2)靠近支架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的上端内壁上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单向挡块(15),所述伸缩管(11)可在热管(2)向下运动时受抵压收缩,并在热管(2)运动至其可以运动至的最低侧时可将单向挡块(15)顶起并与热管(2)内部空间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纺织品的去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管(3)靠近涡流管(4)的一端顶部连通有进液管(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纺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丹丹
申请(专利权)人:曹佑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