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负压双套引流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26239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06 01: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负压双套引流管,包括引流管外管、引流管内管、注塑接头、连接管以及连接件,引流管外管内部中空且一端开口,引流管外管远离开口的一端设有与内部连通的第一引流孔,引流管外管内部沿其长度方向设有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注塑接头一端与引流管外管的开口端连接,另一端与连接管连接,注塑接头外侧上设有与第一通道连通的通气口和与第二通道连通的输液口,引流管内管内部中空且两端开口,且其一端依次穿过连接管、注塑接头,并延伸至第一通道内,引流管内管通过连接件与连接管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产品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避免引流管的阻塞,引流更加通畅。

A Negative Pressure Double Set Drainage Tub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negative pressure double-set drainage pipe, which comprises an outer drainage pipe, a drainage pipe, an injection joint, a connecting pipe and a connecting piece. The inner part of the outer drainage pipe is hollow and one end opens. One end of the outer drainage pipe far from the opening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drainage hole connected internally. The inner part of the outer drainage pip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passage and a second passage along its length direction, and the injection joint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passage and a second passage. The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opening end of the external pipe of the drainage pipe, and the other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connecting pipe. The outer side of the injection joint is provided with the ventilation port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channel and the infusion port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channel. The inner part of the drainage pipe is hollow and the two ends are opened. One end of the drainage pipe passes through the connecting pipe and the injection joint in turn and extends to the first channel. The tube of the drainage pipe is connected with the connecting pipe through the connecting parts.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convenient operation, avoidance of obstruction of the drainage pipe, and more smooth draina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负压双套引流管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的
,尤其涉及一种负压双套引流管。
技术介绍
引流管在临床上应用非常广泛,主要为的是将人体组织间或体腔中积聚的脓、血、液体导引至体外,防止术后感染与影响伤口愈合。现市场上单腔、双腔等引流管,常常由于术后积聚的脓、血等过多造成堵塞,导致引流不畅,严重者甚至会造成引流管完全堵塞,需要将引流管拔出,进行二次手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避免引流管的阻塞,引流更加通畅。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负压双套引流管,包括引流管外管、引流管内管、注塑接头、连接管以及连接件,所述引流管外管内部中空且一端开口,所述引流管外管远离开口的一端设有与内部连通的第一引流孔,所述引流管外管内部沿其长度方向设有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注塑接头一端与所述引流管外管的开口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连接管连接,所述注塑接头外侧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通道连通的通气口和与所述第二通道连通的输液口,所述引流管内管内部中空且两端开口,且其一端依次穿过所述连接管、所述注塑接头,并延伸至所述第一通道内,所述引流管内管通过所述连接件与所述连接管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产品有效的形成相互独立的输液通道和引流通道,方便对患者进行输液以及通过引流管外管端部的第一引流孔和引流管内管配合将患者体内积聚的脓、血、液体导引至体外。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有效避免阻塞,引流更加通畅。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地,所述引流管外管呈圆柱状,所述第一引流孔设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引流孔沿所述引流管外管的周向间隔设置。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周向设置的多个第一引流孔能使得引流效果更好,速率更快。进一步地,所述引流管外管远离所述注塑接头的一端外侧上对应所述第二通道的位置设有显影线。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显影线能很方便的检测导管在患者体内的位置及状态。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道的纵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二通道的纵截面积。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方便实现负压双套引流结构,并且保证引流时更加顺畅,避免阻塞。进一步地,所述通气口上盖设有第一塞头,所述输液口上盖设有第二塞头。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有效防止杂物、污染物进入通道内,并且方便对通道内的气压进行调节。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包括母连接件和与所述母连接件匹配的公连接件,所述引流管内管外侧上设有所述母连接件,所述连接管远离所述注塑接头的一端外侧上设有所述公连接件,所述引流管内管通过所述母连接件和所述公连接件匹配与所述连接管连接。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母连接件与公连接件的配合结构方便引流管内管与连接管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母连接件设有外螺纹,所述公连接件设有内螺纹,所述母连接件与所述公连接件螺纹连接。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母连接件与公连接件之间连接结构更加方便。进一步地,所述母连接件与所述公连接件连接处还设有垫片。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使母连接件与公连接件的连接处密封效果更好。进一步地,所述引流管内管伸入所述第一通道内的一端上设有第二引流孔,另一端上设有接头。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接头方便与引流装置安装对接,在引流装置的作用力下,由第二引流孔引流。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产品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引流管外管纵截面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引流管内管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引流管外管,11、第一通道,12、第二通道,13、显影线,14、第一引流孔,2、引流管内管,21、第二引流孔,3、注塑接头,31、通气口,32、输液口,33、第一塞头,34、第二塞头,4、连接管,5、连接件,51、母连接件,52、公连接件,6、接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所示,一种负压双套引流管,包括引流管外管1、引流管内管2、注塑接头3、连接管4以及连接件5,所述引流管外管1内部中空且一端开口,所述引流管外管1远离开口的一端设有与内部连通的第一引流孔14,所述引流管外管1内部沿其长度方向设有第一通道11和第二通道12,所述注塑接头3一端与所述引流管外管1的开口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连接管4连接,所述注塑接头3外侧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通道11连通的通气口31和与所述第二通道12连通的输液口32,所述引流管内管2内部中空且两端开口,且其一端依次穿过所述连接管4、所述注塑接头3,并延伸至所述第一通道11内,所述引流管内管2通过所述连接件5与所述连接管4连接。本技术产品有效的形成相互独立的输液通道和引流通道,方便对患者进行输液以及通过引流管外管1端部的第一引流孔14和引流管内管2配合将患者体内积聚的脓、血、液体导引至体外。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有效避免阻塞,引流更加通畅。优选地,所述引流管外管1呈圆柱状,所述第一引流孔14设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引流孔14沿所述引流管外管1的周向间隔设置。通过周向设置的多个第一引流孔14能使得引流效果更好,速率更快。为了方便的检测导管在患者体内的位置及状态,所述引流管外管1远离所述注塑接头3的一端外侧上对应所述第二通道12的位置设有显影线13。如图2所示,优选地,所述第一通道11的纵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二通道12的纵截面积。方便实现负压双套引流结构,并且保证引流时更加顺畅,避免阻塞。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有效防止杂物、污染物进入通道内,并且方便对通道内的气压进行调节,所述通气口31上盖设有第一塞头33,所述输液口32上盖设有第二塞头34。在本技术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5包括母连接件51和与所述母连接件51匹配的公连接件52,所述引流管内管2外侧上设有所述母连接件51,所述连接管4远离所述注塑接头3的一端外侧上设有所述公连接件52,所述引流管内管2通过所述母连接件51和所述公连接件52匹配与所述连接管4连接。母连接件51与公连接件52的配合结构方便引流管内管2与连接管4连接。具体地,所述母连接件51设有外螺纹,所述公连接件52设有内螺纹,所述母连接件51与所述公连接件52螺纹连接。母连接件51与公连接件52之间连接结构更加方便。为了使母连接件51与公连接件52的连接处密封效果更好,所述母连接件51与所述公连接件52连接处还设有垫片。如图3所示,所述引流管内管2伸入所述第一通道11内的一端上设有第二引流孔21,另一端上设有接头6。接头6方便与引流装置安装对接,在引流装置的作用力下,由第二引流孔21引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负压双套引流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引流管外管(1)、引流管内管(2)、注塑接头(3)、连接管(4)以及连接件(5),所述引流管外管(1)内部中空且一端开口,所述引流管外管(1)远离开口的一端设有与内部连通的第一引流孔(14),所述引流管外管(1)内部沿其长度方向设有第一通道(11)和第二通道(12),所述第一通道(11)的纵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二通道(12)的纵截面积,所述注塑接头(3)一端与所述引流管外管(1)的开口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连接管(4)连接,所述注塑接头(3)外侧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通道(11)连通的通气口(31)和与所述第二通道(12)连通的输液口(32),所述引流管内管(2)内部中空且两端开口,且其一端依次穿过所述连接管(4)、所述注塑接头(3),并延伸至所述第一通道(11)内,所述引流管内管(2)伸入所述第一通道(11)内的一端上设有第二引流孔(21),另一端上设有接头(6),所述引流管内管(2)通过所述连接件(5)与所述连接管(4)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负压双套引流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引流管外管(1)、引流管内管(2)、注塑接头(3)、连接管(4)以及连接件(5),所述引流管外管(1)内部中空且一端开口,所述引流管外管(1)远离开口的一端设有与内部连通的第一引流孔(14),所述引流管外管(1)内部沿其长度方向设有第一通道(11)和第二通道(12),所述第一通道(11)的纵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二通道(12)的纵截面积,所述注塑接头(3)一端与所述引流管外管(1)的开口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连接管(4)连接,所述注塑接头(3)外侧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通道(11)连通的通气口(31)和与所述第二通道(12)连通的输液口(32),所述引流管内管(2)内部中空且两端开口,且其一端依次穿过所述连接管(4)、所述注塑接头(3),并延伸至所述第一通道(11)内,所述引流管内管(2)伸入所述第一通道(11)内的一端上设有第二引流孔(21),另一端上设有接头(6),所述引流管内管(2)通过所述连接件(5)与所述连接管(4)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双套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外管(1)呈圆柱状,所述第一引流孔(14)设有多个,多个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璇曾伟翔刘小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奇道精密导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