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型抗冲击防波套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258159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05 23: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轻型抗冲击防波套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1)将PBO纤维置于多聚磷酸和乙醇中浸泡,制得表面改性后的PBO纤维;2)将纳米二氧化钛与甲磺酸混合,制得混合液M1;3)在温度为70‑100℃的条件下,将表面改性后的PBO纤维置于混合液M1中混合,而后经干燥,制得复合纤维材料(1);4)将上述复合纤维材料(1)表面电镀金属层(2),得到编织纤维;5)将上述制得的编织纤维编织分为经线(3)和纬线(4),且多根所述经线(3)和多根所述纬线(4)交错编织成套体,制得轻型抗冲击防波套。实现了不以金属丝作为主要材料,且有效降低其密度,更好地提高抗冲击等性能的效果。

Light anti-shock wave jacket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lightweight shock-resistant wave-proof sleeve and a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The preparation methods include: (1) surface modified PBO fibers are prepared by immersing PBO fibers in polyphosphoric acid and ethanol; (2) mixing nano-titanium dioxide with methanesulfonic acid to prepare mixed solution M1; and (3) surface treatment at 70 100 (?) C. The modified PBO fibers are mixed in the mixed solution M1 and then dried to prepare composite fibers (1); 4) braided fibers are obtained by electroplating the metal layer (2) on the surface of the composite fibers (1); 5) braided fibers are divided into warp (3) and weft (4), and many warp (3) and many weft (4) intersect. The light shock-resistant wave-proof sleeve is made by weaving a complete set by mistake. It realizes the effect of not using wire as the main material, effectively reducing its density and better improving its impact resist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轻型抗冲击防波套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防波套生产制备领域,具体地,涉及轻型抗冲击防波套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防波套一般是由金属等材料编织而成,常被用于包裹在电线电缆外表面上,以避免外界干扰信号进入内层导体中,同时对传输过程中的信号的损耗起到一定的降低作用的屏蔽网状结构。而因其往往主要以金属丝进行编织,因而使得其往往密度较大,从而造成重量较重等问题。并且,在实际使用时,金属材料往往抗冲击性能较差,也使得其会在抗冲击抗压力等性能上受到一定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以金属丝作为主要的防波套编织材料,不仅造成防波套重量较重,且抗冲击抗压等性能上都会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等问题,从而提供一种不以金属丝作为主要材料,且有效降低其密度,更好地提高抗冲击等性能的轻型抗冲击防波套及其制备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轻型抗冲击防波套的制备方法,其中,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制备方法包括:1)将PBO纤维置于多聚磷酸和乙醇中浸泡,制得表面改性后的PBO纤维;2)将纳米二氧化钛与甲磺酸混合,制得混合液M1;3)在温度为70-100℃的条件下,将表面改性后的PBO纤维置于混合液M1中混合,而后经干燥,制得复合纤维材料;4)将上述复合纤维材料表面电镀金属层,得到编织纤维;5)将上述制得的编织纤维编织分为经线和纬线,且多根所述经线和多根所述纬线交错编织成套体,制得轻型抗冲击防波套。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根据上述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轻型抗冲击防波套。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将PBO纤维置于多聚磷酸和乙醇中浸泡,通过上述浸泡体系对其进行溶胀处理,使其比表面积增加;进一步地,将纳米二氧化钛和甲磺酸混合,有效提高了上述混合液中纳米二氧化钛的分散性,在此基础上,将表面改性后的PBO纤维置于上述混合液中混合浸泡,使得不仅甲磺酸对上述纤维表面能够进行一定的蚀刻,且纳米二氧化钛也更为均质地附着于纤维表面,经干燥后,得到复合纤维材料;与此同时,在上述复合材料表面电镀金属层,并将其编织成套体,从而使得上述方式制得的防波套不以金属丝为主体材料,有效降低了其重量,并且依然具有良好的屏蔽性能,同时,上述附着纳米二氧化钛的纤维在实际使用时,因PBO纤维基材本身比表面积大等性能,且纳米二氧化钛能有效附着,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其整体的抗冲击等性能。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编织纤维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轻型抗冲击防波套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复合纤维材料2-金属层3-经线4-纬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在本文中所披露的范围的端点和任何值都不限于该精确的范围或值,这些范围或值应当理解为包含接近这些范围或值的值。对于数值范围来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之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和单独的点值之间,以及单独的点值之间可以彼此组合而得到一个或多个新的数值范围,这些数值范围应被视为在本文中具体公开。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轻型抗冲击防波套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制备方法包括:1)将PBO纤维置于多聚磷酸和乙醇中浸泡,制得表面改性后的PBO纤维;2)将纳米二氧化钛与甲磺酸混合,制得混合液M1;3)在温度为70-100℃的条件下,将表面改性后的PBO纤维置于混合液M1中混合,而后经干燥,制得复合纤维材料1;4)将上述复合纤维材料1表面电镀金属层2,得到编织纤维;5)将上述制得的编织纤维编织分为经线3和纬线4,且多根所述经线3和多根所述纬线4交错编织成套体,制得轻型抗冲击防波套。本专利技术将PBO纤维置于多聚磷酸和乙醇中浸泡,通过上述浸泡体系对其进行溶胀处理,使其比表面积增加;进一步地,将纳米二氧化钛和甲磺酸混合,有效提高了上述混合液中纳米二氧化钛的分散性,在此基础上,将表面改性后的PBO纤维置于上述混合液中混合浸泡,使得不仅甲磺酸对上述纤维表面能够进行一定的蚀刻,且纳米二氧化钛也更为均质地附着于纤维表面,经干燥后,得到复合纤维材料1;与此同时,在上述复合材料表面电镀金属层2,并将其编织成套体,从而使得上述方式制得的防波套不以金属丝为主体材料,有效降低了其重量,并且依然具有良好的屏蔽性能,同时,上述附着纳米二氧化钛的纤维在实际使用时,因PBO纤维基材本身比表面积大等性能,且纳米二氧化钛能有效附着,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其整体的抗冲击等性能。上述材料的用量可以在宽的范围内选择,例如,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得在降低原料成本的前提下,尽可能保证其溶胀效果,步骤1)中,相对于1kg的PBO纤维,所述多聚磷酸的用量为3-6L,所述乙醇的用量为3-6L。当然,这里的浸泡可以为将PBO纤维置于多聚磷酸和乙醇的混合液中浸泡,也可以分开进行浸泡,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为了进一步提高溶胀效果,增大其比表面积,步骤1)中,浸泡过程包括:将PBO纤维顺次经多聚磷酸和乙醇分别浸泡,且经所述多聚磷酸浸泡的时间为1-3min,经所述乙醇浸泡的时间为5-15min。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步骤2)中,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所述甲磺酸,所述纳米二氧化钛的用量为0.1-0.5重量份。一种更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步骤3)中,相对于1kg的所述表面改性后的PBO纤维,所述混合液M1的用量为2-5L。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得表面改性后的PBO纤维能够更好地附着纳米二氧化钛,步骤3)中,混合过程包括第一混合段和第二混合段;且所述第一混合段为超声振荡混合,混合时间为30-60min;第二混合段为搅拌混合,且搅拌时间为12-24h。干燥过程可以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方式进行操作,例如,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步骤3)中,干燥过程为置于温度为50-80℃的条件下干燥18-30h。上述金属层2可以选自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并常规使用的材料,例如,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步骤4)中,所述金属层2选自银、镍、锡和铜中的至少一种。当然,为了使得套体的编织效果更好,具有更好的屏蔽等使用性能,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步骤5)中,所述经线3和所述纬线4的轴线之间形成的夹角为60-90°。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套体的编织密度为60-85%。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根据上述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轻型抗冲击防波套。以下将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实施例11)将1kg的PBO纤维置于3L多聚磷酸中浸泡1min,再置于3L乙醇中浸泡5min,制得表面改性后的PBO纤维;2)将0.1重量份纳米二氧化钛与100重量份甲磺酸混合,制得混合液M1;3)在温度为70℃的条件下,将1kg表面改性后的PBO纤维置于2L混合液M1中经超声振荡混合30min,再搅拌混合12h,而后置于温度为50℃的条件下干燥18h,制得复合纤维材料;4)将上述复合纤维材料表面电镀锡金属层,得到编织纤维;5)将上述制得的编织纤维编织分为经线和纬线,且多根所述经线和多根所述纬线交错编织成套体(其中,经线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轻型抗冲击防波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1)将PBO纤维置于多聚磷酸和乙醇中浸泡,制得表面改性后的PBO纤维;2)将纳米二氧化钛与甲磺酸混合,制得混合液M1;3)在温度为70‑100℃的条件下,将表面改性后的PBO纤维置于混合液M1中混合,而后经干燥,制得复合纤维材料(1);4)将上述复合纤维材料(1)表面电镀金属层(2),得到编织纤维;5)将上述制得的编织纤维编织分为经线(3)和纬线(4),且多根所述经线(3)和多根所述纬线(4)交错编织成套体,制得轻型抗冲击防波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轻型抗冲击防波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1)将PBO纤维置于多聚磷酸和乙醇中浸泡,制得表面改性后的PBO纤维;2)将纳米二氧化钛与甲磺酸混合,制得混合液M1;3)在温度为70-100℃的条件下,将表面改性后的PBO纤维置于混合液M1中混合,而后经干燥,制得复合纤维材料(1);4)将上述复合纤维材料(1)表面电镀金属层(2),得到编织纤维;5)将上述制得的编织纤维编织分为经线(3)和纬线(4),且多根所述经线(3)和多根所述纬线(4)交错编织成套体,制得轻型抗冲击防波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1)中,相对于1kg的PBO纤维,所述多聚磷酸的用量为3-6L,所述乙醇的用量为3-6L。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1)中,浸泡过程包括:将PBO纤维顺次经多聚磷酸和乙醇分别浸泡,且经所述多聚磷酸浸泡的时间为1-3min,经所述乙醇浸泡的时间为5-15min。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源章新能伍先俊潘晓青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航天特种电缆厂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