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支链氨基酸在制备水稻病害的防治药剂中的应用以及水稻病害的防治药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25745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05 23: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化合物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支链氨基酸在制备水稻病害的防治药剂中的应用以及水稻病害的防治药剂,该水稻病害的防治药剂,其包括支链氨基酸和载体。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支链氨基酸能够有效抑制稻曲病菌的侵染,稻曲球的形成及稻曲毒素的产生,降低水稻稻曲病发病率,从而有效保证水稻的生长,稻穗的形成,及降低毒素的产生,提高水稻产量与品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水稻病害的防治药剂以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支链氨基酸作为防治水稻稻曲病菌的有效成分,能够有效抑制稻曲病菌的入侵,生长,繁殖及毒素的产生,降低水稻稻曲病的发病率,从而有效的保证水稻的生长与稻穗的形成,并降低稻曲毒素的产生,提高水稻的产量与品质。

Application of Branched Chain Amino Acids in the Preparation of Rice Disease Control Agents and Rice Disease Control Agents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compounds, in particular to the application of branched-chain amino acids in the preparation of rice disease control agents and rice disease control agents, which include branched-chain amino acids and carriers. The branched chain amino acid of the invention can effectively inhibit the infection of Rice False Smut fungus, the formation of rice false ball and the production of Rice False Smut toxin, 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rice false smut, thereby effectively ensuring the growth of rice, the formation of rice panicles, and the production of toxin, and improving the yield and quality of rice. The branched-chain amino acid provided by the invention can effectively inhibit the invasion, growth, reproduction and toxin production of Rice False Smut fungus,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rice false smut, effectively guarantee the growth of rice and the formation of rice panicles, and reduce the production of Rice False Smut toxin, so a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rice. Yield and qua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支链氨基酸在制备水稻病害的防治药剂中的应用以及水稻病害的防治药剂
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合物
,具体而言,涉及支链氨基酸在制备水稻病害的防治药剂中的应用以及水稻病害的防治药剂。
技术介绍
水稻稻曲病是一种在水稻穗期发病的真菌病害,表现为在水稻穗部形成大于水稻谷粒墨绿色稻曲球,是近几年来发病率显著增高的水稻病害,由于此病害一旦侵染发病便难以防治,不仅造成水稻的减产,还会产生稻曲毒素,人和牲畜误食后会出现内脏病变等中毒现象。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研制一种新型水稻稻曲病防治药剂,以抑制水稻稻曲病菌的增值,降低稻曲病的发病率,保证水稻健康生长,降低农田毒素污染,提高食品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支链氨基酸在制备水稻病害的防治药剂中的应用,以有效地抑制水稻稻曲病菌的生长与毒素的产生,降低水稻稻曲病的发病率,保证水稻正常生长,从而提高水稻的产量与品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水稻病害的防治药剂,能抑制水稻稻曲病菌的生长与毒素的产生,降低水稻稻曲病的发病率,有效减少田间毒素污染,保证水稻正常生长,从而提高水稻的产量与品质,保证食品安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支链氨基酸在制备水稻病害的防治药剂中的应用。水稻病害的防治药剂,其包括支链氨基酸和载体。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支链氨基酸在制备水稻病害的防治药剂中的应用,其中的支链氨基酸能够有效抑制稻曲病菌的侵染,稻曲球的形成及稻曲毒素的产生,降低水稻稻曲病发病率,从而有效保证水稻的生长,稻穗的形成,及降低毒素的产生,提高水稻产量与品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水稻病害的防治药剂以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支链氨基酸作为防治水稻稻曲病菌的有效成分,能够有效抑制稻曲病菌的入侵,生长,繁殖及毒素的产生,降低水稻稻曲病的发病率,从而有效的保证水稻的生长与稻穗的形成,并降低稻曲毒素的产生,提高水稻的产量与品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L-亮氨酸对稻曲病菌生长抑制效应折线图;图2为L-异亮氨酸对稻曲病菌生长抑制效应折线图;图3为缬氨酸对稻曲病菌生长抑制效应折线图;图4为支链氨基酸复配对稻曲病菌生长抑制效应柱形图;图5为L-亮氨酸对不同水稻品种稻曲球数量影响柱形图;图6为L-异亮氨酸对不同水稻品种稻曲球数量影响柱形图;图7为缬氨酸对不同水稻品种稻曲球数量影响柱形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应视为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下面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支链氨基酸在制备水稻病害的防治药剂中的应用以及水稻病害的防治药剂进行具体说明。稻曲病是一种由稻绿核菌引起的水稻穗期真菌病害,在国内长江流域,河北及南方各省水稻种植区时有发生,又称伪黑穗病,绿黑穗病,俗称“丰产果”。在水稻抽穗开花时,病原菌入侵花器和幼颖,寄生于水稻颖壳内,在颖壳内繁殖生长,并使谷粒膨大裂开,后包裹全颖壳,形成比健康谷粒大3-4倍的稻曲球病粒,稻曲球前期表面光滑,后期裂开散发出墨绿色的厚垣孢子,或产生黑色扁平菌核,经风吹雨打落入土中,翌年萌发产生厚垣孢子,厚垣孢子生成小孢子与子囊孢子进行初侵染。在水稻抽穗扬花期,有利于稻曲病的发生。抽穗早的品种发病较轻,杂交高产水稻发病较重,另外使用过多氮肥也会加重稻曲病的发生。稻曲病不仅会影响产区水稻的产量,使秕谷率、青米率、碎米率增加,局部田块减产20%~30%,能产生对人和牲畜有剧毒作用的真菌毒素,而且当稻谷中含有0.5%病粒时能引起人,畜中毒。由于此病一旦发生便难以逆转,目前,在稻曲病菌防治方面,以“防控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为指导,对易感病的杂交水稻及抗病的粳稻均采取综合防控措施,加强栽培管理,在破口前喷施三唑酮,多菌灵或井冈霉素等药剂可预防稻曲病的发病,将损失降到最低,但是至今尚无支链氨基酸在水稻稻曲病防治中应用的报道。本实施例中,提出了支链氨基酸在制备水稻病害的防治药剂中的应用,通过将支链氨基酸作为主要活性成分制备水稻病害的防治药剂,以有效地抑制水稻稻曲病菌的生长与毒素的产生,降低水稻稻曲病的发病率,保证水稻正常生长,从而提高水稻的产量与品质。其中,水稻病害包括但不限于水稻真菌病害、水稻细菌病害和水稻病毒病害。其中,水稻真菌病害包括但不限于稻瘟病、纹枯病、胡麻叶斑病、小球菌核病、恶苗病、霜霉病、稻曲病以及叶鞘腐败病等。水稻细菌病害包括但不限于水稻白叶枯病、细菌性条斑病以及细菌性基腐病等。水稻病毒病害包括但不限于条纹叶枯病以及黑条矮缩病等。经专利技术人研究发现,将支链氨基酸作为主要活性成分制备而得的水稻病害的防治药剂可以有效抑制水稻病害,尤其对水稻真菌病害中的稻曲病的抑制效果明显,能够有效抑制水稻稻曲病的发病率,从而有效保证水稻的生长,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应理解,本实施例中提供的水稻病害的防治药剂也可以用于抑制其他类型的水稻病害。本实施例中,支链氨基酸包括L-亮氨酸、L-异亮氨酸和缬氨酸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L-亮氨酸具有如下结构式:L-异亮氨酸具有如下结构式:缬氨酸具有如下结构式:此外,本申请还提供了水稻病害的防治药剂,其包括支链氨基酸和载体。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水稻病害的防治药剂中,支链氨基酸可以是任何形式,如固体、半固体、液体或气溶胶等形式。其中,支链氨基酸占水稻病害的防治药剂的重量百分数为0.05%-32%。诚如上文所述,支链氨基酸包括L-亮氨酸、L-异亮氨酸和缬氨酸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当水稻病害的防治药剂中包含L-亮氨酸时,L-亮氨酸占所述水稻病害的防治药剂的重量百分数为0.05%-2.4%;当水稻病害的防治药剂中包含L-异亮氨酸时,L-异亮氨酸占所述水稻病害的防治药剂的重量百分数为0.05%-32%;当水稻病害的防治药剂中包含缬氨酸时,缬氨酸占所述水稻病害的防治药剂的重量百分数为0.05%-16%。在本专利技术的典型但非限制性的实施方式中,水稻稻曲病防治药剂中,L-亮氨酸含量例如为0.05%、0.1%、0.2%、0.4%、0.8%、1.6%或2.4%中的任一者或者任意两者之间的范围值,L-异亮氨酸含量例如为0.05%、0.1%、0.25%、0.5%、1%、2%、4%、8%、16%或32%中的任一者或者任意两者之间的范围值,缬氨酸含量例如为0.05%、0.1%、0.25%、0.5%、1%、2%、4%、8%或16%中的任一者或者任意两者之间的范围值,可以降低水稻稻曲病的发病率,支链氨基酸浓度越高,防治效果越好。在本专利技术的典型但非限制性的实施方式中,水稻稻曲病防治药剂中,由L-亮氨酸、L-异亮氨酸和缬氨酸中的任意两种的混合物制成,例如,含有L-亮氨酸和L-异亮氨酸、L-亮氨酸和缬氨酸、或者L-异亮氨酸和缬氨酸。进一步地,在上述复合制剂中,L-亮氨酸的含量为0.05%-2.4%,优选为0.4%-1.6%,L-异亮氨酸的含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支链氨基酸在制备水稻病害的防治药剂中的应用。

【技术特征摘要】
1.支链氨基酸在制备水稻病害的防治药剂中的应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稻病害为水稻真菌病害。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稻真菌病害为稻曲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链氨基酸包括L-亮氨酸、L-异亮氨酸和缬氨酸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地,所述支链氨基酸包括L-亮氨酸、L-异亮氨酸和缬氨酸中的任意两种的混合物。5.水稻病害的防治药剂,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支链氨基酸和载体。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稻病害的防治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支链氨基酸占所述水稻病害的防治药剂的重量百分数为0.05%-32%。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稻病害的防治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支链氨基酸包括L-亮氨酸、L-异亮氨酸和缬氨酸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地,当所述水稻病害的防治药剂中包含所述L-亮氨酸时,所述L-亮氨酸占所述水稻病害的防治药剂的重量百分数为0.05%-2.4%;优选地,当所述水稻病害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晓玉范小艳王玥潘潜倩王蒙岑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