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贾洪亮专利>正文

一种高效变压器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255029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01 12: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变压器散热装置,涉及散热器领域,该高效变压器散热装置,包括变压器本体,所述变压器本体的正面和背面均镶嵌有第一散热片,所述第一散热片的数量为两组,所述变压器本体的两侧均镶嵌有第二散热片,第二散热片的数量为两组,第一散热片和第二散热片远离变压器本体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散热环,散热环的两端均与变压器本体的表面固定连接,变压器本体内部对应第二散热片的位置处开设有空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第一散热片、第二散热片、进气扇、排气扇和U形管道,解决了现有的变压器散热大都仅仅通过散热器将热量从散热孔排出,冷空气流通面积较小,且停留时间较短,导致变压器散热面积小,散热效果不佳的问题。

An Efficient Transformer Heat Dissipato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efficient transformer heat sink device, which relates to the radiator field. The efficient transformer heat sink device includes a transformer body. The front and back sides of the transformer body are inlaid with a first heat sink, and the number of the first heat sink is two groups. The two sides of the transformer body are inlaid with a second heat sink, and the number of the second heat sink is two groups. The first heat sink and the second heat sink are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heat sink on one side far from the transformer body. Both ends of the heat sink are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surface of the transformer body. A cavity is arranged at the position corresponding to the second heat sink in the transformer body. By setting the first radiator, the second radiator, the intake fan, the exhaust fan and the U-shaped pipeline, the utility model solves the problem that the existing transformer radiates heat mostly only through the radiator to discharge heat from the heat sink hole, the cold air circulation area is small, and the residence time is short, resulting in the small heat dissipation area of the transformer and the poor heat dissipation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变压器散热装置
本技术涉及散热器
,具体为一种高效变压器散热装置。
技术介绍
变压器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来改变交流电压的装置,主要构件是初级线圈、次级线圈和铁芯,主要功能有:电压变换、电流变换、阻抗变换、隔离和稳压等,变压器运行时要产生热量,这个热量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铁损,就是变压器铁芯中的涡流缺失产生的热量;二是负载电流流经变压器绕组产生的热量,此发热量与电流的平方成正比,热量必须要及时散发掉,否则会损坏变压器,因此变压器需要安装散热器。现有的变压器散热大都仅仅通过散热器将热量从散热孔排出,冷空气流通面积较小,且停留时间较短,导致变压器散热面积小,散热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效变压器散热装置,解决了现有的变压器散热大都仅仅通过散热器将热量从散热孔排出,冷空气流通面积较小,且停留时间较短,导致变压器散热面积小,散热效果不佳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变压器散热装置,包括变压器本体,所述变压器本体的正面和背面均镶嵌有第一散热片,所述第一散热片的数量为两组,所述变压器本体的两侧均镶嵌有第二散热片,所述第二散热片的数量为两组,所述第一散热片和第二散热片远离变压器本体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散热环,所述散热环的两端均与变压器本体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变压器本体内部对应第二散热片的位置处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二散热片远离散热环的一侧均贯穿变压器本体并延伸至空腔的内部,所述变压器本体的正面和背面均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数量为两组,两组所述通孔分别与两个空腔相连通,且两组通孔分别位于第一散热片的两侧,所述变压器本体对应通孔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数量为两组,且两组挡板分别位于第一散热片的两侧,所述变压器本体的内部镶嵌有U形管道,所述U形管道的数量为两个,所述U形管道的两端均分别贯穿变压器本体并延伸至两个空腔的内部,两个所述空腔的内部分别活动连接有进气扇和排气扇,所述进气扇和排气扇分别位于U形管道的左侧和右侧,所述进气扇的内壁与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电机镶嵌在空腔的内部,且电机位于进气扇的左侧,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贯穿进气扇并与转轴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转轴的右端贯穿进气扇并延伸至排气扇的右侧,所述排气扇固定套接在转轴的表面,所述转轴活动镶嵌在变压器本体的内部,所述U形管道位于转轴的背面。优选的,所述转轴的右端固定套接有轴承,所述轴承镶嵌在变压器本体的内部。优选的,所述排气扇和进气扇均位于第二散热片靠近U形管道的一侧。优选的,所述挡板上表面和下表面均为曲面。优选的,所述散热环呈C字形,所述第一散热片和第二散热片均位于散热环的内部。(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效变压器散热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散热片、第二散热片、进气扇、排气扇和U形管道,散热时电机带动进气扇将外部冷空气的气流从通孔内吹进装有进气扇的空腔内部,冷气流通过U形管道流通,冷空气在U形管道流通内呈波浪形流通,增大了流通面积和延长了流通时间,电机带动转轴转动从而带动排气扇转动,将装有排气扇的空腔内部的热气流从通孔排出,同时将U形管道内冷空气吸入U形管道右侧的空腔内,使冷空气循环流通,通过第一散热片和第二散热片使变压器本体发出的热量更有效地传导到散热环上,再经散热环散发到周围空气中去,第一散热片和第二散热片均与散热环之间留有较大空隙,增大第一散热片、第二散热片和散热环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达到了冷气流存储时间长,散热效果好的目的,解决了现有的变压器散热大都仅仅通过散热器将热量从散热孔排出,冷空气流通面积较小,且停留时间较短,导致变压器散热面积小,散热效果不佳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通孔位置处正剖图;图3为本技术进气扇位置处左剖图;图4为本技术转轴位置处正剖图;图5为本技术U形管道位置处正剖图。图中:1变压器本体、2第一散热片、3第二散热片、4散热环、5轴承、6空腔、7通孔、8挡板、9U形管道、10进气扇、11排气扇、12电机、13转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5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高效变压器散热装置,包括变压器本体1,变压器本体1的正面和背面均镶嵌有第一散热片2,第一散热片2的数量为两组,变压器本体1的两侧均镶嵌有第二散热片3,第二散热片3的数量为两组,第一散热片2和第二散热片3远离变压器本体1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散热环4,散热环4的两端均与变压器本体1的表面固定连接,变压器本体1内部对应第二散热片3的位置处开设有空腔6,空腔6的数量为两个,第二散热片3远离散热环4的一侧均贯穿变压器本体1并延伸至空腔6的内部,变压器本体1的正面和背面均开设有通孔7,通孔7的数量为两组,两组通孔7分别与两个空腔6相连通,且两组通孔7分别位于第一散热片2的两侧,变压器本体1对应通孔7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挡板8,挡板8的数量为两组,且两组挡板8分别位于第一散热片2的两侧,变压器本体1的内部镶嵌有U形管道9,U形管道9的数量为两个,U形管道9的两端均分别贯穿变压器本体1并延伸至两个空腔6的内部,两个空腔6的内部分别活动连接有进气扇10和排气扇11,进气扇10和排气扇11分别位于U形管道9的左侧和右侧,进气扇10的内壁与电机1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电机12镶嵌在空腔6的内部,且电机12位于进气扇10的左侧,电机12的输出轴贯穿进气扇10并与转轴13的左端固定连接,转轴13的右端贯穿进气扇10并延伸至排气扇11的右侧,排气扇11固定套接在转轴13的表面,转轴13活动镶嵌在变压器本体1的内部,U形管道9位于转轴13的背面。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转轴13的右端固定套接有轴承5,轴承5镶嵌在变压器本体1的内部,电机12转动时带动转轴13绕轴承5转动,电机12的供电方式为外部电源。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排气扇11和进气扇10均位于第二散热片3靠近U形管道9的一侧,进气扇10从一侧进气后流入U形管道9再从排气扇11内排出,使得冷空气的流通范围增大,流通时间变长,且将热气流带出。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挡板8上表面和下表面均为曲面,挡板8用于遮挡灰尘,设置在每个通孔7的上方,防止灰尘从通孔7进入空腔6内部,不便于清理,且容易堵塞通孔7降低散热效果。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散热环4呈C字形,第一散热片2和第二散热片3均位于散热环4的内部,散热环4的数量为多个,散热环4分为四组,分布在变压器本体1的四周,每组散热环4分别与第一散热片2和第二散热片3接触将其热量传导到外部空气中,第一散热片2和第二散热片3与散热环4的排列均呈网格状。在使用时,散热器工作时启动电机12,电机12带动进气扇10将外部冷空气的气流从通孔7内吹进装有进气扇10的空腔6内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变压器散热装置,包括变压器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本体(1)的正面和背面均镶嵌有第一散热片(2),所述第一散热片(2)的数量为两组,所述变压器本体(1)的两侧均镶嵌有第二散热片(3),所述第二散热片(3)的数量为两组,所述第一散热片(2)和第二散热片(3)远离变压器本体(1)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散热环(4),所述散热环(4)的两端均与变压器本体(1)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变压器本体(1)内部对应第二散热片(3)的位置处开设有空腔(6),所述空腔(6)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二散热片(3)远离散热环(4)的一侧均贯穿变压器本体(1)并延伸至空腔(6)的内部,所述变压器本体(1)的正面和背面均开设有通孔(7),所述通孔(7)的数量为两组,两组所述通孔(7)分别与两个空腔(6)相连通,且两组通孔(7)分别位于第一散热片(2)的两侧,所述变压器本体(1)对应通孔(7)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挡板(8),所述挡板(8)的数量为两组,且两组挡板(8)分别位于第一散热片(2)的两侧,所述变压器本体(1)的内部镶嵌有U形管道(9),所述U形管道(9)的数量为两个,所述U形管道(9)的两端均分别贯穿变压器本体(1)并延伸至两个空腔(6)的内部,两个所述空腔(6)的内部分别活动连接有进气扇(10)和排气扇(11),所述进气扇(10)和排气扇(11)分别位于U形管道(9)的左侧和右侧,所述进气扇(10)的内壁与电机(1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电机(12)镶嵌在空腔(6)的内部,且电机(12)位于进气扇(10)的左侧,所述电机(12)的输出轴贯穿进气扇(10)并与转轴(13)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转轴(13)的右端贯穿进气扇(10)并延伸至排气扇(11)的右侧,所述排气扇(11)固定套接在转轴(13)的表面,所述转轴(13)活动镶嵌在变压器本体(1)的内部,所述U形管道(9)位于转轴(13)的背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变压器散热装置,包括变压器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本体(1)的正面和背面均镶嵌有第一散热片(2),所述第一散热片(2)的数量为两组,所述变压器本体(1)的两侧均镶嵌有第二散热片(3),所述第二散热片(3)的数量为两组,所述第一散热片(2)和第二散热片(3)远离变压器本体(1)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散热环(4),所述散热环(4)的两端均与变压器本体(1)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变压器本体(1)内部对应第二散热片(3)的位置处开设有空腔(6),所述空腔(6)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二散热片(3)远离散热环(4)的一侧均贯穿变压器本体(1)并延伸至空腔(6)的内部,所述变压器本体(1)的正面和背面均开设有通孔(7),所述通孔(7)的数量为两组,两组所述通孔(7)分别与两个空腔(6)相连通,且两组通孔(7)分别位于第一散热片(2)的两侧,所述变压器本体(1)对应通孔(7)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挡板(8),所述挡板(8)的数量为两组,且两组挡板(8)分别位于第一散热片(2)的两侧,所述变压器本体(1)的内部镶嵌有U形管道(9),所述U形管道(9)的数量为两个,所述U形管道(9)的两端均分别贯穿变压器本体(1)并延伸至两个空腔(6)的内部,两个所述空腔(6)的内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洪亮
申请(专利权)人:贾洪亮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