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叶轮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24980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01 08: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叶轮组件,属于机械制造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叶轮组件不易拆装等问题。本叶轮组件,包括后板以及若干个设置于后板上的叶片,后板的中心处具有轴向凸起的连接台,叶片沿连接台周向均匀旋转分布,每个叶片的尾端具有导向片,导向片向内延伸至连接台的外端面上,且沿连接台的长度方向弯曲延展,叶片的上端设置有环形圈与防护罩,防护罩的内端壁上开设有与导向片相配合的配合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合理、拆装方便的优点。

An impeller assembly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impeller assembly,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ing. The utility model solves the problems that the existing impeller assembly is not easy to disassemble and assemble. The impeller assembly includes a rear plate and several blades arranged on the rear plate. The center of the rear plate has an axially raised connecting platform. The blades rotate uniformly along the circumferential direction of the connecting platform. The tail end of each blade has a guide vane. The guide vane extends inward to the outer end surface of the connecting platform, and bends and extends along the length direction of the connecting platform. The upper end of the blade is provided with a ring ring ring and protection. The inner end wall of the cover and the protective cover is provided with a matching groove matching with the guide sheet.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reasonable structure and convenient disassembly and assemb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叶轮组件
本技术属于机械制造
,涉及一种叶轮,特别涉及一种叶轮组件。
技术介绍
叶轮组件主要应用于泵、电机之中,泵依靠叶轮旋转时产生的离心力来输送液体,叶轮旋转产生离心力将流体从进口吸入,然后经过流体通道对流体进行加压,最后从出口排出完成一个完整的过程,因此,叶轮的结构对于泵的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众所周知的事实是,泵叶轮的工作受到泵的流体不完全转化为动能与势能的影响,其能量一部分浪费在流体与流体之间,旋转叶轮与蜗壳之间表面摩擦以及叶轮和蜗壳之间的各种泄漏流动也是能量损耗的一个重要原因。现有市场上的叶轮大多都是由叶片与后板构成,其存在的主要缺点是,叶轮在运动过程中,其叶片会受到冲击,导致受到的摩擦力增大,严重影响叶轮的工作效率,针对此类情况,不少生产厂家在叶轮的前端设置有防护罩,但为了使用方便,防护罩往往与叶片、后板一体成型,这样的设计导致叶轮内部结构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不方便拆装清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合理、拆装方便的叶轮组件。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叶轮组件,包括后板以及若干个设置于后板上的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板的中心处具有轴向凸起的连接台,所述的叶片沿连接台周向均匀旋转分布,每个所述的叶片的尾端具有导向片,所述的导向片向内延伸至连接台的外端面上,且沿连接台的长度方向弯曲延展,所述叶片的上端设置有环形圈与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的内端壁上开设有与导向片相配合的配合槽。在上述的一种叶轮组件中,所述的环形圈与叶片之间一体成型而成,所述环形圈的周径与后板的周径大小相等。在上述的一种叶轮组件中,所述的环形圈与后板之间形成有叶轮腔,所述的叶片位于叶轮腔内的部分沿顺时针倾斜分布。在上述的一种叶轮组件中,所述防护罩的下端部设置有横向凸起的连接平台,所述的连接平台用于实现防护罩与环形圈的紧密贴合。在上述的一种叶轮组件中,所述的配合槽自防护罩的上端向下端延伸,直至贯穿防护罩的整个端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叶轮组件的叶片上设置有与之一体成型的环形圈以及可拆卸的防护罩,防护罩通过内端壁上开设的配合槽与导向片相连接,再通过连接平台实现与环形圈的紧密贴合,使得叶轮组件整体具有结构合理、拆装方便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叶轮组件的总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叶轮组件的拆装结构示意图。图中,1、后板;2、叶片;3、连接台;4、导向片;5、环形圈;6、防护罩;7、配合槽;8、叶轮腔;9、连接平台。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本叶轮组件,包括后板1以及若干个设置于后板1上的叶片2,后板1的中心处具有轴向凸起的连接台3,叶片2沿连接台3周向均匀旋转分布,每个叶片2的尾端具有导向片4,导向片4向内延伸至连接台3的外端面上,且沿连接台3的长度方向弯曲延展,叶片2的上端设置有环形圈5与防护罩6,防护罩6的内端壁上开设有与导向片4相配合的配合槽7。本叶轮组件的技术效果为:叶轮组件的叶片2上设置有与之一体成型的环形圈5以及可拆卸的防护罩6,防护罩6通过内端壁上开设的配合槽7与导向片4相连接,导向片4向内延伸至连接台3的外端面上,且沿连接台3的长度方向弯曲延展,叶片2在运转时,导向片4带动防护罩6一起旋转,流体在导向片4的带动下进入到叶轮腔8内部,防护罩6通过连接平台9实现与环形圈5的紧密贴合。进一步细说,环形圈5与叶片2之间一体成型而成,环形圈5的周径与后板1的周径大小相等。进一步细说,环形圈5与后板1之间形成有叶轮腔8,叶片2位于叶轮腔8内的部分沿顺时针倾斜分布。进一步细说,防护罩6的下端部设置有横向凸起的连接平台9,连接平台9用于实现防护罩6与环形圈5的紧密贴合。进一步细说,配合槽7自防护罩6的上端向下端延伸,直至贯穿防护罩6的整个端壁。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后板1、叶片2、连接台3、导向片4、环形圈5、防护罩6、配合槽7、叶轮腔8、连接平台9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技术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技术精神相违背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叶轮组件,包括后板(1)以及若干个设置于后板(1)上的叶片(2),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板(1)的中心处具有轴向凸起的连接台(3),所述的叶片(2)沿连接台(3)周向均匀旋转分布,每个所述的叶片(2)的尾端具有导向片(4),所述的导向片(4)向内延伸至连接台(3)的外端面上,且沿连接台(3)的长度方向弯曲延展,所述叶片(2)的上端设置有环形圈(5)与防护罩(6),所述防护罩(6)的内端壁上开设有与导向片(4)相配合的配合槽(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叶轮组件,包括后板(1)以及若干个设置于后板(1)上的叶片(2),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板(1)的中心处具有轴向凸起的连接台(3),所述的叶片(2)沿连接台(3)周向均匀旋转分布,每个所述的叶片(2)的尾端具有导向片(4),所述的导向片(4)向内延伸至连接台(3)的外端面上,且沿连接台(3)的长度方向弯曲延展,所述叶片(2)的上端设置有环形圈(5)与防护罩(6),所述防护罩(6)的内端壁上开设有与导向片(4)相配合的配合槽(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叶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形圈(5)与叶片(2)之间一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才君刘旭晖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跃鑫机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