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木-混凝土组合楼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24818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01 08:05
本申请涉及建筑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木‑混凝土组合楼板,包括:木肋梁,所述木肋梁的数量不少于两个;盖板,所述盖板的相对的两边分别设置有抵接部,所述盖板的两个所述抵接部分别一一与两个相邻的所述木肋梁的上表面抵接,每相邻的两个所述木肋梁之间均布置有所述盖板;连接件,位于所述木肋梁的上表面,并与所述木肋梁连接,且所述连接件抵靠于两块相邻的所述盖板的相对的所述抵接部之间;混凝土层,铺设在所述盖板以及所述连接件上。这样的结构极大的缩短了楼板的施工工期,提高了生产效率。

A Wood-concrete Composite Floor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building structures, in particular to a Wood-Concrete composite floor slab, which includes: wooden rib beams, the number of wooden rib beams is not less than two; a cover plate, the opposite sides of the cover plate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butt part, and the two butt parts of the cover plate are one by one butted with the upper surface of two adjacent wooden rib beams, each of which is adjacent to the two said timber beams. The cover plates are arranged between the rib beams; the connectors are located on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timber rib beams and are connected with the timber rib beams, and the connectors are located between the relative joint parts of the two adjacent cover plates; and the concrete layer is laid on the cover plates and the connectors. Such a structure greatly shortens the construction period of the floor and improves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木-混凝土组合楼板
本申请涉及建筑结构
,尤其涉及一种木-混凝土组合楼板。
技术介绍
随着生态与低碳思想逐渐受到重视,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建筑的生态和可持续发展。木材作为加工制造能耗低、可再生、易分解的天然建筑材料,再次得到人们的重视。但对于工程结构来说,木构件依然在跨度、结构形式以及造型表现上都受到限制。于是为了弥补木结构本身的不足,设计中经常采用组合木结构形式。木-混凝土组合结构是在木结构和混凝土结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结构。它充分发挥了木与混凝土两种材料的优良性能:木材具有良好的抗拉强度和延性,而混凝土则具有优良的抗压强度和较大的刚度,并且混凝土的存在提高了结构的整体稳定性。材料的强度和刚度都达到了最大的利用。通过研究和实践证明,木-混凝土组合结构具有下列特点:①低碳节能、可再生;②较大的单位重量承载力,同时弹性、韧性好,能承受冲击和震动作用;③自重较轻,经济效益好;④与传统木结构相比有良好的防火性能;⑤木-混凝土组合楼板有良好的隔音特性,能有效的改善噪声的传播;⑥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冬暖夏凉等特殊的性能。现在还没有出现一种作为楼板的木-混凝土组合结构的标准架构,由于每一个楼板的形状不一样,所以在建造木-混凝土组合楼板时,往往是对应每个楼板的结构进行特定的施工,这样必然会使得生产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木-混凝土组合楼板,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木-混凝土组合楼板的连接件的安装及生产的效率低下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木-混凝土组合楼板,包括:木肋梁,所述木肋梁的数量不少于两个;盖板,所述盖板的相对的两边分别设置有抵接部,所述盖板的两个所述抵接部分别一一与两个相邻的所述木肋梁的上表面抵接,每相邻的两个所述木肋梁之间均布置有所述盖板;连接件,位于所述木肋梁的上表面,并与所述木肋梁连接,且所述连接件抵靠于两块相邻的所述盖板的相对的所述抵接部之间;混凝土层,铺设在所述盖板以及所述连接件上。进一步地,所述木肋梁上表面设置有定位槽,所述连接件定位在所述定位槽中。进一步地,所述木肋梁的上表面设置有多个所述定位槽,所述连接件设置为多个,每个所述定位槽中均分别定位一个所述连接件。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包括定位部以及与所述定位部相连的翼缘部,所述定位部用于伸入所述定位槽中进行定位,所述翼缘部与所述木肋梁的上表面形成有容纳间隙,所述抵接部伸入所述容纳间隙中。进一步地,所述翼缘部与所述定位部组合成T型结构,所述翼缘部与所述木肋梁在所述定位部的两边均形成有所述容纳间隙。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由呈板状的连接板冲压弯折成型。进一步地,所述定位部具有冲压成型孔,所述翼缘部包括分别位于所述定位部两边的第一凸缘部以及第二凸缘部,所述定位部以所述冲压成型孔与所述第一凸缘部的交界处为弯折点弯折形成,所述第一凸缘部和所述第二凸缘部一体成型。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凸缘部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凸部,与每个所述木肋梁连接的各所述第一凸缘部均位于所述木肋梁的同一侧,与相邻两个所述木肋梁连接的所述第一凸缘部相对布置。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定位槽胶接。进一步地,两个相邻的所述木肋梁之间形成有梁间间隙,所述盖板的下表面的暴露在所述梁间间隙的部位设置有装饰板。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提供的木-混凝土组合楼板,将楼板用木肋梁分割成了多个部分,每个部分上铺设有一个盖板,而盖板的横向定位由位于木肋梁上方的连接件实现,盖板定位完成后便可以在盖板上浇筑混凝土,形成木-混凝土组合楼板;这样的结构可以适应不同的楼板的形状,能够作为一种标准架构进行施工,施工人员在制造楼板时,仅需要携带数量合适的盖板、木肋梁以及连接件即可,前期不用考虑楼板的具体结构,也不用依据楼板的构造而加工对应的部件,极大的缩短了施工工期,提高了生产效率。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木-混凝土组合楼板的立体剖视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木肋梁的立体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盖板的立体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连接件的立体图;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木肋梁与盖板装配后的立体图;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盖板、木肋梁以及连接件装配后的立体图;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盖板、木肋梁、连接件以及钢筋网片装配后的立体图。附图标记:100-木肋梁;110-定位槽;120-梁间间隙;200-盖板;300-连接件;310-定位部;311-冲压成型孔;321-第一凸缘部;3211-凸部;322-第二凸缘部;400-混凝土层;410-钢筋网片。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需要注意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上”、“下”、“左”、“右”等方位词是以附图所示的角度来进行描述的,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此外,在上下文中,还需要理解的是,当提到一个元件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时,其不仅能够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也可以通过中间元件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如图1-图7所示,为本申请最佳实施例。木-混凝土组合楼板,包括木肋梁100、盖板200、连接件300以及混凝土层400。木肋梁100的数量不少于两个,且各木肋梁100横向布置,每相邻两个木肋梁100上均铺设有盖板200,盖板200用于遮盖两个相邻的木肋梁100间的间隙,盖板200的相对的两边分别设置有抵接部,盖板200的两个抵接部分别一一与两个相邻的木肋梁100的上表面抵接。连接件300位于木肋梁100的上表面,并与木肋梁100连接,且连接件300抵靠于两块相邻的盖板200的相对的抵接部之间,连接件300用于对盖板200的横向进行定位,防止盖板200在木肋梁100上产生横向的位移,混凝土层400铺设在盖板200上,在混凝土凝结成型前,由盖板200和木肋梁100同时对其进行支撑,为了增强混凝土层400的刚度和强度,具体的,可以在混凝土层400中设置钢筋网片410结构。本申请提供的木-混凝土组合楼板,将楼板用木肋梁100分割成了多个部分,每个部分上铺设有一个盖板200,而盖板200的横向定位由位于木肋梁100上方的连接件300实现,盖板200定位完成后便可以在盖板200上浇筑混凝土,形成木-混凝土组合楼板;这样的结构可以适应不同的楼板的形状,能够作为一种标准架构进行施工,施工人员在制造楼板时,仅需要携带数量合适的盖板200、木肋梁100以及连接件300即可,前期不用考虑楼板的具体结构,也不用依据楼板的构造而加工对应的部件,极大的缩短了施工工期,提高了生产效率。优选的,各木肋梁100可以共面设置,并且为了适应不同类型的楼板,各木肋梁100可以全部布置在同一水平面内,也可以布置在具有倾角的平面内(当需要建造具有倾角的斜坡楼板时),进一步的,可以设置为各木肋梁100的间隔相同,这样方便制造盖板200,当然,由于没有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木‑混凝土组合楼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木肋梁,所述木肋梁的数量不少于两个;盖板,所述盖板的相对的两边分别设置有抵接部,所述盖板的两个所述抵接部分别一一与两个相邻的所述木肋梁的上表面抵接,每相邻的两个所述木肋梁之间均布置有所述盖板;连接件,位于所述木肋梁的上表面,并与所述木肋梁连接,且所述连接件抵靠于两块相邻的所述盖板的相对的所述抵接部之间;混凝土层,铺设在所述盖板以及所述连接件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木-混凝土组合楼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木肋梁,所述木肋梁的数量不少于两个;盖板,所述盖板的相对的两边分别设置有抵接部,所述盖板的两个所述抵接部分别一一与两个相邻的所述木肋梁的上表面抵接,每相邻的两个所述木肋梁之间均布置有所述盖板;连接件,位于所述木肋梁的上表面,并与所述木肋梁连接,且所述连接件抵靠于两块相邻的所述盖板的相对的所述抵接部之间;混凝土层,铺设在所述盖板以及所述连接件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木-混凝土组合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木肋梁上表面设置有定位槽,所述连接件定位在所述定位槽中。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木-混凝土组合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木肋梁的上表面设置有多个所述定位槽,所述连接件设置为多个,每个所述定位槽中均分别定位一个所述连接件。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木-混凝土组合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定位部以及与所述定位部相连的翼缘部,所述定位部用于伸入所述定位槽中进行定位,所述翼缘部与所述木肋梁的上表面形成有容纳间隙,所述抵接部伸入所述容纳间隙中。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木-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增涛袁泉李常乐宗明奇陈昱廷彭雄董嘉林
申请(专利权)人:迈瑞司北京抗震住宅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