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型LNG双金属全容储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243423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01 05: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型LNG双金属全容储罐,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主容器筒体采用不等厚设计,并设置多圈加强筋加强,顶部加强筋采用T形结构,保证刚度,防止负压情况下失稳,提高主容器筒体的受力稳定性,组合式柔性弹性层可用于缓冲珠光砂侧压力,保证主容器与次容器夹层环形空间填充密实的珠光砂用于隔绝主容器侧壁方向冷量的传递;本发明专利技术锚固装置穿过热角保护底板时采用扁形套管的组合结构,最大限度减小通过锚固装置传递到热角保护层底板的应力,楔形槽和楔形隔热塞的设置,可以降低锚杆的传热性能,提高热角保护性能。

A Large LNG Bimetallic Full-Volume Storage Tank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large LNG bimetallic full-capacity storage tank. The cylinder body of the main container of the invention adopts unequal thickness design, and is strengthened by multi-ring reinforcement bars. The top reinforcement bars adopt T-shaped structure to ensure stiffness, prevent instability under negative pressure, and improve the stress stability of the main container cylinder. The combined flexible elastic layer can be used to buffer the side pressure of pearlite sand and ensure the main container and secondary container. The sandwich annular space filled with dense pearlite sand is used to isolate the transfer of cooling capacity in the side wall direction of the main container; when the anchoring device passes through the thermal angle protection floor, the composite structure of flat sleeve is adopted to minimize the stress transferred to the thermal angle protection floor by the anchoring device, and the setting of wedge groove and wedge-shaped heat insulation plug can reduce the heat transfer performance of the anchor rod and improve the thermal angle protection. Perform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型LNG双金属全容储罐
本专利技术涉及全容罐
,具体是一种大型LNG双金属全容储罐。
技术介绍
LNG,即液化天然气,具有低温、易挥发、易燃、易爆的特点。近年来,我国沿海地区LNG工程项目都呈现出规模化的趋势,所建的LNG储罐趋向大型化,一旦发生泄漏火灾,将有可能引起周边储罐爆炸而引起区域内居民区、工矿企业、市政设施等厂外用地受到影响的“多米诺效应”。因此,LNG储罐作为项目中的主要危险源其性能至关重要。国内LNG产业迅速发展,接收站的储存量越来越大,对储罐的安全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全容储罐做为LNG地上储存的一种罐型,相对单容罐和双容罐有更高的安全系数和技术经济性。然而,由于我国LNG工程项目建设经验不足,规范体系不完善,设计人员在对规范和标准的理解也存在不确定之处。目前的双金属全容罐的设计一般较为简单,在存在地震以及LNG泄漏的情况下,很容易导致事故发生,具有较大的安全威胁性。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大型LNG双金属全容储罐,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型LNG双金属全容储罐,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型LNG双金属全容储罐,包括主容器、次容器、基础承台、热角保护组件、锚固装置和锚固隔热组件,其中,所述主容器、次容器均支撑设置在所述基础承台上,且基础承台采用多根支柱支撑设置在混凝土地面上,以便使得所述基础承台与地面之间的最小高度差为800mm;所述主容器为自支撑式、钢制、顶部敞开式、不储存产品蒸发气的单壁罐,所述次容器为具有拱顶的自支撑式、钢制、密闭式储罐,所述主容器的主容器筒体与次容器壁的次容器筒体之间设置有夹层空间,夹层空间内部填充密实的珠光砂,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容器筒体采用不等厚设计,并设置多圈加强筋加强,上部加强筋采用T形结构保证刚度防止负压情况下失稳;且处于上方的T形结构的加强筋的延伸出所述主容器筒体外壁的距离大于与之相邻的处于下方的T形结构的加强筋的延伸出所述主容器筒体外壁的距离;且最上方的所述T形结构的加强筋的端面正好抵接所述次容器筒体的内壁;且所述主容器筒体的上部外壁与所述次容器筒体的上部内壁之间还设置有多圈间隔布置的组合式柔性弹性层,用于缓冲珠光砂侧压力;所述主容器、次容器的底部与所述基础承台之间还设置有绝热支撑组件;所述主容器与次容器之间还设置有所述热角保护组件;所述主容器、次容器的底部均采用锚固装置锚固连接于所述基础承台上,且所述锚固装置向下穿过所述热角保护组件的热角保护底板的位置处还套设有锚固隔热组件,以便最大限度的减小通过锚固装置传递到热角保护层底板的应力。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锚固装置采用锚固杆,其中,所述锚固隔热组件包括扁形套管、隔热套和隔热塞,其中,所述扁形套管为椭圆结构,且椭圆的长轴与短轴之比大于等于三,所述锚固杆位于所述扁形套管的中心位置,且所述扁形套管与所述锚固杆之间填充密封有隔热套,所述锚固杆的轴向上设置有多个间隔布置的楔形槽,且各个楔形槽在所述锚固杆的径向上交错布置;所述楔形槽内填充有隔热塞,且所述楔形槽位于所述锚固杆的径向内侧为楔形大端,径向外侧为楔形小端,通过所述楔形槽以及楔形结构的隔热塞的设置,降低所述锚固杆的传热性能,并保证锚固性能。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组合式柔性弹性层由主容器外壁向外依次为棉布、弹性棉、棉布、玻璃丝布。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热角保护组件包括热角保护壁板、热角保护底板、热角保护顶板、泡沫玻璃砖和连接补偿组件,其中,所述热角保护壁板采用所述泡沫玻璃砖支撑连接于所述次容器筒体的内壁上,所述热角保护壁板的底部还连接有热角保护底板,所述热角保护壁板的顶部设置有所述热角保护顶板,且泡沫玻璃砖的层与层之间涂刷低温胶作为粘结剂,热角保护顶板内还填充压缩后厚度为mm的玻璃纤维棉,所述热角保护底板、热角保护壁板和次容器筒体的底部设置在所述连接补偿组件上,所述连接补偿组件具有隔热作用且能够在温差的应力下进行变形补偿,以便降低对次容器筒体的安装连接处的应力影响。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补偿组件包括隔热底座、上连接底座、下连接底座、间隔座、找平座、混凝土支撑座和竖向柔性锚固连接件和水平柔性锚固连接件,其中,所述热角保护底板、热角保护壁板、主容器筒体的底部安装在所述隔热底座上,所述隔热底座固定连接在其底部的上连接底座上,上连接底座的下部采用所述间隔座连接有下连接底座,所述下连接底座的底部通过找平座安装在混凝土支撑座上,所述混凝土支撑座的四周采用水平柔性锚固连接件固定在绝热底座上,所述绝热底座固定在基础承台上,所述上连接底座、间隔座、下连接底座、混凝土支撑座之间连接设置有竖向柔性锚固连接件,通过所述竖向柔性锚固连接件和水平柔性锚固连接件实现对主容器筒体与次容器筒体之间的补偿可微变形连接,所述次容器筒体采用刚性座固定锚固在基础承台的位于所述上连接底座、下连接底座、间隔座的外侧位置处。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竖向柔性锚固连接件和水平柔性锚固连接件结构相同,均包括横向外弹性座、横向内弹性座和纵向弹簧钢座,其中,所述纵向弹簧钢座的端部固定套设在所述横向内弹性座内,所述横向内弹性座固定套设在所述横向外弹性座内。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主容器顶部设置板,悬顶板通过多条不锈钢扁钢与次容器顶部径向梁可靠连接,所述悬顶板之上铺设十层玻璃纤维棉,每层所述玻璃纤维棉厚度为mm。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主容器的底部与基础承台之间还设置有找平绝热层和绝热底板层,主容器和次容器的顶部设置有悬顶板,且所述主容器和次容器的顶部设置喷淋水消防装置和干粉灭火装置。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主容器底板采用环形边缘板与中幅板组合承压结构,边缘板采用对接焊,中幅板采用搭接焊;悬顶板之上铺设层玻璃纤维棉,以保持主容器顶部空间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绝热性能;悬顶板之上设置四套悬顶通气孔,用于平衡主容器内部与悬顶之上空间的气相压力平衡;悬顶板之上还设置一套人行孔,用于主容器梯子穿过悬顶时的人员通行;悬顶板设置多圈加强筋。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次容器的底板采用环形边缘板与中幅板组合承压结构,边缘板采用对接焊,中幅板采用搭接焊;主容器的锚固装置为根,次容器的锚固装置为根;储罐顶部设置主操作平台,外部阀门、就地显示仪表等均集中配置于主平台之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的主容器筒体采用不等厚设计,并设置多圈加强筋加强,顶部加强筋采用T形结构,T形结构保证刚度防止负压情况下失稳,而且,延伸长度不同的T形结构可以保证珠光砂更佳规则的布置,即使出现地震等振荡,珠光砂也不会对主容器筒体过多的侧向挤压力,提高主容器筒体的受力稳定性,同时,组合式柔性弹性层可用于缓冲珠光砂侧压力,保证主容器与次容器夹层环形空间填充密实的珠光砂用于隔绝主容器侧壁方向冷量的传递;(2)本专利技术锚固装置穿过热角保护底板时采用扁形套管的组合结构,最大限度减小通过锚固装置传递到热角保护层底板的应力,楔形槽和楔形隔热塞的设置,可以降低锚杆的传热性能,提高热角保护性能;(3)本专利技术的热角保护组件采用连接补偿组件进行连接,即使出现泄漏并出现温差变换,也具有隔热作用且能够在温差的应力下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型LNG双金属全容储罐,包括主容器(15)、次容器(16)、基础承台(2)、热角保护组件、锚固装置(11)和锚固隔热组件,其中,所述主容器(15)、次容器(16)均支撑设置在所述基础承台(2)上,且基础承台(2)采用多根支柱(3)支撑设置在混凝土地面(1)上,以便使得所述基础承台(2)与地面之间的最小高度差为800mm;所述主容器为自支撑式、钢制、顶部敞开式、不储存产品蒸发气的单壁罐,所述次容器为具有拱顶的自支撑式、钢制、密闭式储罐,所述主容器的主容器筒体(4)与次容器壁的次容器筒体(5)之间设置有夹层空间,夹层空间内部填充密实的珠光砂(6),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容器筒体(4)采用不等厚设计,并设置多圈加强筋加强,上部加强筋(18)采用T形结构保证刚度防止负压情况下失稳;且处于上方的T形结构的加强筋(18)的延伸出所述主容器筒体(4)外壁的距离大于与之相邻的处于下方的T形结构的加强筋(18)的延伸出所述主容器筒体(4)外壁的距离;且最上方的所述T形结构的加强筋(18)的端面正好抵接所述次容器筒体(5)的内壁;且所述主容器筒体(4)的上部外壁与所述次容器筒体(5)的上部内壁之间还设置有多圈间隔布置的组合式柔性弹性层(17),用于缓冲珠光砂侧压力;所述主容器(15)、次容器(16)的底部与所述基础承台(2)之间还设置有绝热支撑组件;所述主容器(15)与次容器(16)之间还设置有所述热角保护组件;所述主容器(15)、次容器(16)的底部均采用锚固装置(11)锚固连接于所述基础承台(2)上,且所述锚固装置向下穿过所述热角保护组件的热角保护底板的位置处还套设有锚固隔热组件,以便最大限度的减小通过锚固装置传递到热角保护层底板的应力。...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型LNG双金属全容储罐,包括主容器(15)、次容器(16)、基础承台(2)、热角保护组件、锚固装置(11)和锚固隔热组件,其中,所述主容器(15)、次容器(16)均支撑设置在所述基础承台(2)上,且基础承台(2)采用多根支柱(3)支撑设置在混凝土地面(1)上,以便使得所述基础承台(2)与地面之间的最小高度差为800mm;所述主容器为自支撑式、钢制、顶部敞开式、不储存产品蒸发气的单壁罐,所述次容器为具有拱顶的自支撑式、钢制、密闭式储罐,所述主容器的主容器筒体(4)与次容器壁的次容器筒体(5)之间设置有夹层空间,夹层空间内部填充密实的珠光砂(6),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容器筒体(4)采用不等厚设计,并设置多圈加强筋加强,上部加强筋(18)采用T形结构保证刚度防止负压情况下失稳;且处于上方的T形结构的加强筋(18)的延伸出所述主容器筒体(4)外壁的距离大于与之相邻的处于下方的T形结构的加强筋(18)的延伸出所述主容器筒体(4)外壁的距离;且最上方的所述T形结构的加强筋(18)的端面正好抵接所述次容器筒体(5)的内壁;且所述主容器筒体(4)的上部外壁与所述次容器筒体(5)的上部内壁之间还设置有多圈间隔布置的组合式柔性弹性层(17),用于缓冲珠光砂侧压力;所述主容器(15)、次容器(16)的底部与所述基础承台(2)之间还设置有绝热支撑组件;所述主容器(15)与次容器(16)之间还设置有所述热角保护组件;所述主容器(15)、次容器(16)的底部均采用锚固装置(11)锚固连接于所述基础承台(2)上,且所述锚固装置向下穿过所述热角保护组件的热角保护底板的位置处还套设有锚固隔热组件,以便最大限度的减小通过锚固装置传递到热角保护层底板的应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LNG双金属全容储罐,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固装置采用锚固杆(33),其中,所述锚固隔热组件包括扁形套管(32)、隔热套(34)和隔热塞(35),其中,所述扁形套管(32)为椭圆结构,且椭圆的长轴与短轴之比大于等于三,所述锚固杆(33)位于所述扁形套管(32)的中心位置,且所述扁形套管(32)与所述锚固杆之间填充密封有隔热套(34),所述锚固杆(33)的轴向上设置有多个间隔布置的楔形槽,且各个楔形槽在所述锚固杆的径向上交错布置;所述楔形槽(35)内填充有隔热塞(35),且所述楔形槽(35)位于所述锚固杆的径向内侧为楔形大端,径向外侧为楔形小端,通过所述楔形槽(35)以及楔形结构的隔热塞的设置,降低所述锚固杆的传热性能,并保证锚固性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LNG双金属全容储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式柔性弹性层(17)由主容器外壁向外依次为棉布、弹性棉、棉布、玻璃丝布。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LNG双金属全容储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角保护组件包括热角保护壁板(19)、热角保护底板(21)、热角保护顶板、泡沫玻璃砖(20)和连接补偿组件,其中,所述热角保护壁板(19)采用所述泡沫玻璃砖(20)支撑连接于所述次容器筒体(5)的内壁上,所述热角保护壁板(19)的底部还连接有热角保护底板(21),所述热角保护壁板(19)的顶部设置有所述热角保护顶板,且泡沫玻璃砖(20)的层与层之间涂刷低温胶作为粘结剂,热角保护顶板内还填充压缩后厚度为50mm的玻璃纤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旭吴桂兰高明明曾旭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杜尔气体化工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